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青少年焦虑、抑郁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 采用HAMA、HAMD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评定。结果 青少年焦虑、抑郁女性多于男性,年级越高HAMA及HAMD得分越高;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是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干预4、8周末HAMA、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8周末与干预前相比HAMA、HAM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HAMA、HAMD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脱落数也较少;2组间比较干预8周末HAMA、HAMD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青少年焦虑、抑郁群体以女性居多,受教育程度越高,焦虑、抑郁越显著;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对焦虑、抑郁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药物联合MBCT治疗焦虑起效更快,对治疗焦虑、抑郁的依从性更好、远期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被在骨科被诊断为慢性疼痛性疾病的患者48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认知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等级,以及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等级0级为18例、1级为4例、2级为1例、3级为1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等级0级为10例、1级为6例、2级为5例、3级为3例。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37.7±5.8)分,SAS评分为(44.8±6.7)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为(45.1±6.3)分,SAS评分为(49.2±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认知疗法护理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与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减少了抑郁、焦虑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应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护理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进行认知疗法护理,并在护理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octingDepressionScule,sDs)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抑郁程度的变化。结果:经过认知疗法护理的患者,其抑郁程度较护理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经统计学£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认知疗法在对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护理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护理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进行认知疗法护理,并在护理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octingDepressionScule,SDS)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抑郁程度的变化. 结果经过认知疗法护理的患者,其抑郁程度较护理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经统计学t检验,P< 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认知疗法在对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护理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5.
6.
慢性疼痛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疼痛与抑郁、焦虑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7月-200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住院的慢性疼痛患者131例.根据疼痛种类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三叉神经痛组(Ⅰ组)45例,颈腰椎源性疼痛组(Ⅱ组)39例,复杂神经痛组(Ⅲ组)47例.入院后均采用神经微创介入方法治疗疼痛.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疾病程度,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RS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1)治疗前Ⅰ组患者疼痛程度与Ⅱ组比较,治疗后Ⅰ组患者疼痛程度与Ⅲ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Ⅰ组患者疼痛程度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1例慢性疼痛住院患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9.62%和57.25%.治疗前Ⅲ组患者抑郁发生率(72.3%)与Ⅰ组(37.8%)、Ⅱ组(3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Ⅲ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4%、10.3%和25.5%)及治疗后3个月抑郁发生率(分别为0、15.2%和17.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Ⅲ组患者焦虑发生率(68.1%)与Ⅱ组(4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Ⅰ、Ⅱ、Ⅲ组患者焦虑发生率(分别为57.8%、43.6%和68.1%)与治疗结束后(分别为13.3%、15.4%和27.7%)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0、24.2%和2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焦虑发生率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疼痛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最高,而复杂神经痛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最高;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骨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将其按住院号尾数奇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认知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疼痛感,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慢性疼痛患者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研究表明,抑郁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造成患者的痛苦。为了解慢性疼痛患者中伴发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状况,我们以52例慢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以探讨不同量表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在我科就诊的主诉各种形式的慢性疼痛患者52例,疼痛历时6个月以上,每周出现不少于5d,每天发作不少于4h犤1犦。男19例,女33例,23~65岁,平均(4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在广泛性焦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广泛性焦虑患者.根据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在与对照组相同处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内观认知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 相似文献
10.
11.
躯体疾病所致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躯体疾病所致慢性疼痛人群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调查表的方式.对山东、广东、河南和上海4省市6处县级以上医院2003年4月~6月在疼痛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46例慢性疼痛患者中.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30.89%.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8.62%;在影响患者焦虑情绪的因素中.抑郁情绪、家庭关系、病程、体重指数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最大;在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因素中.焦虑情绪、社交能力、疼痛强度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作用最大。结论:慢性疼痛人群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状况比较严重.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疼痛临床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行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210例,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治疗组105例,使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和心理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手术前1d的焦虑情况调查并进行评分,对照组患者采用正常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不同时间心率、平均收缩压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手术后3h、8h、24h内对疼痛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气以及下地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使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恢复时间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吉林医学》2019,(9)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对降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选择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念认知疗法。入院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AMA焦虑量表、HAMD(17项)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治疗第8周时运用SAS、SDS、HAMA焦虑量表、HAMD(17项)抑郁量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正念水平的差异。结果:第8周时,观察组患者SAS评分(10.5±0.7)分、SDS评分(15.6±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得分(112.4±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正念认知疗法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认知护理措施.方法:对59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在入院时开展心理状态评估,之后采用有效的认知疗法,并且在患者出院的前1天再次进行心理估析分评.结果:加快病情康复,结论:通过认知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19.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5)
目的:分析认知疗法联合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7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给予西酞普兰口服,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联合音乐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认知疗法联合西酞普兰,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的负面情绪及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分级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烧伤患者根据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采用分级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