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变化,从ERK信号通路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肠病组和肺肠同病4组。取各组大鼠的肺和结肠组织,用RT-PCR法检测其ERKmRNA的表达,分析肺病、肠病、肺肠同病之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病组大鼠的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肠病组大鼠的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肠同病状态下,大鼠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与肺病组、肠病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肺病状态下可引起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升高,肠病也可影响肺组织ERKmRNA水平的升高,从ERK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上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首载于《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它是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涌现,对于此理论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本文通过文献的学习,介绍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病”等范畴,基本病机是因情志不遂导致的气机郁滞,目前多从心、脾、肝、胆、肾论治。但郁之为病,见症多端,涉及多脏腑间的功能失衡。文章基于肺脏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新兴的“肠-脑”轴理论,从中医学理论和现代研究的角度论证抑郁症从肺、肠论治的依据与可行性,并根据郁证医案加以分析印证,提出以“肺肠合治”法治疗抑郁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中有"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观点,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难治病,现代研究发现COPD患者常并发胃肠道疾病。COPD发生演变过程中,吸烟、抗生素的使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肠道微生态失衡引起的免疫应答损伤、内毒素释放、细菌移位等也会导致COPD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调节制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合理饮食、运动、粪菌移植等是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基本手段。COPD属中医学中肺胀的范畴,临床上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运用肺肠同治法治疗COPD,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及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探索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衡防控COPD,或将成为未来防治COPD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8.
9.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及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肺与大肠相表里进行研究,从三个方面探讨其机理:即肠道气体排泄途径的影响,肠源性内毒素的作用及肠道内分泌物质的影响,指出其治则可归纳为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并治,并提出“肺与肠道相表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习惯性便秘、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等作了分析。认为肺与大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病理关系,这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为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脏病腑治、腑病脏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人体十二经脉和脏腑的相互联系中 ,肺与大肠一对配偶 ,一阴一阳 ,一表一里互相交合 ,联系极为密切。而且源于《内经》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 ,并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 ,该理论已成为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现代医学相比较 ,这种从脏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 ,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 ,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其联系的观点 ,凸现了传统中医理论诊治疾病的优点 ,日益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试图从理论描述 ,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及机理探讨等方面总结“肺与大肠相表里”的… 相似文献
15.
肺与大肠相表里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回顾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的相关文献,认识到目前物质基础研究存在研究方法效率不高,忽视呼吸道和肠道组织中的微生态环境、中医学功能态条件及临床研究设计不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等不足。提出应根据肺与大肠网络联系结构的特点,摒弃以某一种物质或某一条线性联系路径为起点的研究方法,以处在网络联系结构两个终端的呼吸系统和肠道组织及中间信息联系的关键点血清三者的变化关联作为切入点,应用微生态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高通量地筛选相关物质,同时抓住网络联系中尽可能多的网结,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网络协调机制的研究,建立起新的网络机制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炎症性肠病,病因尚不明确,已被世卫组织确定为“终身性疾病”和“国际难治性疾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药物,激素治疗不良反应较多,生物制剂价格昂贵,应用受限;中医药治疗独具特色与优势。柳越冬教授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为肺脾气虚、湿热内蕴、瘀血阻络;肺脾气虚为本,湿热内蕴为标,瘀血阻络贯穿疾病始终;对其治疗需“肺肠合治”;临床擅用经验方优化溃结方加减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辅以粪菌移植来调整肠道菌群。中医药能够从抗炎、调节免疫、黏膜修复等多个环节发挥治疗作用,收效甚佳。其中粪菌移植为该院现阶段临床科研项目,有提升临床疗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制定的相应治法,比单纯腑病治腑法及脏病治脏法疗效更佳。但目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实验研究方面,第一,实验研究缺乏深度,研究方向较单一,研究数量较少,多以肠病为源头的研究,较少以肺病为源头进行研究;第二,目前的实验研究往往以创伤性、机械性方法制备动物模型,这与人体真正发病机制不同,缺乏可信度;第三,研究多集中在肺与大肠生理关系上,治法上涉及较少。临床研究方面,第一,多数研究集中在肺病治肠方面,而肠病治肺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多数是静态证候的干预,缺乏动态观察;第三,所用方药多数为自拟方剂,缺乏明确的使用指征。今后的研究应遵循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归纳总结从肺论治大肠病和从大肠论治肺病以及肺肠同治的用药指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