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分成对照组、ox-LDL组、黄芩苷组和不同浓度的黄芩苷(25、50和100 mg/L)+ox-LDL组,培养24 h。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与ox-LDL组相比,50、100 mg/L黄芩苷+ox-LDL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Bax/Bcl-2比值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对预防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功能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减少细胞凋亡,增强细胞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分别采用MTT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方法等,检测OX—LDL诱导VEC损伤的条件培养基对VSMC生长率、细胞周期及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OX—LDL可呈浓度依赖性损伤VEC的形态、减少上清液中NO含量、升高上清液中ET-1含量。终浓度为1001μg,/ml的ox-LDL与VEC共同孵育24h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明显促进VSMC生长、提高PCNA表达及增加细胞周期S期细胞数。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受到OX—LDL损伤时,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可能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损伤及其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微丝肌动蛋白的影响及同细胞内钙离子变化间的关系,以探讨OxLDL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采用ECV 304内皮细胞株体外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 (200 μg/ml)组,采用激光扫描共聚显微镜分别观察OxLDL作用后12小时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及OxLDL作用24小时后的细胞骨架微丝(F-actin)的改变。结果:OxLDL作用12小时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01),而F-actin也在24小后发生明显的破坏。结论:OxLDL可破坏内皮细胞的骨架结构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的损害,这一作用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文亮  李洁  张敏霞  薛强 《心脏杂志》2023,(6):629-63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给予ox-LDL(100 nmol/L)处理,蛋白免疫电泳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功能;实时定量PCR监测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药物阻断和基因干预关键分子观察对下游基因的表达的影响;Griess反应检测在干预措施下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情况;体外用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舒张反应作为评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指标检测内皮细胞功能。结果 ox-LDL能增加内皮细胞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2)和MIF的表达,应用药物特异性阻断以及siRNA抑制MIF的表达均可显著降低SREBP2的表达和激活(P<0.05);离体实验证实MIF通过SREBP2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P<0.05)。结论 ox-LDL等氧化应激刺激能通过MIF增加SREBP2介导的炎症小体(inflammasome)的表达和炎症相关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破坏内皮细胞功能,这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改变的研究,为阐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含有4000条全长已知人类基因cDNA以及96条参照基因cDNA克隆制作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作为24h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1条基因表达下调(泛肽激活酶),3条基因表达上调(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热休克蛋白70和KDRF)。结果发现,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的早期阶段可诱导内皮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首次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内皮细胞KDRF、泛肽激活酶和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基因表达改变,为揭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提供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并从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的途径探讨损伤作用的机制。用1 2 5I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及配基竞争性抑制实验检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存在的特异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2 ,4 二硝基笨肼法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 ,台盼兰染色、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计数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发现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上存在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 ,Scatchard分析Kd为 38.4± 18.8mg L、Bmax为 181.5± 5 5 .5ng 10 6 cells。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 2 4h ,随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剂量的增加 ,不仅显著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的量 ,而且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存活率下降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受体阻滞剂聚肌苷酸和爱兰苔胶可以阻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上述损伤作用。结果提示 ,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是通过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的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通过介导ox-LDL信号途径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泡沫细胞形成及凋亡、炎性介质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在动脉粥样硬化(AS)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姜黄素调控微小RNA-21(miR-21)表达,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内皮(VE)细胞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VE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00μg/ml ox-LDL)和姜黄素组(100μg/ml ox-LDL+50μg/ml姜黄素)。采用CCK-8法检测VE细胞增殖能力,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或Western blot评估各组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miR-21的表达水平。结果 采用不同浓度ox-LDL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其中使用100μg/mL ox-LDL处理VE细胞的存活率为(58.916±3.138)%,该浓度用于构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模型组VE细胞增殖活力(P<0.01),迁移能力[(33.063±3.532)vs.(64.397±4.648),P<0.01]和侵袭能力[(256.667±11.865)vs.(404.333±10.105),P<0.01]...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可能机制 ,将培养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加入兔天然低密度脂蛋白后分为 6组 :对照组、叶酸组、四氢喋呤组、同型半胱氨酸组、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组和四氢喋呤同型半胱氨酸组。以不同时间内脂质过氧化程度、一氧化氮生成量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为检测指标。结果发现 ,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组和四氢喋呤同型半胱氨酸组相似 ,皆显示出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内皮细胞各项作用的拮抗效应 ,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一氧化氮的生成量明显增加 (P <0 .0 1,与同型半胱氨酸组相比 )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高 (++)。此结果提示叶酸具有和四氢喋呤同样的效应 ,可能通过对一氧化氮系统的保护作用拮抗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协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Allo)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协同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UVEC与一定浓度的Hey、LDL及不同浓度的hllo共同培养24h,应用MTT试验(用甲欣光吸收OD值表示活细胞数)观察Allo是否对HUVEC有保护作用;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HUVEC血管舒张因子产生情况。同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转录水平,以观察Allo是否影响eNOS的转录。结果HUVEC培养24h后,Hey(H)组、Hcy+LDL(H+L)组与Con组相比,活细胞数减少,NO产生减少(P值均<0.05)。H+L组与H组相比,活细胞数进一步减少(MTT试验OD值0.179±0.004.vs0.217±0.001)。Hcy+LDL+Allo(0.2mmol/L)(H+L+A)组,与H+L组相比,活细胞数增加(MTY试验OD值0.207±0.002),NO增加(15.58±0.193μmol/lvs14.21±0.340μmol/1)(P值均<0.05)。同时,活细胞数随Allo浓度增加而升高,至0.3mmol/L时趋于稳定。eNOS的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各组间的产物电泳带无明显差异。结论(1)Hcy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2)Hcy和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3)别嘌呤醇对Hcy和LDL协同损伤HUVE有保护作用。提示别嘌呤醇对体内存在高氧化状态的患者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探讨丹参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雌雄不分)1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饲喂标准颗粒饲料;高脂饮食组饲喂含1%胆固醇、5%猪油、6%蛋黄粉的颗粒饲料;丹参干预组在给予同模型组一样的饲料同时给予丹参静脉注射及口服干预,于实验前及实验第7周末采集耳缘静脉血,检测血脂、MMP-2和ox-LDL水平。结果7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血脂(主要指总胆固醇)、MMP-2和血清ox-LDL水平明显升高,与高脂饮食组比较,丹参干预组血清中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明显(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有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同时其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MMP、稳定斑块有关。  相似文献   

12.
载脂蛋白AI和高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I(apoAI)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拮抗低密度脂蛋白(LDL)损伤方面的作用。方法细胞形态观察、计数细胞成活率、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百分比和6-酮-前列环素F_(1α)(6-keto-PGF_(1α))。结果预加入HDL或apoAI(100μg/ml),细胞再受到较大剂量(1500μg/ml)的LDL损伤时,不发生显著形态变化,细胞成活率由25.0%(LDL组)提高到91.8%(HDL+LDL组)和89.7%(apoAI+LDL组);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强,LDH释放百分比由72.0%±5.5%(LDL组)降至26.8%±3.4%(HDL+LDL组)和29.4%±4.5%(apoAI+LDL组);促进细胞自身分泌前列环素,使6-keto-PGF_(1α)的含量由7.8±1.4μg/ml(LDL组)增至16.5±4.3μg/ml(HDL+LDL组)和14.2+1.9μg/ml(apoAI+LDL组)。结论在拮抗LDL损伤时,apoAI和HDL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膜完整性以及增加细胞自身分泌等方面作用近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脂质体(RL)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迁移的影响及其与S100钙结合白蛋白A4(S100A4)相关的作用机制。 [方法]使用敲低S100A4基因的慢病毒转染HA-VSMC,随后加入嘌呤霉素筛选S100A4基因敲低的稳定株。50 mg/L ox-LDL处理HA-VSMC,加入不同剂量的RL(3、6及12 mg/L),观察处理前后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法、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S100A4、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Ⅰ型胶原蛋白(COLⅠ)、波形蛋白的表达。 [结果]ox-LDL处理细胞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100A4、p-PI3K、p-Akt、p-mTOR、COLⅠ及波形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加快(P<0.05)。与ox-LDL组相比,不同剂量的RL处理48 h后显著抑制S100A4、p-PI3K、p-Akt、p-mTOR、COLⅠ及波形蛋白的表达并显著抑制细胞迁移(P<0.05),其中6 mg/L、12 mg/L RL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敲低S100A4基因后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 [结论]RL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HA-VSMC迁移,可能与RL下调S100A4、p-PI3K、p-Akt、p-mTOR、COLⅠ及波形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状况,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探及检查,已被证实可作为了解和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经研究证实,内皮祖细胞可修复受损内膜,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以及内皮祖细胞对该病发生发展的作用进行概括和总结,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与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是否与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相关。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MP-9和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0.151±0.004、0.562±0.021)比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LOX-1 mRNA(0.943±0.003)、MMP-9 mRNA(1.020±0.039)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苯扎贝特组和多聚肌甘酸(血凝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阻滞剂)组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0.258±0.002、0.463±0.007)、MMP-9 mRNA(0.894±0.041、0.872±0.046)表达均减少(P〈0.05);与苯扎贝特组比较,苯扎贝特组加多聚肌甘酸组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0.144±0.003)、MMP-9 mRNA(0.541±0.030)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可能参与苯扎贝特下调内皮细胞MMP-9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二甲精氨酸-二甲赖氨酸水解酶(DDAH)活性及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不对称二甲精氨酸(ADMA)代谢机制及卡托普利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Jaffe法培养原代HUVECs,取生长良好的3~6代HUVECs用于实验,分为①空白对照组:加DMEM培养液;②ox-LDL组:加入ox-LDL(100,150mg/L);③ox-LDL加卡托普利组:同时加入150mg/Lox-LDL及卡托普利100mg/L,共孵24h后,检测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ADMA含量、反应DDAH酶活性的L-胍氨酸(L-cit)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细胞裂解液中DDAH的蛋白表达。结果:ox-LDL条件培养下,内皮细胞的代谢产物ADMA、ET的量均较空白对照组高,而NO的量及NOS的活性减少;L-cit浓度显著降低,且有浓度依赖性,而DDAH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卡托普利干预后,AD-MA、ET的量较ox-LDL组降低,NOS活性及NO增加,L-cit浓度明显升高。结论:ox-LDL诱导下,内皮损伤ADMA的增加与DDAH的活性减弱有关,而与DDAH的表达无关。卡托普利通过增加DDAH活性促进AD-MA代谢,使NOS活性增高,抑制ox-LDL对内皮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白细胞介素-18(IL-18)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株,第3~9代用于实验.实验分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ox-LDL组(100 mg/L);③阿托伐他汀组:先将阿托伐他汀0.01、0.05、0.1、0.5、1.0μmol/L分别,作用于内皮细胞4 h,然后加ox-LDL(100 mg/L)作用细胞24 h.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18含量;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各孔的吸收度(OD),以评价增殖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 mg/L ox-LDL抑制内皮细胞增殖(P<0.01),阿托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P<0.05,P<0.01).正常内皮细胞不分泌IL-18,而100 mg/L ox-LDL促进IL-18分泌.0.01/μmol/L阿托伐他汀对ox-LDL诱导的HUVEC分泌IL-18无影响(P>0.05),0.05,0.1,0.5,1.0 μmol/L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分泌IL-18(P<0.05,P<0.01),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ox-LDL诱导的人HUVECs分泌IL-18,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保护内皮功能,从而发挥他汀类药物调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 L DL)水平 ,及化学结构无巯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降压的同时 ,是否会对 Ox- L DL产生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 5 6例及年龄、性别相当的正常对照者30例。高血压组口服依那普利 5 mg,每日二次 ,共 16周 ,于服药前、服药后 8周及 16周 ,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 ,检测血清甘油三脂 (TG)、胆固醇 (TC)及血浆 Ox- L DL、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结果 :高血压组 Ox- L DL、MDA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SOD、GSH- Px低于对照组 (P<0 .0 1)。服药 8周时无显著变化 ,16周时 Ox- L DL(P<0 .0 5 )及 MDA(P<0 .0 1)显著降低 ,TG、TC稍有下降 ,GSH- Px、SOD稍有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Ox- L DL 显著增高 ,口服依那普利可在一定程度阻止 L DL的氧化修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