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康复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脑卒中伴有偏瘫下肢功能障碍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手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NF技术的使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均进行Fugl-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的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且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hera-Band弹力带抗阻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住院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Thera-Band弹力带抗阻力训练。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2组病人FMA、BBS、TUGT、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MA、BBS、TUGT、MBI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脑卒中偏瘫病人采用Thera-Band弹力带治疗,能够提高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病人的步行和平衡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纳入标准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患侧下肢踝跖屈肌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及最大步行速度(MWS)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CSI评分、FMA、MWS分别为(10.58±2.50)分、(19.01±4.67)分、(35.93±6.78) m/min,试验组CSI、FMA、MWS分别为(8.41±2.29)分、(23.41±5.45)分、(41.52±8.16) m/min.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踝跖屈肌痉挛明显缓解(t=3.506、P〈0.05),下肢运动功能及最大步行速度明显提高(t=3.358、t=2.886、P〈0.05).结论 经皮电神经刺激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跖屈肌痉挛,提高下肢运功功能,改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均喜 《内科》2008,3(1):40-41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接受内科药物基础治疗,康复组在早期即给予规范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康复治疗。结果 康复组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实施护理干预对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均于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3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以及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结合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双重任务训练,研究组应用经颅磁刺激结合双重任务训练。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表面肌电参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MBI评分及患侧胫前肌的表面肌电参数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胫前肌积分肌电值均提高,协同收缩率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结合双重任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偏瘫患者的临床特征、恢复期康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运动功能方面的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查评定及查阅住院病历来收集资料的方法,从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共收集了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偏瘫患者118位,把患者分成2组(老年组≥65岁;年轻组18~64岁),对患者临床特征、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老年组患者伴发其它疾病数的比率和复发率均高于年轻组,两组患者入院时运动功能无差异(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无差异(P>0.05);老年组患者STREAM改变值、MBI治疗效率和STREAM治疗效率都低于年轻组(P<0.05,P<0.05,P<0.01);两组患者MBI改变值无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偏瘫患者进行预测以及在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时应不同于年轻患者,对老年患者则应首先了解其临床特征,制定适当的较低强度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减少不合适老年患者的治疗项目以降低住院费用来提高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0例。通过加强康复护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对步行功能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104例,分传统组28例、常规组31例、阶梯组45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传统康复训练,常规组加Lokohelp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凭康复师经验和患者感觉判断减重量,阶梯组加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疗程均8 w;观察3组治疗前后步长、步宽、步频、步速、步行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的步长、步宽、步速、步频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步行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3组治疗后的步长、步宽、步速、步频及步行功能分级比较,阶梯组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步行功能的康复,其效果优于传统和机器人常规经验式减重康复训练,Lokohelp机器人增加减重称功能,可直观显示减重系数,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知觉运动想象与视觉运动想象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符合选择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知觉运动想象(KMI)治疗组和视觉运动想象(VMI)治疗组各2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并分别进行KMI训练及VMI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的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项(FMA-LE)评分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级。结果治疗至第6周后,两组患者FMA-LE评分、FAC评级均呈增高趋势,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周后,KMI治疗组FMA-LE评分及FAC评级均高于VMI治疗组(P均0.05)。治疗6周后,两组FMA-LE评分及FAC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MI与VMI均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在患者早期下肢运动功能较差时,KMI比VMI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自护理论为指导的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实施为期6 w的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和6 w后测量其运动功能.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组时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经过6 w系统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较入组时均有提高,且干预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自护理论为指导的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有效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可为今后的康复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下肢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膝过伸的影响。方法 9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病人给予45 d的规范的康复治疗,并给予下肢穴位按摩,对照组病人只给予45 d的规范康复治疗。结果入组45 d时,观察组病人膝过伸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下肢穴位按摩可以有效防止膝过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偏瘫是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早期表现为肌张力下降,随着病症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痉挛状态,会大幅降低患者与家属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2〕。本文旨在探讨针刺足三阳经穴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老年脑卒中偏瘫下肢痉挛患者126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下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想象能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年龄、学历、性别和婚姻状况与运动想象能力的关系,为实施运动想象疗法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锦州市某三甲医院康复科符合标准的患者,用最新修改的运动想象能力问卷第二版(MIQ-RS)进行问卷调查,填写期间给予指导,问卷当场收回。结果按学历和年龄分层患者运动想象能力的差异显著(P<0.05),而按性别和婚姻状况分层患者运动想象能力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不同层次学历、年龄的脑卒中患者,应给予不同的指导训练,从而提高运动想象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康复治疗。每例病人入组时、治疗第30天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测试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BI)测试ADL。结果康复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BI值和FMA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后康复组比对照组的BI值和FMA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ADL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尹科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2):1536-1537
平衡功能的评定对制定康复方案和训练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平衡评定的内容包括动态平衡、静态平衡和被动平衡三个方面。临床上,中心摆动测量法在测定直立姿式和静态平衡方面日益受到重视;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gotest,TUG)是常用的动态平衡测量方法。BBS主要用于评测老年个体平衡功能;TUG应用于评测老年人平衡功能对预测跌倒风险具有可靠性。本文主要探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动静态平衡功能的评定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因运动障碍、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原因,极易并发褥疮.据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卒中瘫痪患者褥疮发生率为70%[1].长期以来,国内将褥疮的预防重点放在加强基础护理上,对预防褥疮发生缺乏定性定量分析,常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为降低脑卒中瘫痪患者褥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预防褥疮发生的主动性.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褥疮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之上结合针刺治疗,8 w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各自不同开始训练时间对应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治疗后8 w,两组FMA上肢、下肢评分及B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MA上肢、下肢评分及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自不同发病到开始训练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更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可提高临床疗效,表现为开始训练时间越早,临床疗效越理想,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功能性电刺激(FES)是一种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有效手段〔2〕。Rood疗法是神经生理学疗法的一种,它强调在特定区域进行多感觉刺激能加速诱发运动反应或引起运动兴奋,并能够通过反复的感觉刺激而诱导出正确的运动模式。本研究采用FES在Rood的易化区域治疗,观察对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ADL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两组持续4 w。比较两组康复前后平衡功能、上肢肢体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康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51.22±5.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3.76±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2,P0.05)。观察组康复后简易上肢功能(STEF)评分[(72.31±4.87)分]和Fugl-Meyer(FMA)评分[(51.27±5.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8.72±7.29)分和(39.27±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0、9.724,均P0.05)。观察组康复后手指主动活动范围(AROM)[(19.32±2.56)°]、最大屈曲角度[(53.17±5.98)°]和最大伸展角度[(38.65±4.97)°]明显高于对照组[(13.09±3.25)°]、[(41.36±7.91)°]和[(27.62±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8、6.523、7.596,均P0.05)。观察组康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70.28±5.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7.83±6.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0,P0.05)。结论虚拟现实康复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和上肢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