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为了探讨雌、孕激素受体与外阴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的关系,用葡聚糖-活性碳单点饱和分析法测定了31例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 14例、混合型10例、萎缩型7例)和19例外阴恶性肿瘤(外阴鳞形细胞癌16例)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含量 .结果:E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萎缩型,P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增生型,增生型高于萎缩型( P值均<0.05);外阴营养不良及其邻近正常组织的ER与PR的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 <0 .01),外阴鳞状细胞癌PR的含量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且癌组织PR含量明显低于其邻近的正常组织.以上结果为外阴营养不良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外阴恶性肿瘤中,PR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性激素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平滑肌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分析了46例子宫肌瘤、肌层、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含量。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PCNA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肌组织,ER、PR明显低于内膜增生期(P<0.05,P<0.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孕激素的水平及其受体的含量有关,PCNA可能与肿瘤的异常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化PAP法对44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内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子宫肌瘤及相应子宫肌层组织均含有ER和PR;肌瘤组织、子宫肌组织ER和PR的阳性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肌瘤组织内ER和PR含量均高于正常肌层组织。同时测定了20例血清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其含量在增殖期与正常参考值间差别有显著性,分泌期差别无意义。ER和PR阳性率与年龄分组无关。初步探讨了其与子宫肌瘤发生、生长的关系及采用孕激素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7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组织中ER、AR及P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ER、AR、PR在腺体和间质中均有分布,三种性激素受体在间质中的阳性率、含量和强度均高于腺体中,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性激素受体(SR)在间质中的效应作用在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毛者还发现ER随着年龄增长而有递增的趋势,而AR随着年龄有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在肺癌的临床病理意义,研究肺癌的激素受体表达、DNA含量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癌组织ER/PR,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结果 40例肺癌RP检测阳笥23例(57.5%),PR检测阳性16例(40.0%),异倍体者31例(77.5%),受体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与并病理类型有关;ER阳性者DI值较低,以二倍体了。结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技术乳癌318例雌、孕激素受体(ER、PR)进行免疫组化检测,ER、PR阳性率分别为61.3%和46.5%。ER、PR阳性率在乳癌的各组织学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乳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本研究提示微波免疫组化染色,可明显缩短标记时间,提高效率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p21WAF1/CIP1表达与激素受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与激素受体、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p21WAF1/CIP1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进行同时检测。结果 p21WAF1/CIP1、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分别为50%、55%、48%。p21WAF1/CIP1基因表达与ER、PR相关,并随着乳腺癌恶性程度增加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降低。结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80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ER,PR)。结果显示:ER,PR阳性率与肿瘤良恶性,分化程度,性别有关,提示:ER,PR可作为甲状腺癌的一个生物学标记,有助于预后判断,ER是影响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ER,PR阳性细胞可为地量步研究雌,孕激素对甲状腺肿瘤的作用机制提供一个线索。  相似文献   

9.
为非司酮对人蜕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刚  于飞 《吉林医学》1999,20(2):83-84
为了解米非司酮对人蜕膜,羊膜及绒毛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的抗孕机理,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正常人和服用米非司酮后的人蜕膜,羊膜绒毛组织ER,PR。结果表明,口服米非司酮后人蜕膜组织PR明显减少(P〈0.05),而ER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米非司酮诱使血管,腺细胞内的ER染色增强,说明米非司酮通过减少蜕膜PR含量,增加ER水平,干扰ER与  相似文献   

10.
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和内膜腺癌雌激素,孕酮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97例增生期、分泌期、腺瘤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内膜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并应用微波技术与常规组化染色相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子宫内膜腺癌的ER、PR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子宫内膜(P〈0.05),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但与肌层浸润深浅及绝经情况无关;增生期与分泌期宫内膜受体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43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结果 大肠癌ER、PR阳性率分别为83.72%和88.37%。癌旁粘膜内也检出ER、FR其检出率与癌组织部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期及有无转移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亦无关(P〉0.05)。结论 大肠癌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GnRHa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肌瘤内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测定13例子宫肌瘤患者经GnRHa月后肌瘤内雌、孕激素受体和EGF-R水平,并以28例未用药肌瘤作对照。结果GnRHa治疗组肌瘤内ER、PR、EGF-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GnRHa除除减少肌瘤内ER、PR外,使肌瘤内EGF-R的水平下降可能是GnRHa治疗子宫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未经抗癌治疗的前列腺癌石蜡包埋材料进行ER,PR检测。结果:ER阳性9例(30.0%),PR阳性8例(26.7%),有3例ER,PR均阳性,分析表明ER,PR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确相关性;因随访仅7例,未发现ER,PR表达与生存期是否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24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雌、孕激素及多处子宫组织的雌、孕激素及其受体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宫肌瘤组织雌二醇(E2),E2胞浆受体(EcR)、孕激素胞浆受体(PcR)、和E2胞核受体(EnR)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P<0.05~0.001);且增生期肌瘤组织E2与EcR正相关r=0.70,P<0.05,血E2及孕酮(P)与各处宫肌组织E2及P无关;瘤旁子宫肌与正常宫肌的组织激素和受体含量无显著差异。另16例子宫肌瘤患者用三苯氧胺(tamoxifen,TAM)治疗4.3个月后子宫体积缩小,其中10例兼行手术者的瘤组织E2及EnR水平显著下降,镜下可见广泛退行性变及坏死。研究提示:宫肌瘤局部可能形成异常高的E2及E2受体(EP)环境,肌瘤的发生存在多中心性趋势。TAM可抑制瘤组织对E2摄取和EcR的核转移,并使核保留减少,从而降低EnR的含量,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用葡聚糖-活性碳吸附法(DCC法)对87例卵巢恶性肿瘤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进行了测定。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50.6%和58.6%。在不同组织类型中,宫内膜样癌的ER与PR高于其它癌。PR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ER、PR均阳性者预后好。ER与PR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病人预后,对卵巢癌的内分泌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59例ER,PR检测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9例女性乳腺癌的冰冻切片用酶联雌二醇,酶联孕酮组化标记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ER阳性34例(57.6%),PR阳性32例(54.2%),ER,PR阳性组5年生存率各为88.2%,93.8%ER,PR阴性组5年生存率各为48.0%,44.0%,另外,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与预后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对64例尿路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结果显示:ER,PR阳性率分别为53.1%和50.0%,其中在高分化癌中ER,PR表达高低于低分化癌,分级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率随肿瘤分期升高而下降;但分期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单发肿瘤,多发肿瘤及复发肿瘤  相似文献   

18.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143例大肠癌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分布情况,ER和PR阳性病例一致,阳性率为51.04%。发现ER、PR分布与大肠癌年龄、月经、病理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ABC法)对牙龈瘤、牙龈癌及正常牙龈上皮进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牙龈瘤ER和PR阳性率分别为82%和62%,牙龈癌为80%和60%,与正常牙龈上皮(15%和25%)对照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纤维型龈瘤ER和PR阳性率高于肉芽肿性龈瘤(P<0.05);牙龈癌分化程度越高,其ER和PR阳性率越高(P<0.05);女性正常牙龈上皮中ER和PR阳性率略高于男性。结果说明,牙龈组织中存在有特异性性激素受体,牙龈瘤和牙龈癌ER和PR增高可能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激素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对预后的影响和肺癌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22例肺癌组织中的ER、PR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肺组织中ER、PR均不表达。癌组织中ER、PR阳性率分别为46.7%和50%。ER、PR在各年龄组、性别、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否转移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癌组织分化程度愈高,ER及PR阳性率愈高(P<0.05)。ER阳性的5年生存率为41.2%,高于ER阴性者(16.7%)(P<0.05)),PR阳性的5年生存率为44%,显著高于PR阴性者(14.0%)(P<0.01)。结论:ER、PR可以作为判定肺癌预后和恶性程度的指标;雌激素可能通过ER、PR对部分肺癌的发生发展起作用,对其采用内分泌治疗有可能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