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中娟  曹正柳 《光明中医》2023,(7):1363-1367
此文旨在总结曹正柳教授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曹教授认为恶性肿瘤是以气阴两虚为本、痰毒瘀浊互结为标,气机郁滞为特点,是虚实夹杂、正虚邪实的疾病。在治疗上强调首要“话疗”,祛邪扶正是其治则。祛邪法包括软坚散结法、消痰泄浊法、清热解毒法,扶正法包括益气健脾法、养阴生津法。在用药上以加味消瘰丸为治疗肿瘤主方,注意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疏肝药、健脾药、引经药、通腑药等的使用以及辨病辨证的结合,尤其注意春季用药、寒温并用、肿瘤阶段性用药、把握好攻与补的平衡等。  相似文献   

2.
顾乃龙教授认为肺癌病因病机多责之于毒邪,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痰瘀毒热。临床治疗肺癌应兼顾扶正与祛邪,以解毒散结贯穿治疗始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顾教授将肺癌分为痰浊蕴肺、气滞血瘀、毒邪蕴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五种证型,随证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3.
王瑞平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肺癌术后病理变化归结为正虚与邪实相争,正虚责于脾肺气虚,邪实则为术后残留之癌毒与用药稽留之药毒,二者常与血瘀、痰热、水湿等病理因素交结攻伐人体,而致正气虚,邪气盛。王教授认为一病多期是肺癌术后的基本病理状态,根据术后临床表现与癌毒动态变化可分为毒留期、毒郁期、毒恋期,并与肺癌术后瘀阻毒炽、痰热毒聚、正虚毒结证相合诊疗。治疗时权衡标本虚实之轻重,遵循“急攻缓补”的治疗原则,酌情施以化瘀、清热、补虚之法并将补脾益肺与抗癌解毒贯穿治疗始终,从而改善“血液高凝”“炎-癌转化”“免疫抑制”相关肿瘤微环境,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通过曹正柳教授治疗哮喘验案,分析其治疗哮喘的经验。曹正柳教授认为哮喘的病因病机是肺肾两虚是本,痰阻气闭为标,非时之邪为诱因。治疗上选用加味七紫汤为本病的专方,预防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双侧肺俞穴位注射。整体治疗上体现了标本兼治,攻补兼施,肺肾同调,药穴同用,防治结合,衷中参西。  相似文献   

5.
总结顾乃龙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顾乃龙教授认为,乳腺癌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郁脾虚为本,痰浊、瘀血、毒邪为标。治以疏肝健脾为主要原则,方用逍遥散或当归芍药散加减化裁,治疗过程中重视调畅情志、合理选用药对。  相似文献   

6.
蔡光先教授论肺癌病因病机治则及用药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光先教授认为,肺癌发病机理为正虚邪实,正虚不仅正气亏虚,还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降低,邪实是指致病因素导致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障碍,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交结,指出,应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我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为治疗原则,力求分阶段辨证论治,遣方精度,用药灵活,根据本病因虚而得病,由虚而致实的特点,重用黄芪,应防毒邪留恋,做到驱邪务尽。  相似文献   

7.
介绍王小奇教授从脾虚毒滞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王小奇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是以脾胃亏虚为本,毒邪郁滞为标,由于感受外邪或先天不足等因素导致中焦脾土亏虚,升降失常,气血运行受阻,痰浊、瘀血、湿热内生,诸邪积聚,郁久化毒(痰浊之毒、瘀血之毒、湿热之毒),毒邪阻滞胃腑所致。故在治疗上以固护脾胃为主,同时祛其浊毒;祛痰浊之毒,重在祛湿化痰,佐以温通;祛瘀血之毒,重在活血化瘀,兼以行气;祛湿热之毒,重在清热解毒,辅以温药。如此虚实兼顾,乃能正邪两治,直中其本。  相似文献   

8.
总结李桂明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李桂明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复杂多端,症状多样,病程冗长,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根本,浊邪、湿热、瘀血等实邪夹杂,属正虚邪实之证。治疗宜分清标本缓急,综合治疗,结合饮食、运动,中药内服外用,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9.
肿瘤初期邪盛而正虚不显,以气滞、血瘀、痰结、湿浊、热毒等实证为主,而中晚期由于癌毒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故多出现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病机转变,邪愈盛而正愈虚,本虚标实,病势日益深重。王瑞平教授认为痰邪与癌肿关系密度,痰是形成肿瘤的重要病理产物,其胶着黏腻之性是肿瘤难以消散的重要原因。因此,健脾益气实为标本兼治之法。其用药纳运相成,升降相宜,燥湿相济,且禁用苦寒药物,忌用香燥之品,慎用滋腻碍胃之品。  相似文献   

10.
寇琼教授认为胸痹的基本病机为上焦阳虚,胸阳不振,下焦痰浊水饮之阴邪乘虚而侵袭胸阳之位,以致痰浊壅塞,胸阳不通。指出胸痹疾病属本虚标实,故治疗当以补虚泻实。提出以益气健脾、豁痰祛瘀为治疗胸痹的根本大法,从而达到补虚不留邪,去邪不伤正,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药治疗的探讨洪广祥(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关键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或称支气管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肿,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痰浊内...  相似文献   

12.
周兰  高红芳 《河南中医》2023,(4):492-495
肺癌病机为正虚络阻,机体正气虚衰,受邪毒侵犯,痰热瘀毒搏结于肺之脉络,息道被阻,发为肺癌。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与癌毒密切相关,抗癌祛毒法贯穿治疗始终,泽漆汤中,泽漆化痰消水,石见穿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白前降逆平喘,生姜、半夏和胃化痰,黄芩清泄肺热。泽漆先煎,去其毒性,顾护脾胃之气,人参、甘草培土生金,桂枝温阳开结,气化水液痰浊,配合白前调畅肺气。全方化痰逐水,止咳平喘,寒温并用,邪正兼顾,调畅肺气,与肺癌正气亏虚,痰热瘀毒搏结,肺络瘀阻的基本病机相契合。从药物用量及组成不难发现,泽漆汤用药以攻邪为主,扶正仅人参、甘草二味。祛邪扶正为积聚类疾病总的治疗法则,在疾病不同阶段,邪正盛衰程度不同,祛邪、扶正的侧重亦不同,过早使用补益药物有闭门留寇之弊,但疾病终末期,正气欲衰,亦难强攻,需加用补益类药物。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是一种心房快速无序颤动的心律失常疾病,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该病病位在心,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标实有瘀血、痰浊、火热之邪为患。李文杰教授以疏肝泻火、宁心定悸为治疗原则,以经方为立方之根本,临证时灵活加减用药,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蔡光先教授认为 ,肺癌发病机理为正虚邪实 ,正虚不仅指正气亏虚 ,还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降低 ;邪实是指致病因素导致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障碍 ,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交结。指出 ,应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 ,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多以扶正为主 ,兼以驱邪为治疗原则。力求分阶段辨证论治 ,遣方精良 ,用药灵活。根据本病因虚而得病 ,由虚而致实的特点 ,重用黄芪。应防毒邪留恋 ,做到驱邪务尽。  相似文献   

15.
孔薇教授认为慢性尿酸性肾病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瘀痰阻为标,治疗需以益肾化瘀、利湿泄浊为法,在指导患者饮食调摄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用药注意固护脾肾,强调治虚以平补,祛邪以平泻,常在补肾基础上加用通腑泄浊之品,对痰瘀严重者加用藤类药以活血和络、化瘀消癥。列举验案1则以说明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朱良春教授对支气管扩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强调病机之重,在于辨清虚、实,虚有肺肾阴虚、气阴两虚、肺脾两虚之不同,实有痰热、痰湿、痰浊、肝火之别,但以痰热居多,后期、迁延期可见痰浊为主,也常见虚实夹杂。治疗之要,在于分发作期、缓解期,发作期治疗重点是痰热,缓解期治疗以补肺益肾、益气养阴为主。用药之别,在于清化宣肃补。  相似文献   

17.
总结王祥麒教授培土生金法之甘平、甘凉、甘温治疗肺癌经验。探讨对肺癌病因病机本质及培土生金法在肺癌治疗方面的认识,肺癌病理总属本虚标实,正虚与邪实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因素,扶正祛邪是肺癌治疗大纲;培土生金法有甘平、甘凉、甘温之不同。王祥麒教授认为临证治疗肺癌,应把握其病因病机本质,培土生金法之甘平、甘凉、甘温应灵活运用,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吴根银教授治疗疑难病注意调整阴阳,攻邪不忘扶正,多采用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之法,正虚邪实、反对一味攻下,邪盛正气虚时,重在祛邪.认为疑难病病机涉及虚、热、瘀,并指出了相应的治则和用药特色.其用药特色扶正气,崇尚通补、化痰浊、妙用半夏;祛瘀血,虫蚁搜别;清毒邪,治从于肝.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辨证治疗浅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喻清和  邱志楠 《中医药学刊》2003,21(7):1190-119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痰浊与血瘀互惠。指出,肺脾肾虚为大,血瘀阻滞肺络、痰浊内范为标。急性期以痰热蕴肺,肺肾两虚型多见。缓解期以肺脾两型为多见。同时应注意预防发作、改善环境、调畅情志、合理饮食。治疗宜扶正祛邪、祛痰化瘀。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胡国俊认为正虚邪实是肺癌的病机,虚以气阴两虚为本,实以痰、湿、热、毒、瘀为标;其对肺癌的治疗,强调"求邪正之盛衰,辨局部与整体之虚实",扶正与祛邪兼顾.本文分享胡国俊治疗肺癌验案2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