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清Lp-PLA2、IMA、Cys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治疗的AIS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按照NIHSS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n=32)、中度组(n=35)、重度组(n=18)三个亚组,测定两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比较两组及三个亚组血清Lp-PLA2、IMA及CysC水平,分析血清Lp-PLA2、IMA、CysC与AIS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Lp-PLA2、IMA及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重度组的血清Lp-PLA2、IMA及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血清Lp-PLA2、IMA及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AIS患者血清Lp-PLA2、IMA及CysC均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98、r=0.635、r=0.891,P<0.05)。结论:血清Lp-PLA2、IMA、CysC与AIS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溶栓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检测hs-CRP、APN、Lp-PLA2水平,记录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将NIHSS评分作为早期转归评估指标,≥4分、1~3分、≤0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对比不同早期转归患者hs-CRP、APN、Lp-PLA2水平。在溶栓后7 d以改良Rankin评分(m RS)评估患者预后,≤2分、3~4分、5~6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一般、预后不良,对比不同预后患者hs-CRP、APN、Lp-PLA2水平。分析hs-CRP、APN、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和m 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hs-CRP、Lp-PLA2水平比较,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预后良好组预后一般组预后不良组; APN水平比较,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预后良好组预后一般组预后不良组(P0.05)。hs-CRP、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m RS评分呈正相关; APN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m R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溶栓前hs-CRP、APN、Lp-PLA2水平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存在相关性,可帮助评估患者早期转归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检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结果分为轻度组(4分≤NIHSS评分≤7分,42例)、中度组(7分NIHSS评分≤15分,49例)、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15例)。检测3组血清GFAP、Lp-PLA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血清GFAP、Lp-PLA2水平检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结果 重度组血清GFAP、Lp-PLA2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上述指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得出,血清GFAP、Lp-PLA2水平及联合诊断急性脑梗死的AUC分别为0.855、0.815、0.858,均0.80,且以联合诊断最好。结论 血清GFAP、Lp-PLA2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能对辅助临床医师制定诊疗方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与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例ACI患者颈部血管,评估颈部斑块稳定性;同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患者的血浆Lp-PLA2、Lp(a)水平;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 60例ACI患者中易损斑块44例,稳定斑块16例;ACI患者的血浆Lp-PLA2、Lp(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易损斑块组的Lp-PLA2、Lp(a)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浆Lp-PLA2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Lp-PLA2、Lp(a)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测定Lp-PLA2、Lp(a)水平来预测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对预防及有效减少脑梗死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a),hs-CRP,HCY和血浆DD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LP(a),HCY和DD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CY,LP(a),hs-CRP,DD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另外HCY,LP(a),hs-CRP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LP(a)、 Lp-PLA2、HFABP表达水平与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00例CHD患者为研究观察组及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入组后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中HFABP水平,采用荧光素增强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中Lp-PLA2水平,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中LP(a)水平。结果 不同类型的观察组患者血中LP(a)、 Lp-PLA2及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患者LP(a)、 Lp-PLA2及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a)、Lp-PLA2、HFABP表达水平与CHD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LP(a)、Lp-PLA2、HFAB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LP(a)、Lp-PLA2、HFABP水平与CHD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166-2169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急性脑梗死组91例、对照组51例。研究Lp-PLA2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急性脑梗死发生、进展与复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之间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清Lp-PLA2水平是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Lp-PLA2水平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有斑块者的均高于无斑块者(P0.05),病例组中不稳定斑块组高于稳定组(P=0.004)。血清Lp-PLA2水平复发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P0.05)。血清Lp-PLA2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300,P0.01)。结论高血清LpPLA2水平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Lp-PLA2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不稳定性有关。复发脑梗死组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p-PLA2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胱抑素C(Cys C)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对象分为三组。A组:健康对照组(50例);B组:2型糖尿病无肾病组(45例);C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30例)。均检测其LP(a)、LDL-C和CysC水平。结果 B组和C组血清LP(a)、LDL-C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P<0.01);C组血清LP(a)、LDL-C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LP(a)、LDL-C与Cys 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1;r=0.898,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LP(a)、LDL-C水平有明显变化,并与Cys C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63例急性脑梗死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 45例急性脑梗死不伴骨质疏松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BMI),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钙(Ca)、磷(P)、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红蛋白(HGB)、血清碱性磷 酸酶(ALP)、LP-PLA2和ox-LDL水平。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将观 察组患者分为中度卒中亚组(5~15分)、中重度卒中亚组(16~20分)和重度卒中亚组(21~42分)。结果:与 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女性比例较高(P<0.05)、年龄较大(P<0.05)、BMI指数较高(P<0.05);观察组的血清 TC、ALP、ox-LDL、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NIHSS评分,观察组 患者纳入中度卒中亚组 21 例,中重度卒中亚组 34 例,重度卒中亚组 8 例;中重度和重度卒中亚组患者的 ox-LDL、Lp-PLA2水平均高于中度卒中亚组(P<0.05),重度卒中亚组患者的ox-LDL、Lp-PLA2水平高于中 重度卒中亚组(P<0.05)。结论:血清ox-LDL和Lp-PLA2水平可能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首次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Cys C和hs-CRP浓度,同时记录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并分析其与血清Cys C和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hs-CRP水平随着相关治疗逐渐降低,均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Cys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hs-CRP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时的Cys C、hs-CR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P<0.01)。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Cys C、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1);Cys C、hs-CRP水平与治疗3个月后的NIHSS评分也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Cys C和hs-CRP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这两项指标有助于预测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病情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的血清Lp-PLA2、hs-CRP,同时检测血脂水平,与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对照。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总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法、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比较Lp-PL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并对血清Lp-PLA2水平与脑梗死关系做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组血清Lp-PLA2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按IMT、斑块积分、狭窄程度不同分组时,各组间Lp-PLA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在内膜正常组与内膜增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硬化组和重度硬化组间、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间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硬化组、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与Lp-PLA2、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Lp-PLA2、hs-CRP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无关,而Lp-PLA2水平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可能是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导致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33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Lp-PLA2,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hs-CRP水平,常规生化法检测血脂指标、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Lp-PLA2、hs-CRP、LDL-C、TC、TG、UA、FIB水平、高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与HDL-C呈负相关(r=-0.104,P=0.027),与TC、LDL-C、脂蛋白(a)呈正相关(r=0.162,P=0.024;r=0.083,P=0.015;r=0.412,P=0.017).结论 Lp-PLA2、hs-CRP参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10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Lp—PLA2、CR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脑梗死组血清Lp—PLA2、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病情程度加重,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内膜增厚组、内膜正常组,以及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Lp—PLA2、CRP水平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CRP水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稳定性,可作为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8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RP含量,分析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梗死体积、不同病情时血清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hs-CRP含量越高,脑梗死灶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血清hs-CRP水平与病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与血清hs-CRP水平关系密切,hs-CRP不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子,也可作为一个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2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含量。结果脑梗死组Lp(a)含量的中位数为326.0mg/L,健康对照组为128.5mg/L,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4,P〈0.01)。脑梗死患者Lp(a)异常率(28.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Lp(a)水平明显升高,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厄贝沙坦治疗组(A组,39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39例),另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联合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B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两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连续治疗两周。在治疗前、后测定LPA和hs-CRP含量,并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A,B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浆LPA和血清hs-CRP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LPA和hs-cRP含量与爱登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NDs)呈正相关;A,B两组治疗后血浆LPA和血清hs-cRP含量和NDS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治疗前后血浆LPA和血清hs-CRP含量的差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LPA和血清hs-CRP,并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沈建江  王瑜敏  陈洁 《检验医学》2010,25(10):765-76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将207例脑梗死患者按其IMT分成3个亚组(Ⅰ组:IMT≤0.92 mm;Ⅱ组:0.92 mm〈IMT≤2.00 mm;Ⅲ组:IMT〉2.00 mm);根据是否存在颈总动脉硬化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和非颈动脉硬化组。将10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空腹血清hs-CRP,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不同IMT组的hs-CRP水平存在差异,并随着IMT的增加而升高(P〈0.05、P〈0.01);颈动脉硬化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颈动脉硬化组(P=0.003)。hs-CRP与IMT呈正相关(r=0.239,P=0.028)。结论 hs-CRP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硬化发生和脑梗死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贾士全  杨文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14-1715,1717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85例ACI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hs-CRP水平.结果 (1)ACI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正常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MMP-9、hs-CRP水平随着IMT值增大而升高.(2)ACI患者血清MMP-9、hs-CRP与IMT值呈显著正相关(r=0.357、0.409,P<0.01),且血清MMP-9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MMP-9、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扎格雷钠组(对照组,n=65),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n=65),共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同时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含量。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P<0.01);治疗前两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均降低,而且治疗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显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并且降低患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白介素-6(IL-6)水平,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5例急性与30例正常体检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梗死灶体积与神经功能损失程度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分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LP—PLA2;化学发光法测HCY、IL-6,同时检测两组的CHO、TG、HDL、LDL、uA及Fig。结果:病例组血清中的LP-PLA2、HCY、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灶体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LP-PLA2、HCY及IL-6水平越高。重、中度与轻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梗死的传统因素中,LP—PLA2与CHO、LDL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0、0.900,P均〈0.05),与HDL负相关(r=-0.810,P〈0.05)两组HcY与uA、Fig呈正相关(r分别为0.108、0.102,P均〈0.05)。结论:血清中LP-PLA2、HCY及IL-6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三者为急性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评价患者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