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分布、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的32例MRSA感染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对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上述资料与医院其它科室同期住院的42例MRSA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的MRSA感染率为0.96%,明显高于同期其它科室的住院患者MRSA感染率0.09%(P0.01)。神经外科住院的32例MRSA感染患者中17例为ICU病人,感染率为1.86%,明显高于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的MRSA感染率0.62%(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26/32,81.25%);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气管切开、广谱抗菌药物滥用等。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菌药物较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神经外科ICU是MRSA感染的高危部门,应加强神经外科ICU患者MRSA的筛查,加强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患者的管理,严格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处理,严格手卫生,避免MRSA的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感染MRSA的11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1例因颅内再次出血死亡,2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8例经治疗后临床治愈。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MRSA的认识,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减少MRSA易感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MRSA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治疗术后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所致颅内感染不同的给药途径,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颅脑手术后并发甲氧西林耐药革兰阳性菌性颅内感染患者56例,分为3组:(1)静脉给药组:稳可信500mg静滴,q12h;(2)鞘内给药组:通过鞘内注入稳可信0.3mg/(kg·d)+地塞米松1mg,鞘内注射,q12h;(3)静脉+鞘内给药组:按以上两种方法联合给药。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静脉给药组、鞘内给药组、静脉和鞘内给药组,治愈率分别为26.7%、60.0%和61.9%;细菌清除率分别86.7%、100%和100%,疗程分别为22.8d,15.2d和11.5d。结论万古霉素对术后甲氧西林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颅内感染疗效确切,鞘内给药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为评价利奈唑胺对肾移植患者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对30例肾移植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病原菌,采取经验性降阶梯治疗,联合给予抗细菌、抗病毒和抗真菌治疗,抗生素均采用利奈唑胺300 mg 静滴,2次/d,结合抗杆菌类药物常用的有氨曲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更昔洛韦抑制巨细胞病毒感染,抗真菌感染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复方新诺明抗肺孢子虫四联治疗。1例病情严重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3 d后死亡外,其余29例患者经积治疗痊愈,其中4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愈率达97%,利奈唑胺治疗有效率97%,细菌清除率为91%,未发现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导致停止治疗的记录。提示利奈唑胺是治疗肾移植患者重症肺部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患者男,23岁,因乘车发生车祸致头部外伤1d由外院转入。入院时神志深昏迷,呼吸浅快,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5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颈抗3指。四肢呈去大脑强直状态。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示:中脑挫伤,环池及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2组均给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脊液白细胞数、葡萄糖、蛋白质、氯化物以及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以及脑脊液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GCS评分(11.80±1.90)分以及脑脊液葡萄糖[(2.61±0.70)mmol/L]、氯化物[(136.72±25.82)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白细胞数[(10.75±2.60)×10~6/L]、蛋白质[(0.62±0.18)g/L]、[CRP(2.77±0.74)mg/L]、NSE[(10.50±2.25)mg/L]和[NGF(14.25±3.07)ngl/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改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各项指标水平,有效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期加用利奈唑胺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09-2018-09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科收治的难治性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63例,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加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LZD,linezolid),治疗4周后分析比较2组总有效率、脑脊液指标(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颅内压数值、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抗结核治疗中短期加用利奈唑胺,可促进难治性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个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虽有人用尼莫地平输液治疗有很好的疗效〔1〕,但仍有很高的致残率 ,在脑出血的早期我们用甲氧吡丁苯治疗 ,以降低致残率。方法 118例有CT诊断出血量在2 5ml以下的高血压性基底节或 15ml以下的丘脑出血病人 ,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用甲氧吡丁苯治疗 ,另一组用葡萄糖水或作为空白对照治疗 2 1d ,在用药前、用药后 1、2、3周 ,根据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2〕,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失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 6 6 2 % ,对照组为 4 2 % ,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再出血。结论 说明甲氧吡丁苯 (赛莱乐 )是治疗轻中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药品。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司献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5(3):55-56
我科于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2月应用甲钴胺 (商品名弥可保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患者 2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系统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6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2例 ,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3 0~ 71岁 ,中位年龄 5 1岁 ,1型糖尿病 3例 ,2型糖尿病 2 9例 ,糖尿病程4~ 13年 ;对照组 3 2例 ,男 14例 ,女 18例 ,年龄 2 9~ 73岁 ,中位年龄 5 0岁 ,1型糖尿病 2例 ,2型糖尿病 3 0例 ,糖尿病程 5~ 17年 ,入院病例 64例 ,均符合郑白蒂〔1〕对DPN诊断标准 ,并… 相似文献
14.
15.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致癫痫性精神障碍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 ,30岁 ,农民。 1997年 3月初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同月下旬患者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四肢抽搐、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 2~ 4min ,尔后熟睡 10min ,醒后不能回忆。约 1个月发作 1次 ,未经治疗。患者于 6月 11日 1天内抽搐 7次 ,站立不稳 ,大、小便失禁。 9天后来我院门诊 ,诊断为癫痫 ,用苯妥英钠 0 .3g/d、苯巴比妥 0 .0 9g/d治疗。次日回家用餐后抽搐 5次。 6月 2 8日留门诊观察 ,用丙戊酸镁 0 .6g/d ,苯巴比妥 0 .3g/d治疗 2天后抽搐停止。 7月 2日入本院精神科。住院检查 :双眼眶皮肤青紫 ,下唇咬伤 ,… 相似文献
16.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中毒致神经精神障碍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治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4):371
1997年6月,我院接受一起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人为投毒中毒88人,其中有神经精神障碍者26例,占29·5%。现报告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患者均为和县武术学校学生,男11例,女15例。年龄10~17岁,平均14·3岁,均有早餐食用投放了鼠药的稀饭史(经安徽省卫生防疫站和公安厅技术鉴定主要成分为毒鼠强)。其中9例行EEG,6例正常,3例异常,均表现为:双侧半球均现较多散在性、低、中电位4~7次/s,δ波,偶呈短程(0·5~1s)出现,似以枕部为著,α波部分抑制。1·2临床表现:毒鼠强能被口腔粘膜吸收,从入口到发作时间约为数分钟到数十分钟,起初26例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与卡马西平单独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临床试验,入选4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 卡马西平组和卡马西平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单药治疗组起效快,卡马西平用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唑吡坦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二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24岁。因高处坠落物击伤头部1.5h后于2005年12月15日入院。入院时处于深昏迷状态,GCS评分4分。查体:右枕顶部、左颞顶部头皮肿胀,双上肢屈曲,双下肢强直。头颅CT提示左右顶部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弥漫性脑肿胀。诊断为:(1)颅顶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2)上矢状窦闭塞;(3)脑疝形成。送手术室行右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见上矢状窦中后1/3被压迫、部分破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加甲钴胺治疗组(治疗组)40例和甲钴胺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结果对照组显效率22.5%,总有效率65%;观察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87.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