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患有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即造影剂肾病组(CIN组)58例,非造影剂肾病组(非CIN组)312例,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58例发生CIN,发生率为15.67%;相关分析发现年龄(r=0.193,P〈0.001)、Ⅱ型糖尿病(r=0.104,P=0.045)、肾功能不全(r=0.331,P〈0.001)、糖尿病肾病(r=0.150,P=0.004)、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r=0.164,P=0.002)、贫血(r=0.127,P=0.015)、利尿药(r=0.300,尸〈0.001)的使用与CIN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手术前后使用利尿药为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和手术前后使用利尿药是PCI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在进行PCI治疗前应进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36例,根据CIN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CIN组45例和非CIN组29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产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原有肾功能不全、急诊PCI、LVEF〈40%、3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服用二甲双胍、造影剂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原有肾功能不全、高龄、急诊PCI和服用二甲双胍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CIN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具备CIN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应在术前积极做好评估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造影剂的直接细胞毒性效应、肾髓质缺血性损伤、氧自由基损伤及血管活性物质失衡、造影剂造成的细胞凋亡,免疫损伤及肾小管梗阻等因素有关。发病危险因素更涉及基础肾功能受损、糖尿病、造影剂的剂量和理化性质、脱水、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高龄(〉70岁)、肝功能异常、低血钾、周围血管病变、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现就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丁琦  欧阳茂 《心脏杂志》2015,27(2):142-144
目的:调查分析他汀类药物和充分水化治疗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造影剂肾病(CIN)发病率和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析PCI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计算CIN的发病率,比较CIN组和非CIN组的相关指标,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组患者CIN发病率为13.8%;2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高龄、内生肌酐清除率、贫血、高血压是CIN的危险因素。结论:PCI患者正规治疗后CIN发病率与文献报道CIN平均发病率相比无明显降低,高龄、内生肌酐清除率、贫血、高血压病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及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CIN的发生。方法收集155例接受PCI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CIN的诊断标准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测量术后48、72 h的肾功能。结果入选155例患者,发生CIN 14例(9.03%);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0.58%,女性为5.88%;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为7.55%;造影剂剂量>100 mL的发病率为33.33%;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为12.73%;CKD 1期CIN发病率为3.28%,CKD 2期CIN发病率为11.84%,CKD 3期CIN发病率为16.67%。两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急性心肌梗死、射血分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尿素氮、血小板计数、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造影剂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饮酒、血肌酐、GFR、造影剂剂量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饮酒的患者CIN的发生率升高。随着GFR水平的下降,CIN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不同血肌酐(Scr)水平和不同造影剂用量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探讨造影剂肾病(CIN)的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的PCI患者160例,其中≥65岁64例(老年组);<65岁96例(非老年组);各组根据Scr水平分成132.6 μmol/L≤Scr<265.2 μmol/L和Scr<123.6 μmol/L亚组;根据造影剂用量分成50 ml≤用量<150 ml和用量<50 ml亚组.比较PCI前、后各组、各亚组Scr、肌酐清除率(Ccr)和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结果 老年组中除Scr>132.6μmol/L和用量>50 ml亚组PCI后BUN、Scr水平增高(P<0.05)、Ccr值降低(P<0.05)外,其他各组、各亚组间PCI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I时病例选择非常重要,年龄<65岁、Scr<132.6 umoVL时较安全,在Scr<265.2μmol/L时、150 ml以内造影剂对肾功能不会造成严重影响;老年组中Scr>132.6μmol/L、用量>50 ml亚组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对于任何年龄,PCI时应选择Scr<265.2μmol/L的患者;对老年PCI患者,造影剂用量尽量控制在150 ml以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行CAG或介入治疗患者1 793例,分析CIN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结果:CIN总发生率为7.81%(140/1 793),CIN发生率随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高。与非CIN患者比较,CIN患者中的老年患者(≥70岁)、女性患者、合并糖尿病、未水化治疗、多支血管病变及基础肾功能不全居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eGFR<60mL.min-1.1.73m-2、造影剂用量>150mL,是发生CIN的危险因素,水化是减少CIN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行CAG和PCI的患者CIN率为7.81%,CIN发生率随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高。其中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肾功能不全及造影剂用量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水化可减少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真实治疗世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408例行PCI的患者(ACS-PCI)进行登记,患者平均年龄71岁,记录患者体检和生化指标基线特征、合并症,并发症,治疗和干预方法,随访30天,记录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研究终点:全因死亡。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向后逐步删除法:似然比统计量(backward∶likelihood Ratio)分析进行纳入研究的参数做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ACS-P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于ST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PCI患者:高龄(平均年龄75岁),高的泵功能分级,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 (OR:1.1,2.9,10.4;P值:0.001,<0.0001,<0.0001)是该类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NSTEACS-PCI患者:高龄(80岁以上),合并糖尿病,高的泵功能分级(3级以上)以及入院时存在肾功能不全(OR:6.6,4.3,3.4,5.6;P值:0.002,0.019,<0.0001, 0.003)是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ACS-PCI患者,3级以上泵功能,使用IABP,合并糖尿病,入院时肾功能不全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这些患者应仔细评估PCI治疗的获益和风险,慎重选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与造影剂肾病(CIN)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PCI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LVEDP对CIN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 301例患者中有125例(9.61%)发生CIN。确定CIN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女性、慢性肾病、糖尿病史、贫血、心力衰竭、急诊程序等。与非CIN组[(14.4±6.6) mmHg]相比,术后发生CIN的患者平均LVEDP[(18.4±8.7) mmHg]升高(P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LVEDP≥20 mmHg可独立预测CIN的发生(OR 1.26,95%CI 1.08~1.47),低射血分数患者LVEDP对CIN的预测价值增强。由LVEDP升高所确定的高危患者的造影剂用量与那些未发现的患者相当。结论 LVEDP是CIN的独立预测指标。LVEDP(≥20 mmHg)升高的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风险较高。在CIN预防中,LVEDP升高所定义的高危患者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损伤(CIN)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09-01-2010-12行PCI术的1 435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CIN将其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2组之间相关因素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IN的危险因素。结果:1 435例患者中有211例发生CIN,发病率为14.7%;CIN组和非CIN组间年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贫血、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肾小球滤过率(GFR)、对比剂用量等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低血压、贫血、LVEF≤45%、GFR≤60ml/(min.1.73m2)、对比剂用量>200ml、心肌梗死、急诊PCI是CIN的危险因素。结论:CIN是PCI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对具备CIN高危因素的患者,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 C)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行PCI术的患者428例,按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分为对比剂肾病组和非对比剂肾病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8小时Cys C和血肌酐(Scr)水平变化;应用ROC曲线评价Cys C对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高Cys C水平组的主要不良事件累计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4.9%,对比剂肾病组术后48小时Cys C较术前明显升高,且与Scr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48小时Cys C较Scr存在更好的ROC曲线下面积,根据Youden评价指数得出其最佳诊断阈值点为1.36 mg/L. 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术后48小时Cys C>1.36 mg/L的患者6个月主要不良事件累计发生率明显高于Cys C<1.36mg/L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发现,年龄、糖尿病、基础Cys C水平、对比剂用量等4因素为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临床危险因素.结论 造影后48小时的血清Cys C浓度对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Scr,且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较好;年龄、糖尿病、基础Cys C水平和对比剂用量为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常规水化治疗情况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16例,于冠脉介入围手术期给予0.9%氯化钠以1.5 mL/(kg.h)静点水化治疗,记录患者术前24 h、术后72 h内血肌酐值,分析CIN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择期冠脉介入患者CIN发生率为8.33%(18/216),与非CIN患者比较,CIN患者年龄升高、更多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下降、术中对比剂用量增多(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术前eGFR<60 mL/(min.1.73m2)、对比剂用量>150 mL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常规水化治疗下冠脉介入患者仍有8.33%发生CIN,其中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肾功能下降及对比剂用量是CIN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危患者应高度警惕并积极预防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新发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PCI后发生心肌梗死的老年ACS患者61例纳入新发心梗组,另择同期收治的PCI后未发生心肌梗死的老年ACS患者61例纳入无新发心梗组。先行单因素分析(包括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再将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 结果新发心肌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控制不良比例及纤维蛋白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高于无新发心肌梗死患者,白蛋白水平低于无新发心肌梗死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26,Z=7.699,t=3.142、5.46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控制不良、纤维蛋白原水平高、MMP-9高表达是老年ACS患者PCI后新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OR=7.559、5.169、1.024,95%CI=1.034-55.271、2.624-10.183、1.003-1.046,P<0.05或0.01),白蛋白水平高是其保护因素(OR=0.752,95%CI=0.652-0.867,P<0.01)。 结论高血压者血压控制不良、纤维蛋白原高水平、MMP-9高表达及白蛋白低水平可能是老年ACS患者PCI后新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老年患者给予水化联合远程缺血预处理对于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化原则纳入2018年06月至2020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PCI的老年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60例)、水化组(60例)、联合治疗组(60例),水化组术前6h至术后12h按标准进行水化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水化治疗基础上,术前2h前给予上肢RIPC治疗,分别检测术前基线、术后24h、48h、72h空腹血清肌酐(Scr),并根据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按照对比剂肾病(CIN)的定义比较各组CIN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48h(97.28±19.15)、72h(105.31±21.32)与基线(86.53±18.41)相比,Scr明显升高(P<0.05),水化组术后72h(96.51±16.37)与基线(88.74±17.25)相比,Scr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48h(55.13±17.73)、72h(52.11±17.85)与基线(63.35±18.33)相比,Ccr明显降低(P<0.05),水化组术后72h(57.46±16.71)与基线(62.28±16.45)相比,Ccr明显降低(P<0.05)。各组间同期比较时,联合治疗组术后48h、72h Sc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91.34±12.48 VS 93.63±18.25;92.27±17.32 VS 96.51±16.37),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48h、72hCcr明显高于对照组(60.65±16.28 VS 55.13±17.73;60.16±18.35 VS 52.11±17.8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联合治疗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 VS 13.3% ,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CIN发生率低于水化组(1.7% VS 8.3%,P<0.05)。结论 水化联合远程缺血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价值。方法:70岁以上老年ACS患者50例,对持续性胸痛伴(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MI 2例,UA2例)行急诊PCI;对非ST段抬高ACS患者经规范内科治疗病情平稳1周后行PCI。结果:对70支罪犯血管进行PTCA术后置入81枚支架。49例患者随访8~2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1例术后2个月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经支架内再支架置入术后随访5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对老年ACS患者及时进行PCI可获得良好效果,临床安全程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并依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不同将334例行冠脉介入的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A组(eGFR≥90ml·min-1·1.73m‘):A1治疗组122例,A2对照组118例;B组(60ml·min-1·1.73m。≤eGFR〈90ml·rain-1·1.73m一2):B1治疗组48例,B2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给予常规水化。对照组于冠脉介入前后5d停用培哚普利,治疗组则持续使用。测定介人前后肾功能变化,观察CIN的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术后第3天,各组血肌酐、尿素氮均升高,A2对照组升高较Al治疗组明显。Al治疗组同A2对照组相比,其CIN发生率明显降低(P〈O.05);而B1治疗组与B2对照组相比,CIN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哚普利对对比剂肾病的作用与基础肾功能有关,对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培哚普利可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而对肾功能受损患者,培哚普利无预防CIN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共1 007例,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判断其对PCI后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所有高龄冠心病患者中共33例发生院内死亡,死亡率为3.3%。PCI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急诊PCI(OR=8.59)、肾功能不全(OR=4.53)、急性心肌梗死(OR=6.83)、左室射血分数50%(OR=3.53),左主干病变(OR=6.12)、C型病变(OR=5.90)、置入支架数≥3(OR=4.64),ROC曲线下面积为0.9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48。结论:急诊PCI治疗、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50%、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置入支架数≥3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回归模型对PCI后院内死亡事件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