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ASXL1基因变异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其他基因变异和部分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149例MDS患者ASXU、U2AF1、SF3B1、DNMT3A、TET2、IDH1/2、NPM1、FLT3-ITD.C-KIT等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在149例患者中,ASXU基因变异的检出率为24.8%(37/149),变异率>5%的基因分别是U2AF1(22.8%)、TET2(11.4%)、DNMT3A(9.4%)、NPM1(8.1%).SF3B1(6.0%)。ASXL1变异最常见的共存变异基因为U2AF1(27.0%,10/37)及TET2(18.9%,7/37)。ASXL1变异组与野生组患者在中位年龄、MDS亚型、染色体核型、外周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及骨髓原始细胞计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对29例ASXL1变异患者进行了有效的随访,其中11例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白血病转化率为37.9%。在92例野生型患者中,13例进展为AML,白血病转化率为14.1%。ASXL1变异组白血病转化率明显高于野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 0.01)。结论ASXL1变异在MDS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并常与U2AF1及TET2基因变异共存,伴有该变异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白血病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t(8;21)(q22;q22)是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N2比较常见一类易位,形成的AML1-ETO融合基因影响髓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该易位92%见于AML-M2患者,7%见于AML-M4患者,其中只有3%发生复杂变异体.近来我们发现一例少见t(8;21)隐藏复杂变异体M4儿童患者,化疗后骨髓虽然获得完全缓解,但出现持续性骨髓坏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有11q23/KMT2A异常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伴有11q23/KMT2A异常的原发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90例患者中, 累及11q23的易位异常占80例, 以t(9;11)(p22;q23)、t(6;11)(q27;q23)、t(10;11)(p12;q23)和t(11;19)(q23;p13)最为常见, 非易位异常10例。完全缓解(CR)率为75.6%, 携带t(6;11)者的CR率显著低于其他患者(47.1%vs. 82.2%, P=0.005)。中位随访24.5个月, 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80.3%vs. 16.6%, P<0.001)和3年无事件生存率(73.5%vs. 16.3%, P<0.001)均显著优于非移植患者。T(6;11)者生存最差, 3年总体生存率(11.8%vs. 56.9%, P<0.001)和3年无事件生存率(5.9%vs. 54.4%, P<0.001)均显著差于其他类型。无论是否接受allo-HSCT, t(9...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CD16 56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本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AML患者的骨髓细胞,分析其细胞形态学(FAB)分型、免疫表型和临床特点。结果显示:42例AML患者中CD16 56阳性7例(16.6%),1例部分表达(2.4%),34例没有表达(80.9%)。CD16 56阳性的AML患者中,FAB分型、免疫表型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多见于M2、M5,髓外浸润常见,大多数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诊断为AITL, 并用石蜡包埋组织或新鲜组织进行靶向测序检测的75例病例资料, 分析AITL患者的突变基因分布和突变类型。结果在75例AITL标本中均检测出基因突变, 共检测到492个变异位点, 分别位于84个基因列表中的74个基因。在≥10%的AITL病例中检测到的突变基因依次是TET2(89.3%)、RHOA(57.3%)、IDH2(37.3%)、DNMT3A(36.0%)、KMT2C(21.3%)、PLCG1(12.0%)和KDM6B(10.7%)。TET2和RHOA、TET2和IDH2、RHOA和IDH2基因突变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共现关系(P<0.05), TET2和KDM6B基因突变之间具有显著的互斥关系(P<0.05)。结论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可揭示AITL基因突变的独特特征, 为AITL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gene, ALOX5)基因启动子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与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236例成人AML(实验组)和17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ALOX5基因启动子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经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利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ALOX5基因启动子SP-1结合位点有6种基因型,包括4/4、4/5、4/6、5/5、5/6和6/6。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4/4的分布频率为20.30%和10.10%(OR=1.976,95%CI:1.050~3.719,χ~2=4.539,P0.05);基因型4/6的分布频率为10.60%和26.80%(OR=0.386,95%CI:0.215~0.692,χ~2=10.513,P0.05);等位基因6的分布频率为26.90%和30.20%(OR=0.736,95%CI:0.528~1.025,χ~2=3.291,P0.05);SP-1位点的其余基因型、等位基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可能不是成人AML发病风险的预警指标。结论 ALOX5基因启动子区SP-1结合位点的基因型4/6,等位基因6可能与AML发病风险降低有关,而携带基因型4/4人群可能易患AML。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6例SPTB基因变异所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变异谱, 探讨变异类型与HS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门诊的HS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 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患儿进行检测, 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 同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蛋白三维结构预测。采用χ2检验比较具有不同蛋白质功能结构域的SPTB基因变异位点的患儿的临床表型差异。结果 16例HS患儿的男、女比例为6:10, 中位发病年龄为7岁10个月, 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黄疸、网状红细胞增多, 其中轻、中、重度贫血占比分别为56.25%(9/16)、31.25%(5/16)、12.50%(2/16)。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16例HS患儿均携带SPTB基因变异, 其中10种变异既往未见报道, 7例患儿的变异为新发。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16例HS患儿中SPTB基因功能丧失型变异(LOF)占93.75%(15/16), 错义变异占6.25%(1/16);变异位点分别位于收缩蛋白部分重复结构域(68.75%, 1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19 在AML1-ETO 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AML1-ETO positive ,AML with AML1-ETO positive)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共66 例初治AML1-ETO 阳性AML 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CD19 表达与一般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AML1-ETO 阳性AML 患者初诊时CD19 的表达率为50.0%。CD19 阳性与阴性患者在年龄、性别、初诊时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 阳性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于阴性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27)。CD19 阳性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CD19 阴性患者(P =0.030),CD19 阳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较阴性患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D19 阳性是AML1-ETO 阳性AML 患者OS 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CD19 阳性可能是AML1-ETO 阳性AML 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基因的变异状态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初诊的44例WM患者的血液和/或骨髓样本, 通过直接测序确定主克隆并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的序列分析, 描述WM患者IGHV-IGHD-IGHJ基因的使用特征。结果在44例患者中, IGHV3基因家族的使用率最高, 该结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的数据相似, 主要使用的片段为IGHV3-23(20.45%vs. 15.44%)及IGHV3-74(11.36%vs. 7.35%), 其次为IGHV4基因家族(15.91%vs. 24.26%)。但使用IGHV4家族与预后无相关性。以98%作为IGHV变异状态的截断值, 仅5例患者IGHV无变异, 且与预后无相关性。根据X-tile分析, 选择将92.6%作为WM患者IGHV变异状态的截断值, 26例(59.1%)IGHV无变异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P<0.05), 无进展生存期(P<0.05)及OS(P<0.05)与IGHV变异组相比均显著缩短。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1例罕见心脏病家系(Barth综合征以及肥原性心肌病)的遗传学病因, 为该家系提供遗传咨询及生育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7月9日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个罕见心脏病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 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 对家系其他成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 对变异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参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判断变异的致病性。结果 Trio-WES检测显示先证者携带TAZ基因c.542G>A(p.G181A)半合子变异, 该变异遗传自其母亲;此外, 其母亲还携带TNNI3基因c.557G>A(p.R186Q)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 先证者姨母与外祖母同样携带该变异。参照ACMG相关指南, TAZ基因c.542G>A(p.G181A)评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2Strong+PM2Supporting+PP3), TNNI3基因c.557G>A(p.R186Q)评定为致病性变异(PP1S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9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0例乳腺髓系肉瘤病历资料, 与同期19例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相对比, 按2008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和2017版分类更新, 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10例髓系肉瘤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范围23~47岁, 平均年龄33.8岁。患者均表现为乳腺肿物。6例(6/10)有B症状。4例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肿物最大径1.0~5.3 cm,平均2.7 cm。10例均有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病史, 1例5年前因葡萄胎化疗后出现AML。其中M0 1例, M2 4例, M4 2例, M5 3例。10例患者均行化疗, 9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个月至2年后出现乳腺肿物。Ann Arbor分期5例为Ⅰ期, 3例为Ⅱ期, 2例为Ⅳ期。病变位于乳腺左侧2例, 右侧3例, 双侧5例。2例除了乳腺病变以外, 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眼眶周围侵犯。与DLBCL病例比较, 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miR-363表达与其临床特征及靶基因的关系。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AML患者的miRNA、RNA表达谱及临床数据,按照miR-363表达水平由高到低排序,将前50%设为高表达组(n=81),后50%设为低表达组(n=81),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及年龄差异;利用Omisc软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与miR-363表达相关的靶基因。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52例AML患者纳入研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患者骨髓miR-363表达水平,按照表达水平由高到低排序,将前50%设为高表达组(n=26),后50%设为低表达组(n=26),比较两组患者初诊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血浆靶基因水平、年龄、性别及预后分层的差异。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miR-363低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高于miR-363高表达组(822d vs 365d,P<0.05);miR-363高表达组高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表达组(54.32%vs 45.68%,P<0.05);共筛选出5 404个miR-363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情阶段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AML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联性,探索骨髓微环境中CXCL8对白血病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为AML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不同病情阶段AML患者骨髓标本,采用ELISA检测CXCL8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AML细胞系中CXCL8特异性受体CXCR1/2表达情况;选取U937细胞为AML疾病模型,给予不同浓度外源性rCXCL8干预U937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qRT-PCR检测CXCR1/2表达变化;将初诊AML患者BM-MSC与U937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共培养体系CXCL8变化差异;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rCXCL8、anti-CXCL8对U93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揭示其间伴随的分子机制。结果:初诊及复发AML患者CXC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复发阶段CXCL8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情阶段(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难治性癫痫(RE)患儿的基因变异特征, 为精准诊疗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21日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就诊的117例RE患儿为研究对象, 根据发病年龄分为<1岁、1~<3岁、3~<12岁和≥12岁4组。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携带基因变异患儿的父母测序结果等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RE患者共117例, 其中男性67例, 女性50例。发病年龄范围为4日龄~14岁。117例RE患儿中, 33例携带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变异, 检出率为28.21%(33/117)。<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85%(21/39)、12.00%(3/25)和16.98%(9/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2, P<0.001)。有、无共患病患儿的检出率分别为33.33%(12/36)和25.93%(21/8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9, P=0.549)。33例携带基因变异患儿中, 27例为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SNV)或插入缺失(InDel)变异...  相似文献   

15.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在人体内具有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以及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作用。IDH突变后生成的新代谢物R-2羟基戊二酸(R-2HG)能够引起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最终导致细胞异常分化和白血病的发生。目前已基本明确IDH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致病作用,但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手段以及IDH突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在探索之中。现阶段IDH相关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就IDH突变存在的意义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在IDH突变的AML患者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伴复杂核型异常(complex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CCAs)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17号染色体的异常特征.方法 经R显带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CCAs的73例髓系恶性血液病,包括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36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并进一步多重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73例伴CCAs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17号染色体异常最常见,占46.5%(34/73),其中AML12例,CML13例,MDS9例,9例CML慢性期患者均未见17号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较多见,总发生率为43.8%(32/73);AML、CML、MDS3组发生率分别为52.4%(11/21)、33.3%(12/36)、56.3%(9/16);所有病例中发生数目异常共15.1%(11/73),三组发生率分别为25.0%(3/12)、38.5%(5/13)、33.3%(3/9),11例数目异常均为-17.有9例同时出现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伴有17号染色体的结构异常中,以非平衡易位多见,3组分别为16、15、8个;平衡易位2个,分别为发生于AML中的t(15;17)及发生于CML中的t(15;17;22).17号染色体结构易位的对手染色体多变,包括了除5号、6号和22号外的所有染色体.结构易位频率最高的对手染色体是15号,占8.2%(6/73);其次为2号,占5.4%(4/73).6例存在17号与15号易位的病例中5例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1例为CML急变期.结论 伴CCAs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17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以结构异常为主.所有的数目异常均为-17;结构异常以非平衡易位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髓系恶性血液病的8号染色体异常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26例髓系恶性血液病初诊患者常规行染色体检查,统计患者4个疗程结束时的治疗效果,观察其与8号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髓系恶性血液病染色体异常率为61.50%(139/226),染色体异常病例中8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4.53%(48/139),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三组患者均检出8号染色体三体;AML结构异常发生率最高,MDS数目异常发生率最高,CML复杂异常发生率最高,CML8号染色体异常均见于加速/急变期。8号染色体异常的患者缓解、未缓解和死亡率分别为10.42%(5/48)、52.08%(25/48)和37.5%(18/48),其中复杂异常的患者缓解率低,未缓解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患者。结论 8号染色体异常是髓系恶性血液病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与髓系恶性血液病预后不良有关,复杂异常的患者较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的患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芪莲益髓清毒颗粒对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10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的IPSS-R低危MD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芪莲益髓清毒颗粒及最佳的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最佳的支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骨髓单个核细胞TET2和IDH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情况。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筛选芪莲益髓清毒颗粒中相关化学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TET2和IDH1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ET2和IDH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TET2 mRN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IDH1 mRNA表达水平则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TET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由30%下降为6.7%,I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由16.7%下降为6.7%。芪莲益髓清毒颗粒中鉴定出了与甲基化相关的21种化合物成分。结论:芪莲益髓清毒颗粒可提高支持治疗对MDS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ET2和IDH1基因有关,其中包括去甲基化作用。芪莲益髓清毒颗粒治疗MDS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伴有22三体(+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inv(16)的发生率,以及inv(16)荧光原位杂交(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对于+22AML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红、绿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的CBFβ基因探针对19例核型分析中伴有+22克隆件异常的AML患者进行间期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例+22AML,中FISH检测发现13例(68.4%)为CBFβ重排阳性,包括M4EO 7例,M5 3例,M2a 2例,M1 1例;6例患者CBFβ重排为阴性,包括t(8;21)M2 1例,t(6;11)M5 1例,复杂核型异常2例,不伴有其他异常而以+22作为唯一异常的M2 2例.14例的随访资料显示CBFβ重排阳性的11例中10例尚存活,仅1例死亡,而CBFβ重排阴性的3例均已死亡.结论 +22为inv(16)AML最常见的继发性改变,因此有预测inv(16)AML的价值,+22AML的预后与inv(16)而不是与+22本身相关;FISH检测不仅对于确诊inv(16)有重要价值,而且有助于明确+22AML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郴州地区人群常见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变异的携带情况, 为开展携带者筛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标区域捕获联合高通量测序的方法, 针对88种基因型-表型联系明确的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的79个基因进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 分析目标疾病的类型及变异位点, 为高风险夫妇提供必要的产前诊断。结果在1 314例样本中, 共检出携带者355例, 检出率为27.02%。携带率超过1%的疾病有8种, 携带率最高的疾病为地中海贫血11.72%(154/1 314)和常染色体隐性耳聋5.48%(72/1 314)。10对受试者为高风险夫妇(5例为X隐性遗传病女性携带者), 7例接受了产前诊断, 确诊患儿3例。结论本地区常见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类型及变异位点与既往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 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 以确定适合本地人群的筛查类型及变异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