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多器官衰竭(MOF)患者临终前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测定21例MOF患者临终前血浆TNFα和IL6水平。结果发现,MOF患者临终前血浆TNFα(3.17±1.06μg/L)和IL6(98±17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提示:MOF患者临终前体内细胞因子网络系统仍处于激活状态。作者认为,深入研究MOF患者血浆TNFα和IL6产生规律,在适当时机选用相应单克隆抗体改变体内细胞因子网络活性,可能有助于MOF患者的抢救。  相似文献   

2.
探讨多器官衰竭患者临终前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白血介素-6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测定21例MOF患者临终前血浆TN-Fα和IL-6水平。结果发现,MOF患者临终前血浆TNF-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脂多糖致肺血管内巨噬细胞释放几种细胞因子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释放的细胞因子在感染性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仿Morton法灌洗肺血管床,贴壁法分离猪PIM,培养于PIM1640培养基,予10μg/ml脂多糖(LPS)刺激,胸腺细胞增殖法测PIM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45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及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定。结果发现合并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及腹水中TNF-α水平与无SBP者相比无明显变化;而腹水IL-6水平显著升高,经有效治疗后,迅速下降,以1000ng/ml为界,检出SBP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4%。死亡患者最初TNF-α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提示测定该患者腹水IL-6有助于SBP诊断及治疗,结合TNF-α可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一氧化氮,细胞因子与气道反应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一氧化氮(NO)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与气道高反应性(AHR)的相互关系,探讨NO和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7名哮喘缓解期患者和10名健康人血清NO2^-、IL-6、IL-8、INFα、IFNγ水平,并对哮喘患者及健康人进行组胺激发试验,得出PD20FEV1值。结果: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测定黄仲夏姚焕珉周春兰麻福伟杜晓平肖治中我们检测了不同病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报告如下。对象和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进行了自体骨髓移植(ABMT)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人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和人白细胞素-6(IL-6)水平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ABMT零天具抗肿瘤、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的IL02TNF、IFN的效价已明显下降,至9-10天达最低值,几乎接近零,至第21天才开始上升,第35天基本恢复到ABMT零水平。而且造血作用和免疫调  相似文献   

8.
测定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和白细胞介素6(IL6)生物活性。结果:AMI患者各时间点IL6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TNF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AMI发病后24小时内心功能Ⅲ~Ⅳ级者,其最初TNFα(3.08±1.84μg/L)较心功能Ⅰ级者(1.61±1.15μg/L)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TNFα和IL6均参与了AMI的发病过程。作者认为可能是TNFα分泌增加而诱导免疫细胞网络系统活动性升高所致,而IL6可能参与了一种非特异性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危重病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0例急性危重病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定发现,TNF-α含量在心衰组和中毒性休克组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5,p<0.01);在急性心肌梗塞组合并心源性休克和脑卒中组出现大量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塞时,患者血浆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亦显著升高(p<0.05)。四组病人血中均存在高水平的IL-6(p<0.01)。结果提示,TNF-α和IL-6均参予了某些危重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大鼠成骨细胞白细胞介素6分泌作用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次消化和差异吸附等方法从新生大鼠顶额骨中分离并获得纯化的成骨细胞。该细胞上清能促进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的杂交瘤细胞系B_9增殖,其促增殖作用与细胞浓度有关,并且可被抗IL-6单克隆抗体抑制。IL-1、TNF及细菌脂多糖(LPS)均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分泌IL-6,而γ-干扰素(γIFN)则抑制其分泌IL-6,且上述效应均呈剂量依赖性。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大鼠成骨细胞分泌的IL-6很可能是最主要、最直接的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其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除促进骨髓瘤细胞增殖外,还参与了MM的骨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检测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对19例化脓性脑膜炎和27例毒性脑膜炎及12例对照儿同时进行脑脊液TNFα和IL-6含量的测定,并计算其对化脑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9例化脑患儿脑脊液中TNFα和IL-6含量均明显高于病脑患儿的测定值(P〈0.01),二者对化脑患儿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对诱导人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性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自分泌IL-6的作用。结果表明:人MM细胞系XG-1培养上清(SN1)没有可检测水平IL-6活性;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MF-L培养上清(SN2)仅有低水平IL-6活性(100U/ml);XG-1细胞和MF-L细胞/上清共同培养上清(SN3,SN4)均含极高的IL-6活性(1050U/ml),并可被IL-6单抗BE-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疗法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IL-2基因和IL-6基因直接注射至EL-4淋巴瘤小鼠腹腔后,研究淋巴瘤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Mφ)在基因治疗后的功能变化。结果:腹腔内单独注射脂质体包裹的IL-2基因后,可明显提高Mφ的MHCIa的表达,增强Mφ的杀伤活性,并促进Mφ诱导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腹腔内单独注射脂质体包裹的IL-6基因后,对Mφ也具有激活作用,但效果不及前者。二者联合后能非常显著地提高荷瘤小鼠的Mφ的上述功能。结论:腹腔内脂质体介导的IL-2基因和IL-6基因治疗能有效地解除淋巴瘤小鼠体内Mφ功能的抑制,激活Mφ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扩张型心肌病TNF,IL—1和SIL—2R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等分别检测了30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结果发现DCM病人TNF、IL-1及SIL-2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C,P〈0.001,P〈0.01,P〈0.001),提示TNF,IL-1及SIL-2R可能在DCM的发病机理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飞行员临界高血压病患者TNFSIL—2RNK细胞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张荣健朱一屏徐枫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飞行员中临界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水平,探讨飞行员临界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机体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脑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醒脑静(XNJ)对其的影响。方法 建立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于缺血前和再灌流前对照组(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醒脑静保护组(B组)静脉注射XNJ1mg/kg,观察血、脑组织中TNF、IL-1β、IL-6水平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缺血  相似文献   

17.
戴丽君  洪文德 《新医学》1995,26(8):410-411
采用IL-6依赖细胞株KD83增殖实验检测23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IL-6活性;用ELISA法测定相应患者血清TNF水平,结果显示MM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分别为0.20±0.10(OD值)与8.8±2.4μg/L,而正常组分别为0.10±0.06(OD值)与0.5±1.1μg/L,两组相比P<0.0l,MM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并与疾病分期相关。对13例初治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发现IL-6、TNF水平和变化情况与疗效有关。结果提示IL-6和TNF都可作为MM临床分期、反映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患者某些细胞因子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力  董穗生 《急诊医学》1999,8(5):314-315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了42例急性胰为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所有胰腺炎患者在入院第1、4天,血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均明显升高,尤其是重型患者,升高更为明显。CRP在入院第1天无明显升高,第4天时升高显著。结论: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第三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的关系,检测了21例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6活性。结果显示:进展期MM组的IL-6活性高于稳定期MM组(P<0.01)及正常对照组(P<0.0005);IgG型MM患者的IL-6活性与M蛋白,IgA及IgM的含量无相关性。加之IL-6可骨髓瘤细胞增殖,结果表明:IL-6可能是MM的发生或生长因子,但IL-6与MM的异...  相似文献   

20.
受染肝硬化病人的肿瘤坏死因子2和白细胞介素6的血清浓度临床表明,肝硬化病人的肿瘤坏死因子2(TNF-2)和白细胞介素6(IL-6)产生增加但代谢下降。本研究就肝硬化病人发生败血症时的胞质特点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32例代偿性肝硬化病人参加研究,其中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