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同时性肝转移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1994年至2010年共32例大肠癌并同时性肝转移癌行外科手术治疗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同时性肝转移癌中24例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同期切除,2例行延期切除肝病灶,6例未处理肝脏转移灶;其中肝转移癌局灶切除12例,左外叶切除4例,左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1例,右肝前、后叶切除共5例,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6%、40.6%、18.7%.结论 对大肠癌并肝转移癌,行原发病灶加肝转移灶切除可以提高生存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②方法25例大肠癌肝转移行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18例同时性转移癌中有12例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同期切除,6例行分期切除。异时性转移癌7例行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49.2%、27.3%。④结论对大肠癌肝转移癌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因素.方法 对31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10例同时性肝转移行原发灶与转移灶同期切除患者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1例切口裂开,另1例发生膈下脓疡,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生存情况:术后1年生存27例,术后3年生存14例,术后5年生存9例.本组单个肝转移灶者18例,其5年生存率为8/18;2~3个转移灶者13例,其5年生存率为1/13,二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肝转移者10例,其5年生存率为0;异时性肝转移者21例,其5年生存率为9/21,二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效果佳,单个肝转移灶和异时性肝转移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切除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结直肠癌并肝转移32例的临床资料,着重手术切除效果的分析。结果:3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肝脏有1-3个转移灶者24例,在20例为同时性肝转移癌中,转移性与原发灶行一期切除者15例,分期(2-4周后)切除者5例。5例为结肠肝曲癌局部浸润转移。与原发灶整块切除,其它手术方式有不规则肝部分切除,肝左外叶切除,肝右后叶切除,肝右叶切除及肝右3叶切除等。全部病例均病理检查证实,无手术死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和25.0%。结论:肝转移灶数目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对肝转移灶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应合理选择具体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少大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9例大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为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大肠癌根治术并楔形切除肝转移灶,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7例为大肠癌术后出现肝转移,中位生存时间28.2个月。结论: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举措,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问质瘤肝转移手术切除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57例CD117阳性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中15例行肝转移灶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5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中,同时性肝转移3例,异时性肝转移12例.其中肝转移灶行解剖型切除5例,不规则切除10例.无手术死亡发生.肝切除术后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3%、53.3%、26.7%.中位无病生存期27个月.术后再次复发转移率86.7%,其中残余肝转移12例,肝外转移1例.结论 局限的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经选择行转移灶切除是安全的,并可获得较长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于巨哲  李涛  王江 《当代医学》2010,16(16):91-92
目的探讨大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大肠癌与肝转移灶同期切除组和延期切除组1、3、5年生存率未见明显差别(P〉0.05),但均明显高于未切除肝转移灶组(P〈0.05)。三组患者胆汁CEA水平均高于外周血(P〈0.05);肝转移灶同期切除组术后外周血CEA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肝转移灶延期切除组和未切除组术后外周血CEA水平明显高于同时切除组(P〈0.05)。结论手术同期切除肝转移灶为大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理想治疗方式。外周血CEA水平可以一定程度上作为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术后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行同期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22例(78.57%)。5年生存率为57.1%,10年分别为35.7%,与同期大肠单癌病例根治性切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效果与大肠单癌行根治性手术的效果相似,治疗原则是根治性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6年1月外科治疗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同期肝转移灶切除组(A组)22例;肝转移灶未切除组(B组)20例,其中6例行肝动脉化疗泵灌注化疗,14例行介入治疗。结果: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54.6%、27.3%;B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70.0%,3年和5年生存率为0。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同期肝转移灶切除预后较好,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42例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胃部20例,十二指肠4例,小肠16例,直肠2例。其中33例达到外科根治性切除。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行姑息切除。7例伴肝转移者中2例行原发灶及转移灶切除,5例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灶,术后辅以药物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33例中术后复发转移9例,复发间期平均14个月,其中7例再次手术治疗,其他2例分别带瘤生存12及16个月。结论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治疗GIST的首选有效方法,不易切除的肝转移灶,术后应辅以药物治疗。GIST远期仍存在较高的复发转移率。对复发转移病例,仍应争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CRLM患者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切除术31例(肝转移灶切除组);肝转移灶未切除37例(肝转移灶未切除组)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融、肝动脉、门静脉置泵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肝转移灶切除组1、3、5年生存率为83.9%、45.2%和25.8%。肝转移灶未切除组1、3、5年生存率为62.2%、27.0%和8.1%。2组1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RLM患者,应尽可能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不能完全切除的肝转移灶同时行射频消融、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减少大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9例大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为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大肠癌根治术并楔形切除肝转移灶,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7例为大肠癌术后出现肝转移,中位生存时间28.2个月。结论: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举措。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水循环冷却式微波消融治疗技术在肝转移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6例肝转移患者,其中结直肠癌11例,胃癌肝转移5例;同时性转移6例,异时性转移10例;共41个转移灶,平均肿瘤直径(2.7±1.8)cm;其中单个癌灶2例,2个癌灶6例,3个癌灶5例,4个癌灶3例。均采用B超引导下水循环冷却式微波消融治疗,同时性转移的6例行原发癌根治性切除。治疗后1周至1个月内行螺旋CT增强扫描,以后每1~2个月行CT增强扫描评价疗效,消融不全及随访中出现的新发病灶者均再次行MWA,随访6~20个月。结果本组病灶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0.2%(37/41),9.8%(4/41)病灶显示病情发展。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少而轻,获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者生存率93.8%;12个月者生存率77.8%;18个月生存率75%。2例随访20个月,目前仍无瘤生存。结论B超引导下水循环冷却式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安全、微创、有效。  相似文献   

14.
叶文峰  林荣繁  宋建文 《广西医学》2002,24(8):1174-1175
目的:探讨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行大肠癌、肝转移癌切除、肝动脉植入化疗泵灌注化疗治疗大肠癌伴肝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1996年1月-2001年12月56例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进行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癌、行肝动脉植入化疗泵化疗作观察组,同期51例行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癌切除术后全身化疗作对照组,将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一、二、三年生存率为76.7%、60.7%、48.2%,对照组一、二、三年生存率为47.0%、21.6%、13.7%。结论:大肠癌、肝转移癌切除、肝动脉植入化疗泵灌注化疗治疗大肠癌伴肝转移的疗效优于大肠癌、肝转移癌切除术后全身化疗。治疗方式、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灶大小、术前CEA水平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疾病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其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8例,对比组病人不予以切除肝转移灶手术治疗,研究组病人采取手术方式切除肝转移灶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在采取切除肝转移灶手术治疗后,2年内生存例数为35例,生存率为72.92%,4年内生存例数为26例,生存率为54.17%;对比组病人没有切除肝转移灶,其2年内生存例数为22例,生存率为45.83%,4年内生存例数为15例,生存率为31.25%。研究组病人在生存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疾病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在手术治疗同时,予以切除肝转移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极大的提升病人生存率,减少其转移复发等情况,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根治性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对22例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进行同期根治性切除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平均失血约(350±126)ml.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72.7%、40.9%、27.3%.结论 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肝切除技术,同期根治切除术是治疗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7.
闫文  朱一宁 《吉林医学》2014,(14):112-113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大肠癌患者200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组(肝转移组)120例,无同时性肝转移组(无肝转移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根治性手术切除。结果:肝转移组的1年生存率与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33.3%,无肝转移组的1年生存率与3年生存率分别为86.3%和56.3%,肝转移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肝转移组(P<0.05)。结论: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可使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但是也需要积极采用手术根治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和生存率的有关因素.方法对4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肝切除手术治疗.同期手术治疗37例,非同期手术治疗11例.比较其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行同期原发灶和转移灶切除患者,两年生存31例且无并发症;非同期治疗11例中2年生存6例并发症发现3例.可见,同期治疗的生存率高于非同期治疗,且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同期切除手术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的改善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应在适应症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同期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效果。方法 对3 2例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率为12 .45 % (3 2 /2 5 7)。肝转移灶手术除率为43 .75 % (14 /3 2 ) ,3年生存率为42 .86% (6/14 ) ,5年生存率为14 .2 9% (2 /14 )。而未能手术切除的病例采用的其他治疗方法3年生存率为16.67% (3 /18) ,无5年生存。结论 肝转移灶的诊断有赖于B超、CT、MRI、肝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术中仔细探查肝脏是防止遗漏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肝转移63例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俊 《中原医刊》2006,33(18):36-37
目的总结和分析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结果。方法结合文献和随访资料对63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通过癌胚抗原、B超、门静脉造影下CT扫描检查,提出早期诊断措施。对肝转移根治切除17例与肝转移灶未切除33例行放疗、插管化疗、无水酒精瘤体内注射等进行3、5年生存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早期诊断肝转移灶并得到根治性切除的17例病人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2%和29.41%,较未行切除的33例3、5年的生存率9.45%和0明显提高。结论大肠癌肝转移应以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