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253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天门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 253例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 1 253例儿童中,血铅浓度≥100 μg/L有182例,占14.53%;血铅浓度<100 μg/L有1 071例,占85.47%.城区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农村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组儿童铅中毒比例不算高,但随着交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轻度铅中毒仍是危害中国儿童健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达州城市、农村儿童血铅含量,高浓度铅中毒的危害性,以及引起两者不同铅中毒流行率的原因。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检测城市儿童580例血铅水平,农村儿童520例血铅水平。结果达州城市儿童铅中毒流行率56.2%,农村儿童铅中毒流行率3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州城市、农村儿童均有不同程度铅中毒流行率,且城市高于农村,原因是环境污染,水质、食品、空气质量等因素影响着儿童血铅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市和东乡县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的血铅水平。方法应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南昌市和东乡县566名〈1岁-14岁健康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并将两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铅水平、男女童血铅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昌、东乡两地受检儿童血铅含量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0μg/L)的例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呈上升趋势。东乡县各年龄段受检儿童的血铅水平及血铅浓度的超标率均明显高于南昌市受检儿童(P〈0.01)。血铅水平及血铅浓度超标率在性别上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血铅水平反映了环境中铅污染程度及铅暴露水平。定期检测儿童的血铅水平能够为治理铅污染环境、有效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市和东乡县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的血铅水平。方法应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南昌市和东乡县566名〈1岁-14岁健康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并将两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铅水平、男女童血铅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昌、东乡两地受检儿童血铅含量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0μg/L)的例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呈上升趋势。东乡县各年龄段受检儿童的血铅水平及血铅浓度的超标率均明显高于南昌市受检儿童(P〈0.01)。血铅水平及血铅浓度超标率在性别上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血铅水平反映了环境中铅污染程度及铅暴露水平。定期检测儿童的血铅水平能够为治理铅污染环境、有效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萍乡地区0~8岁儿童近期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北京博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末梢血全血铅含量。结果3000例儿童血铅分析中,平均血铅浓度为64μg/L,血铅浓度高于铅中毒标准100μg/L的人数为360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2%,铅中毒以轻度为主,中度铅中毒有5例,无重度铅中毒现象。结论萍乡地区近两年儿童铅负荷状况有明显改变,要降低儿童铅中毒的比例,必须从摄食、呼吸空气、个人卫生习惯入手,降低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6.
儿童铅中毒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71例血铅水平大于150微克/升儿童血清中EPO含量和12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EPO含量。结果71例铅中毒患儿EPO含量与健康对照组EPO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铅中毒患儿血红蛋白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铅中毒患儿血铅含量与EPO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哈尔滨地区儿童血铅含量的现状,预防铅中毒。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140 302例就诊患儿血铅含量测定结果分析,应用北京博晖钨舟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及专用稀释液进行测定。结果患儿血铅大于10μg/dL为血铅超标,分析患儿的血铅含量与患者年龄,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说明铅中毒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并且血铅与性别相关性密切(P<0.05)。结论儿童的铅中毒与儿童年龄性别有关,对儿童生长发育危害极大,有效的预防,及时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71例血铅水平大于150微克/升儿童血清中EPO含量和12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EPO含量.结果71例铅中毒患儿EPO含量与健康对照组EPO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铅中毒患儿血红蛋白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铅中毒患儿血铅含量与EPO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3621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  王瑞英  周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4):1453-1454,1456
目的调查2009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状况。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621例0~12岁儿童血铅水平,对各年龄组儿童血铅值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621例0~12岁儿童血铅水平为43.58μg/L,按年龄分为4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童血铅水平分别为45.61、41.23μg/L,幼儿前期和小学阶段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性别差异。血铅水平大于或等于100μg/L者130例,铅中毒率为3.59%,铅中毒率最低为婴儿组(2.76%),最高是小学阶段(7.05%);男童铅中毒51例,铅中毒率为4.16%,女童铅中毒49例,铅中毒为2.76%,中毒的比例在男女童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血铅水平及中毒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童血铅水平及中毒率均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0~6岁就诊儿童血铅水平的分析,为有关部门开展儿童血铅超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843例,抽取静脉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血铅浓度。采用非参数检验对不同特征儿童血铅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血铅含量1.21~73.73(16.34±23.04)mg/L;血铅超标检出11人,检出率为1.3%;男童485人、女童358人,女童血铅水平略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6,P=0.775);不同性别儿童血铅超标率无明显差异;血铅水平随儿童年龄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4岁年龄组中血铅水平最高;不同年龄儿童血铅超标率无显著差异;在1岁以内儿童出现铅中毒的较少,而1、2、3、4、5岁儿童中,其铅中毒的比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分别和1岁以内儿童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儿童血铅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血铅水平与年龄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铅暴露依旧是我国不容忽视的儿童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因此,仍要注意加强对家长及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干预,降低铅暴露于环境和各类产品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2006至2008年血铅水平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至2008年武汉市及周边地区不同年龄儿童血铅水平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4 980名儿童手指末捎血进行铅含量检测。对受检儿童按年龄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总体水平为58.26μg/L。其中,男童血铅水平为60.12μg/L,高于女童(54.24μg/L)。2006至2008年儿童血铅水平分别为(67.51±31.02)、(60.97±32.58)和(50.32±31.02)μg/L。在不同年份各年龄组中,男性血铅均值皆高于女性。24 980例受检儿童血铅水平的分布范围分别为:≤50μg/L占44.51%,51~100μg/L占48.13%,101~200μg/L占6.68%,≥201μg/L占0.68%。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者占受检总数的7.35%。其中,2006至2008年受检儿童血铅中毒率分别为15.88%、7.74%和2.13%。另外,与门诊儿童血铅水平比较,体检儿童的血铅水平明显偏低(P〈0.05)。结论与以往的报道比较,武汉市儿童的血铅水平以及铅中毒率已有明显下降。近3年来,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含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以2008年度受检儿童血铅水平下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驱铅片(MT驱铅片)对铅中毒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锌、铁、钙、镁、铜含量及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铅中毒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MT驱铅片,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普通蛋白片。口服MT驱铅片或安慰剂1个月和2个月后,检测两组儿童的全血铅水平和全血锌、铁、镁、钙、铜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实验组儿童服用MT驱铅片2个月后血铅水平(65±1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12±24)μg/L(P0.01);实验组血锌、铁、镁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血钙、血铜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118例患儿红细胞与细胞计数、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服用MT驱铅片可以降低铅中毒儿童血铅水平,并使体内元素保持平衡,同时还可升高血红蛋白,对铅中毒儿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王军文  史耐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06-2406,2408
目的分析该院2009~2012年体检的0~12岁儿童血铅水平。方法对2009~2012年在该院0~12岁儿童体检的血铅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度检测样本数3 197例,铅中毒921例(29.1%);2010年度检测样本数3 274例,铅中毒823例(25.1%);2011年度检测样本数3 993例,铅中毒723例(18.3%);2012年度检测样本数4 197例,铅中毒621例(14.8%)。结论近年来,江油市儿童血铅中毒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胡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856-2857
目的 探讨番禺区0~6岁儿童血红蛋白(Hb)与血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 407例健康儿童,采用雅培CD1800三分类血球仪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其RBC、Hb、血细胞比容(HCT).根据是否存在铅中毒,将上述儿童分为铅中毒组、非铅中毒组.结果 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儿童RBC、H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儿童Hb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Hb浓度与血铅浓度呈正相关(r=-0.061,P〈0.05).结论 番禺区0~6岁儿童Hb与血铅水平存在相关性,铅中毒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容易诱发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6933名儿童(男童3743例,女童319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按年龄分为0~〈1岁、1~〈3岁、3~〈7岁、7~14岁组,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血铅水平进行检测。结果6933名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共84例,总检出率为1.21%,其中男童、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23%和1.19%。0~〈1岁、1~〈3岁、3~〈7岁组儿童血铅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7~14岁组血铅水平与3~〈7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组男、女童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年龄组男童均高于女童(P〈0.05)。结论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与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率较低,但考虑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害,应加强宣传教育,防范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含铅物品的接触和摄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儿童末梢血中铅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综合水平,并对由此而引起的临床表现进行探讨.方法 331例标本取材自沈阳市皇姑区妇幼保健所,分为3个年龄组,分别采用北京博晖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生产的BH-5100微量元素分析仪和BH2100铅镉分析仪检测末梢血中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静脉血中的铅含量.结果 3种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和血铅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的儿童不同程度地缺乏各种微量元素,其中以缺锌最多(35%),其次是缺铁(22.4%)和缺钙(5.1%).本研究中未发现铅中毒,但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上升血铅含量有所增加.结论 3个年龄段的儿童不同程度地缺乏各种微量元素,而血铅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提示应注意儿童膳食结构的改变,强调饮食合理,营养平衡,做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番禺区南村镇学龄前儿童血液中锌、铁、钙、铅的含量,以便健康地指导儿童膳食.方法 以2011年1 ~ 3月前来检查的1 400例0~6岁儿童为对象,利用北京普析通用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血液中锌、铁、钙、铅4种微量元素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镇儿童锌缺乏率为2%,铁缺乏率为0.79%,钙元素缺乏率0%,结果表明该镇儿童锌与铁元素缺乏率较低,钙元素并不缺乏;而铅中毒率高达26.79%,明显高于全国10.45%的水平;男女儿童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镇学龄前儿童锌、铁、钙元素含量处于较理想水平,而铅中毒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市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新疆乌鲁木齐市1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肿瘤专科)和1所综合医院的500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一般情况及职业紧张量表的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任务总分(182.56±19.72)及个体紧张反应总分(110.47±15.01),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个体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