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入选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所有入选患者于起搏器植入前和植入后均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植入前后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变化,并根据患者起搏器植入年限(≤6月、6个月至3年、≥3年)和心室起搏百分比(≤35%、≥85%)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亚组的三尖瓣返流程度。结果共入选69例,两次超声心动图评估相隔时间6.5±4.6年。结果植入后三尖瓣轻微返流明显增加(P<0.01),而有临床意义(中、重度)的三尖瓣返流的发生虽有增加趋势但无差异(P>0.05);起搏器植入年限与心室起搏百分比各亚组之间新发或加重的三尖瓣返流无差异(P>0.05)。结论基础左心功能正常的患者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引起三尖瓣的轻微返流,有临床意义或加重恶化的三尖瓣返流很少发生,且与起搏器植入年限、心室起搏百分比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血管植入式电子器械(CIEDs)患者三尖瓣反流加重的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植入CIEDs(单腔或双腔永久式起搏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复查心脏彩超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三尖瓣反流是否加重分为三尖瓣反流未加重组146例和加重组5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心脏彩超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非配对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三尖瓣反流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加重组比较,加重组患者男性、术前肌酐清除率、高脂血症及植入时间12个月的的患者比例升高,术前右心房内径较小、二尖瓣及三尖瓣存在反流的患者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植入时间(OR=1.000,95%CI 1.001~1.003;P=0.013)和高脂血症(OR=2.024,95%CI 6.728~22.360;P=0.022)可能是三尖瓣反流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存在轻度三尖瓣反流(OR=0.018,95%CI 0.049~0.133;P0.001)可能是三尖瓣反流加重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起搏器植入时间、高脂血症可加重三尖瓣反流,术前三尖瓣反流程度与术后三尖瓣反流加重相关,应注意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置入电子装置术后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式心脏除颤器、临床资料及随访心脏超声资料完整的患者共4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心脏超声检查三尖瓣反流的程度将患者分为正常组316例与异常组104例,对2组及正常组中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置入式心脏除颤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脏超声资料进行比较,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与术前三尖瓣反流面积(TR)/右心房面积(RA)比较,不同程度三尖瓣反流患者其术后TR/RA明显升高(P<0.01);与置入心脏再同步心律治疗比较,置入单腔、双腔起搏器患者术后TR/RA较术前TR/RA明显升高(P<0.01);与术前TR/RA比较,正常组不同程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术后TR/RA明显升高(P<0.05,P<0.01);与0~12个月比较,13~24、25~36和≥37个月术后TR/RA明显升高(P<0.05,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与术前三尖瓣反流程度、置入起搏器时限、右心房内径、N末端B型钠尿肽呈正相关(r=0.405,P=0.005;r=0.246,P=0.005;r=0.144,P=0.043;r=0.153,P=0.028)。结论无论术前三尖瓣有无反流,心脏电子装置置入术后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HRVS)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左心功能及右心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52例接受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起搏并愿意接受随访的患者,其中接受HRVS起搏27例,接受RVA起搏2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1周、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在同一起搏频率(657~/min)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三尖瓣返流(TR)和监测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结果:HRVS起搏患者LVEF、LVFS、TR及BNP水平无明显改变,RVA起搏患者LVEF、LVFS降低,TR轻微返流增加,BNP水平升高。结论:HRVS起搏优于RVA起搏,表明右室生理性起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室电极需要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室进行起搏,对于三尖瓣金属瓣置换术后的患者或存在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传统右心室起搏会导致电极损伤或出现三尖瓣反流.Lin等[1]曾在狗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但这种起搏可引起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肌纤维紊乱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等左心室重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新的心室电极植入位点.我们通过冠状窦起搏心室,探讨心室电极植入的方法学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起搏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手术前后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经静脉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器组),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和间隔部起搏各20例,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起搏器组在植入起搏器前及植入后7 d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起搏器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起搏组术后7 d D-D较术前升高,TT较术前降低(P<0.05),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7 d D-D较术前升高,TT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起搏组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入起搏器手术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应加强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的监测,防止并发血栓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心功能的影响,评估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21例,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以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和QRS波宽度差异。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优于RVA起搏(P<0.05),RVOT起搏QRS波宽度较RVA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基本可行且较为安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右室心尖部。  相似文献   

8.
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7例正常人、40例已安置有右室永久性起搏器患者及6例安置起搏器前后患者的三尖瓣反流(TR)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8.0%正常人测到TR,40例右室起搏患者中,92.5%发生TR,重度反流占10.0%;随着安置时间的延长,TR发生率及程度加重;导致TR的主要原因为起搏导管阻碍瓣膜关闭。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都需要跨过三尖瓣植入右室电极导线。导线相关三尖瓣反流是指由于右室导线植入引起新发现或进行性加重的三尖瓣反流。其影响因素有术前三尖瓣反流程度、右室舒张末内径、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电极导线种类和数量、电极导线尖端位置等。该文介绍CIED导线相关三尖瓣反流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无导线起搏与传统起搏患者的短期三尖瓣反流变化情况,并分析三尖瓣反流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新植入起搏器94例患者,分为无导线起搏组(47例)和传统起搏组(47例),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术前、术后6月内的三尖瓣反流程度及恶化情况,比较两组三尖瓣反流恶化的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三尖瓣反流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三尖瓣反流恶化者共29例(30.9%),无导线起搏组和传统起搏组的发生风险相似(14例比15例,29.8%比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P=0.82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腔起搏器是发生三尖瓣中、大量反流的独立影响因素(χ2=10.031,P=0.010)。结论 与传统起搏器相比,无导线起搏器可能并不减少术后短期发生三尖瓣反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不同部位右室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 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不同。方法:60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随机分组,分别行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A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B组)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量(Sv),E峰值,E/A值,二尖瓣返流量。结果: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QRS波时限增宽程度小,LVEF以及Sv降低程度小。结论: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较小,可能是一个更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植入起搏器患者及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时心电图Tp-Te(T峰-末)间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及无心脏病史者,测量心电图V2、V3、V4导联的Tp-Te间期,分别比较植入起搏器组与健康成人组、右室电极位于室间隔组与心尖组、单腔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以及双心室起搏组与单腔右室起搏组心电图Tp-Te间期。结果植入起搏器组较健康成人组Tp-Te间期明显延长(P<0.001),右室电极位于室间隔组与心尖组Tp-Te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单腔右室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Tp-Te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双心室起搏组Tp-Te间期较单腔右室起搏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植入起搏器可能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Tp-Te间期不能作为起搏器右室电极固定位置以及单、双腔起搏器选择的参考因素,双心室起搏可提高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患者安装起搏器的不同部位的调查,分析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1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VOT间隔部起搏组(简称RVOT组)93例和RVA起搏组(简称RVA组)9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采集两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QT间期,于术前、术后1年行心脏超声检查,采集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参数。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用于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 RVA组及RVOT组术后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术前均延长(P<0.05),且RVA组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RVOT组延长显著(P<0.01);RVA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RVA组术前及术后1周HARS及HD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年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VOT组较RVA组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影响更小,为临床更适宜选择的起搏器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室电极植入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植入永久起搏器(PPM)/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72例患者,结合二维+三维心脏超声检查方法,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1年进行超声评价,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超声数据的差异。结果入组72例患者均完成术后1年随访。术后1周复查心脏超声:新发三尖瓣返流(TR)2例,TR程度加重5例,术后1周导线相关三尖瓣返流(LRTR)的发生率为9.7%;术后1年,新发TR 2例,TR程度加重14例,术后1年LRTR的发生率为22.2%。与术前心脏结构和功能比较,电极导线植入术后1周,左右心脏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变化;植入术后1年,三尖瓣返流(TR)程度为中重度返流的比例明显升高(16.7%vs 5.6%),伴右房、右室直径增大[右房直径:(37.66±5.52) mm vs (35.93±4.85) mm;右室直径:(24.49±3.87) mm vs (22.61±2.61) mm]以及右室射血分数降低[(0.46±0.06) vs (0.48±0.05),P均0.05],而左心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变化。与瓣叶非受限组患者比较,瓣叶受限组患者TR程度为中重度返流的比例明显升高(41.7%vs 12.1%),伴右房、右室直径增大[右房直径:(42.15±7.95) mm vs (36.76±4.47) mm;右室直径:(27.75±3.65) mm vs (23.84±3.60) mm]以及右室射血分数降低[(0.42±0.06) vs (0.47±0.06),P均0.05]。结论心脏起搏治疗中LRTR的发生率较高;电极导线植入将加重TR程度,导致右房、右室增大以及右室射血分数降低;电极导线引起三尖瓣瓣叶受限与右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长间歇病人九分区法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植入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构建并发症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长间歇病人200例,统计九分区法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植入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房颤动长间歇病人九分区法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评价其有效性、拟合效果及预测价值。结果:200例心房颤动长间歇病人九分区法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植入成功率为90.00%(180/200)。电极植入成功的180例心房颤动长间歇病人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24/180)。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年龄、术后营养支持、导线植入异常、术后早期下床、术前3 d内阿司匹林使用、右房横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导线植入异常、术后早期下床、术前3 d内阿司匹林使用、右房横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32例永久心脏起搏器(VVI)置入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心肌酶及心钠素(ANP)的变化情况。方法32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在术前及术后24~72h检查血清心肌酶,术后1周内检测ANP。结果安置右心室心内膜起搏电极不引起血清心肌酶异常升高,手术前后相比P>0.05,提示无心肌坏死。VVI右室心尖部起搏使ANP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196.26±71.31和267.50±97.4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VI右室起搏后,ANP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cardiac dual chamber pacemaker,DDD)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540例植入永久性DDD且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根据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将患者分为心尖部组200例与流出道间隔部组240例,根据程控数据分为高心室起搏亚组和低心室起搏亚组。统计分析各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共78例(14.4%)出现三尖瓣反流;其中心尖部组三尖瓣反流发生率比流出道间隔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77%(54/260)vs. 8.57%(24/280),P=0.017]。心尖部组术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TR/RA)比流出道间隔部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24±0.314 vs. 0.465±0.213, P=0.035)。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心室起搏亚组相比,高心室起搏亚组术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52±0.287 vs. 0.435±0.223,P=0.026)。结论永久性DDD心尖部起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其发生机制与起搏电极及三尖瓣位置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疗效.方法 以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组:单腔起搏器(VVI)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2例,A组)、VVI右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B组)、双腔起搏器(DDD)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3例,C组)和DDD右室间隔部起搏组(19例,D组).分析四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6、12、24个月的起搏阈值、导线阻抗、QRS波时限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四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B、D组术后即刻的起搏阈值较A、C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起搏感知及阻抗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后,A、B、C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D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因此,DDD右室间隔部起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脏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