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平  张静 《中医药通报》2023,22(4):64-65
2例以声嘶为主诉就诊的患者,首经西医治疗无效后接受中医治疗,而经中医辨证论治均获痊愈。究其原因乃西医诊断不充分、不准确,及西医治疗手段的固有缺陷所致。由此一方面验证了中医辨证治疗声嘶的独到之处,另一方面亦可为西医对改进部分喉部难治性疾病在诊断及治疗上的不足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2.
吕旭阳 《新中医》2017,49(3):184-186
<正>《伤寒杂病论》经方具有组方灵活的特点,辨证论治具有可拓展性,可为百病立法,临床疗效是经方的生命力所在~([1]),也是经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沈元良教授是国家级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相似文献   

3.
将近3年来中医文献关于经方应用研究,其中包括经方的理论,临床应用,科学试验等进行综合述评,既为经方应用的广阔前景而感到欣喜,又对其不足之处感到忧虑,如辨证论治过于抽象,证候的结构未有突破性进展,经方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现阶段并无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却展现出特有的治疗优势。笔者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尊古而不泥古,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应用经方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反复发热取得良好疗效,以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的国际疼痛大会上达成基本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慢性疼痛可以出现在很多的疾病中,也可以单独存在而寻找不出原因。中、重度的慢性疼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对于慢性疼痛的诊断主要为痹症或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命名例如头痛、胸痹、胁痛或胃脘痛等。笔者近几年来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40例慢性疼痛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十分重视疾病的诊断,因此《伤寒论》的诊治体系非常完备,完全是围绕伤寒病的诊治展开,书中所记载的疾病以及病理状态完全可以用现代医学的理论解释,不能一味强调辨证论治。当然有时候辨病论治更客观、更准确、更容易操作,只有建立在疾病诊断上的辨证论治,才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准确的应用经方。  相似文献   

7.
李晓阳  王静谊 《陕西中医》2010,31(9):1201-1202
目的:剖析辨证论治与经方、验方、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剖析姚树锦主任消胀理气汤的来源、构成、加减方法,对经方形成验方、成药的过程进行分析。结论:辨证论治是贯穿各种方案的基础,所有有效的药物方案背后都必然有合理的辨证论治作为支撑,经方就是典型辨证的典型用药方案模板,经验方是常见某疾病的共性病机经过辨证论治总结出的标准用药方案,成药是经方的进一步方便应用的剂型手段。  相似文献   

8.
〔摘 要〕 发热是感染科疑难疾病诊治中的难点,临床辨证准确,经方治疗发热疗效显著,但临床中患者病情复杂, 常出现各种兼杂证,临床应加以辨证论治才可以收到全效。笔者主要介绍用经方序贯治疗发热验案一例。  相似文献   

9.
正文:经方,专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因其药少而精,结构严谨,配伍精良,效专力宏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1]。然而临证如何应用经方往往使我们感到困惑,因为经方的选取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如若辨证准确,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岳小强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载,医德高尚,博览经典,集百家之所长,法仲景而宗东垣。临床善用经方治疗各科疾病,疗效颇著。笔者有幸随岳老师临证,得其点拨,略有所得,现列医案2 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王自立教授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敦煌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王师熟读经典,对经方的研究和运用有非常独到之处,临床上把经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运用于临床多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体现出临阵时病虽万变,但只要谨守病机,辨证论治,有道是证即用是方,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1.
经方治验4则     
郑桂玲 《河北中医》2014,(2):222-223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经典古籍,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及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其所用之方来源于临床实践,证之于临床,被奉为经典。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遵经方之义,临证加减治疗各种外感病及内伤杂病多效如桴鼓,兹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方治哮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方治哮发微王鹏,赵鸿云关键词哮证,中医病机,经方,治疗应用汉代张仲景对哮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法方药已有确切而实用的论述,为哮证的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了基础,此外.一些医治它病的经方,笔者在临床上用来治疗本病,能使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产生殊途同归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经方应用     
陈权 《四川中医》2008,26(5):121-123
本文从探讨继承、研究、发展、创新中医学术出发,例举经方临证验案,介绍学习运用经方的体会,认为读经典、做临床、用经方、精于辨证论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发展中医学术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刘洋  于峥  刘慧杰 《中医杂志》2007,48(4):377-378
处方中药物用量是中医临床颇具技术含量的内容。处方一经组成,每味药物的用量直接关系方剂的功效,故素有“不传之秘在药量”的说法。世尊张仲景为医圣,其《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仅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辨证论治系统的先河,经方的药物组成、用量、加减、炮制、制剂、服法等精确清晰,基本涵盖了整个中医临床用药过程,其规式作用,也是被后世尊为医方之祖的原因之一。但经方药量欹重,动辄数两,甚至半斤、1斤、2斤。后世畏其药重,尚轻剂而用之。对经方的药量考据,一直是历代聚讼之一。对经方药量的把握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经方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在治疗慢性咳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诸多章节条文述及慢性咳嗽的辨证论治,其理法方药自成一体,可见其对慢性咳嗽治疗的重视。本文列举了甘草泻心汤、三物黄芩汤、大黄甘草汤、当归芍药散等经方对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运用,并分析其治疗特点及应用,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  相似文献   

16.
将近3年来中医文献关于经方应用研究,其中包括经方的理论,临床应用,科学试验等进行综合述评,既为经方应用的广阔前景而感到欣喜,又对其不足之处感到忧虑,如辨证论治过于抽象,证候的结构未有突破性进展,经方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国忠  张军 《河南中医》2016,(11):1871-1873
中医诊断与西医诊断比较,两者理论基础不同,中医诊断是一门经验医学的诊断,而西医诊断是在解剖、生理、生化等现代医学基础上的实验诊断,客观性、科学性、专指性强。西医诊断重视疾病对人体局部的器质性改变及生理、生化指标、影像的异常,却忽视社会、环境、自然、气候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治疗不注意改变人体整体的病理功能状态。中医诊断要借鉴西医的系统的病史询问,详细的体格检查,把现代检验技术、影像学检查等纳入到中医诊断中来,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客观性。中医诊断要与西医诊断结合,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适当地统一中西医诊断的病名,增加中西医工作者之间的理解,避免误解,有利于辨证论治和治疗。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和谐地促进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肺部影像学上有改变,但临床通过大量其他辅助检查手段仍难以明确诊断的疾病越来越多,西医治疗往往收效不佳,中医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结合2则临证验案,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肺部斑块影的疗效,以期为同道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先师池如勋为温州地区名老中医,行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在内、妇科疑难顽症的辨证论治上,常善于用经方,尤有其长.在他人屡治不效之际,活法巧用,别具捷径,手到病除.笔者有幸从师六年,深受教益.现将他临证中运用经方验案加以整理明析,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逐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临床辨证,在血府逐瘀汤基础上加减而成逐瘀通脉汤,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自1999年5月~2002年8月,采用本方共治疗了80例胸痹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活血通络、益气通脉的功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关于《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1]及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2]明确诊断与分型;中医辨证参考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制定,1985年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辨证符合气虚血瘀证。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痛有定处,气短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