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亚可  李桂华  李晓娟  严琳 《中国药事》2018,32(9):1297-1300
目的:通过"五常法"提高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冷藏药品冷链管理的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运用"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及常自律,加强冷藏药品在验收入库、储存、调剂、配送等环节的管理,并健全冷藏药品的冷链管理制度。结果:通过"五常法"医务人员意识到冷链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了药品冷链管理规范,杜绝了冷藏药品"断链"现象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运用"五常法"增强了我院医务人员的冷链意识和冷链管理水平,药房内部冷链管理基本规范,但全院范围的冷链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药品语音二维码标签用于儿童患者用药指导的可行性,降低药物咨询率,保障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药物咨询问题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导向,通过活码管理系统开发药品语音二维码标签,选择咨询人次多的药品进行试用并评价。结果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共收集959例药物咨询问题,电话咨询为主,其中第Ⅱ类咨询问题类型(药物合理使用)>80%。试用药品克拉霉素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补液盐和蒙脱石散使用语音二维码标签的访问率分别为65.53%,58.32%,49.86%和48.44%,使用前后的咨询人次数和咨询率显著降低(P<0.01),语音二维码标签的患者满意度达97.50%。结论 基于"互联网+用药指导"模式开发的药品语音二维码标签适用于儿童患者,可行性高,可推广至更多特殊患者人群或其他药品。  相似文献   

3.
EXCEL在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运用Excel来管理药品效期。方法:定人、定时、定期收集近效期药品信息,建立格式化的药品效期管理电子表格,利用Excel条件格式功能对效期在6个月、3个月和1个月内的药品进行三级预警。结果:利用Excel可实现药品效期三级预警。结论:利用Excel可用于药品效期管理。  相似文献   

4.
张力  彭丽红 《中国药事》2018,32(8):1147-1149
目的:总结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中药饮片库房管理的具体方法,为同道提高医院中药饮片库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中药饮片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并借鉴他院的管理方法,对中药饮片库的科学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结果:对中药饮片库实行全流程管理,包括:①采购计划管理;②药品信息管理;③饮片入库管理;④饮片养护管理;⑤账务管理;⑥人才管理。结论:实施全流程管理可以使中药饮片库房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文娥  任晓东  罗宇 《中国药事》2017,31(4):418-422
目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方法: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模块开发及应用评价。结果:该程序成功改善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特殊管理药品使用的流程、各项记录填写及处方合格情况。结论:程序能显著提高特殊药品管理效率,准确追踪麻醉药品流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贾超  朱琳 《中国药师》2016,(10):1941-1942
摘 要 目的:进一步做好药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方法: 对《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中检验相关工作的规定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与结论:提出完善《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中对检验相关工作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小华  闫文平  胡军 《中国药师》2013,16(3):439-440
摘 要 目的:分析新疆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新疆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落实和实施“企业第一责任人”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新疆18个地州市药品经营使用环节安全责任体系调查分析,分类统计不合格项目,归纳分析当前新疆药品经营使用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质量责任意识不强,药品质量管理不到位。 结论:企业应当在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适应现代药品流通发展方向,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罗杰 《中国药事》2020,34(5):498-507
目的: 研究规范适用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方法: 以《药品管理法》修订为视角,从药品管理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实践运行的缺陷入手,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模式。结果: 从实体上对药品管理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各项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结论: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构成药品管理法律责任的核心内容,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法律责任部分有了较大的变化,必须加强对药品管理法律责任的研究,细化完备各项制度,促进药品管理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实施后放射性药品监管法规的主要变化,为放射性药品监管和放射性药品相关企业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以及相关制度的新要求,对影响放射性药品监管的主要变化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结论:新修订《药品管理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了对放射性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的同时,调动了放射性药品市场的积极性,促进了上市许可持有人管理能力的提升和主体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易制毒药品的现状。方法: 我院纳入易制毒药品管理的药品有12个,采集2015年7月1日~9月30日的门诊处方数据,计算其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利用指数(DUI)等参数,运用帕累托法分析药品使用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有7种药品的DUI≤1,其中酚麻美敏片、尼麦角林片和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美敏片Ⅱ具有较低的DUI,在临床治疗上使用较合理。结论:数据表明我院易制毒药品使用情况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1.
柏蓉  张蕾  张学会  欧宁  袁红宇 《中国药事》2017,31(9):1067-1071
目的: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高危药品,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参考国内外高危药品的管理经验,从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目录、药品管理软件等方面,总结高危药品管理的先进方法。结果与结论: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风险,应引起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高度重视。我国对于高危药品的标准化管理研究起步较晚,虽然部分医院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医疗机构仍应该在不同的技术层面和管理方式上加大对高危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2.
蔡瑞娜  陈建达 《中国药事》2018,32(2):245-249
目的:应用JCI标准,对医院高警示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基于JCI标准制定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与目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改进高警示药品的管理,评价JCI认证前后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成效。结果:医院确立新的标准,在信息系统上设安全屏障,统一全院高警示药品标识,由专人监管并加强培训和督导,通过8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高警示药品保管合格率提升至98.70%。结论:医院应用JCI标准规范了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且加强了医、药、护及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杨心督 《中国药师》2015,(7):1194-1195
摘 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药品质量再评价工作的必要性。方法: 通过分析药品质量的内涵,阐明药品质量再评价的内容,提出了开展药品质量再评价的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质量再评价能够使药品做到物尽其用,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14.
毛楠  林汉华  梁钰华  刘佩坚  杨辉 《中国药事》2017,31(11):1370-1375
目的:探究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实践活动对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QCC活动前后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数据资料,统计实施QCC的成果和影响。结果:通过QCC活动,拆零药品质量管理情况有较大改善,药品变质、过期、调剂差错次数均大幅下降,达到预期效果;圈员各项活动成长值均为正值。结论:开展QCC可有效降低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差错事件,提高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亦能有效提高药师的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分析河南省药品市场供需结构、基本药物及低价药品配送状况,研究具体因素对配送的影响,提出对策和建议。 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抽样调查等方法,分析药品配送模式对河南省药品配送的影响,并系统分析优化药品配送模式。结果: 集中采购药品配送模式等因素会影响药品配送的积极性及配送率。结论:集中采购药品应坚持基本药物优先原则和合理使用制度以提高企业配送积极性;在配送模式中采用双向选择配送模式为主,与集中配送模式、自主选择模式相结合的配送方式;并通过提升信息技术,完善配送的动态管理,提高配送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杨华  邵寅 《中国药师》2012,15(2):278-280
摘 要 目的:了解进口药品中、英文说明部分的翻译缺失现状。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8月门诊药房具备进口药品注册证号的药品说明书进行调查,对中、英文说明书部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部分进口药品说明书中、英文翻译项目不一致,甚至翻译内容缺失。结论:药品生产企业、进口药品审批监督部门、临床医生、临床药师共同努力改进,使中英文说明书内容一致。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借鉴国外药品安全法律经验,分析我国药品监管法律责任制度。方法: 对我国和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药品安全监管法律责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我国药品监管法规的缺陷。结果:各国药品监管法律责任制度存在差异,上述六国药品安全监管法律责任制度健全,我国尚无药师法,应当完善相关法律责任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国药品安全监管水平。结论: 完善我国药品监管法律责任制度对提高药品安全监管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 探讨建立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科学、创新的工作模式。方法: 采用项目化管理。结果与结论:项目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统筹安排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原料征集、研制、审核和分装、包装等工作,对引导研制方向、改善品种供应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 统计并分析医院手术室注射用麻醉药品剩余情况,探讨流弊风险和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手术室2014年6月 8月10 268张注射用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剩余量最多(剩余占比最高)的药品为氯胺酮注射液,其次为哌替啶注射液和瑞芬太尼粉针。而单次余量占规格比最高的药品为氯胺酮注射液,其次为吗啡注射液和哌替啶注射液。结论:对剩余量较大或单次余量占规格比大的药品,如氯胺酮注射液,建议降低规格、减少余量;对手术室内麻醉药品使用,建议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药品标准物质管理的组织结构与研制、生产和分发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为药品标准物质的质量和供应提供更好的保障。方法:基于ISO 17034国际标准要求,梳理药品标准物质研制、生产与管理工作流程,分析研制生产与管理各环节中应控制的质量要素,强调遵循规定要求的重要性。结果:建立和完善药品标准物质研制、生产和管理的质量控制和持续供应的有效机制。结论:为确保药品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获得性,加强药品标准物质各流程环节管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