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穴位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4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给患者日常生括带来不便和痛苦。笔者于2005年~2009年间,采用穴位艾灸方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4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2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较为常见,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目前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而笔者近年来采用电针配合艾灸法治疗本病28例,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论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21)姜吉吉梁丽娟【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眼病为糖尿病三大慢性并发症,估计在糖尿病患者中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NB)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主要以严格控制血糖为主,辅以功能训练和按摩、理疗等方法,而长期连续导尿引流则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笔者于1996年1月-2005年8月采取艾灸合低频脉冲治疗该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后合并感染引起,是造成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及防治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对促进局部创面愈合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截肢率。为探讨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国内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外治情况做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作为危害性较大的一种遗传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针对其合并慢性并发症的治疗,近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从传统医学角度来分析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症型,并据此提出一些常用的中药及合剂,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作为危害性较大的一种遗传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针对其合并慢性并发症的治疗,近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从传统医学角度来分析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症型,并据此提出一些常用的中药及合剂,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主要以严格控制血糖为主,辅以功能训练和按摩、理疗等方法,而长期连续导尿引流则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我们于1996.1-2005.8采取艾灸合用低频脉冲治疗本病6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还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糖尿病是世界公认的四大顽症之一,并以终身服药、并发症多等特点而困扰着广大患者。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善,发病率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2000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6.4%。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如何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是保证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能否达到临床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多表现为餐后饱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近5年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发现针灸对糖尿病胃轻瘫Cajal间质细胞、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及肠神经等方面具有调节作用;并从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埋针及联合治疗等方面概述了针灸对本病治疗现状,发现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具有多靶点、多角度的治疗优势,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而且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1.
从虚、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红霞 《河北中医》2009,31(2):209-2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晚期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病程的延长,患病率在90%以上,它既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原因之一,因此应重视对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除有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及血糖、尿糖升高外,常合并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甚则肌肉萎缩及行走无力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提示深浅感觉减退及跟腱反射、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消渴、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研究的主要课题。糖尿病强化治疗(DCCT)的研究已经证实,血糖控制水平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严格控制HbAlc可大大减少糖尿病病人的慢性并发症。我们对门诊和住院的67例乙型糖尿病病人HbAlc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与慢性病发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晓春 《北京中医》2007,26(11):699-700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威胁其生命。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20万人死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每10名35~64岁的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居民早逝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必须从“既病防变”上下功夫。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尽可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本期继续组织中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方面的专家就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专题笔谈,期冀共同提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社会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急剧增多的趋势,一旦确诊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而威胁着生命健康。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除了不断提高治疗水平外,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其对本病的认识,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自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病死率显著下降,但随着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因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而病死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30%。目前,开始透析的新患者中有25%是糖尿病患者。现将我院5a来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在血液净化应用中并发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目前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以控制和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做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有显著的优势,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也以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长期综合性治疗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由于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和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已成为本社区居民的主要疾病之一。然而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除了急性期住院治疗外,多数时间生活在社区中,因此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有助于病人全面康复,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发现并发症,达到很好控制病情的目的,可见社区健康教育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辨治广西玉林地区中医院(537000)李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大血管、微血管、神经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中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肾病、周围神经炎、肠道功能紊乱等,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一定的疗效,以下谈谈治疗体会。一、糖尿病肾...  相似文献   

19.
内外合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临床较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导致下肢截肢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笔者采用院内制剂消渴痹通口服,并予温经通络方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瘀血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慢性并发症的致病因素和病理基础,自从祝谌予教授提出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以来,糖尿病血瘀症及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领域异常活跃。本文就糖尿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结合我们研究的结果,谈谈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