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可以检测不同来源血清中抗汉坦病毒抗体的简单、灵敏的方法。方法汉坦病毒核蛋白重组表达纯化后,同时作为捕获作用的固相抗原和检测作用酶标记抗原,建立检测血清中抗汉坦病毒总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法ELISA法,并与常用的IFA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不同血清时特异性为100%,敏感性高于IFA法4~8倍。且不需考虑更换检测试剂,不同来源的血清样本对检测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用于汉坦病毒感染的监测、调查和临床诊断以及宿主动物间病毒感染流行的调查与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吉林省供血者人类细小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为评估我国B19病毒的感染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B19 IgG抗体.结果 在184份血清中,抗B19 IgG抗体总检出率为55.43%.女性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在35~45岁之间的献血人员抗体阳性率最高.结论 本研究数据提示吉林省地区献血人员B19病毒感染率较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B19 DNA的调查研究,为输血安全和血液制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抗SS-A抗体IgG和抗SS-B抗体Ig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76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采用双盲法分别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和CLIA法进行测试抗SS-A抗体IgG和抗SS-B抗体IgG,以LIA法为参照,计算CLIA的阴阳性符合率.两种方法阴阳性不符的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复测.并收集202例系统系红斑狼疮患者和14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用CLIA法进行测试,统计疾病阳性检出率.结果 以LIA法为参照,抗SS-A抗体IgG CLIA法阳性符合率为98.4%,阴性符合率为97.3%,Kappa为0.956,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两种方法不一致的6例样本用ELISA确认均与CLIA结果一致;抗SS-B抗体IgG CLIA阳性符合率为95.7%,阴性符合率为98.1%,Kappa为0.933,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两种方法不一致的7例样本用ELISA确认4例与CLIA结果一致.20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样本,用CLIA法测抗SS-A抗体IgG阳性检出率为58.9%,抗SS-B抗体IgG阳性检出率为17.3%.140例干燥综合征血清样本,用CLIA法测抗SS-A抗体IgG阳性检出率为88.6%,抗SS-B抗体IgG阳性检出率为85.7%,均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CLIA法和LIA法,ELISA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符合率,并且疾病的阳性检出率符合要求.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CLIA实现了真正的定量,真正的全自动,且随机上样、灵活组合,更加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重组双抗原夹心法ELISA、全病毒间接法ELISA和免疫荧光分析法 3种SARS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比较不同试剂的使用效果。方法 :使用 3种试剂检测了 2 5 7例临床确诊SARS患者的血清标本 2 79例和其他非SARS患者标本 2 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 80份。结果 :临床确诊SARS患者发病 1~ 2 0d的病例中双抗原夹心法ELISA检出率最高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其接近 ,全病毒间接法ELISA检出率最低。在发病 2 0d后 ,三者检出率接近 (94 %左右 ) ,3种方法的符合率在 97%以上。在 10 4例非SARS病例中 ,双抗原夹心法ELISA和免疫荧光法均未见出阳性结果 ,全病毒间接法ELISA检出阳性结果 3例 ,假阳性率 2 .9%。结论 :检测SARS抗体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盒、免疫荧光试剂盒具有类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全病毒间接法ELISA。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和间接免疫法,建立一种新的汉坦病毒(HV)感染的免疫检测技术.方法 采用碳二亚胺交联法,在水溶性量子点表面修饰protein G和羊抗人IgG.以HV抗原片为固相载体,QDs-PG-IgG复合物为标记二抗,检测待检血清中的HV特异性抗体,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量子点与羊抗人IgG的最佳偶联条件:反应时间2h、pH 6.0、羊抗人IgG浓度20 μg/ml.检测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量子点标记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HV感染阳性血清检测的最大稀释度为1:1280.结论 成功建立了简便、快速的HV感染的量子点标记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抗荧光猝灭性强,为进一步实现HV抗体的单分子定量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含OrientiatsutsugamushiSxh95 1株 (Ot.Sxh95 1)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5 6×10 3外膜蛋白基因 (sxh5 6 )的重组质粒pQE30 5 6 ,表达Mr5 6× 10 3蛋白并观察其在ELISA中的应用。方法 IPTG诱导sxh5 6重组质粒 ;观察SDS PAGE和免疫印迹结果 ;经Ni 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分别与Ot.Gilliam、Ot.Karp、Ot.Kato感染鼠血清进行ELISA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SDS PAGE和免疫印迹检测显示有一Mr 约为 5 6× 10 3的特异蛋白带 ;ELISA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只与Ot.Gilliam感染鼠血清呈阳性反应 ;重组蛋白用作ELISA包被抗原检测小鼠血清抗体IgG ,特异性为 10 0 % ,敏感性 96 .6 7% ;检测人血清抗体IgG的敏感性为 88.0 8% ,特异性 96 .36 %。结论 表达的重组Sxh5 6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其作为ELISA包被抗原 ,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表达森林脑炎病毒prME蛋白,为森林脑炎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经过RTPCR扩增、重组转移载体构建、细菌内转座和昆虫细胞转染,以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了森林脑炎病毒MDJ01株prME蛋白。结果从感染细胞上清中电镜观察到重组蛋白形成的球型颗粒,说明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病毒样表达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s),并且分泌至细胞外。免疫印迹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与抗森林脑炎病毒抗体特异结合,具有良好的抗原性。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证实,重组prME蛋白可以作为抗原用于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结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prME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研究为森林脑炎快速特异诊断试剂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并评价HSV-1型特异性抗体鉴别诊断的ELISA方法。方法以HSV-1-gG112-127型特异性表位的串联重组表达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HSV.1特异性IgG的间接ELISA方法。同时以免疫印迹检测作为“金标准”,评价检测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采用棋盘法确定了包被抗原、抗体的最佳浓度,建立ELISA检测方法。血清特异性IgG检测的灵敏度为91%,特异度为97.6%,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93%,符合率为94.5%,试验的一致率为98%。结论用串联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HSV-1感染的血清进行ELISA分型检测,其特异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抗体,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以重组表达的HBoV融合蛋白VP2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HBoV抗体的间接ELISA,优化该检测方法的最佳条件,观察其精密度、敏感度和特异性,并与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比检测40份临床样本,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确认其符合率.结果 所建立的间接ELISA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2 mg/L,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1∶5000,血清标本最佳稀释度为1∶200.该方法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6.87%,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4.67%.40份临床样本间接ELISA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 利用VP2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建立的检测血清HBoV抗体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HBoV抗体的定量和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抗体,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以重组表达的HBoV融合蛋白VP2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HBoV抗体的间接ELISA,优化该检测方法的最佳条件,观察其精密度、敏感度和特异性,并与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比检测40份临床样本,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确认其符合率.结果 所建立的间接ELISA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2 mg/L,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1∶5000,血清标本最佳稀释度为1∶200.该方法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6.87%,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4.67%.40份临床样本间接ELISA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 利用VP2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建立的检测血清HBoV抗体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HBoV抗体的定量和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2001-2010年监测资料,研究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间疫情监测、宿主动物监测资料,实验室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HFRS743例,死亡4例,发病率为0.81/10万,病死率为0.54%。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在10月至次年6月,病例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和白云区,职业分布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为主,其次是民工和农民。男女比例为3.10∶1,年龄集中在20~50岁。鼠密度为9.64%,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4.94%,鼠肺HV抗原阳性率为5.56%。鼠密度和鼠种构成相对稳定,但2004-2010年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和鼠肺HV抗原阳性率均处于持续上升趋势。鼠种构成主要以褐家鼠(70.01%)为主,其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6.02%)和肺HV抗原阳性率(6.58%)在各鼠种中最高。结论广州市HFRS疫情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发病风险不断增大,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另外,广州市可能已经由家鼠型疫区演变为混合型疫区,应寻找进一步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汉坦病毒重组核衣壳蛋白(NP)为抗原,对陕西、河北两省部分地区HFRS患者的血清进行ELISA分型。方法 用5种汉坦病毒NP为抗原,建立一种间接ELISA法,并检测上述地区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C。结果陕西、河北两省部分地区汉坦病毒的感染以血清型HTN为主,其次为SEO型,并检测出2例疑似DOB型感染的血清。结论 用汉坦病毒NP作抗原进行ELISA血清分型是可行的,并首次发现我国存在DOB血清型的免疫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高表达量、高活性的HV NP重组抗原,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可同时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IgM和lgG抗体的快速胶体金标记诊断试剂盒。方法从TA-A537中扩增出截短的HV S基因片段P6-119,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进行原核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以胶体金标记重组抗原,应用金标快速免疫层析法同时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IgM和IgG抗体。结果金标快速免疫层析法可同时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IgM和IgG抗体,与IFA比较,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9%、100%。与ELISA比较,IgM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截短的重组汉坦病毒NP蛋白表达量高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此为基础建立的金标快速免疫层析法显示出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各种层次尤其是缺乏实验条件和专业人员的基层医疗单位对HFRS疑似患者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比较免疫印迹法与免疫荧光法对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利用重组寻常型天疱疮抗原 (PVAEC1 2 )进行寻常型天疱疮 (PV )患者的免疫印迹法 (IBT )检测 ,并同时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DIF )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 )检测 2 5例PV患者。IBT 2 1例阳性 (84 % ) ,DIF 2 0例阳性 (80 % ) ,IIF 18例阳性 (72 % )。正常对照 10例均为阴性。免疫荧光技术在PV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其重要作用。利用重组PVAEC1 2行IBT以检测PV患者血清中抗PVA抗体 ,与免疫荧光法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汉坦病毒HV Z10株S基因(HV5)插入已含CMV基因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Dual-CMV,筛选重组杆状病毒BAC-pDual-CMV-HVS,转化Vero-E6细胞,用于血清汉坦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 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CMV基因序列,酶切插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TBacDUAL,构建含CMV的转移载体pDual-CMV。酶切含HV S基因的pMD19-Z10S质粒,插入pDual-CMV,构建pDual-CMV-HVS,转化感受态DH10BAC,筛选并取重组杆状病毒基因,转染TN细胞,筛选重组杆状病毒BAC-pDual-CMV-HVS。BAC-pDual-CMV-HVS转化Vero-E6细胞,制备抗原片,用于血清中抗汉坦病毒抗体的检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经测序成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Dual-CMV-HVS,按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操作方法,成功筛选BAC-pDual-CMV-HVS,转化VeroE6细胞,经汉坦病毒抗体阳性血清检测,HV S基因在细胞中得到表达,与传统方法一致。结论 成功筛选BAC-pDual-CMV-HVS重组杆状病毒,可用于汉坦病毒抗原片的制备,该抗原片制备方法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可用汉坦病毒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抗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单克隆抗体(mAb),鉴定其基本特性并通过配对检测临床样本血清,对已配对的mAb进行表位鉴定.方法 通过已制备的H-FABP抗原和合成肽免疫BALB/c小鼠,常规融合筛选后进行抗体亚型鉴定、效价和亲和力检测,纯化mAb后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法对mAb进行特异性检测;将获得的mAb分别作为捕获和检测抗体,经过配对建立检测重组H-FABP的ELISA体系,并初步用于临床血清检测;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2段HFABP表位,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其短肽并纯化,通过Western blot法对配对的mAb进行表位鉴定.结果 成功获得4株抗HFABP特异性mAb,亚类分别为IgG2a和IgG2b,抗体效价为1:51 200~1:1024 000,亲和力最高可达到9.02×109 mol/L;经Western blot法和间接ELISA鉴定均能够特异检测重组H-FABP蛋白,经过配对发现mAb 3-H5和1-F10能够检测重组H-FABP,并在其临床血清样本检测中发现正常组和急性心梗组之间H-FABP水平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通过表位鉴定发现未知表位的mAb 1-F10能够特异识别位点为H-FABP的第86到第133位氨基酸.结论 制备了4株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抗H-FABPmAb,成功建立了检测临床样本血清中的ELISA体系,并对其表位进行了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规律,探讨防制对策。方法采用人间疫情监测、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宿主动物监测方法,其中实验室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共报告HFRS71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0.69/10万,病死率为1.41%;排查病例抗体阳性率为16.14%(188/1165),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为0.50%(2/400);鼠密度为4.60%(361/7856),鼠肺抗原阳性率为8.31%(30/361),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43%(26/350),优势鼠种为褐家鼠。结论广州市HFRS疫情形势较为平稳,但仍然存在病例数上升的压力,应加强疫情监测,落实防鼠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实验手段。方法 采用R22株、陈株和湖北株3种汉坦病毒接种家兔,制备兔抗汉坦病毒多克隆抗体(抗HTV-IgG)。然后采用混合的3种抗体进行免疫酶斑点法实验(IEDA),检测患者血清和尿液中的汉坦病毒抗原。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汉坦病毒-IgM作对照。结果 经用相关分析,IEDA与IFA检测的结果高度相关。血中汉坦病毒抗原检出率为73.68%,尿中为65.00%。发病5d内,血中检出率为94.34%,尿中检出率为83.33%。5病日内的早期诊断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IEDA与IFA相比,阳性率比后者有较大提高,特别是5病日内的早期阳性率的提高明显,值得用于临床HFR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用McAb-ELISA间接夹心法和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平行检测山西地区(家鼠型HFRS疫区)的人及动物血清中HFRS病毒特异性IgM和/或IgG抗体。结果ELISA检测174份HFRS病人血清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IFAT。检测295份无明确HFRS病史的健康人血清,ELISA的阳性率也高于IFAT。检测215份鼠类血清,102份兔血清及108份猪血清,ELISA的阳性检出率与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基本相同。用阻断试验等证明本ELISA检出的确是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对ELISA的某些试验条件作了讨论,并认为,McAb-ELISA在帮助临床早期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SARS病毒抗体的检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SARS患者血清抗体产生的规律 ,我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 4 3例住院治疗的SARS患者和 10例正常人的双份血清进行SARS抗体检测 ,同时比较了IFA和ELISA法的特点。10例正常人双份血清的SARS病毒IgM和IgG抗体均阴性。 4 3例SARS患者 ,其中 34例检出IgM占 79.1%。 37例检出IgG占 86 .10 %。SARS病毒IgG抗体的阳性率高于IgM。结果显示 ,发病的同时机体便可检测到SARS抗体IgM最迟离起病时间最长 (33d)的血清也能检测到 ,但也有患者发病第 9、2 3及 30天的第二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