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敏  李虹霓  周忠夏 《广东医学》2001,22(3):266-267
目的 探讨激光虹膜切开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60例(60眼)原发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激光虹膜切开术的护理情况。结果 在护理措施配合下,一次治疗成功54眼(90%)。二次治疗成功6眼(10%),术后眼压平均比术前下降1.24mmHg。随访半年,49眼可停用降压药,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术前适当的心理护理及充分的准备;术中做好手术配合。并指导患者配合手术;术后严密监测眼压及常见症状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联合激光虹膜切开术的方法及并发症。方法比较联合激光虹膜切开术和单一激光虹膜切开术的降眼压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降眼压差别无显著性;而虹膜出血差别有高度显著性;角膜损伤联合激光虹膜切开术发生率稍高,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联合激光虹膜切开术虹膜出血发生率低,一次手术成功率高,优于单一激光虹膜切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周边前房深度、屈光状态、眼轴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国产YJZ-1A型Nd:YAG激光机对45例62眼患者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周边前房深度、屈光状态、眼轴长度的变化。结果:45例62眼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t=-11.72,P〈0.01)、眼压(t=16.90,P〈0.01)、周边前房深度,屈光状态都有显著差异(t=13.60,P〈0.01),眼轴长度没有变化(t=-0.92,P〉0.05)。结论:眼内压的变化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轴没有影响,前房深度的变化对屈光状态有明显的影响;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美  高和香 《当代医学》2007,(21):88-89
目的 观察用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用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结果 120例128眼均一次或二次手术虹膜切除成功,随访时间3~24月.患者手术后远期眼压控制良好,眼压≤2.79Kpa,前房加深,前房深度>1/3CT,手术前后视力无明显差异,晶体未见混浊加重,视野基本保持稳定.结论 用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YAG激光虹膜透切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的影响并对患者心理健康进行评估。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接受YAG激光虹膜周边透切术的急性闭角形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患者38例(57只眼)。根据术中所用激光有效总能量的高低将患者分为3组,能量小于等于20 mJ为低能量组(21只眼),20~45 mJ为中等能量组(20只眼),大于45 mJ为高能量组(16只眼)。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计检测患者角膜内皮的变化,包括细胞密度(ECD)、六角形细胞百分比(6H)、平均细胞面积(AVG)。38例患者在激光术前及术后1周,通过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结果 低能量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ECD、6H、AV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能量组不同时间ECD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H较术前减少(P<0.05),术后1个月、3个月AVG较术前增大(P<0.05);高能量组术后1个月、3个月ECD及6H均减少(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一次急性发作时立即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5min、30min、1h、2h、24h测量眼压,并于治疗后2h检查房角开放情况。结果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15min、30min、1h、2h患者眼压值明显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的眼压值。患者激光治疗后2h的房角开放情况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倍频 Nd:YAG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 9例 (37只眼 )闭角型青光眼 ,应用与裂隙灯显微镜相配置的倍频 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成形术 ,定期检查眼压、房角及眼部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 5~ 35个月 ,病眼平均眼压降为 (17.2± 5 .3) mm Hg,与术前 (33.5± 9.3) mm H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0 1)。 2 5例 (33只眼 )未用降眼压药物 ,房角开放 ,暗室试验阴性。 4例 (4只眼 )随访期间 ,房角逐渐关闭 ,眼压升高 ,视为失败。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29例(35只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半导体532激光联合钇铝石榴石(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其中预防性治疗26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3只眼。结果示激光通畅率100%(35/35)。术后1周眼压6.99~20.08mmHg(0.93~2.67kPa)。所有病例周边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晶体未见混浊加重。半导体532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操作简便、安全、效果确切,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变化,并分析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单眼发病AACG患者27例54只眼,根据病情分为两组,以发作眼(27只眼)为实验组,未发作眼(27只眼)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按发作时最高眼压分为A1组(<60mmHg)、B1组(≥60mmHg);按病程分为A2组(<7d)与B2组(≥7d)。所有患者均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和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的百分数、平均细胞面积等各项指标。对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测量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的百分数均显著减小(P<0.01),而平均细胞面积等指标显著增大(P<0.01)。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相比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CG患者发作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下降,细胞多形性改变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改变与病程和眼压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对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配戴接触镜史的-6.00 ̄-19.00D[(-9.56±3.44)D]高度近视患者49例(90只眼)进行LASEK治疗,按照角膜切削面距离角膜内皮层厚度分为两组,组1:35眼为275 ̄300μm,组2:55眼为300μm以上,各组患眼于术前和术后1、4、12周观察和分析中央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CCD)、变异系数和六角型细胞百分比。结果:LASEK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上述两项指标的变化与切削深度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性;LASEK术后六角型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其下降程度与角膜切削深度呈现显著正相关(P<0.001);上述三项指标的变化与切削面距离内皮层厚度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性。结论:LASEK术后早期对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可观察到的影响,表现为细胞形态的改变,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采用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技术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8例(112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根据囊膜的厚薄选择激光能量,分别采用"十"字切开(若后囊有张力者行张力线切开)、横形、纵形切开及环形或瞳孔缘开罐式切开方法.结果 一次性Nd:YAG激光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成功75例(95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30~1.00,占84.8%;其余10例(13只眼)经二次激光手术后,其中8例(9只眼)视力亦有不同程度提高,0.3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另外3例(4只眼)因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的机化膜较厚,发现有钙化,未能击穿,视力无改善,最终手术治疗.激光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短暂性高眼压、前葡萄膜炎和人工晶体损伤.结论 Nd:YAG激光后囊膜切除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能使患者较快和有效地恢复视功能,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和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国产调QNd :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作一评价。方法 应用国产调QNd :YAG激光对 5 0例70眼后囊白内障激光后囊膜切开。结果  70眼后囊膜全部一期成功切开 ,6 9眼视力提高 ,1眼因并发视网膜脱离 ,视力未提高。结论 国产调QNd :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囊白内障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俊  陈辉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1,25(3):236-237,24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及与屈光等效球镜改变量的关系。方法:使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检测行近视LASIK手术的38例(76眼)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角膜后表面距离角膜顶点半径3mm区曲率半径,分析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化及与等效球镜改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果:LASIK术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角膜中央3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分别为(6.29±0.19)mm、(6.28±0.19)mm和(6.27±0.19)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改变量与屈光等效球镜改变量呈正相关(r=0.314,P=0.009)。结论:LASIK术后角膜中央3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减少,变化程度与近视矫正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透明 88眼 ,分别按有无术后排斥反应、术前疾病种类及病变程度分组观察。结果 :未发生明显排斥反应组术前植片与术后 1年对比变化明显 (P <0 .0 1) ;排斥反应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对比变化显著 (P <0 .0 1) ;不同疾病及病变程度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术后 1年内角膜内皮细胞的各项数据明显改变 ,而且与术后排斥反应及术前疾病种类、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化学性损伤的因素,探讨不同化学物质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将不同的化学物质用前房内注射、前房内灌注和玻璃体内注射等3种方法,制成兔角膜内皮细胞化学性损伤动物模型,用药后15d,对兔角膜行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数量及超微结构,分析不同化学物质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高浓度庆大霉素(25mg/0.2ml)及未经冲洗含有戊二醛的注吸头前房内注射的生理盐水,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重度损伤;Healon,麦斯特,生理盐水及Bssplus前房内注射,不会损伤角膜内皮细胞;硅油,重水,过氧化烷玻璃体内注射对角膜内皮细胞无影响。结论:1.角膜内皮细胞的化学性损伤,与眼内注入化学性物质的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2.Bssplus、Healon和生理盐水的短时间灌注对角膜内皮细胞没有损伤;3.统一用药和器械消毒的标准,以预防内皮细胞化学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LASIK术后1~2年角膜前后表面形状及前房深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OrbscanⅡ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1~2年的角膜前后表面和前房深度值,探讨LASIK的相对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我院行LASIK的110例患者共210眼,按屈光度不同分成3组:Ⅰ组<-6.0 D,Ⅱ组-6.25 D~-10.0 D,Ⅲ组>-10.25 D,每组各70只眼.利用OrbscanⅡ检查的结果,比较3组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图的数据,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角膜前表面高度图的后表面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diff值):Ⅰ组为(-0.011±0.007) mm,Ⅱ组为(-0.021±0.009) mm,Ⅲ组为(-0.032± 0.012) mm,3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角膜后表面高度图的后表面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diff值):Ⅰ组为(0.051±0.015) mm,Ⅱ组为(0.075±0.018) mm,Ⅲ组为(0.076±0.018) mm,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与Ⅲ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央前房深度:Ⅰ组为(3.408±0.335) mm,Ⅱ组为(3.487±0.314) mm,Ⅲ组为(3.388±0.339) mm,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差异无显著性,Ⅱ组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全部病例均无进行性角膜后圆锥及圆锥角膜.结论:LASIK手术角膜瓣下保留250 μm以上的角膜基质,是相对安全的.OrbscanⅡ随访角膜前后表面的形态和中央前房深度,对于LASIK术后随访和手术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