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患儿 女, 4个月15天, 因发育异常于2021年6月15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患儿系G3P2, 经剖宫产出生, 出生体重2.35 kg, 头围34 cm, 身长47 cm。入院查体:体重4.6 kg, 身高55 cm, 神清, 长斜头畸形、圆脸、长人中、小嘴、尖下巴、小下颌、手指及脚趾细长、大拇趾宽大等(图1)。心肺腹查体均未见异常, 四肢肌力偏低, 双侧膝腱反射可对称引出。患儿有一2岁的姐姐, 体健。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23-K-002), 在征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后, 采集外周血样进行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显示患儿核型为46, XX, der(10)t(9;10)(q34.11;q26.3)pat, 其父亲核型为46, XY, t(9;10)(q34.1;q26.3), 母亲核型未见异常(图2)。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染色体9q34.11-9q34.3区存在约10.13 Mb的重复(chr9: ?130 883 368-141 016 486?)×3(精确断裂点未知), 涉及DNM1、COQ4、SLC2...  相似文献   

2.
28岁, G3P1, 孕12+1周B超提示胎儿颈部透明层(NT)为2.6 mm, 疑似伴有淋巴管水肿, 孕12+4周复查NT为3.2 mm。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于孕19周行羊膜腔穿刺, 常规进行羊水染色体检查以及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BoBs)的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 XY, del(6)(p22.3p24)(图1), BoBs检测未见异常。孕妇核型为46, XX, 其丈夫为46, XY, ins(10;6)(q22;p22.3p24)(图2)。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检测结果显示胎儿6p22.3p24区存在9.1 Mb缺失, 涉及EDN1、ATXN1和PHACTR1等25个OMIM基因(图3)。经遗传咨询, 该夫妇决定终止妊娠, 引产儿外观无明显畸形, 未行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例嵌合型4号环状染色体患儿核型的成因、临床表型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2月15日于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例嵌合型4号环状染色体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 并对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患儿为足月小样低体重儿, 具有特殊面容、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mos 46, XY, r(4)(p16.3q35.2)[259]/45, XY, -4[25]/47, XY, r(4)(p16.3q35.2), +r(4)(p16.3q35.2)[8]/46, XY, der(4)del(4)(p16.3)inv(4)(p16.3q31.1)[6]/46, XY, dic?r(4;4)(p16.3q35.2;p16.3q35.2)[4]/48, XY, r(4)(p16.3q35.2), +r(4)(p16.3q35.2)×2[3]/46, XY, r(4)(p1?q2?)[2];CMA检测结果为arr[GRCh37]4p16.3(68 345-2 981 614)×1...  相似文献   

4.
先证者 男, 7月龄, 身高62 cm, 体重7 kg。患儿系足月顺产, 出生体重3.2 kg, 3 ~ 4个月会抬头, 5 ~ 6个月会抓物, 小头畸形、特殊面容(睑裂下斜、内斜视、小下颌)(图1A)、四肢短小, 四肢肌张力低, 过敏体质。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进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 先证者核型为46, XY, del(18)(p11.21)mat(图2A)。染色体微阵列分析(Affymetrix CytoScan 750K)结果为arr[hg19] 18p11.32p11.21(136 228-14 663 972)×1(图3), 显示18p11.32p11.21区存在14.5 Mb的片段缺失。  相似文献   

5.
女, 34岁, G2P0, 第1次怀孕1+月自然流产, 现因"孕8+周, 复发性流产"于2016年7月15日来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身高162 cm, 体质量62 kg, 外观及智力均未见明显异常, 丈夫身高178 cm, 体质量85kg, 表型未见明显异常。夫妻系非近亲婚配, 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家系成员不良孕产史。性激素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子宫大小24 mm×23 mm×16 mm, 右侧卵巢大小29 mm×14 mm, 左侧卵巢大小26 mm×12 mm。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流产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 XX, add(2)(p21)(图1)。患者染色体核型46, XX, t(2;6)(p21;p12)(图2), 配偶染色体核型46, XY。结合患者及流产胎儿核型分析, 流产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应为46, XX, der(2)t(2;6)(p21;p12)。本研究通过了威海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WHFY-YXLLWYH-L2021002), 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0岁,因婚后继发不孕来我院遗传中心咨询。患者平素月经正常,宫腔镜检形态正常,双侧输卵管通畅;心电图、超声等其他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经伦理委员会审查(KS-2018-KY-36),在征得其知情同意后,对夫妇双方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G显带,计数4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6,XX,i(2)(p10),i(2)(q10)(图1),其丈夫核型未见异常。对患者父母进行染色体分析,其父母核型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34岁, G3P2, 表型及智力未见异常, 于2017年8月5日因"继发不孕症"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遗传咨询后夫妇双方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患者核型为46, XX, ins(10;13)(q11.2;q31q33)(图1), 患者丈夫核型未见异常。患者要求通过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进行辅助生殖, 成功受孕后, 于孕16+4周时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胎儿CNV-seq分析结果未见异常, 胎儿的核型分析结果为46, XX, ins(10;13)(q11.2;q31q33)mat(图2)。本研究通过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KS-2018-KY-36), 夫妻双方均签署了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8.
40岁, G5P1, 既往胚胎停育3次, 疤痕子宫, 否认近亲结婚及家族遗传病史, 无手术、外伤、输血和药物食物过敏史。本次孕中期B超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强回声。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2021RS059), 孕妇及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于孕19+4周行羊膜腔穿刺, 采集羊水标本30 mL, 常规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羊水细胞核型为46, XY[20]/46, XY, t(1;17)(q25;q21), t(4;11) (q25;q23)[10](图1), CMA检测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未见染色体片段的拷贝数异常。夫妻表型正常, 双方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病例:患者男,32岁,因“结婚多年未育”来就诊。患者表型、智力正常,无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精液检查3次均未检到精子。患者兄弟2人,其哥哥结婚多年也未生育,精液检查无精子。父母非近亲结婚,但其母亲有多次自然流产史。图46,XY,t(1;21)(p22;p11)核型图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计数30个细胞分裂相,分析10个染色体核型,其染色体核型为46,XY,t(1;21)(1qter→1p22::21p11→21pter;21qter→21p11::1p22→1pter),其哥哥的染色体核型与其相同,为46,XY,t(1;21)(p22;p11),其父母拒绝做染色体检查。讨论:本文中患者母亲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1例不明原因生长发育迟缓患儿染色体异常的性质及来源, 分析其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9日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NP array)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检测。结果 G显带核型分析结合SNP array技术提示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 XX, dup(7)(q34q36.3), 其父母核型均未见异常。SNP array检测提示患儿染色体7q34q36.3区存在20.6 Mb重复, 具体为arr[hg19]7q34q36.3(138335828158923941)×3, 其父母均未查见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结论患儿为罕见的7q部分重复且为新发变异, 其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有助于临床诊疗及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1.
男, 29岁, 结婚10年, 妻子G4P2, 先后生育1个7岁的脑瘫儿子和1个3岁表型与智力均正常的女儿, 其后2次怀孕均于3个月时发生无明显诱因的胎停流产, 孕期无特殊疾病与服药史。夫妻双方表型均正常, 系非近亲结婚, 无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 无不良嗜好, 家族中其他成员无不良孕产史。患者有1个姐姐, 已结婚并生育1健康男孩。夫妇双方生殖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 细胞遗传学检查提示患者的核型为46, XY, t(6;19)(6pter→6q25.3::19q13.3→19qter;19pter→19q13.3::6q25.3→6qter)(图1A), 其妻子核型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例1男,1天。第1胎顺产。患儿有腭裂,不能吞咽,未见其它异常,数天后死亡。其母亲否认孕早期有流产现象及药物、化学毒物接触史,患儿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染色体G带常规检查,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11)t(3;11)(11pter→11q23∷3q23→3qter)pat(图1)。患儿母亲染色体正常。例2男,25岁,表型正常,智力正常。系例1的父亲。外周血染色体G带常规检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t(3;11)讨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死胎、畸胎、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染色体异常中平衡易位是最常见的一种。平衡易位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例全面发育迟滞伴智力障碍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以及染色体高分辨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变异筛查, 并明确其亲代来源。结果患儿及其父亲的染色体核型均为46, XY, del(18)(q21.1q21.3), 母亲为46, XX。CNV-seq提示患儿为arr[19]18q21.2-q21.32(chr18:48 422 190-58 039 582)×1, 即存在约10.58 Mb缺失, 涉及TCF4基因, 而父母均未发现相同缺失。经染色体高分辨技术发现患儿父亲18号染色体长臂的部分片段(18q21.1q21.3)插入到了5号短臂(5p13.1)。结论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与CNV-seq技术能有效诊断Pitt-Hopkins综合征, 染色体高分辨技术有助于明确染色体异常的亲代起源。  相似文献   

14.
例1 男,4岁,因智力发育明显低于同龄儿,生活不能自理而就诊。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史,其母孕早期无明显原因的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曾服保胎药(药名不详)后好转。查体:身高96 cm,体重14.8 kg,头围52 cm,眼距宽,目光呆滞,对周围事物无反应,耳位低,鼻梁低平,鼻孔朝天,腭弓高,舌常伸出口外,走路不稳。无通贯掌。其父母表型正常,非近亲结婚。   细胞遗传学检查: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患儿核型为46,XY,-13,+der(13)(13qter→13q14∷13p13→13qter),其父核型为46,XY,inv(13)(p13q14),其母核型正常。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25岁,G1P0,表型及智力正常.孕中期唐氏筛查18三体高风险(1/75),于孕19+2周行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经培养后,常规收获制片并G显带,镜下计数30个细胞,分析5个核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6,XY,t(3;7)(q11;p22)见图1a.要求夫妇双方行染色体检查,其夫核型正常,患者核型为46,XX,t(3;7)(q11;p22)见图1b,与胎儿具有相同平衡易位.孕期无有毒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非近亲结婚,患者父母染色体未查.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25岁,G1P0,表型及智力正常.孕中期唐氏筛查18三体高风险(1/75),于孕19+2周行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经培养后,常规收获制片并G显带,镜下计数30个细胞,分析5个核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6,XY,t(3;7)(q11;p22)见图1a.要求夫妇双方行染色体检查,其夫核型正常,患者核型为46,XX,t(3;7)(q11;p22)见图1b,与胎儿具有相同平衡易位.孕期无有毒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非近亲结婚,患者父母染色体未查.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25岁,G1P0,表型及智力正常.孕中期唐氏筛查18三体高风险(1/75),于孕19+2周行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经培养后,常规收获制片并G显带,镜下计数30个细胞,分析5个核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6,XY,t(3;7)(q11;p22)见图1a.要求夫妇双方行染色体检查,其夫核型正常,患者核型为46,XX,t(3;7)(q11;p22)见图1b,与胎儿具有相同平衡易位.孕期无有毒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非近亲结婚,患者父母染色体未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告2例t(1;4)平衡易位的病例。方法 检查夫妻双方染色体,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患者1染色体核型为:46,XX,t(1;4)(q25;q25),丈夫染色体核型为46,XY;患者2染色体核型为:46,XY,t(1;4)(p36;q12),妻子染色体核型为46,XX。结论 t(1;4)平衡易位可能是两位患者不良孕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患儿 男,5个月.因感冒检查发现心脏杂音入院.入院心脏超声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右室肥大、轻度肺高压.同时发现患儿眼裂小、眼角外侧上翘、眼间距宽等特殊面容.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用染色体分析系统AI染色体核型分析工作站的Cytovision分析系统,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完整分析20个分裂相,发现该患儿的染色体为罕见易位型21三体,核型为:47,XY,t(2;21)(2pter→2q21::21q22.3→21qter;21pter→21q22.3::2q21→2qter),+21(图1).其父母核型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拷贝数变异分析(CNV-seq)技术在性发育异常(DSD)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例身材矮小或外阴发育异常的DSD患儿。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全外显子组测序(WES)、SRY基因检测的基础上, 进行CNV-seq检测以明确病因。结果患儿1和2的社会性别为女性, 染色体核型均为46, XY, WES结果为阴性, CNV-seq结果分别为46, XY, +Y(1.4)和46, XY, -Y(0.75)。其余3例患儿均携带可疑的Y染色体, 综合分析发现其核型分别为45, X[60]/46, X, del(Y)(q11.221)[40]、45, X, 16qh+[76]/46, X, del(Y)(q11.222), 16qh+[24]和45, X[75]/46, XY[25]。结论联合运用CNV-seq等分子遗传学技术明确了46, XY DSD患儿的Y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及45, X/46, XY DSD患儿可疑Y染色体的性质, 为其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