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老年髋部骨折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组(MDT)定义老年髋部骨折为年龄≥65岁、低能量损伤造成的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转子下骨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据预计,2050年全球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将达到600万以上,其中亚洲将占50%以上[1-2],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将面临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老年髋部骨折治疗如果不及时,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增加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的病人逐渐增多,据统计≥65岁老年人髋部骨折在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414.4/10万和957.3/10万[1]。英国报道13%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合并脑血管病[2],由于我国是脑血管病高发地区,这一比率在我国可能更高。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死亡风险是同龄人群的3倍[3],所以对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特别是围手术期的脑血管病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及采取恰  相似文献   

3.
<正>髋部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2000年全世界脆性髋部骨折人数约为150万,而据估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26万,其中亚洲将占50%以上[1]。我国髋部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2至2006年髋部骨折发病率约每年增加10%[2]。由于患者高龄、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和手术拖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3-4]。已知髋部骨折的危险因子有骨密度低下和髋部几何  相似文献   

4.
正老年人往往合并有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骨折,而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最高,老年髋部骨折逐渐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第三大老年人"杀手"[1]。由于老年人认知能力较差、反应力下降、机体功能日益退化、各个脏器系统代偿性差、血管顺应性降低、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及惧怕疼痛等原因,老年髋部骨折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又被称之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2]。因此,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不仅是骨科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为常见病的第7位[1]。骨质疏松症不仅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2-3]。中国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每年经济负担约为32 776元人民币[4]。有研究表明,及早确诊和科学干预可显著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骨折发生率[5]。目前我国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6 900  相似文献   

6.
杨霞  崔颖  李国宏 《实用老年医学》2022,(11):1088-1091
<正>围术期低体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核心温度<36℃的现象[1],其与多种并发症密切相关,包括伤口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术后苏醒推迟、寒战与热不适、心血管不良事件等[2-3]。髋部骨折是老年病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外科手术作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常见治疗方式,创伤大、时间长,加之麻醉药物、身体暴露、皮肤消毒、大量输液、伤口冲洗等因素共同作用,病人极易发生低体温[2-3]。研究发现,髋部骨折手术病人低体温发生率高达60%。而老年病人常合并多种疾病,机体代谢率低、血管收缩阈值下降,体温调控功能差,低体温易感性更高[4]。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飞速发展,围术期体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趋凸显,加强病人术中体温管理也被许多学会和机构纳入指南和专家共识[3,5-6]。预防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中低体温、减少相关并发症、加速康复是必然趋势。本文就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围术期低体温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进程,致残、致死率高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早期通过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积极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26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模式,即由多学科专家围绕某一种或某一系统疾病的病例进行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的治疗模式[1]。MDT模式的建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预后较差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本研究团队在前期的研究中应用MDT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2-4],但新冠疫情发生后,多数病人因无法提供有效期内核酸证明,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数量逐渐增多。据统计,髋部骨折在老年病人中最为常见,而粗隆间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50%,并以每年1%~3%的比例增长[1]。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内固定材料取得长足的进步,手术治疗成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探究Inter Tan与P 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状态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术后采用意识障碍评估法(CAM)对患者是否处于谵妄状态进行诊断,根据患者术后是否...  相似文献   

11.
由于老年人特殊代谢特点,老年人容易罹患营养不良。已有研究表明,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现象普遍,发生率高达30%~50%[1-3]。骨折是一种病理状态,常由营养不良后骨质疏松、车祸、外伤导致,尤其是新疆冬天,路面冰雪湿滑,容易摔倒,增加了骨折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维吾尔族、汉族骨折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对预后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老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较为常见且程度最严重的一种,是创伤骨科的治疗重点和难题。2021年,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发布了《老年髋部骨折物理治疗管理指南》,从物理治疗联合多角度对老年髋部骨折的身体评估、多学科管理及康复干预3个方面提出实践指导。本文在介绍指南概况的基础上解读核心内容,以期为老年髋部骨折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两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中(≥60岁)约30%为糖尿病患者(7813万),其中95%以上是2型糖尿病[1]。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2]。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总骨折、髋部骨折、上臂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风险均增加[3-5],2型糖尿病患者任意部位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增加22%,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7%[4]。  相似文献   

14.
<正>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是由多个学科专家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在综合各专家的意见基础上为病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已有研究显示,老年髋部骨折在MDT模式下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改善病人预后[1-2]。而手术室护士的积极参与及配合可提高手术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在MDT模式下,术前个性化多次访视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波地区51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治疗的51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男158例,女357例,年龄60岁~96岁)纳入本研究。按5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受伤时间、治疗方式、伴随疾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冬季(10月至1月)是老年人髋部骨折高发时期,老年女性髋部骨折病例数为男性的2.25倍,显著高于男性,男性患者髋部骨折发病的年龄高峰为70~80岁,女性发病高峰在75~85岁。51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粗隆间骨折236例,占45.8%;股骨颈骨折279例,占54.2%。跌倒是骨折主要原因,占89.3%。51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率为78.3%,1年死亡率为3.2%。手术组1年死亡率低于保守治疗组的9.9%(P=0.004)。骨密度检测率为58.8%,其中T值-2.5SD者占48.5%。结论跌倒是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老年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一般是指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也不断上升,1997年有学者推测,到2050年每年发生髋部骨折人数将高达730万至2 130万之多[1]。跌倒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首要原因,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进一步增加,其中尤以女性病人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0∶2.5~3.0。由于老年病人常伴发多种疾病,使其麻醉和手术风险显著增加而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髋部骨折发生率日趋升高。髋部骨折好发于老年病人,且骨折后疼痛程度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如不及时手术,会影响病人远期生存率,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老年病人由于生理储备功能下降、合并症及药物使用情况复杂,其对疼痛的反应有差异且疼痛评估难度较大。因此,为获得令病人满意的手术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良好的围术期镇痛至关重要[2]。在高龄髋部骨折病人的镇痛模式中,神经阻滞技术与传统镇痛方案(阿片类、非甾体类药物)相比,能够显著减少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胃肠道出血等相关不良反应,镇痛效果显著[3-4]。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FICB)作为神经阻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病人满意度较高[5],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围术期镇痛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髋部骨折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和挑战。1990年,全世界髋部骨折人数为131万;预计到2025年,髋部骨折人数将达到394万(男性116万,女性278万);到2050年,髋部骨折人数将上升至626万(男性179万,女性447万)[1]。髋部骨折大大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在美国,髋部骨折病人所需费用约占所有骨折病人总费用的1/3[2]。在亚洲,髋部骨折病人  相似文献   

19.
<正>老年髋部骨折作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也产生了高额的社会经济成本[1]。老年病人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症,且因高龄、衰弱等因素,术后出现并发症风险较高[2],也造成较高的死亡率[3]。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基于循证医学采取的一系列围术期优化措施,以减少生理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ERAS通常需要外科、麻醉、康复和重症等多个学科联合参与[4]。目前,ICU已经参与到老年髋部骨折综合救治的多个环节。本文将ICU在老年髋部骨折ERAS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科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入选98例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住院的≥60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入院72h内完成实验室指标、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膳食回顾、人体测量和体成分分析等营养评定,观察临床结局(死亡、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98例患者均全部完成了整个调查,年龄(74.06±7.90)岁。MNA-SF结果正常营养状态者40例(40.82%),营养不良危险37例(37.76%),营养不良21例(21.43%)。营养不良者年龄(79.1±9.3)岁,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均P<0.05)。营养不良者前白蛋白[(114.7±62.5)mg/L,n=19]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204.0±65.2)mg/L, n=37,P<0.05]和营养不良危险组[(175.1±58.3)mg/L,n=34,P<0.05]。营养不良组感染并发症(28.6%)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12.5%)和营养不良危险组(5.4%)。营养不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21.9±8.9)d]均高于营养正常组[(14.9±5.9)d]和营养不良危险组[(15.9±7.5)d,均P<0.05)]。所有患者死亡2例,均发生在营养不良组。结论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危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延长住院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感染并发症,甚至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