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隔物灸脐法在卒中后患者的康复中广泛应用,对卒中后出现的排尿障碍、偏瘫、便秘、腹泻、抑郁、焦虑、失眠、认知功能障碍、失语、吞咽障碍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多从中医经络理论和生物全息论以及西医脑-肠轴理论、炎性反应及脂类代谢等方面阐述隔物灸脐法对卒中后患者的干预机理,其中以脑-肠轴的作用机制研究最为深入。目前,隔物灸脐法尚无统一的临床操作规范及疗效评价标准,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完善隔物灸脐法的操作规范并建立艾灸的量效关系,使隔物灸脐法在卒中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正>脐灸又称"灸脐法",总属中医外治法中的"脐疗法",又细属"蒸脐法""熏脐法"类别,是脐疗在临床中运用广泛而确有疗效的代表方法之一,即在脐部采用隔药或隔物等形式施以灸法,从而起到防治疾病的效果[1]。山东中医药大学高树中教授1992年就对"脐疗法"进行了系统而较为全面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溯隔姜铺灸的历史,阐述隔姜铺灸的概念及作用机理,总结隔姜铺灸疗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检索近10年有关隔姜铺灸疗法的历史及现状,以及归纳整理该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情况。结果:通过对隔姜铺灸疗法的理论探讨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总结出隔姜铺灸治疗以多种理论为基础,包含中医经络、皮部理论及现代医学的渗透给药理论,且对常见多发妇科疾病有较突出疗效。结论:隔姜铺灸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如痛经、习惯性流产、卵巢早衰、产后身痛等有较好疗效,以此期待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4.
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被广泛运用于包括急症在内的中医临床各科疾病。古代常用的急症脐疗方法包括直接灸脐法、隔物灸脐法、熨脐法、药物敷贴法、脐部按摩法、浴脐法、脐部拔罐法等。脐疗法的作用机理与脐的特殊生理和解剖结构有关。但就现在急症脐疗法的研究而言,相应文献整理总结仍属空白。笔者希望今后对急症脐疗法相应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挖掘,总结适宜病症,提炼适合现代临床的治法,来更好的应用于现代临床急症。  相似文献   

5.
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隔物温和灸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根据病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以针刺疗法为基础疗法,治疗组采用隔物温和灸,对照组采用物理热疗加拔罐疗法,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疗效比较,临床控制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晨僵、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及最大步行距离、行不平坦地面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肯定,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该法有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减少炎症刺激,提高痛阈值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隔物灸,又称间接灸,是指用某些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一种外治法,具有艾灸疗法的一般特点,又因间隔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此疗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患者易于接受[1],现将古代医家对隔物灸间隔物的论述浅析如下。1东晋医家论隔物灸间隔物东晋医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被认为是记载隔物灸现存的最早文献,文中详细记载了隔物灸间隔物有大蒜、盐、椒面饼、巴豆、豆豉、瓦甑、雄黄7种,可治疗多  相似文献   

7.
隔药灸脐法延缓衰老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树中  王军 《中国针灸》2007,27(6):398-402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疗法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隔药灸脐组30例,采用隔药灸脐治疗,每周2次;针刺组21例,取肾俞、太溪为主穴,每日1次;西药组20例,口服VitE胶囊,每次0.1g,每日2次。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临床症状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且隔药灸脐组改善更显著(P<0.01);3组SOD含量均明显提高(P<0.01),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隔药灸脐组与针刺组相比SOD、MD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隔药灸脐组与西药组相比SOD、MDA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脐法能明显延缓衰老,其机制与改善体内SOD、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方法 将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隔药灸脐组和艾条灸脐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采用VAS评价腹痛程度以及用LC-MS联用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浆代谢产物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VAS值随治疗周期逐渐降低,隔药灸脐组VAS读数的下降幅度大于艾条灸脐组(P0.05);隔药灸脐法可升高血浆中20α-二氢黄体酮、孕烯醇酮、前列腺素E2、γ-氨基丁酸的含量,降低雌酮、前列腺H2的含量,艾条灸脐法可降低5’-磷酸吡哆醛的含量。结论 两种疗法均可改善患者的腹痛症状,但是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优于艾条灸脐法,其可能是通过调节雌酮、孕酮以及前列腺素等激素水平从而发挥治疗痛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隔药与隔淀粉灸脐法治疗实证便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实证便秘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脐组和隔淀粉灸脐组,每组30例。隔药灸脐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隔淀粉灸脐组采用隔淀粉灸神阙穴,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期观察两组患者便秘严重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PAC-QOL),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隔药灸脐组便秘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优于隔淀粉灸脐组(P0.01,P0.05);隔药灸脐组对实证便秘各个证型,即热秘(84.6%)、气秘(77.8%)、冷秘(87.5%)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对热秘、气秘的改善优于隔淀粉灸脐组(均P0.05);隔药灸脐组有效率(25/30,83.3%)优于隔淀粉灸脐组(13/30,43.3%)。随访期,隔药灸脐组便秘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优于隔淀粉灸脐组(P0.01,P0.05);隔药灸脐组有效率86.6%(26/30)优于隔淀粉灸脐组的50.0%(15/30,P0.01)。结论:隔药灸脐治疗实证便秘的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且远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法与隔淀粉灸脐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的影响,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验证药物对脐疗疗效的影响,并阐释脐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药物组31例,淀粉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药物组和淀粉组的痛经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第1周期腿痛、腹泻和易激惹症状上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周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疗可以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且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相比之下,隔药灸脐与隔淀粉灸脐疗效基本相当,在第1周期改善腿痛、易激惹症状上隔药灸脐优于隔淀粉灸脐,在改善腹泻症状上隔淀粉灸脐优于隔药灸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括了近年来艾灸疗法在原发性痛经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报道,列举了单纯灸、隔物灸、针灸并举及其他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高树中教授“脐关”理论与临床应用经验。高教授提出脐为三焦将原气从下焦传至中焦的“关”,是人体阴阳气化、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可称之为“脐关”。临床中,结合望诊、触诊、切诊应用“脐关”理论辅助疾病诊断,创立了通“脐关”以疗疾之法——脐针疗法、脐灸疗法。脐针疗法常取高氏脐部五穴(脐心、脐胃、脐肝、脐肾、脐肺);脐灸疗法强调“生猛辛香温”是选药原则,采用多种隔药灸脐法。  相似文献   

13.
隔物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疗法,最早出现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隔物灸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大量专著中都有记载,并将隔物灸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到现代隔物灸应用范围扩展到防病、保健,并重视其实验研究。对葛洪、孙思邈、《外台秘要》、宋金元医家、明清医家、现代医家有关隔物灸的论述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4.
龚廷贤是明代旴江著名儒医,《万病回春》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对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书中记载的灸法和脐疗法应用颇具特色,通过分析,现将其总结为拓宽灸法治疗范围、丰富灸穴取用思路、善用麦粒灸隔物灸、审慎施灸注意事项、突出脐疗应用特色5个方面,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医外治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益气固脱、防病保健作用,对多种虚证、寒证、痰证、瘀证有很好的作用。艾灸的类型根据使用的原料不同有清艾条灸、药艾条灸、红外热敏灸:根据艾灸的剂型有艾条灸、麦粒灸、薄棉灸;根据艾灸手法有回旋灸、雀啄灸、混合灸、急灸、缓灸;根据隔物不同有隔物灸、直接灸,其中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隔盐灸等。  相似文献   

16.
隔药灸脐法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隔药灸脐法与隔淀粉灸脐法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40例脾虚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隔药灸,对照组采用隔淀粉灸,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脾虚泄泻症状评分在治疗期和随访期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隔药灸脐较隔淀粉灸脐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泄泻症状。结论脐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泄泻症状,隔药灸脐优于隔淀粉灸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疗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脑肠肽含量的影响。方法:33例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物灸脐组(11例)、隔淀粉灸脐组(11例)和西药对照组(11例),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与隔淀粉灸脐组、西药对照组比较,隔药物灸脐组患者血清SP、VIP和5-HT含量明显下降(P<0.01),隔淀粉灸脐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脐疗可通过降低IBS患者血清SP、VIP和5-HT含量,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隔药灸脐法,又称蒸脐法,也是通常所说的熏脐疗法,是将药物研成极细药末填满脐部,上置艾炷灸之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简、便、验、廉、捷的优点,集中了穴位、灸法、药物的多重作用。隔药灸脐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了临床验证,对内、外、妇、儿、皮肤科等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法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6例,随机分成隔药灸脐组19例和隔淀粉灸脐组17例。观察治疗前后月经综合症状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月经综合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隔药灸脐组与隔淀粉灸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隔药灸脐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明显优于隔淀粉灸脐。  相似文献   

20.
隔物灸法源远流长。隔物灸所采取的隔衬物品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药物到复合药物,隔物灸的具体操作逐渐多样化、详尽化,隔物灸的治疗病症从少量到多类,总体上隔物灸最多见于外科病症的治疗。隔物灸具有集所隔衬物、艾灸、穴位三重刺激的功效,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进步和对自然疗法的推崇,隔物灸不仅用于医疗,还被推广至养生保健。今后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隔物灸疗法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使此疗法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