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段富津教授临床中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的多种疾病进行总结,归纳出段老对升阳益胃汤的认识,以及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各种疾病的准则,每种疾病均附有案例一则,通过对各种疾病的病机及方药配伍的分析,以期为临床运用升阳益胃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临床案例,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方药配伍,探析王兴臣教授临床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以期为升阳益胃汤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28-230
李东垣《脾胃论》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为多,以及各种内伤杂病。仝小林教授主要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凉躁证与脾虚郁火证。现总结其异病同治案例,分别为肿瘤术后、失眠、腹痛、备孕、内伤发热、神经官能症以及1型糖尿病,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总结王兴臣教授临床应用升阳益胃汤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通过分析其临证运用升阳益胃汤的诊疗思路,并选取耳鸣、重症肌无力、腰痛等典型医案3例进行论述。从该方药物组成及方证证候分析,升阳益胃汤方证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内化郁热,王兴臣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灵活多变,效果肯定,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升阳益胃汤源自《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治疗因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引起诸多内科疾病。张佩青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载,运用此方加减辨证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解析导师曹洪欣教授应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痿证、肠易激综合征、斑秃的验案,探析导师把握不同疾病病机特点、异病同治、方证相应,灵活应用升阳益胃汤的经验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程尚述老中医临床运用升阳益胃法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学龙 《中医研究》2007,20(7):54-55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该方由黄芪、人参、甘草、独活、羌活、防风、白芍、陈皮、半夏、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健脾化湿、升阳益气的功效,治疗“脾胃虚,怠惰嗜卧……食无味,大便欠调,小溲频数,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不和”等证。程尚述是南京市名老中医,在临床治疗中,采众家之长,理法方药精准,特别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其中运用升阳益胃法治疗多种疾病,均收到了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升阳益胃汤治疗疲劳综合征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疲劳综合征41例,结果表明,升阳益胃汤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25%,且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提示:升阳益胃汤具有益气或阳,清热利湿之效。  相似文献   

9.
林颖娜  李桂侠  朱丹 《陕西中医》2022,(8):1075-1077,1081
升阳益胃汤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有效方,所治之证为脾胃气虚、痰湿阻窍、肝郁火旺之虚实夹杂证。临床试用该方治疗发作性睡病收效显著,本文分析了升阳益胃汤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病因病机和具体临床用法,初步总结出升阳益胃汤的适用方证有五:一为白天嗜睡、猝倒、夜寐不安; 二为神疲倦怠、兴趣减少、动力缺乏; 三为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记忆力、反应力慢,注意力不集中; 四为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面色萎黄,体形偏胖或偏瘦; 五为舌淡胖有齿痕、苔腻。具备此证候特征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0.
升阳益胃法创自李东垣,是其治疗内伤疾病的主要治法,后世也常用此法治疗多种内科杂病,此法主要在于恢复脾胃正常升降气机功能。本文介绍了升阳益胃法在治疗难治性呃逆中的运用,旨在为临床运用此法及治疗呃逆开拓新思路。临床治疗呃逆不可一味地使用降逆之品,应以调畅气机升降为主,气机运行畅通则呃逆止。同时临床还需注意病机是不断变化的,故治疗时要辨清此时的主要病机,预判疾病发展方向,才能更快更好地解除患者病痛。  相似文献   

11.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中医按照病因将其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金杰教授认为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中气不足,阳气虚弱,阴火内生,阳气外浮则发热;当以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为治则。金杰教授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及其临证经验辨治内伤发热,认为对其治疗应辨清病因病机,临证时运用升阳益胃汤益气升阳,甘温除热,调畅气机,使气血阴阳恢复平衡,古方治疗内伤发热疾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金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张发荣教授。其临床擅用四妙散、升阳益胃汤、炙甘草汤治疗疑难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疑难病3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升阳益胃汤首载于《内外伤辨惑论》,是李东垣治疗"肺之脾胃虚"的常用方。金杰教授临床中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常常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证属脾胃虚弱,湿热阻滞所致清阳不升的诸多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陈皮、半夏、白芍、羌活、独活、柴胡、防风、泽泻、黄连、生姜、大枣16味药组成,具有健脾化湿,益气升阳的功效,金杰教授临床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气血紊乱呈现脾虚气陷证的诸多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魏品康教授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临证注重辨证论治,在治疗疑难病时,注意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运用辨证论治灵活潜方用药。笔者有幸随师诊治1例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魏教授通过辨证论治,以升阳益胃汤治疗,取得良效。现将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治疗痰湿气虚型糖尿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气虚痰湿型的糖尿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二甲双瓜)和治疗组51例(升阳益胃汤),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痰湿气虚型糖尿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正升阳益胃汤乃李东垣所创,为专治肺之脾胃虚方,所治病机为肺脾气虚、内生湿热、外感风寒湿邪。现代临床医生多取李东垣之长而将升阳益胃汤应用于脾胃内伤病症的治疗中,却忽略了李东垣创制本方意为肺脾同治。导师薛汉荣教授临证擅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肺脾气虚、内生湿热、外感  相似文献   

18.
三升阳方,指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和补中益气汤.三方均载于李杲《脾胃论》,均有升阳、益胃和补中的作用.仝小林教授临床运用三方治疗非感染性不明原因发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仝教授认为,三方同治郁火,区别在于脾虚程度的不同.升阳散火汤为脾阳被遏,脾胃气虚程度尚轻,外郁四末,上郁咽喉,治以升发清阳之气为主,佐以补脾;升阳益胃汤脾虚较前方为重,除四肢发烫外,尚有全身热象;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重,除有周身发热外,中气下陷之诸证是其显著特点.笔者通过对三方的方义、方源、方证及临床运用的分析与总结,以进一步解读仝小林教授对于东垣气虚发热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升阳益胃汤最早记载于《脾胃论》,多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湿邪内停、阳气不升所致诸证。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升阳益胃汤在肾系疾病的治疗中疗效突出,尤其对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慢性肾衰竭、药物性肾损害、尿石症等收效甚佳。文章通过相关经典文献及现代研究,对升阳益胃汤治疗肾系疾病进行系统总结与归纳,以期进一步挖掘其治疗肾系疾病的价值。文章选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肾脏病,旨在调节脾胃升清降浊之功,使得中焦纳运相得,可濡养肾脏,固护下焦,减少精微流失,促进湿浊瘀毒排出体外,减轻肾脏损伤。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升阳益胃汤及其方药组成在肾系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现将内容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魏旖 《中国民间疗法》2022,(21):100-102
该文介绍运用升阳益胃汤联合奥拉米特、葡醛内酯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合并肝功能不全验案1例,并探究“三因制宜”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思路,以期拓展升阳益胃汤的治病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