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我们采用针灸加按摩配合理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56例患者均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均为单发,年龄18~72岁,病程2~3周不等。治疗取患侧面部穴位:太阳、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下关、迎香、承浆;配健侧合谷穴,病程长可远端取足三里、太冲、内庭,进针后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按摩用手掌大鱼际和多指在以上穴位进行深部揉、擦、搓,直至面部发热为止,每次按摩20分钟。针灸按摩每15次为一疗程,休息1周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三疗程后终止治疗,同时采用电脑中频电治疗63例同类病人做对比,频率2—4KHE,每次治疗20分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4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输以物理及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TDP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原有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情况,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可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冲动传导,加速麻痹神经及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TDP能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和消肿;治疗中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做好对症护理,加强安全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田文友  赵兰巧  田青 《山东医药》2010,50(20):69-70
目的观察恩再适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铵500μg,1次/d,肌注;强的松30mg(7 d后减为15 mg),1次/d,口服,共用2周。治疗组给予恩再适3 m l加1%利多卡因6 m l行SGB,1次/d,每疗程7 d,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4.0%)优于对照组(72.0%);治疗组治疗后第7、14、21、42天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再适行SGB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面神经麻痹,起效快、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毫针穴位针刺联合面瘫散口服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选取穴位施以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面瘫散治疗,持续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和面部残疾指数[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面部残疾社会生活功能指数(FDIS)]。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前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FDIP、FD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情况高于对照组,抬额受限、皱眉受限、闭眼异常、耸鼻受限、患侧面肌肌力障碍等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DIP高于对照组而FDIS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联合应用毫针穴位针刺和面瘫散口服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能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面肌损伤,消除其症状体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晋中市中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76例,将76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在急性期均予地塞米松注射液基础治疗,1周后治疗组以针灸联合牵正散辨证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针灸治疗。10次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后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侧面肌肌力、面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指标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3个疗程结束后H-B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注射液基础治疗同时针灸联合牵正散辨证施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面肌训练和基础药物治疗,联合组给予面肌训练,基础药物治疗联合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肌功能简易评分量表(portmann)、面部对称详细评价系统(DEFS)评分、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面肌功能评分和面部对称性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联合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67%与81.40%,P=0.014)。结论 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增强病人面肌功能,改善面部对称性,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用穴位划刺加贴风湿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痊愈88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1例。100例中,病程:最长者7个月,最短者1天。病因:单纯风寒者60例,气郁加受风寒者35例,气恼引起者5例。发病特点:初为耳后部疼痛,继而出现面部表情丧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与单纯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32例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与对照组(116例),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两组每天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之一.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高达49.77万/年[1].治疗本病多采用激素、维生素等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恢复不佳.我科采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Bell麻痹,疗效较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The Massachusetts Jeneral Hospital Handbook of Neurology》 Bell麻痹诊断标准[2];②初次急性发病;③病程≤5d;④无中枢神经系统、后颅凹、耳的症状和体征;⑤排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BS等.入组的5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2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入组时面神经瘫痪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对照组予泼尼松、维生素B1和弥可保口服.由带状疱疹引起者,加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疗程28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沙格雷酯0.1,3次/d.  相似文献   

10.
挑刺龈交穴治疗面瘫枣庄市立医院(277102)孙立新张永利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挑刺龈交穴加局部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患者84例,效果良好。患者年龄12~80岁,病程2天至2年。治疗方法及结果:患者取坐位,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龈交穴,再用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中药面瘫灵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倒。观察组应用针刺配合面瘫灵1号、2号汤治疗,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用针刺疗法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面部表情体征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优于对照组的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时间使用针刺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病人分入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风池、廉采、天突穴位,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对照组除了不进行针刺疗法外,其他康复训练方法同治疗组。疗程为两周,每周治疗5d。治疗前后各行1次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达96.77%。对照组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针刺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短时间即可明显改善脑率中假性球麻痹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五官超短波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南大学校医院一院康复理疗科就诊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电针常规取穴加TDP远距离照射及五官超短波翳风穴,对照组予电针常规取穴加TDP远距离照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程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五官超短波翳风穴结合电针治疗面瘫可以提高疗效,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233例面神经炎不同疗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时效及相关卫生经济问题.方法将233例确诊的面神经炎病人分为A组(常规西药加中药牵正散加味,7 d后加针灸、TDP)、B组(常规西药,7 d后加针灸、TDP)、C组(常规西药加初诊即刻起针刺、TDP),3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经治疗后A组、B组、C组显效率分别为96.2%、91.0%、81.8%,A组起效快,与B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花费大,A组、B组与C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相对花费少.结论中西药联用加针灸理疗,可提高面神经炎的疗效、时效,但花费大.单用西药及针刺理疗花费少,但疗效稍差.急性期即时局部针刺治疗不利于面神经炎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按摩眼部穴位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儿童弱视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纳入标准的弱视儿童120例(224眼),按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60例(110眼),观察组60例(114眼)。两组均用1%阿托品滴眼后验光配镜,并采用遮盖方法及精细作业治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补肝益肾、养血明目中药方眼部离子导入,每次导入15 min。观察组在中药眼部离子导入同时,予以眼部穴位按摩,10 min/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监测两组视力、起效时间及疗程长短。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起效时间快,疗程短于对照组。结论眼部穴位按摩配合基础治疗加中药眼部离子导入疗法,具有促进弱视眼视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17,(5)
目的比较药物联合体控电流通经活络疗法(体控电疗)或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体控电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体控电疗组患者采用体控电疗+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用面神经分级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0 d、第20 d,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但体控电疗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电针治疗组(P0.05)。2个疗程(20 d)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体控电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体控电疗组平均治疗次数少于电针治疗组(P0.05)。结论体控电疗能减少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次数,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非侵入性外治法,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7.
1991年 6月至 1999年 7月 ,我们在传统内科治疗的同时 ,配合高压氧 ( HBO)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 4 0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将 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0例 ,男 2 1例 ,女 19例 ;年龄 5~ 70 (平均 2 9)岁 ,病程 2~ 14天。对照组 4 0例 ,其年龄、性别、病程与治疗组均相近 ,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强的松、地巴唑 ,肌注维生素 B12 、维生素 B1等 ,10天为一疗程。治疗组加用 HBO治疗 ,采用国产 YG2 2 0 0 -12型高压氧治疗舱。治疗用 0 .2~ 0 .2 5MPa( 2~2 .5ATA)吸氧 3 0分钟 ,间歇 5分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浴足配合艾灸足底穴位按摩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0级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足浴器行中药足部熏洗配合穴位艾灸;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治疗2个疗程;应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积分及踝肱指数比较对比两组间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积分及踝肱指数(ABI)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86.27%显著优于对照组42.00%(P<0.01).结论 中药浴足配合穴位艾灸治疗0级糖尿病足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服丙硫氧嘧啶150mg/d~300mg/d,倍他乐克12.5mg/d~50mg/d。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成人每次3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症状及心功能改善率。结果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该文探讨咪达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高血压患者307例,分3组:A组(61例)用吲哒帕胺2.5mg,1次/d;B组(118例)用吲哒帕胺2.5mg,1次/d,加美托洛尔25mg,2次/d;C组(128例)用吲哒帕胺2.5mg,1次/d,加咪达普利5mg,1次/d。疗程均为8周。各组治疗2周后若偶测血压仍〉140/90mmHg(1mmHg=0.133kPa)则药物剂量加倍(联合用药组吲哒帕胺剂量不变)。结果:3组高血压患者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除A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