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1 六经是经络学说的发展和运用古代医学家们对经络学说是十分重视的,如《灵枢·经脉》篇在论述十二经络循行病候之前就强调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  相似文献   

3.
梁华龙 《河南中医》1998,18(3):132-134
仲景在其《伤寒论》中继承了《内经》的气机升降理论,将其运用于临床医疗中,不仅使辨气机升降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在传变规律,病理变化,确立治则,组方用药等方面,都具体运用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4.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治疗流行性、传染性外感病及内科杂病的著作,其中的伤寒包含狭义伤寒和温病,外感病防治整体可遵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六病辨证思路。预防和初起阶段,以辛温透达为治则,可用神仙汤等。病位在表属阳者,从太阳病论治,治法为解表祛邪,达邪外出,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葛根加半夏汤、五苓散等。病位在表属阴者,从少阴病论治,治法为温阳解表,扶正达邪,可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白通汤等。病在中(半表半里)属阳者,可从少阳病论治,治法为扶正祛邪,给邪以出路,可用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泻心汤等。病位在中(半表半里)属阴者,可从厥阴病论治,治法为寒热并调,清上温下,可用乌梅丸或麻黄升麻汤加减。病位在里属阳者,可从阳明病论治,治法为清泄内热,养阴生津,可用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大承气汤等。病位在里属阴者,可从太阴病论治,治法为温阳扶正,可用桂枝人参汤、甘草干姜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通脉四逆汤等。外感病病情变化迅速,治疗时需根据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对,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5.
孟翔  杨涛  张再良 《吉林中医药》2011,31(3):187-189
对六经辨证起源、本质及其临床应用等各角度的研究揭示,其实为中医辨证之圭臬。六经辨证源于农伊学派认识疾病的“表里”“寒热”两个朴素的辨证原则。仲圣在此基础上发挥出“半表半里”“寒热错杂”两个中间状态,进而明确了六经辨证的框架,从而为临床简洁有效地认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提供了高度概括的纲领。  相似文献   

6.
简谈《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源于《周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以刘渡舟的《伤寒论校注》和何任的《金匮要略校注》为蓝文,查询文中关于谵语的条文,归纳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谵语的六经辨证和治疗。谵语在《伤寒论》中可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中,病机为津少、阳亡、胃燥、腑实、血结、肝胆郁热,治法有泄热和胃、清热养阴、通腑泄热、温阳固脱、和解少阳、疏肝泄热等。  相似文献   

8.
周辰昱  王玲  于静 《吉林中医药》2022,42(3):343-347
目的 基于六经辨证分析《伤寒杂病论》治疗痹证的方剂,探讨张仲景治疗痹证的用药特色及用药规律,为临床用经方治疗痹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方剂并记录其药物组成,利用Excel 2013、BMI SPSS Modeler 18.0、SPSS 25.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根据筛选标准,共收集经...  相似文献   

9.
许叔微为《伤寒论》研究的大家,其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三书均是后世学习、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参考.其中《伤寒九十论》为三书之最,是许叔微结合自身医案对《伤寒论》中理论进行阐释的重要书籍.通过研究《伤寒九十论》探索许叔微六经辨证思路及处方策略,发现书中多个病案采用脉证合参、经络循行、六经提纲证、运气...  相似文献   

10.
温法是治疗寒证的基本原则,为“八法”之一,在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也有体现,至今仍指导临床,笔者就学习所得归纳分述如下:1温阳固脱1.1固阳救逆  相似文献   

11.
中医外感病学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运用《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结合外感寒温证治方药,对中医外感病的发病规律做一探讨,件能有益于临床。1导致人体六经气机失调人体六经经气循开阀枢之机,处在不断的运行变化中。若感受外邪,影响了六经经气的正常转输规律,则导致气机失调而为病。太阳、太阴为开,转输阳气阴律于周身肤表,特别是太阳,统率营卫,内通于六经,外应于六气。人体通过太阳表气的调节作用以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维护人体和自然环境间的协调统一。外邪初犯,经皮毛和口鼻而入,首伤太阳一经,闭卫郁营,肺气不…  相似文献   

12.
聚类分析在六经辨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学聚类分析的原理,提出六经辨证分三个基本步骤进行。首先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分阴阳两类,从而将诊断确立于三阴或三阳之中,接着根据疾病的病位不同,采取纳入法或排除法,明确病发于何经,进一步缩小诊断目标,最后根据阳经之在经在腑或阴经之寒化热化,以及兼证、杂证的有无。最终确定其病证类型及选方用药。此法在辨证过程中逐步缩小诊断目标,同时明确病性、病位,最终能够准确地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3.
理萍 《河南中医》2010,30(11):1052-1053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寒热错杂,脾胃气机升降不利。用治妊娠恶阻、妊娠呃逆、妊娠泄泻、子烦等病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之祖,适用范围之广,本文以六经辨证为基础探析肾脏病的传变过程,及六经辨证方法在肾脏病中的辨证思路和具体应用,初步掌握肾脏病的六经辨证论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温长路 《中医研究》1991,4(4):20-22
《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名著,它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树立了永恒的丰碑。细读《伤寒论》全书,虽然它把各种外感病的临床表现综合为六个类型,并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脉络进行辨证,实质上六经所属归经络、所应有脏腑、病性有阴阳、病位有浅深、病情分寒热、病体有虚实,病程中又无不涉及气、  相似文献   

16.
17.
18.
“伤寒六经提纲”之说,仲景书的原貌如何?无从查考,从《伤寒论》中分析,无疑是后世提出来的。据文献考证,《伤寒论》注本,自成无已往后,才逐渐形成提纲概念,例如柯韵伯在《六经正义》中有“六经提纲各立一局”之说,并指出:“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乃是六经分司请病之提纲.”多少年来,研究《伤寒论础学者,因天这六条记载,始终认为是六经病症的高度概括。笔者不敢苟同,现就这六条提纲,谈点管见。1太阳篇提纲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所载的太阳病,有伤寒、中风、温病、风温、中唱、湿…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展开的各个篇章,白底黑字明明白白是以病为基础的。病在《金匮要略》中更加容易理解,散开来有四五十种之多,而《伤寒论》的六经,我们今天已经习惯于称辨证,很多人几乎忘记了它原来也是病的概念。六经篇名称病,但是原文中或称证,如太阳证、少阳证等,更多的是方证的表述,此亦为大家所熟知和常用,如原文所称的桂枝、柴胡证。仲景的书中尚未使用现在的“症”字,但具体症状的描述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20.
李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3):105-106
《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医学基础理论,张仲景在《索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提出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该书将《内经》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