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李秀林教授认为中风病急性期病机关键在于肝风挟胃之浊气上扰清窍,治疗当清肝泻胃;偏瘫多属痰瘀阻络,治疗当逐瘀化痰通络;失语多为痰阻廉泉为患,治以开窍化痰,临床疗效卓。  相似文献   

2.
李任先运用化痰法治疗脾胃病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任先教授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 ,认为“虚”和“痰”是脾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虚为生痰之本 ,痰为致虚之标。治疗脾胃病时强调“痰气同治”,以燥湿化痰、健脾养胃为要 ,疗效肯定。其从痰论治脾虚的思想对以脾气虚为主的脾胃病证治 ,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王常松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胸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上血不养心者,治宜健脾和胃,养血复脉,方用八珍汤加减;痰浊痹阻者,治宜化痰泄浊,通阳行气,方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心血痰阳者,治宜祛瘀通脉、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气机郁结者,治宜疏导气机,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历代医家论述、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三方面探讨失眠从脾胃论治。认为脾胃化源不足,气血亏虚、脾胃气化不利,心肾不交,脾虚痰火内生,上扰心神及饮食积滞胃腑,胃气上逆均可导致失眠。临证分别采用健脾益气养血、化痰清热、交通心肾、和胃安眠之法,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赵法新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从脾胃论治内科疑难杂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总结其采用养阴益胃法治疗阴虚胃燥呃逆案;温养健脾补中气法治疗少年体弱胃下垂案;沙参芍药治疗气阴双亏胃脘痛案;芳化健脾法治疗脾虚湿阻久泄泻案,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范红玲 《河南中医》2011,31(7):728-729
王立忠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痛初期常因外感风寒诱发,逐步发展,渐成风痰上扰、面部经脉瘀阻之证,临床将其辨证分为风寒阻络型和风痰阻络型,分别给予自拟祛风散寒止痛汤和祛风化痰止痛汤治之,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7.
报告王兴臣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HC-NH)1例。王兴臣认为此例患者的病机为痰瘀阻络,风阳上扰清窍,应从脾胃论治,治以健脾化痰,平肝息风,兼活血化瘀,采用三因司天方白术厚朴汤加减,配合以氟哌啶醇、氯硝安定控制舞蹈症状,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吴一纯教授从医50余年,他常说:“医不仅能治病,而贵在治难治性疾病”。他在治疗疑难杂症,特别是肿瘤、善于从痰论治,而以化痰瘀调治肿瘤疾患为其独到的学术经验之一,此将其论治痰滞瘀结证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总结部分以飧读者。1痰瘀证的病机吴一纯教授常言:“‘百病皆与气相关’,气滞于脾、脾胃虚损,津液失于运化,痰病则生,脉相灌渗,痰滞与血瘀病因均可始于气,临床论治虽有相似之处,但容易含混,究其根本,终有差异。”痰病的病因可归纳为:(1)情志抑郁,忧思伤脾,或素为脾虚之体,饮入水谷不能尽化,致水湿停聚,凝…  相似文献   

9.
胸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位在心,证属本虚标实,本为阴阳气血的亏损,标为痰浊、瘀血、阴寒。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生痰之源",痰浊为胸痹的主要致病因素,也为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从脾胃论治胸痹,实为胸痹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经临床验证归纳总结为:健脾益气,补益中气;健脾养胃,滋补营血;芳香化浊,理气和胃;温中健脾,宣通胸阳;益气健脾,滋补心血;健脾益中,温化痰饮;温通心阳,健脾益胃;开脾通阳,健脾化痰八种从脾胃论治的方法。验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中医治疗,强调辩证审因论治。如激越狂躁,为痰火扰神所致,治以清心泻火涤痰;妄言幻觉,为瘀阻脑窍所致,治以通窍活血祛瘀;惊恐胆怯,乃神失所养导致,治以益气补血复神。  相似文献   

11.
全国名老中医娄多峰教授从事骨伤病学、风湿病学教研工作60余载,立"虚、邪、瘀"治痹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如:从脾虚痰瘀痹阻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治以益气健脾养血、化痰通络蠲痹;从督虚邪侵、瘀血痹阻论治强直性脊柱炎,治以益肾舒督、通络蠲痹;从湿热痰浊痹阻论治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治以清利湿热、化浊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12.
衷敬柏教授主张从气机失调论治失眠,表现为肝气不疏者,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气机失调,导致痰气交阻、胃不和而卧不安,治宜行气健脾、化浊安神;郁热上扰、心神不宁,治宜轻宣郁热、清心安神。临证时多以调理气机为基础,兼顾化痰清热,同时配伍重镇安神以及花类药物,标本兼治,从而使气机调畅、阴阳相交,失眠向愈。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以胃气上逆立论,深究胃气上逆之因,采用辩证论治方法,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食滞胃脘,胃气上逆;肝郁化火,横逆犯胃;痰(湿)热中阻.胃失和降;脾胃虚弱,升降失调等证型,分别采用消食导滞、疏肝解郁、清热化痰燥湿、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之治法,使邪实得去,使虚得补,胃气得降,诸症自除.  相似文献   

14.
清代医家陈士铎善于从痰治呆病,认为呆病的病因病机有三:起居失节,胃中虚火灼津成痰,痰火扰心;肝郁胃衰,生痰化火,扰及心神;心脾两虚,心神不守,痰迷心窍。但其关键病机为脾胃损伤而生痰,痰扰心神而致呆。辨证时陈士铎善于以呆病新久、症状辨脏腑病位。治疗方面提出"治痰即治呆"的治则,具体治法包括补胃气、清胃火、消痰安神法,健胃通气、祛痰安神法,补益胃气、滋养肝血、祛痰安神法,补益心脾、消痰安神法。依据病因病机与治法,其用药特点为常用健运脾胃药、善用引经药,并有特殊服药法,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李敬林教授从脾虚生痰论治糖尿病多汗症经验,即糖尿病当从脾虚辨治,脾虚生痰乃糖尿病多汗症的发病之本,治宜健脾化痰,立足于本。指出:辨证治疗,当不拘古法。从痰论治,标本兼治,祛痰不忘健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支气管炎辨证分型论治。结果:风寒袭肺型:治以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风热犯肺型:治以疏风清热、肃肺止咳;风燥伤肺型:治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风寒束表型: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肺脾肾虚型:治以补肺脾肾、止咳定喘。咽源性咳嗽治以疏风润燥、清热利咽之法;支气管扩张治以清肝泻肺、祛痰止血之法;肺炎初期之治宣肺清热、止咳化痰定喘;中期之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结论: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温胆汤经后世医家演绎,多用于治疗内科风痰内扰之疑难杂症,鲜用于治疗儿科疾病;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琚玮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脾虚肝旺,肝木生风,脾虚生痰,治疗应该以清肝祛风,健脾化痰为主。在黄连温胆汤基础上灵活加减用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值得深入探究此方在儿科疾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杨祥 《中医药通报》2008,7(5):54-55
本文通过“癫狂痫痉始于心”及“痫病之痰,因火所作”,阐明“心火上扰”是导致痰闭心窍,元神失控,癫痫突发的重要关键。提出治痫必清心,清心必化痰,化痰必降火,从“心火论治”的癫痫治法,并通过验案来说明癫痫从“心火论治”确是治疗癫痫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肖成老中医治疗小儿中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成老中医认为中风病不受年龄限制,只要证见僻不遂,言蹇语涩,神昏跌仆即诊为中风病。小儿中风多分三型辨治。若脾气不足,风痰阻络,治以祛风化痰,健脾和胃;肾虚肝旺,挟痰阻窍,治以平肝熄风,育阴潜阳;气血不足,风中经络,治以补益气血,祛风通络。临证常用蝉蜕,因可走上达外,用之醒脑开窍,祛风散邪,故有良效。  相似文献   

20.
从脾胃论治胸痹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之病最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的症候制订了栝楼薤白白酒汤等9张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其中“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汤即理中汤也)开辟了从脾胃论治胸痹之先河。脾虚不运,健脾益气,则宗气自旺;血虚失荣,调理脾胃,以助运化,脾运得健则营血充足;痰浊壅盛,健脾化痰,痰消则血脉自通;心肾阳虚,扶助脾胃阳气以资元阳,胸阳得布则痹阻自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