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初步对中药戒烟贴联合"5A"方案干预烟草依赖人群(痰瘀互结证)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60例烟草依赖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予中药戒烟贴进行穴位贴敷,对照组每日给予尼古丁贴片贴敷,两组均配合"5A"戒烟干预方案。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FTND评分、MNWS评分、呼气CO值、每日吸烟量。随访2周,比较两组第8周点吸烟戒断率及复吸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有吸烟欲望减少烟量则胸闷、痰多、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这4个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FTND评分、MNWS评分及呼气CO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访视点日吸烟量均呈递减趋势;8周时两组戒断率无明显差距,但复吸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5A"干预措施,能取得同尼古丁替代品的相同疗效,但在缓解相关中医临床症状更具优势,使患者更为舒适地戒烟。而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复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邱田  杜莲  罗庆华  邱海棠  傅一笑  胡华  蒙华庆 《重庆医学》2011,40(25):2554-2555,255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吸烟行为特点。方法应用耐受问卷修订版(RTQ)、Fagerstr m尼古丁依赖测试问卷(FTND)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吸烟行为特点进行系统评定。结果两组受试者的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戒烟率、戒烟时间低于亲属组,患者组重度尼古丁依赖率高于亲属组。结论患者与其一级亲属的吸烟率无显著差异,但患者的戒烟时间更短,尼古丁依赖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共患烟草依赖患者应用戒烟程式训练的疗效。方法收集同时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和烟草依赖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症状改善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自编的《精神分裂症共患烟草依赖的戒烟程式》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对照组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予戒烟健康宣教。于入组时和训练结束后分别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尼古丁成瘾度测试表(FTND)评定疗效。结果训练8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组内PA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但组间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组内、组间PSP评分、FTN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戒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共患烟草依赖患者进行戒烟程式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尼古丁成瘾度,但远期对精神症状的影响和戒烟的疗效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学杂志》2022,(24):1838-1838
戒烟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戒断症状, 辅助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提高戒烟成功率。伐尼克兰及尼古丁贴片是经过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两种一线戒烟治疗用药。目前指南常规推荐伐尼克兰与尼古丁贴片分别使用, 关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及延长治疗时间对提高戒烟率是否有益, 目前研究数据有限且结论不一致。因此, 研究者开展一项临床试验, 对比伐尼克兰单用与联合尼古丁贴片, 以及标准疗程(12周)与延长疗程(24周)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农村吸烟肺结核患者尼古丁依赖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戒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收集2013年江西省南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访管理的初治菌阳吸烟肺结核患者的吸烟情况、 对吸烟的认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资料,用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FTND)测量其尼古丁依赖程度.结果 95名被调查者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平均得分为5.4,标准差为2.1.影响吸烟者尼古丁依赖度偏高的因素有高年龄、低文化程度、吸烟年数长,以及无戒烟意愿等.结论 吸烟肺结核患者尼古丁依赖程度与年龄、吸烟年数和戒烟意愿等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控烟措施降低对尼古丁的依赖,更好地防治结核病.  相似文献   

6.
潘俊晖  李民 《西部医学》2015,46(1):37-38
目的评估伐尼克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患者中的持续戒烟率和安全性。方法 COPD吸烟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普通戒烟组(自行凭意志力戒烟)、伐尼克兰组和安慰剂组各42例。伐尼克兰组给予口服12周伐尼克兰,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12周,随访至24周,观察戒烟者的戒烟率、肺功能变化、不良反应、戒断症状及复吸率。结果伐尼克兰组在6周、12周和24周持续戒烟率分别为42.86%、47.62%和28.57%,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圣乔治评分在6周、12周和24周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但三组间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伐尼克兰常见副作用主要是一过性的失眠、恶心等,程度较轻。结论吸烟COPD患者使用伐尼克兰戒烟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可能提高戒烟患者的戒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戒烟门诊药物治疗+专业心理、行为干预的戒烟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戒烟患者109例分为普通门诊组58例、戒烟门诊组51例,均给予伐尼克兰治疗期3个月.普通门诊组只在首次就诊时进行3min的烟草危害知识宣教.戒烟门诊组每次随访时进行20~30rain面对面的心理及行为的干预。结果:戒烟门诊组受试者9~12周、9—18周及9~24周持续戒断率明显高于普通门诊组(P〈0.05)。戒烟门诊组受试者9、12、18、24周时点戒断率明显高于普通门诊组(P〈0.05)。戒烟门诊组受试者在12、18、24周复吸率明显低于普通门诊组(P〈0.05)。戒烟门诊组受试者出现焦虑、烦躁、易激惹和体质量增加的人数明显少于普通门诊组(P〈0.05)。结论:戒烟药物伐尼克兰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药物治疗+专业心理、行为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可行性强的戒烟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香港地区针灸戒烟受试者的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8月到2015年6月参加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香港博爱医院联合开展的"中医针灸戒烟先导研究"的受试者,比较脱落人群与未脱落人群的人口学、吸烟背景、戒烟意愿等资料的差异。以8周和52周是否脱落作为因变量,使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针灸戒烟的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受试者4 480例,8周、26周和52周的依从率分别为68.86%、58.24%和49.51%。纳入的受试者以男性为主(62.25%),年龄(43.50±12.04)岁,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62.46)%;烟龄(25.09±11.61)年,每日吸烟数(17.68±7.90)根,法氏烟草依赖评估量表(FTND)指数(5.35±2.29)分,大多数(81.12%)曾经戒过烟,80.96%的受试者因担心自身健康戒烟;总针灸次数(5.40±3.25)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针灸戒烟8周受试者依从性的因素有FTND(OR=1.048,95%CI 1.007~1.092);是否因他人劝说戒烟(OR=0.795,95%CI 0.708~0.892);选择中医针灸原因(OR=1.101,95%CI 1.031~1.176);总针灸次数(OR=1.346,95%CI 1.290~1.404)和是否首月完成6次治疗(OR=2.975,95%CI 2.424~3.652)。影响针灸戒烟52周受试者依从性的因素有性别(OR=1.406,95%CI 1.207~1.637);总针灸次数(OR=1.134,95%CI 1.097~1.173)和是否首月完成6次治疗(OR=5.128,95%CI 4.242~6.220)。结论香港地区针灸戒烟受试者依从性较好,其中高质量的针灸治疗是提高受试者依从性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比较按需应用伐尼克兰片与无药物干预戒烟两种方法,评价应用伐尼克兰片戒烟的有效性、用药时间以及防治复吸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吸烟者根据是否自愿服用戒烟药物,将戒烟者分成伐尼克兰片戒烟组(药物组)和无药物干预戒烟的戒烟组(干戒组),每组成功入选前60例,药物组根据患者服药耐受性及戒烟情况予以伐尼克兰片按需口服戒烟治疗,干戒组不用任何药物.随诊52周,比较两组第4、12、52周的戒断率、药物副作用、戒断时间(周)、总用药时间(周)、第52周的复吸率以及复吸原因,服药时间与戒断时间的关系.结果 药物组第4、12、52周的戒断率分别为66.7%、58.3%、25%,比无干预戒烟组16.7%、11.6%、8.3%明显增高;药物组的药物副作用较轻,停药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消失;服药时间的长短与戒断时间无显著相关;两组的复吸率分别是55.5%和20%.服药时间与戒断时间无明显相关,P=0.214.结论 应用伐尼克兰片药物戒烟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戒断症状较轻,戒烟成功率高,但复吸发生率很高.中国人可以根据自己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短时间服药,以达到戒烟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减轻戒断症状、减少总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伐尼克兰联合飞信平台宣教对戒烟门诊患者的戒烟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戒烟门诊进行戒烟咨询和干预者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飞信组(n=59)和常规组(n=56),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简短劝戒法干预,均给予酒石酸伐尼克兰。主要观察9~12周持续戒断率和6个月持续戒断率。结果 飞信组9~12周戒断率(50.8%)与常规组(46.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7,P>0.05);6个月戒断率(33.9%)高于常规组(17.8%,χ2=4.044,P<0.05)。飞信组与常规组服药时间〔(52.1±23.0)、(43.6±19.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4,P<0.05)。飞信组完成足疗程的例数为13例(22.0%),常规组6例(10.7%),两组足疗程完成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3,P>0.05)。结论 利用飞信强化宣教和随访有助于延长伐尼克兰服药时间,提高6个月戒断率;飞信是一种较好的戒烟宣教和随访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5A护理方法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戒烟成功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5A护理,比较两组戒烟效果、尼古丁依赖程度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近期戒烟成功率和远期戒烟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尼古丁依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尼古丁依赖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5A护理可提高患者戒烟成功率,降低患者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药物戒烟与心理行为干预戒烟对实际戒烟效果的影响,对比随访真实世界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戒烟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自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戒烟门诊登记的314名戒烟受试患者,根据受试者意愿分为使用戒烟药物辅助戒烟及心理行为干预戒烟两组,178名吸烟者选择使用药物辅助戒烟(包括113名患者选择安非他酮戒烟、38名患者选择使用伐尼克兰戒烟及27名患者选择使用尼古丁贴片戒烟),定义为治疗组;136名患者心理行为干预戒烟,定义为对照组。使用SPSS 26.0软件统计随访两组患者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戒烟率,分析使用不同药物干预戒烟及心理行为干预戒烟对戒烟效果的差异,分析影响戒烟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药物辅助戒烟者成功率为48.3%,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戒烟者成功率为1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14,P<0.05)。教育程度在大学本科及以上以及每日吸烟量控制在1盒(20支)以内的吸烟者更容易实现戒烟,为戒烟成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使用药物辅助戒烟与心理行为干预戒烟都是辅助戒烟的良好方式;相较于心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很多研究表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4基因(CHRNA4)与吸烟行为有关,目前有关该基因与吸烟启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探讨CHRNA4基因第五外显子上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rs1044396,rs1044397)与中国男性吸烟者吸烟启动以及尼古丁依赖的关系。 方法 采用吸烟行为相关因素问卷:吸烟严重性指数(HSI)和吸烟最严重时的最大吸烟量(SQ)、尼古丁依赖评定问卷(FTND)评定中国成年男性不吸烟者及吸烟者共966名,根据FTND分数以及吸烟历史分为不吸烟组,不规律吸烟组,低尼古丁依赖组和高尼古丁依赖组;收集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 结果 通过x2 检验发现rs1044396与吸烟启动明显相关(x2 = 4.65, P = 0.031),rs1044396和 rs1044397与尼古丁依赖显著相关(x2 = 5.42, P = 0.020; x2 = 7.58, P = 0.005)。用Bonferroni 校正检验后,发现T-G单倍型与吸烟启动相关(x2 = 6.30, P = 0.012),C-G单倍型与尼古丁依赖相关;C-G单倍型与吸烟严重指数HSI(P = 0.002)以及FTND (P = 0.001)正相关。 结论 CHRNA4可能与中国男性吸烟者的吸烟启动有关,rs1044396和 rs1044397的C-G单倍型可能增加尼古丁依赖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4.
据新华社电英国新一期《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1月12日刊载报告说,通过验血测定吸烟者体内分解代谢尼古丁的效率,可帮助选择最有效的戒烟疗法,提高戒烟成功率。此前研究显示,吸烟者代谢尼古丁的效率会影响到戒烟成功率。为进一步探明这一代谢效率对不同戒烟疗法效果的影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征集了1246名试图戒烟者,其中尼古丁代谢效率较高者和较低者基本各占一半。在为期11周的戒烟治疗中,这些人被随机分为三组,一组采用尼古丁贴片,一组服用非尼古丁替代药物伐尼克兰,一组只  相似文献   

15.
尼古丁皮肤贴片可以帮助一些病人戒烟,但不一定全部有效。这种治疗方法什么情况下最有效?有三篇报告提供我们一些线索。 第一篇报告来自二篇随机、双盲、并有安慰剂控制的实验,病人使用尼古丁贴片合并群体咨询或个别咨询。治疗前的临床资料无法看出何者会成功。在使用尼古丁贴片的病人身上,有83%到97%第二周尚在抽烟者,到第六周仍在抽烟,而第二周戒烟者则只有54%到59%第六周仍在抽烟。有四分之三使用尼古丁贴片者第二周又开始抽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伐尼克兰对社区老年人群吸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伐尼克兰或安慰剂干预后应用尼古丁依赖测试量表比较两者对减低广州素社社区老年人群吸烟率的效果。结果一级疗效终点:治疗后第912周的戒烟率为73.33%,优于对照组2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级疗效终点:第1212周的戒烟率为73.33%,优于对照组2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级疗效终点:第1224周持续戒烟率66.66%,与对照组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素社社区的老年人群在伐尼克兰较安慰剂在戒烟治疗上疗效显著,可以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针刺从肺肠论治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和大肠经穴对中医肺、肠症状评分的影响,探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进行针灸选穴在治疗肺系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针刺1组(肺经穴组)、针刺2组(大肠经穴组)、针刺3组(肺大肠经穴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4个组均按需吸入万托林,前3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针刺治疗,针刺1组取中府、尺泽、列缺等,针刺2组取曲池、合谷、天枢等,针刺3组取尺泽、列缺、合谷、天枢等,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治疗12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12周).采用中医症状量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肺、肠系统症状)评分变化.结果 各针刺组肺、肠系统症状总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 <0.01、P<0.05),组间比较各针刺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P <0.05),各针刺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肠系统症状总分的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P<0.01).结论 从肺论治、从肠论治以及肺肠合治均可使哮喘患者的肺系统症状以及大肠系统症状得到改善,且肺、肠症状的改善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丰隆穴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揿针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强心利尿措施治疗,针刺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普通针刺足三里、丰隆,揿针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微型皮内针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三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LVEF均增高,血浆NT-proBNP水平、MLHFQ评分均降低(P<0.01);针刺组的LVEF高于揿针组及对照组(P<0.01),血浆NT-proBNP、MLHFQ评分均低于揿针组及对照组(P<0.01);揿针组与对照组相比,LVEF、血浆NT-proBNP、MLHF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丰隆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期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麻仁丸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大椎、曲池(双侧)、鱼际(双侧)、天枢(双侧)、上巨虚(双侧)、足三里(双侧)、丰隆(双侧)、外关(双侧),并配合中药汤剂(全瓜蒌30 g、芒硝5 g、厚朴12 g、炒枳实12 g、炒黄芩8 g、火麻仁20 g、炙黄芪15 g、甘草6 g)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4 h、2周,随访2,4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随访2,4周ADL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24 h、2周,随访2,4周CC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后便秘近期及远期疗效显著,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06例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临床戒断方法。方法:我院接诊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106例,分为:(1)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为36例;(2)尼古丁替代治疗组为40例;(3)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30例。分析各组在疗程结束后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及复吸率。结果: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51.52%、45.46%、36.37%,复吸率分别为0、11.76%、20%;尼古丁替代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74.29%、71.43%、60%,复吸率分别为0、3.85%、16%;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为96.15%、88.46%、84.62%,复吸率为0%、8.69%、4、54%。结论: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