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同中有异。根据肝、脾生理病理特性,治脾明辨虚实,厘清轻重,活用运脾、健脾、温脾、醒脾、补脾等法;调肝体用并重,精准辨证,活用疏肝、缓肝、散肝、柔肝等法。临床上,治脾与调肝相辅相成,治调并举,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陈兰玲教授运用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经验。临床辨证认为慢性胆囊炎以肝胆气滞证为多见,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肝脾同治,攻补兼施。并注重患者心理疏导,身心同调,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特色突出,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胁痛”、“黄疸”、“肝胀”、“胆胀”等范畴。慢性胆囊炎一般多与胆石症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与治疗亦多有相同之处,为常见疾病之一,因病情复杂缠绵,故施治也应法随证转。笔者在临证过程中,针对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以7法论治,现试述如下: 1 疏肝利胆法 适用于肝郁气滞、胆失疏泄证型。胆附于肝,受肝之余气,溢于胆而成胆汁,为“中精之府”。肝胆相互为用,肝失疏泄,胆气不利,日久结石。治以疏肝解郁利胆。本法在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为常用。常用柴胡、枳壳、香附、郁金行气解郁;白芍柔肝止痛;栀子清热泻火,配以…  相似文献   

4.
慢性湿疹为多种内外复杂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学又称其为“湿疮”“浸淫疮”。贾颖老师从事临床及科研数十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认为该病是肝脾肾三脏同病,而重在肝脾,正虚邪实是其病机特点。临证治疗中以调肝调脾为主、调肾固本为辅,三脏同调,强调健脾疏肝是医治慢性湿疹的关键,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脾不和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经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肝脾不和型慢性胆囊炎患者均给予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中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结果:32例肝脾不和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经中医治疗,22例临床治愈,占68.8%;6例患者好转,占18.8%;4例患者无效,占12.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中医治疗肝脾不和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磁石为主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效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石为主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效佳颜永潮(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321100)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胁痛”“肝胀”“胆胀”等范畴,它们常合并存在,在症状与治疗上亦类似。临床上多以气滞、湿热、实火而从舒肝理气止痛、清热利湿、泻火通下论治,而运用镇惊安神...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谢晶日教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总的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热疫毒之邪滞于肝脾,病久湿热瘀毒互结,终致肝脾肾虚损。病位及病性方面,谢师指出慢性乙型肝炎初起责之于肝,继则累及脾、肾、胆、胃等,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方面,谢师针对该病“虚毒瘀”的病机分别提出了“健运脾胃,顾护根本”“清热解毒,兼重除湿”“活血祛瘀,缓通肝络”的特色治法;用药方面,寒温并举,苦甘齐施,辛散气血,肝脾同调;常用药物有柴胡、黄芪、白术、太子参、陈皮、鸡内金、连翘、板蓝根、田基黄、水飞蓟、泽泻、猪苓、三棱、莪术、延胡索、川芎等,其辨证思路清晰,选方加减灵活,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慢性胆囊炎属于中医“胆胀”范畴,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程较长,病情反复难愈,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西医治疗本病常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且长时间应用西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经过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与临床实践,中药治疗本病具有可行性,不良反应小.谢晶日教授从医四十载,经过不断总结,提出“肝脾论”思想,对肝胆脾胃...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技术革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中,开展实现中西医合作以来,我们针刺十四例胆石症胆囊炎(其中门诊四例),各已获得满意疗效。现就于住院典型十例作一介绍:根据中医论点对胆石症胆囊炎体会攷诸祖国医学文献,未见有胆石症胆囊炎之病名。但有几种症候名称为“肝气痛”、“胁痛”、“胃脘痛”、以及黄疸等症状,似乎与胆石症胆囊炎的临床症候有关。祖国医学对“胆病”多是与肝胃脾联系起来分析理解,因为肝与胆为表里,当胆石绞痛发作称之为“肝气痛”、  相似文献   

10.
纪立金临床善用柴平汤治疗胃脘胀痛,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他认为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脾胃不和是胃脘胀痛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则应重视疏肝和胃、调和肝脾。笔者剖析了纪立金对胃脘胀痛病因病机的独到认识以及对柴平汤方解的释义,并通过医案举例,总结了纪立金运用柴平汤的经验心得,希望柴平汤能更多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胆囊炎,祖国医学中多属“胁痛”范畴。肝胆位居胁下,其经络布胁肋,故胁病多责之于肝胆,其发病可由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或胆道蛔虫病引起,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笔者在临床过程中运用辨证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因病机《索问·六节藏象论篇》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应于春,主升发,属少阳位居半表半里,寄藏相火,为阳气出入的枢纽,命门之火气赖少阳胆气的升发,转枢而布达全身,发挥其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胆附于肝,其经脉络肝,胆贮藏和分泌胆汁的功能是否正常与肝主疏泄的功…  相似文献   

12.
从升阳举陷法、调肝健脾法、脾肾双补法三方面入手,探讨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即肝、脾、肾三脏同治同调,以治脾为关键,并在临床治疗中提供了佐证,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痛风”“痹证”等范畴。李应存教授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为素体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痰湿留滞于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浊毒流注于骨节。治疗应标本兼顾,肝、脾、肾三脏同调,以泄浊通络止痛为主,临床常用大泻肝汤、大补脾汤和大补肾汤,收俱佳效。该文介绍李应存教授肝、脾、肾三脏同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相似文献   

14.
柴平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柴平汤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机理 ,通过辨证论治 ,随证化裁 ,观察了该方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 ,总结门诊病历 40例。  相似文献   

15.
张荣春  周宇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364-1367
张德超老中医诊治慢性病毒性肝炎,提出“血分湿热毒瘀与由脾入肝伤肾”的病机观,“气血并理、脏腑同调、邪正兼治”的治疗观和主方结合辅方的处方观;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提出代偿期、失代偿期分别从“气血痰虚”“气血水虚”的治疗策略与“四宜四不宜”的治疗原则;自拟“垂黄降酶汤”“养肝解毒丸”“复肝散”等验方,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穴籽压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耳穴籽压治疗,双耳交替取耳穴(胆、耳迷根、神门、肝、脾、胃、皮质下、内分泌、三焦),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使用耳穴籽压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最短的1h起效,最长的2天开始起效。12例患者中3例痊愈,7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3.3%。结论:耳穴籽压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变,临床上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中医认为主要与“湿热”相关,胆胃同居中焦,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二者在引起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上有着重要作用,探讨胆胃关系在指导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脾切除术后、急性或慢性失血等,本文通过举例一则,证实逍遥散治疗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较单纯西药治疗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肝脾同调,气血兼顾。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胆囊炎从脾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慢性胆囊炎“脾虚胁痛”致病说自古至今医家未明确提出。临床经验证实,将慢性胆囊炎分为肝脾不和、肝郁脾虚、脾虚血瘀、湿热困脾型辨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肝病实脾"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病实脾”之说,是由《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演变而来,是肝病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对“肝病实脾”之论深加研究,对认识肝病的发生发展,指导临床和提高疗效,意义甚大。“肝病实脾”之机理1·肝(胆)与脾(胃)的关系1·1经络方面足厥阴肝经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