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子灸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a MCI患者随机分为电子灸组(30例)和安慰灸组(29例)。电子灸组予以电子灸百会、大椎、命门、太溪,温度为45℃,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安慰灸组使用无艾绒的贴片且温度为38℃,余同电子灸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RBMT)评估两组患者整体记忆功能,采用倒数N项测验(N-back)任务评估工作记忆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其瞬时记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其延时回忆评分评估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领域功能。结果:电子灸组治疗后RBMT评分、N-back任务准确率、MMSE及MoCA评分、瞬时记忆及延时回忆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安慰灸组1-back、2-back任务准确率、瞬时记忆及延时回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P0.01);治疗后电子灸组RBMT评分、N-back任务准确率、MMSE及Mo CA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安慰灸组(P0.05)。结论:电子灸能够改善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治疗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前后采用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评价测验(BADS)、连线测验(TMT)评价其执行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ADS、TMT、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BADS测验中RSCT、KST、TJT、ZMT、总标准分,TMT-A、MBI评分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针刺百会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3.
电针头穴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煜  张虹  赵凌 《四川中医》2012,(2):112-114
目的:观察电针头穴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MCI提供可靠证据。方法:将84例MCI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电针头穴组和辨证配穴组。电针头穴组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神庭;辨证配穴组在电针头穴组取穴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评定MCI患者中医证型,加用相应穴位;药物组口服尼莫地平。3个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MMSE量表和画钟测验评定,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结果:8周治疗结束后,3个组治疗前后在MMSE量表、画钟测验评分上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电针头穴组和辨证配穴组MMSE量表积分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电针头穴组与辨证配穴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在画钟测验评分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头穴对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独特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脑针刺法治疗轻中度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轻中度P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联合益脑针刺法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脑针刺法可有效改善轻中度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安慰针组各45例,针刺组取患侧穴位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鹤顶、阳陵泉、阴陵泉、曲泉、膝阳关、阿是穴进行毫针针刺;安慰针组取相同穴位采用安慰针具施术。两组均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后进行下周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根据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 universities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量表)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两时间点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安慰针组(P0.05)。治疗4周后针刺组患者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安慰针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针刺组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安慰针组(P0.05)。针刺组共计4例5次针刺导致皮下血肿计入不良反应,血肿均自行吸收;安慰针组无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能够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刺法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CSVD-V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力与处理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通督醒神组(30例)和普通针刺组(30例),均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连线测验(TMT)测定,评估治疗前后差异。结果:通督醒神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及TMT时间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督醒神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通督醒神针刺法可提高CSVD-VCI患者的整体认知水平,改善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力与处理速度,且优于普通针刺法,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石氏伤科针药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0例、中药组39例、针刺组37例。各组均给予高压氧及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加石氏针刺治疗,每周5次,30次为1个疗程;中药组加石氏伤科中药,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组同时加石氏伤科中药口服和石氏针刺治疗,方法 同中药组和针刺组。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功能独立性。结果 各组治疗后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回忆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及NCSE、MMSE、FIM总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综合治疗组治疗后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回忆能力评分及NCSE、MMSE总分均明显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1)。治疗后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的FIM总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或P<0.01)。结论 石氏伤科针药联合高压氧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回忆能力、认知功能,疗效优于单用石氏伤科针刺或者中药联合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8.
吴宝贤  杨硕  黄睿  廖越  张兴荣 《中国针灸》2023,(9):1014-1017
目的:比较辨证针刺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各45例。针刺组采用辨证针刺治疗,穴取四神聪及双侧神门、三阴交,并结合辨证配穴,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4周;药物组采用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每次1片,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听觉词语记忆测验(AVMT)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刺组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MMSE、MoCA评分及AVMT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刺组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36/45),高于药物组的53.3%(24/45,P<0.05)。结论:辨证针刺可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疗效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亚型与中医证候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画钟测验和韦氏逻辑记忆亚测验对100例MCI患者进行测试,并将患者分为遗忘型MCI组(a MCI组)及非遗忘型MCI组(na MCI组),并对比2组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结果 a MIC组痰浊阻窍和气血亏虚的出现率以及评分均显著高于na MIC组(P均0.05),2组其余中医证候特征分布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精亏虚证和痰浊阻窍证评分均与画钟测验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28,-0.213;P0.05);气血亏虚证评分与总体认知评分和韦氏逻辑记忆亚测验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210,-0.234;P0.05)。结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亚型与中医证候特征存在一定相关,a MCI痰浊阻窍和气血亏虚的出现率以及评分均显著高于非遗忘型MCI。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吡拉西坦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3周后MMSE评分均明显上升(P均<0.01),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3周后MMSE评分上升更为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百会长留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百会穴并长留针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长留针配合康复训练能提高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何雷 《光明中医》2023,(15):2998-3001
目的 观察电针四神聪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及认知损害的影响。方法 研究共纳入72例慢性失眠患者,针刺组及假针刺组各36例。针刺组予电针四神聪治疗,假针刺组采用安慰针具模拟电针操作。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Epworth嗜睡量表(E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估。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2组患者PSQI、ESS、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MoCA-B评分升高(P<0.05),假针刺组MoCA-B评分未见改善(P>0.05);针刺组除SAS、SDS评分(P>0.05)外,其余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假针刺组(P<0.05)。结论 电针四神聪对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及认知损害有正向调节作用,可协同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冯骅  丁敏  张雪 《河北中医》2020,42(1):115-117,12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饼腹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IB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取双侧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针刺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引气归元组穴隔饼腹灸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IBS症状严重度量表(IBS-SSS)评分、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IBS-SSS、焦虑子量表(HADa)、抑郁子量表(HADd)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BS-QOL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健康忧虑、饮食限制、社会反应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27/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饼腹灸法治疗IBS-D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头穴丛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头穴丛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ornell scale for depression in dementia, CSDD)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的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和CSDD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MMSE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3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头穴丛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可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Stroop效应分析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执行功能,探索简单易操作的早期筛查方法,预防痴呆发生。方法:随机选取精神科门诊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患者30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发病特征和认知执行功能的评定与分析。结果:MCI组在总分、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抽象思维均低于对照组(P0.05);Stroop完成时间At、Bt、Ct均高于对照组(P0.05),正确数An、Bn、Cn均低于对照组(P0.05);MCI患者Stroop与MoCA存在相关性,At与注意、抽象思维,Bt与总分、视空间、注意、记忆、定向力,Bn与总分、记忆、命名,Cn与注意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执行功能存在缺损,可以通过快速的早期筛查技术方法进行筛查,以便采取相关干预手段,预防痴呆,减轻患者、家庭、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神法针刺对原发性失眠(PI)患者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P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剔除1例)。观察组于百会、神庭、四神聪,双侧本神、神门、内关、三阴交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于非效穴行浅刺治疗。均每次30 min,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期(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广度测验(DST)、连线测验(TMT)-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劳量表-14 (FS-14)评定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对观察组PSQI评分和MoCA总分治疗前后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期,观察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及DST-倒背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TMT-A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1),PSQI、FS-14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观察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及DST-倒背评分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调理髓海联合认知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65例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A组(55例)、对照B组(55例)。3组均接受常规干预措施,对照A组予认知训练治疗,对照B组给予针刺调理髓海,治疗组予针刺调理髓海疗法联合认知训练。比较3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MMSE、AD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组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1)。结论 针刺调理髓海联合认知训练能改善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康复组、康复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采用运动再学习康复训练方案进行治疗,针刺结合康复组采用热补针法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训练进行治疗,针灸穴取肩髃、曲池、合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施热补针法,共治疗3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对偏瘫患者进行评估。结果:针刺结合康复组有效率为87.5%(35/40),优于康复组的67.5%(27/40)(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评分、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P0.01,P0.05),其改善程度针刺结合康复组优于康复组(P0.01,P0.05)。结论: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肢体早期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应用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LA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浆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8%(58/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4%(49/66)。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均显著提高(P0.5),且以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A伴轻度认知障碍应用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升血浆中相关神经递质表达。  相似文献   

20.
叶怡  赵纬  郑秋霞 《新中医》2021,53(5):75-78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2组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2组抑郁程度、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MMSE、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SD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25,P<0.05)。2组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提升其认知功能、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