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外膨出,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以腰痛及一系列神经根症状为特征的病症.本病与腰部急、慢性损伤,风寒湿邪外感等因素相关.中医认为其根本在于肝肾不足,筋骨不健,劳损扭挫,或感外邪,闭阻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  相似文献   

2.
罗志军  彭单红 《中医杂志》2011,(Z1):141-1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是引起腰腿痛及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因肝肾亏损,感受外邪,慢性劳损,跌扑闪挫,致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本病属于中医学"腰痹"范畴。临床95%的腰  相似文献   

3.
林鸣 《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0):59-60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中“骨痹”范畴,多由年老体弱、肝肾阳虚、气血失调、骨失滋养,以及长期劳损、风寒湿邪夹杂入侵,令“气血不畅、经络闭阻,不通则痛”而致。其发病关节多为负重、活动范围较大、活动频繁的关节,如颈椎、腰椎、指间、髋、膝、跟部等。  相似文献   

4.
段航  卢敏  蒋梁  王林华  邝高艳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287-2289
文章将卢敏教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案例进行统计,探讨卢敏教授辨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经验。卢敏教授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病机为"虚""瘀",虚责之于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瘀责之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临证之时应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在治疗上,卢敏教授灵活使用经验方,病证结合,处方具有祛邪不伤正,脾肾同调,气血并治,筋骨并重的特点,结合中医外治疗法,重视宣教及功能锻炼,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痹证乃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病机为诸外邪导致经脉闭阻,气血瘀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其中,痛有定处,疼痛剧烈者为痛痹。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笔者以齐刺法加TDP照射,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或骨膜慢性损伤性炎症引起的疼痛,为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痰病之一,中医称本病为“腰痹”。中医学认为,劳逸不当,造成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腰背部经络筋膜劳损,脉络受阻,瘀血凝滞,不通则痛。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青壮年人发病也占相当比例,常与职业和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我科近2年来对该病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炙止痛举隅南京市中医院(210001)苏志峨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疼痛可发生于患病机体的各个部位,其生成,有因实而致病,如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或虫积食积,或跌打损伤,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也有因气血不足,...  相似文献   

8.
疼痛总的病机乃“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则痛”可表现为由多种病因致气机阻滞,进而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痹阻肢体筋脉;“不荣则痛”乃气血亏虚,肢体筋脉失于濡养所致。治疗宜遵循“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实证疼痛病机乃气血不通,而肝主疏泄,可调节一身气机,气血的正常运行有赖肝司疏泄,故程丑夫教授临证多基于“诸痛治肝”指导辨治。本文结合验案介绍程教授运用“诸痛治肝”理论治疗头痛、胸痹心痛、胃痛等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外邪等引起,并与本人体质、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一定关系,这个时期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血运行受阻,以致“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10.
痛证治验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发生于患病机体的各个部位,有虚实之区别。因实而致疼的有: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等。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有因气血不足或阴精亏损,脏腑经脉失养,因虚而致痛的。痛症的临床治疗,着重要知道疼痛的部位...  相似文献   

11.
正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在中医古籍中曾记载有:"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症"等,其病因为感受外邪,气血闭阻;或过度劳累,损伤筋脉,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或年老体衰,肝肾亏虚,气血亏虚,不荣则痛。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尤其是肩关节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早期治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及颈椎间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等出现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筋肉,或感受外邪,客于经脉,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筋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术点穴疗法的发展源流,及其治疗筋伤骨病的临症经验,阐述其治病机理,诠释中医整体治疗观在国术点穴疗法中的内涵:气血同调,国术点穴把调理气血、恢复气血之平衡作为伤科治疗大法,强调治疗慢性劳损以行气为主,急性损伤则活血为先;筋骨并重,以筋为主,并强调矫正机体筋骨应力平衡失调,减缓筋骨形态、功能发生退变,从而减少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14.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痛经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所谓“不通则痛”。属蒙医“萨仁赫日”,宫寒、气血不通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20岁~50岁的青壮年,是引起腰腿痛及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痹证"、"腰腿痛"范畴。多因肝肾亏损、感受外邪、慢性劳损、跌扑闪挫,致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患者长期受风、寒、湿侵袭,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压力增加,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以及负重、  相似文献   

16.
疼痛主要是“气血不通”和“气血不荣”状态,被神感知后形成。“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都属于气血运行异常状态。治疗疼痛的关键在纠正和改善气血运行的异常以及治神。针刺镇痛主要取决于针刺部位经络俞穴所具有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7.
郭艳幸教授认为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以气血失调为本,经脉不通,筋骨失养,从而致“痹”。其善于从气血共调、标本兼顾、筋骨互用、肝肾并举、动静互补等指导思想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18.
魏稼教授运用针灸加中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颇有独到之处,随诊数月,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属腰痛范围,多因年老体衰,精血不足,经脉失养所致,不少患者还兼有外感寒湿、或气滞血瘀,致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魏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以至辨证重点应抓住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1 筋背衰老经脉失养《灵枢·经脉》云:“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筋骨血脉是维持机休正常的体位姿势和运动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年龄增长骨与筋的机能逐渐衰退,气血渐虚,不能濡养经脉,于是导致腰痛的发生。这与现代医学所谓老年退化性改  相似文献   

19.
灸法治疗下颌关节炎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李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医院魏宏哈尔滨铁路卫校魏占庆下颌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感受外邪,尤其风寒之邪或气滞血瘀闭阻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致病。由于患者张口困难疼痛,进而影响说话进食等,给患...  相似文献   

20.
李勇强教授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外是风、寒、湿、劳损,内是痰瘀,关键是气血,并关乎脾胃肝肾,病机可以概括为"不荣则痛、麻"和"不通则痛、麻",其治疗原则是蠲麻除木止痛。在论治用药上,李勇强教授主张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注重运用健益脾胃,补肝肾,活化气血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