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7,(4):683-68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胸痹心痛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胸痹心痛的方剂,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应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挖掘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结果:通过对纳入的388首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共出现275味中药,其中最高频药物为桂心和当归。挖掘出22个核心处方和7个新方组合。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分析胸痹心痛方剂的组方规律,并将其规律直观化,可以为中医治疗胸痹心痛提供新的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探讨姜良铎教授治疗积聚组方用药规律,挖掘治疗积聚的新组方,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积聚提供参考。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姜良铎教授治疗积聚门诊处方132首,应用中医传承辅助传承平台软件构建姜良铎教授治疗积聚的数据库,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筛选治疗积聚的方剂132首,使用频次≥15的药物有57味,进而演化出2-5味药的核心组合91个,形成新处方9个。用药以柔肝疏肝,柔润通补,扶正驱邪之法为主,据正邪消长佐以平肝、软坚散结之法,攻补兼施,因人而异,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利  张燕平 《光明中医》2023,(22):4307-4311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探讨名中医李声岳治疗喉痹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李老门诊治疗喉痹处方并建立数据库,将处方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挖掘方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 对筛选出的325首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涉及266味中药,居于前8的中药分别是:延胡索、广木香、浙贝母、桔梗、法半夏、蝉蜕、甘草、紫苏叶。挖掘出38组核心组合,19个新方组合。结论 李老治疗喉痹善用行气药与止咳化痰药;以肺经为首,多从肺胃论治;始终注重理气,注重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挖掘分析朱良春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朱良春教授医案57则,共计115首处方,将所得资料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方药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对其处方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115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个。[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深入挖掘朱良春教授治疗胸痹的用药经验,以期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中药灌肠治疗肛窦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0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发表的中药灌肠治疗肛窦炎的文献,筛选相关处方,将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组方规律.结果:纳入71首有效处方,包含114味中药.高频药物排前8位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研究王行宽教授治疗胸痹心痛遣方用药规律,传承王行宽教授诊疗胸痹心痛的学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2017—2020年王行宽教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门诊诊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原始病历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软件进行方药规律研究。结果:共收集王行宽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处方1 044则,所用药物多为甘、苦药物,归经以肺经为主,其次为心、脾、肝、胃、肾经;所用方剂中使用最多的经方是生脉散,最高的经验方是心痛灵Ⅲ号方;高频数药物主要有麦冬、半夏、丹参、瓜蒌皮、黄连、五味子、柴胡等药物;药物的常用剂量多为3、5、10、15 g;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药组合129个,置信度>0.99的组合有58个,并得到常见证型核心药物;药物聚类得到6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王行宽教授论治胸痹心痛以益气养营、豁痰化瘀、疏肝利胆为治疗思路,并根据胸痹心痛不同证型予以辨证施治,体现其“多脏调燮、综合治理”的学术思想,其核心处方可供临床从业者参考,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挖掘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及其用药规律。[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用药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用药模式、关联性,并得到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新处方。[结果]通过分析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用药规律得到胸痹病机关键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并涉及其余四脏,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实者多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多以相互搏结为患,常用治法为行气止痛、化痰除痹、活血化瘀、补气生血等,得到常用药对及11个新处方。[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能进一步为研究胸痹常见证型的用药规律及新药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和启示,也为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导师刘爱东教授在临床治疗胸痹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吉林省中医院二部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刘爱东教授门诊诊治胸痹的中药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分析及药物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并分析处方中诊治胸痹的用药经验。结果纳入病历118例,处方118首,药物127味。得到用药频次≥15的有30味药;高频药物组合(支持度≥23)有36对;临床常用核心处方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化裁。结论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刘爱东教授在治疗胸痹疾病方面的用药规律是补中有行和通中寓补并行,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软件,归纳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方剂治疗胸痹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CNKI中运用中医方剂治疗胸痹的文献,筛选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该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胸痹的用药规律。结果:整理出治疗胸痹的方剂166首,共使用中药171种,得到常用药物组合31组,包含中药12味,使用频率前三的组合分别是丹参-瓜蒌,薤白-瓜蒌,半夏-瓜蒌。诸方中以通阳散结、活血化瘀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并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4组,新处方12首。结论:中医药治疗胸痹以通阳散结、活血化瘀为主,体现了中医胸痹阳微阴弦的基本病机以及活血化瘀的基本治则,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产后痹的中医证型及药用组方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检索词为"产后痹""产后风湿病""产后风湿症""产后风""产后身痛""产后痹症""产后关节痛",排除重复病例文献,共纳入185篇文献,从中筛选出方剂157首,包含中药185味;对产后痹证型、四气、五味、归经、药物频次、组方规律分析、新方分析。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共有证候6个,其中气血亏虚、风寒湿痹阻、脾肾亏虚、瘀血痹阻最为常见;四气统计提示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治疗常用中药频次在10以上者共计45味,药物药效分析对应临床证候,以补气和血、祛风散寒除湿为主。根据药物新处方分析进行聚类分析提取产后痹新处方8个。结论:产后痹中医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针对其症候特点、用药及组方规律对产后痹进行文献分析,体现了中医的诊疗思路,为产后痹的标准化治疗及新药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中医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收集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治疗血管性头痛的处方进行整理并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检索出145篇文献,收录131首处方,涉及中药144味,频次≥20以上的药物有19味,高频药对17个,获得核心药物组合8个,挖掘出新处方4个。结论:中医治疗血管性头痛以活血化瘀、平肝止痛、祛风通络类药物为主,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湖北知名中医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及其用药规律。方法:将甘爱萍教授门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处方373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使用配伍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337首处方进行分析,得出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在前20味的中药,挖掘出赤芍、白芍,砂仁、百合等10个核心组合。结论: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多用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滋阴清热之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全国首届名中医黄永生教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黄永生教授近十年临床治疗AS相关疾病的有效病案,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病案数据库,对数据库中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32首,得出黄永生教授治疗AS相关疾病的常用药物有丹参、砂仁、降香、蝉蜕、僵蚕、泽泻等34味,核心组合药物中多见砂仁、降香、三七等药物与丹参关联,并演化得到3首新处方。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较好地挖掘了黄永生教授治疗AS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即从痰浊、血瘀入手,化瘀成水,使浊邪外清,从而达到消退AS斑块的根本目的,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占利  李晖  孙红  李潇 《国医论坛》2022,37(2):19-21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分析褚玉霞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挖掘其治疗该病的经验.方法:选取褚玉霞教授防治复发性流产的有效门诊处方308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得出其防治复发性流产的高频次药物有黄芪、当归、香附、丹参、牛膝等23味,使用频次在23...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分析张恒龙教授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DAO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5-07—2018-07张恒龙教授治疗DAO的有效病案,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建立数据库,利用该系统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总结张恒龙教授治疗DAO的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汇总得到张恒龙教授治疗DAO的病案处方153首,包含中药107味,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50次的有13味,所用药物多归肝、心、脾经,多用甘温之品。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型为血脉瘀阻证,治疗主要采用活血破瘀通络。经汇总分析,得到高频药物组合8个,药物关联规则12条,核心药物组合12个,新处方6首。结论张教授治疗DAO以活血化瘀为准则,从肝、心、脾论治,为中医药诊治DAO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岭南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知网、维普、万方和CBM数据库中关于岭南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方剂数据库进行证候、四气五味及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分析。结果通过对纳入的140首方剂和67条辨证记录进行分析,岭南带状疱疹患者以肝经火旺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所用中药药性主要以寒性为主,药味主要以苦、甘、辛味为主;共涉及中药148味,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有20味;组方规律中提取出34个药物组合和7条用药规则;新方分析聚类后得到新处方11个。结论岭南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主要以清热泻火、活血祛瘀为法,同时注重分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处方是中医临床诊疗过程的最终体现,该文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丁治国教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整理近2017年至今中药治疗单纯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处方为数据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09首初诊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新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进行数据挖掘,对核心药物及其归经、性味、组方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处方中涉及中药84味,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75次的药物得到13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6个,新处方3个;核心药物主要归经肺、脾二经,性味分别为苦、甘。结论:对丁治国教授治疗CLT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索与总结,为中医药治疗CLT开拓了新思路,对桥本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并总结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运用中药处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文献,筛选并录入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痛风性肾病的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痛风性肾病处方共166首,涉及中药219味,得出药物用药频次,将支持度设置为24,得出常用药物组合34个,演化出核心组合43个,新处方10首。结论:CNKI中治疗痛风性肾病的处方以健脾益肾、清热祛湿化痰、泄浊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通过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搜索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方剂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分析。整理出163首方剂,涉及156味药物,通过分析,发现念珠菌性阴道炎外用处方中的药物药性偏寒,药味偏苦,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味中药依次是苦参、黄柏、蛇床子,挖掘出核心组合28个,演化得到新处方14首。研究表明,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方剂以清热燥湿,止痒杀虫为主。客观呈现了念珠菌性阴道炎外用药的处方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米烈汉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米烈汉教授门诊治疗干燥综合症的医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规范化录入,分析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组方规律等。结果:通过对30首方剂,122味中药进行分析,确定核心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组方关联性,衍生新方4首。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米烈汉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长安米氏内科流派干燥综合征(燥痹)诊疗方案制定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