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种髋关节置换术(即全髋关节置换术、单极和双极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12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全髋组52例、单极组32例和双极组44例,比较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术后功能(Harris评分)、手术出血等情况。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显著高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5);全髋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1),而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5)。结论三种置换术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最好,双极次之,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需考虑老年患者的全身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10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按术式差异分为半髋关节置换术组(n=53例)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组(n=53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安全性。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两组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更多,卧床时间更长(P<0.05)。两组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HS)评分高于术前,不等长例数少于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且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HHS评分更低,VAS评分更高(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不等长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量表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和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行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23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20例,随访3~5年.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失血、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作比较,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 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与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相比较,在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上未见明显差异;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失血方面均少于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在术后疼痛率、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术和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方面各有优势.对于那些较年轻或者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93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8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95例采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随访期间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EURo-QoL(EQ-5D)评分及变化趋势。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 01),但两组术后血液需求量及血栓、房颤、感染、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两组未见显著差异(P>0. 05)。两组随访期间Harris评分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 01)。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EQ-5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术后12、24、48个月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1)。结论对于预期寿命短、活动量少的老年患者使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明显,对于预期寿命长、活动量大的老年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年SF-36量表各维度及总体健康的评估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创伤更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生活质量更好,临床应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86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行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随访48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判定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无显著差异。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99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进行分组,单号50例(50髋)为全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双号49例(49髋)为半髋组,行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半髋组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全髋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髋组(P0.01);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确切,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接近,但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从而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后外侧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常规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医院骨伤科就诊的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53例)及常规组(5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组则采用后外侧常规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5 d柄假体颈干角及髋臼外展角角度)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长于微创组(P<0.05);手术后微创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高于微创组(5.66%)(P<0.05)。结论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该院诊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疼痛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更好,并且患者的疼痛度较低、术后并发症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FHR)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优良率分别为90.9%、95.0%(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样可以达到治愈股骨颈骨折的目的,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直接前方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实行标准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置换过程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假体位置、术后疼痛评分、术前术后血清肌酸激酶、置换后Harris评分、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数字评价分值、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及股骨假体前倾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置换后3、6、12个月Harris平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前方入路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比较小,且患者术后假体位置良好,髋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张宗光  刘萍  张玉玉 《山东医药》2011,51(26):88-89
目的比较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40例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置换组)、38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固定组)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住院费用。结果置换组与固定组手术时间相近(P〉0.05);与固定组比较,置换组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短、髋关节Harris评分较低、住院费用较高(P均〈0.05)。结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均可;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3%,对照组优良率为82.1%,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稍多于对照组、但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遗留关节疼痛、关节周围骨量丢失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亦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共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包括1例关节后脱位,1例股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共,7例发生并发症,包括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坠积性肺炎,3例关节翻修,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改良麦氏截骨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21例采用改良麦氏截骨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组),37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置换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相比,P均>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内固定组与置换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4.3、62.6 min(P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0、387 mL (P<0.05),手术费用分别为6 200、10 360元(P<0.05).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内固定组优6例、良11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5.0%,置换组分别为25、9、3例和91.8%,置换组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麦氏截骨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均较好,但前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费用低,更适用于经济条件受限或其他原因不愿意接受关节置换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关节置换方式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及预后生存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69例患者基本情况及随访结果,按照置换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28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对照组,4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3年以及5年时的简明健康调查(SF-36)量表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观察组(P<0. 05),下床行走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 05)。两组住院时间、髋臼外展角和髋臼前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术后3年及术后5年,观察组Har-ris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随访期间出现2例股骨假体下沉,1例髋臼磨损,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出现2例假体后脱位,于麻醉下复位皮牵引固定2 w后,未再脱位。结论两种手术各存在明显优缺点,其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中期疗效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THA治疗57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观察组)的临床资料,与既往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A)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卧床时间等,同时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THA髋关节功能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预后优良率7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如假体松动、假体中心性脱位、异位骨化、髋臼塌陷及假体端骨折的总发生率为10.5% (6/57),显著低于FHA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大,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01~2015-06收治的6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置换组(n=35)和内固定组(n=33),内固定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置换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长于或多于内固定组(P0.01),但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Harris评分为(73.15±5.27)分,内固定组为(52.08±3.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0例)和全髋置换术(5例),并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过4~22个月,平均8.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3~4周恢复行走功能,按Harris评分,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简单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促进老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分高于对照组分,(P<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活动及髋关节功能恢复,但手术时间较内固定术长,术中出血较多,临床应个体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5例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和随访,比较3种术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价、并发症以及再手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经9~48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为最低,卧床时间最长,并发症和二次手术率最高,髋关节功能最差(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小,但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翻修率较高,术后功能较差.人工全髋置换术尽管手术创伤较大,但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最好.结论 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较差.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合体质较差、对活动要求不高或年龄较大的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体质较好的、对活动要求较高的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