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轻、中度近视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2012年1月—2022年4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外治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轻、中度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1,595例(3,093只眼)6~18岁患者,其中试验组1,540只眼,对照组1,553只眼。使用中医外治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发展的试验组总体有效率优于阿托品滴眼液组[OR=5.160,95%CI(3.770,7.060),Z=10.250,P=0.000]和(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组[OR=4.320,95%CI(3.060,6.100),Z=8.310,P=0.000],在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MD=0.070,95%CI(0.050,0.090),Z=6.230,P=0.000]、控制屈光度进展[MD=0.360,95%CI(0.290,0.440),Z=9.100,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获得研究方案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象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文献,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RCT,共2003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结果: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总体疗效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明显;患者NIHSS、BI指数、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改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法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以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面搜集并纳入已公开发表的穴位埋线法干预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16年12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基本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共4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穴位埋线法在提高临床疗效[OR=4.25,95%CI(2.35,7.66),P<0.00001]和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SMD=-2.61,95%CI(-3.05,-2.17),P<0.00001]方面存在优势。结论:针对失眠患者,穴位埋线法较常规药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睡眠质量,临床可将其作为一种治疗失眠的手段。鉴于纳入研究数量和方法学质量有限,上述结论有待更多严谨可靠的临床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VIP以及Wan Fang Data数据库,搜集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6年10月。2名评价员独立进行筛选文献、资料提取以及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RCT,包括1 8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COPD可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同时可有效改善肺功能、血气分析、中医证侯积分,而在呼吸困难评分方面与西医常规治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子养亲汤加减(或联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COPD疗效肯定,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其疗效及安全性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贾鲲  李海天  吕忠礼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93-1095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腰背肌力、Cobb 角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IS患者的两侧胸段竖脊肌RMS差异明显的低于对照组,Cobb 角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89.74%和69.2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改善了AIS患者的患者的脊柱两侧肌力差异和关节活动度,降低了Cobb 角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系统评价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疗效基础上评述其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中医药辨证治疗COPD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0篇随机对照试验(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评价指标使用较多的有肺功能、生存质量、临床综合疗效、急性加重次数、临床症状体征、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其余如6分钟步行距离、BODE指数、卫生经济学评价则选用相对较少。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用仍不规范,疗效指标的选择应根据临床研究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另外还应体现中医药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黄祖波  周浩  唐兴  曾月  张达  丁松屹  王超 《四川中医》2023,(12):183-185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督灸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成都接受八段锦疗法联合督灸干预的轻度AIS(阳虚型)受试者30例,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ATR、椎体旋转度数进行评定,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轻度AIS(阳虚型)受试者经八段锦联合督灸治疗12周后,Cobb角度[(14.90±2.65)°vs(7.60±1.83)°,P<0.05]及椎体旋转角度[(9.54±1.70)°vs(5.20±1.27)°,P<0.05]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椎体旋转程度的Nash-Moe分级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总有效率93.3%,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督灸可稳定并改善轻度AIS(阳虚型)的进展,适合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彦 《河南中医》2020,40(1):51-55
目的:系统评价炙甘草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炙甘草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文献1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50,95%CI(2.95,6.86),P<0.000 01],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MD=-1.34,95%CI(-1.62,-1.06),P<0.000 01]。结论:炙甘草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今后需要按照标准设计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发军  周凯欣  朱晶 《新中医》2020,52(14):14-19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运用RevMan 5.3软件对建库至2019年1月31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医外治法可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OR=4.48,95%CI[2.27,8.84]),减少便秘发生率(OR=0.28,95%CI[0.22,0.35]),缩短首次排便时间(SMD=-1.00,95%CI[-1.29,-0.72])。结论:中医外治法不仅可以降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提高临床有效率,并可加快首次排便时间,但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更多高质量及大样本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按照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进行病情评估、辨证分型、选方用药;对照组28例以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为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12周后主要症状变化,比较患者治疗前后Sutherland积分、肠镜变化,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临床缓解率、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肠黏膜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具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经方验方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数据库(WF)、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及美国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查找关于SAP应用中医经方或验方治疗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时限检索均从建库至2018年2月。严格按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提取所需资料并使用RevMan5.3软件对总有效率及炎症指标变化:血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 cell,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共计1 472例患者,经Meta分析发现,中医经方或验方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RR=1.20,95%CI (1.12,1.30),P 0.000 01],治疗后炎症指标均明显下降(WBC [MD=-1.45,95%CI (-2.10,-0.79),P 0.000 1],PCT [MD=-0.75, 95%CI(-1.12,-0.37),P=0.000 1],CRP [MD=-3.76,95%CI (-6.51,-1.00),P=0.008])。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同时应用中医经方或验方可提高SAP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SAP患者的炎症指标。由于纳入的部分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以上结论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支持及更多研究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柴胡疏肝散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9月。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涉及105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两组均能改善FD患者生活质量。相比较单独使用中药、中成药或西药,使用柴胡疏肝散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痊愈率,改善临床症状如餐后饱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等,降低FD症状总积分、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敏感性分析得出,纳入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FD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痊愈率,改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评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为纳入研究的文献数量及质量有限,上述结论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双盲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方配合温灸中脘治疗肺脾气虚型轻、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符合标准的140例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化痰方配合温灸中脘+西医基础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每组70例。治疗12周,随访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评分变化,并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可能对疗效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结果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无明显改善(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及病情程度对临床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健脾化痰方配合温灸中脘治疗肺脾气虚型轻、中度稳定期COPD具有显著疗效,并可改善生存质量;治疗方式及病情轻重程度为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阿是穴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8月关于中药阿是穴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文献,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患者共计21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相比,中药阿是穴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有效率更高(P<0.01),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P<0.01),减少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P<0.01)。结论中药阿是穴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虽然目前研究中药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RCT数量较多,但还需要更高级别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蔡艳阳  谢璐帆 《新中医》2020,52(15):19-23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现代中医临床思维的扶正祛邪中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搜集扶正祛邪相关的中药组方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近期临床疗效、体力状况(KPS)、生存率、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199(CA199)、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生活质量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57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 271例,治疗组(扶正祛邪中药联合常规治疗) 301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KPS、ALT、AST、生存质量评分及降低CEA、CA199的效果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现代中医临床思维的扶正祛邪中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能提高其近期临床疗效,改善患者KPS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A199,且能改善肝功能指标ALT和AST。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方法检索从1988年12月~2018年12月的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过筛选文献、偏倚风险评估、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9篇RCT总计762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疗法可以提高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有效率[OR=3.71,95%CI(2.09,6.58),P<0.00001]。结论: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效果可靠,对照其他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但纳入文献中RCT文献质量较低,还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用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客观地评价益气活血颗粒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并微栓子(MES)阳性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IS患者分为益气活血颗粒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颗粒联合西药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 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14 d,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可明显缓解AIS患者中医症状的临床表征以及对患者个体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临床疗效。结果:益气活血颗粒在改善AIS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颗粒能明显减少AIS患者颅内MES数目,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征积分,并可能因此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获益,此种中西医结合治疗AIS的方法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机械牵引治疗,2组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Cobb角的改变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obb角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且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obb角无明显变化(P0.05)。经秩和检验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能够有效地改善AIS患者脊柱畸形情况,体现了传统推拿的优势,避免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方法评价四磨汤为主方的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查找以四磨汤为主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9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比较,四磨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总有效率、胃排空时间及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方面优于西药组,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但在空腹血糖上两者无差别。结论:以现有临床证据基础上,相比于西药,以四磨汤为主方的中药方剂可以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消化道症状、增强胃动力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较少且样本含量较小,亦存在发表偏倚,因此未来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设计严格的高质量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运动疗法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PA)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VIP等数据库,搜集中医运动疗法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6月。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共计7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中医运动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组能显著提高患者氧脉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酯比较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比较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中医运动疗法健康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好。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的局限性,上述结论尚待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