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系"藏象"学说心脏主要生理功能,涵盖脏腑、经络、五行、气血、阴阳等中医理论,包括主血和主脉,心、血、脉密切相联,共同组成循环系统,体现心、脑血管循环系统三大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脉为心之体,血为心之用,心在整个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心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生血使血液不断地得到补充。"心主血脉"是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益气活血类中药可提高心肌收缩力、保护缺血心肌损伤,抑制血小板活化、调节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调整血液循环状态,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尚有报道称"心主血脉"理论对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在临床中诊治起到一定作用。"心"并非完全指解剖之"心","血"也并非完全指"血液",脉也并非完全指"血管",不可将"心主血脉"理论等同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此乃游移于解剖与非解剖属性之间,疑似偷换概念。  相似文献   

2.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系“藏象”学说心脏主要生理功能,涵盖脏腑、经络、五行、气血、阴阳等中医理论,包括主血和主脉,心、血、脉密切相联,共同组成循环系统,体现心、脑血管循环系统三大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脉为心之体,血为心之用,心在整个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心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生血使血液不断地得到补充。“心主血脉”是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益气活血类中药可提高心肌收缩力、保护缺血心肌损伤,抑制血小板活化、调节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调整血液循环状态,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尚有报道称“心主血脉”理论对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在临床中诊治起到一定作用。“心”并非完全指解剖之“心”,“血”也并非完全指“血液”,脉也并非完全指“血管”。不可将“心主血脉”理论等同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此乃游移于解剖与非解剖属性之间,疑似偷换概念。  相似文献   

3.
于晓明  杨传华 《山东中医杂志》2012,(10):711-712,766
分析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治法、选方用药。认为心阴虚火旺是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清心火、养心阴、安心神是重要治法,快律宁胶囊是治疗心阴虚火旺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4.
宁心复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痰瘀)型快速心律失常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具有滋阴泻火,宁心安神,化痰活血功用的宁心复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兼痰瘀证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阴虚火旺兼痰瘀证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性对照组(50例),分别口服宁心复脉胶囊和天王补心丸,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症状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不同中医症状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显效率、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早搏患者的早搏次数、窦性心动过速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心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ST段降低数值和持续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宁心复脉胶囊对阴虚火旺兼痰瘀证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天王补心丸。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现状及思考王鸿雁指导:齐鸣(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总死亡数的40%。我国“八五”攻关研究表明,在146.6万监测人群中,27~74年龄段心血...  相似文献   

6.
关于"瘀热"与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病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快速型心律失常属于阳热类心律失常 ,在其发病中各种病因均最终可致血脉瘀阻 ,瘀郁化热 ,认为“瘀热”是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病的关键环节。心律失常的辨证依据主要在脉象 ,根据《濒湖脉学》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脉象不外数、疾、极、脱、促、涩脉 ,均属于阳热 ,治疗上除益气养心或化痰理气外 ,注重活血通脉 ,清热凉血 ,重用赤芍、牡丹皮、黄连。  相似文献   

7.
郭维琴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因情志因素而致气滞血瘀;后期因热邪伤阴,致阴虚血阻,气血瘀痹;晚期因气阴两虚,气不帅血,致气虚血瘀,阳虚血凝.因疾病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导致血瘀的因素,且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入血”,故从“心主血脉”的认识出发,“从心论治”高血压病,佐以活血化瘀药物,可事半功倍,收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8.
中医脱疽病的形成与心主血脉功能失调有关,复因寒湿侵袭、外伤等多种诱因,致血瘀脉络,不通则痛,肢末失养而致本病。该病为慢性疾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属疑难病症。从心论治脱疽疗效满意,文章旨在探讨从心论治脱疽的可行性及具体方药。  相似文献   

9.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一种心动频率低于正常值的疾病,可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轻者可致脏器供血不足,重者可引起严重循环障碍而危及生命。目前,西医主要应用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及乳酸钠等治疗,长期应用往往效果不确切,易产生继发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且易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快速型心律失常30例辩证论治湖南制药厂职工医院(410006)陈灿主题词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常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可出现在各种心脏病中,可因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紊乱、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还可继发于其他系统的疾病。笔者在多年的中医...  相似文献   

11.
脉诊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律失常既是常见症状 ,又是一个病症。其发病机理错综复杂 ,病位在心 ,涉及五脏。人之脉 ,“资始于肾”、“滋生于胃”、“总统于心”、“朝会于肺”、“约束于肝” ,是谓脉关乎五脏。因此 ,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治 ,脉诊非常重要。不论其症状如何变化 ,其脉必有异处 ,或迟、或数、或结。或代、或涩、或促 ,均有其特异性。故辨认其脉象的变化 ,对于心律失常的辨认论治颇有裨益。兹就脉诊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从脉诊、辨证、治疗及预后诸方面论述如下 :1 朔源竟委 ,探求规律人体血液 ,由心之左室 ,输入大动脉干 ,及于微细血管 ,分布全身 ,回复于…  相似文献   

12.
瘿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疾病,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女性显著高发,高发年龄为20~50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显著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调摄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心律的起源部位、心博频率与节律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均称为心律失常,临床常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类。本文就1995年以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何氏[1]认为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均为“以虚为本,兼见瘀热”,认为热可致急,瘀可致乱,急而乱故出现心率快而不齐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属本虚标实证。贾氏等[2]认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是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证特点,痰瘀郁结可化热耗气,形成心虚胆怯、阴虚火旺诸证,气虚血瘀、痰阻、阴亏而致火热内生,扰乱心神,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段氏等[3]认…  相似文献   

14.
定心汤加味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6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定心汤加味(龙眼肉、太子参、酸枣仁、柏子仁、山萸肉、生地黄、生龙骨、生牡蛎、生乳香、生没药、丹参、苦参、茯苓、琥珀粉)治疗6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结果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  相似文献   

15.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心主血脉是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脑为奇恒之府,充养脑髓,脑得心血则功能正常,调节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心脑疾病常同时发展。心脑血管的发生发展也伴随着心主脉的功能失调。动脉粥样硬化是气虚为本,气虚所致瘀痰为标实,日久入络发展演变的终末阶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位在脉壁,根本在于心主血、心主脉功能失调。血脉的病因广泛,但其病机主要是血脉凝塞不通,气血为之闭阻。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引发的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动脉粥样硬化累及脑动脉就会出现中风的临床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心脑疾病的共同“证”,也就是常讲异病同治,为心脑同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任卫华 《北京中医》2000,19(1):17-18
历代医籍对血液及其他系统多种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俱不足的慢性衰弱证候,多以虚劳病为诊断,通过观察临床上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白血病等,除符合一般虚劳病辨证外,均具有以血的虚损劳伤难复为主要特点的病理变化,仅以"虚劳"、"血虚"等病名来概括,或范围太广,或程度太轻,均不够准确.本文结合历代医籍理论论述,提出血劳病名,将血液系统具有贫血特征,以血的劳伤为主要表现,属于过去"虚劳"、"血虚"范畴的疾病均以血劳病名来概括,以更准确地认识虚劳病中凡符合因虚致血损,因损致血劳规律,表现为血液的损伤、虚衰、劳竭难复、病势缠绵的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17.
段喜乐 《陕西中医》2003,24(12):F003-F003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患 ,也是心脏病发展的趋势 ,它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 ,其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西医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繁多 ,办法种种。今就自己运用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粗谈一点认识。心律失常临床常见的有窦缓、逸搏、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器质性病变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功能性多发于无心脏病及其它病史的青年人 ,多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酒而致。其相当于中医的“怔仲”、“惊悸”。常…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范畴.心悸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它可由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心脏病、以及非心脏性因素引起,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近2年来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5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标准.心率在60次/min以上,呈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如各型早搏、阵发性室上速、心房纤颤等.(2)中医诊断标准:自觉心跳异常,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精神紧张,心悸不安.伴有胸闷不适,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可见数、促、结、代、缓、迟等脉.常有情志刺激,惊慌,紧张,劳倦,饮酒等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笔者临床施治从痰、虚、瘀、热着手,取得良好疗效。兹将其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毒""瘀"论治慢性心肌炎快速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感染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性病变,病毒可侵犯心肌与间质,也可侵犯心脏的起搏与传导系统。所以在急性期治疗不当或由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低下,许多患者迁延为慢性,遗留下各种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有时表现为慢性心律失常,如窦缓、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等;有时表现为快速心律失常,如窦速、室上速、快速房颤,以及在心率增快基础上出现各种早搏(不包括正常心律出现的早搏和窦缓出现的早搏)。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这类快速心律失常具有独特的规律性,临床治疗也就不同于一般的心律失常,试论述如下。 1 “毒”“瘀”是慢性心肌炎快速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