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 0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 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1〕)。向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LTC)服务项目,维护其自尊,提高生存质量,增强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成为普遍受关注的问题。1 LTC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将LTC定义为,由非专业护理者和专业人员进行的护理活动,以保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人能获  相似文献   

2.
失智症被称为当前全球的流行病之一〔1〕.据估计,2018年我国失智老人数已达1200万余人,约占老年人口的5% 〔2〕.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失智老人数仍在快速增加.失智老人照护问题已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失智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妥善解决失智老人照护问题的关键路径.然...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照护(LTC)又称长期护理,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由非正规照顾者(家人、朋友或邻里)与正规护理员为保障失能或失智人群继续获取满足其个人偏好的、较高的生活质量所展开的照顾活动体系,以期使该人群尽可能获得独立、自主、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1])。中国台湾地区于1993年步入老龄化,迄今已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LTC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与增龄有关的失能严重危害老年病人生命健康,占据大量医疗资源。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人员是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的"守门人",在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中快速筛查出即将失能的老年人,予以适当的指导干预,防止和延缓失能的发生,对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减少因失能增加的住院、长期照护、死亡及医疗费用尤为重要。本文就国内外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失能评估筛查工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社会养老(包括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两种)模式已经越来越成熟。养老护理员作为为社会养老的老人提供照护的主力军,一直肩负着老人的生活料理、健康照护、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护理需求,这些看似平常的照护内容,其"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服务性"等专业特性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一直备受专家学者肯定和社会公认,他们认为照护"失能、失智"老人是非常专业的领域~([1])。如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养老护理员一直属于高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城市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照护者偏好与影响因素,探讨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与实施策略。方法对244例浙江省H市的失能老人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失能老人照护需求依次为上门诊视与医疗护理(92.53%)、个人卫生起居服务(89.21%)、陪同出门(86.05%)、辅助康复(85.77%)、陪伴聊天(83.33%)、协助参与聚会活动(70.29%)等服务领域。失能老人根据不同的照护内容对照护者的选择存在主观偏好。失能程度、个人经济水平、家庭代际支持能力是影响失能老人选择照护内容的主要因素。结论设计多元化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多元照护力量的协同互补,发挥家庭、社区、机构等多维度的利益相关者功能,提高失能老人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重庆市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长期照护现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全方位分析当前重庆市养老机构长期照护现状。结果国家顶层设计滞后,政策法规不完善,长期照护标准尚未建立;机构照护形式较单一、照护质量较低;失能老年群体长期照护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结论为了提升机构长期照护质量,满足不同程度失能老年群体多样化照护需求,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政策法规,落实照护评估标准,提升照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河南省独生子女家庭失能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和长期护理现状,探讨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河南省新乡市、郑州市和信阳市三个地区的800名独生子女家庭的失能老年人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对老年人失能状况的调查显示,45.12%的失能状况是由疾病造成的,80.98%的老人同时罹患2种以上慢性疾病;老人月可支配收入较低,41.00%的老人在500~1 000元之间,而每月的医疗费用支出在500元以上的占30.08%,并且30.98%的老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家庭成员是老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对老人长期护理意愿的调查显示,92.03%的老人选择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场所.结论 慢性疾病、医疗费用和护理服务不足是独生子女家庭失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困境,需要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居家非正式照护者及失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对750对照护者及失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 居家非正式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总体上低于被照护的失能老人,也低于国内常模.其中两者都处于高水平满意度者20.5%,两者都处于低水平满意度者37.5%,两者不一致者42.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照护者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照护者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家庭月收入、每天照护时间、有无其他家人参与照护以及被照护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失能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老人的性别、失能程度、医保类型及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结论 照护者以及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值得关注,提高二者的生活满意度可以把两者作为整体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截止到2015年,我国需要长期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千万人〔1〕,约占中国城乡老年总人口的18.3%〔2〕。截至2017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1.58亿〔3〕。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社会将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的阶段〔4〕。老龄化背景下失能老人的不断攀升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与负担,导致医院不能养老、养老院不能就医的社会化医疗照护问题日渐凸显〔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居住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分析影响老年人ADL的因素。方法采用2013年"上海市老年长期照护需求调查"中上海市江宁街道的调查数据,以巴特尔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估研究对象的ADL情况,分析调查对象ADL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共8 389人,年龄为(72.13±9.17)岁。其中,15.6%存在ADL损害,失能者(ADL中度及以上依赖)为3.9%;3.9%需要照护者未得到充足的照护。年龄、居住模式、慢性病患病、健康状况和得到照护情况与失能相关。结论社区居住老年人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失能老人,部分老人未得到充足照护,尤其在ADL依赖等级高的老年人中。随着年龄增加,失能的风险增加。预防慢性疾病发生,尤其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并存,改善全身健康状况将有助于预防老年失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苏州市推出长期护理保险的基础上,构建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方案,包括居家照护的服务流程及内容,以期对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提供专业的指南和规范,以提高居家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文献查询及专家小组讨论法确定照护方案中服务内容的各项指标。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 90,其中专家的熟悉程度为0. 89,判断系数为0. 90,专家权威系数高;专家协调系数较好,显著性检验P0. 05,最终确定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方案中照护项目20项。结论专家咨询结果可靠,可为建立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外部支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完全步入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的照料问题已成为“适老化”改造的关键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估失能是我国搭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老年学研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失能的概念,国内外失能评估工具及我国开展失能评估研究等情况展开综述,以期为后续失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天津市社区居家失能老人生命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结合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天津市345例社区居家失能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失能老人生命质量显著低于普通人群,且性别、文化程度、失能程度、失能时间、患慢性病情况、是否经历脑卒中发作、对康复的期望等因素对天津市居家失能老人的生命质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针对影响失能老人生命质量的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发展以家庭养老为主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邯郸市社区失能老人对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的需求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邯郸市4个社区的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邯郸市社区失能老人对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需求情况居前4位的是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定期体检、紧急救护、建立健康档案;年龄、收入水平和受照护时间会影响社区失能老人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需求内容。结论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模式集医疗、养老、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能够提供不同层面的医疗服务,满足失能老人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完全步入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的照料已成为“适老化”改造的关键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估失能是我国搭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基础,也是老年学研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失能的概念、国内外的失能评估工具以及我国失能评估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失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并分析石河子地区失能老人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方法于2016年3~8月随机抽取石河子地区失能老人4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以老年人接受调查为起点,记录6个月跌倒情况。根据是否跌倒分为对照组(未跌倒)和研究组(跌倒),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析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采用自拟照护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400例失能老人中,有172例在6个月内跌倒,跌倒率高达43.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独居、步态不衡、尿失禁、频繁如厕、听力下降、视力下降、使用辅助器械、高血压、糖尿病、担心跌倒是失能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OR值1);影响失能老人理想护理方式选择因素依次为离家远近(72.00%)、情感关系(59.50%)及护理费用(59.50%);失能老人希望得到照护服务内容依次为日常生活照顾(75.50%)、医疗护理(70.50%)、聊天(67.50%);在"是否需要建立护理服务保障制度"这一问题中,67.00%的失能老人认为需要。结论石河子地区失能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年龄、独居、步态不衡、尿失禁、频繁如厕、听力下降、视力下降、使用辅助器械、高血压、糖尿病、担心跌倒;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没有保障,相关单位应完善护理服务保障制度,以减少失能老人跌倒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能老人家庭护理质量及其与照顾者负担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对316对失能老年人及其照顾者进行调查,内容涵盖失能老人照顾者一般资料、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照顾者负担状况。结果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评分为(47.32±6.11)分。72名失能老人照顾者为轻度负担,189名为中度负担,55名为重度负担。照顾者个人负担、角色负担、总负担与家庭照护质量中的失能老人部分、照顾者部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给予照顾者照顾技能和知识支持,关注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反应,为其提供相应帮助。建立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体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根据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为照顾者发放照顾津贴,提供多种形式的经济支持和帮助。大力发展专业化服务养老机构,为失能老人提供照顾,缓解照顾者及整个家庭的负担,提高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日趋庞大。如何更好地对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满足其身体或精神需求的照护服务,是近年来全社会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及质量评价体系的概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日益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2017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3%,老年人口由2.02亿人增至2.41亿人〔1〕。到2050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4.8亿人,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2〕。目前,约9%的老年人需要接受长期照护,按此计算,到2050年全国将有0.4亿以上的老年人需要接受长期照护〔3〕。然而,我国现行全国性法律法规里有关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法律资源相对不足。因此,亟需建立和完善与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相关的法律制度,严格规范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