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21世纪全世界人口走向老龄化步伐加快,2021年公布的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3.5%。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多病共存现象也十分严重,现患率达40%~56%,多病共存导致多重用药,年龄越大多重用药比例越高[1]。北京市80岁及以上老年人多重用药比例达64.8%[2]。美国75~85岁社区老年患者人群多重用药率为36%[3]。  相似文献   

2.
<正>2050年全球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阶段,60岁以上人口总数预计从2015~2050年由9亿增加到20亿[1]。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抑郁人群的数量持续增加,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抑郁情绪问题的老年人比例为12.8%~31.4%[2],老年重度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1.6%~5.4%[3]。老年抑郁会降低老年人的治疗依从性,增加跌倒、残疾和死亡的风险,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4]。  相似文献   

3.
<正>30%的70岁以上老年人和50%的85岁以上老年人的常见主诉之一是眩晕[1]。老年人中枢性眩晕的常见脑血管事件是小脑缺血性卒中,其中约10%仅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2]。当老年人小脑梗死以孤立性眩晕为唯一表现时,往往很难在接诊早期与前庭周围性病变引起的眩晕区分,但是这两种情况在治疗策略和疾病严重性方面明显不同,因此准确识别两者非常重要[3]。虽然Essen卒中风险评分>3分是小脑梗死的重要预测因子[4],  相似文献   

4.
<正>跌倒是全球老年人关注的重要问题[1],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2]。中国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为14.7%~34.0%[3]。而医疗机构中的跌倒发生率更高[4],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率是医院护理管理质量重要评价指标之一[5]。  相似文献   

5.
<正>持续的低生育率和不断增长的预期寿命加速了全球老龄化进程,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社会时期[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2]。国际疼痛协会将慢性疼痛定义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3]。我国约30%的老年人饱受慢性疼痛的折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退行性改变和机体功能的逐渐丧失,因此,慢性疼痛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和第三大致残原因[1-2]。脑卒中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其主要发生于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群[3]。因此,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脑卒中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68%,出血性脑卒中占32%[4]。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8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最高[5]。因此,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有助于减轻脑卒中对社会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负担。  相似文献   

7.
<正>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第一位[1],其中男性病人居多,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约一半以上的病人为75岁以上老年人[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复发的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措施。尽管外科微创技术在不断提高,但病人术后不良结局的发生常有报道[4]。老年病人因身体机能衰退和应激能力下降,术后更易发生不良结局。衰弱(frailty)是机体生理功能减退和抵抗力下降的一个指标,用于描述老年人虚弱、平衡感差、低体质量等情况[5]。衰弱可累及身体多个器官功能,使机体能量储备和应激抵抗能力下降,引发机体功能恶化。衰弱也可因一次轻微的身体伤害,如使用新的药物或轻度感染等,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6],增加术后早期再入院率或使病人入住长期照护中心等[7]。本文将探讨老年RC病人衰弱风险的研究现状,以评价该类人群的衰...  相似文献   

8.
<正>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约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在8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1]。由于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仍在增加[2]。老年人常多病并存,导致其高血压控制困难,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3]。本文就基层老年高血压的医防融合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关节畸形,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2]。KOA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国外老年KOA的发病率为10.0%~16.0%,国内发病率为11.1%~21.9%[3,4]。目前,老年KO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疾病发展等为主,临床上仍缺少治愈的方法[5,6]。  相似文献   

10.
<正>跌倒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无意识、非自主的体位变化,从而倒在地面或更低位置所造成的意外事件[1]。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人体跌倒主要受生物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学因素等相互影响[2]。据预测,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025年将达3亿,2035年超过4亿[3]。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功能和平衡控制能力下降,导致跌倒风险增加。研究显示,30%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均发生意外跌倒[2],导致身体受伤,如骨折、颅脑损伤、扭伤及拉伤等,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公共卫生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改善,人类的预期寿命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超过14.1亿的总人口,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13.50%),表明我国老龄化正在持续加重[1]。根据我国出台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知识读本》,我国在2022年已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2036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时期。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1亿[2,3];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接近5亿;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将达到1.5亿[4]。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18.7%(约2.604亿)[1]。2017年一项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60岁)糖尿病患病率约为30%,其中95%以上为T2DM[2]。糖尿病相关的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慢性肾病、肿瘤、痴呆等疾病的死亡风险在老年病人中更高,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两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中(≥60岁)约30%为糖尿病患者(7813万),其中95%以上是2型糖尿病[1]。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2]。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总骨折、髋部骨折、上臂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风险均增加[3-5],2型糖尿病患者任意部位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增加22%,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7%[4]。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220万例,患病率为22.4/10万,我国约50%的肺癌是65岁以上的患者[1-4]。目前老年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仍为手术治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5]。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影响了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甚至出现呼吸道并发症[6]。我院于2019年12月开始对121例年龄≥65岁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的老年肺癌患者实施目标管理引导下的快速康复锻炼(MBO-ERAS),  相似文献   

15.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群体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75岁的老年房颤病人患病率>12%[1]。房颤可导致卒中及相关栓塞性疾病,因此需要预防性使用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tion,OAC)[2]。依据CHA2DS2-VASc栓塞风险评分[3],在≥75岁的老年房颤病人中,如无禁忌证,均应抗凝治疗。然而,其抗凝实际情况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差距,老年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率仅为14%~32%[4-5],明显低于非老年病人。既往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抗凝治疗不足的影响因素[5-6],对老年病人未使用OAC的直接原因研究较少[7],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诊治的年龄≥75岁且具有抗凝适应证的729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只有15.41%[1]。中国学者对老年人体育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针对此现状,一批学者关注到发达国家优秀体育政策,如杨凡等[2],认为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状况受前倾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影响;范成文等[3]认为发达国家特别重视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构建老年人体育服务体系,不同国家的政策各有特色,也存在共同之处;湛冰等[4]认为美国老年体育政策具有重视个体需求和科学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是一组射血分数≥50%且具有心力衰竭(心衰)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诊断需具有左心室充盈压异常升高的证据,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异质性高的特点[1,2]。HFp EF约占所有心衰患者的50%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HFp EF患病率达4.9%且有随年龄升高的趋势[3]。与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不同,针对HFp EF的诊断、分级和治疗方法极其有限,对于HFr EF患者治疗有效的药物在HFp EF患者中并没有获益的证据[2],缺乏统一简便的诊断标准也限制了HFp EF的诊治[4]。目前,HFp EF已成为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5]。  相似文献   

18.
<正>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是常见的老年精神障碍之一,在我国,超过32.55%的老年人有抑郁症状[1]。随着老龄化的程度增加,LLD带来的疾病负担将继续增加。与年轻人群抑郁症相比,LLD表现出更多的躯体症状和认知缺陷[2],提示LLD是抑郁症中的一个独特亚组。探究LLD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其诊断和治疗。LLD具有低到中等的遗传度。抑郁症双胞胎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男性在75岁时抑郁症状的遗传度为28.6%,女性为34.7%,男性和女性抑郁症状的遗传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相似文献   

19.
<正>2012~2015年,中国成年人口(≥18岁)患有高血压的人数达2.445亿,约有4.353亿处于高血压前期[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高血压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为59.8%,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2]。目前,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药物干预为主,对血压的控制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的药物治疗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药物依赖性、不良反应、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患者手术量逐渐增加。老年人神经系统呈退行性改变,因此抑制手术相关神经炎症的能力下降,会出现神经元损伤及其他合并症,更易发生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1],部分患者术后轻/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可持续12个月或以上[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