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弄清医院常规检验项目的实际成本,为医院及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科学管理和政府物价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收费价格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二级甲等医院检验科3年中所开展的全部7大类16个项目组169个检验项目的成本按耗材、设备折旧、劳务费、房屋折旧、业务费与后勤管理费共5大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该科的成本构成比是:耗材成本34.1%、设备折旧24.3%、劳务费30.0%、房屋折旧4.0%、业务费与后勤管理费7.6%;检验项目的每项次平均成本为7.17元;成本最低的两类检验项目是生化及定性免疫,其项次成本分别为3.18元和4.25元:最高的则为微生物和血库,项次成本分别为48.63元和35-21元;项次成本过百元的有7项,多为输血项目;5至10倍于平均成本的28项,2至5倍于全科平均成本的22项,其余112项介于全科平均成本上下。结论实证研究是准确掌握检验项目成本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 安宁疗护项目面临总体经费补偿不足问题,致使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受限,而合理的补偿依赖于对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成本的精确核算。现有研究对安宁疗护补偿分析,多从机构收支缺口入手,缺乏对各项成本消耗的精确核算。目的 测算社区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成本,为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合理补偿提供参考。方法 以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开展的安宁疗护服务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服务项目成本数据的采集和测算。结果 共234项服务项目,检验项目合并后共179项,成本46.5(23.0,84.0)元。其中,总成本最低的为人工辅助通便(1.3元),最高的为Ⅰ级护理(401.7元)。179项服务中共包含138项收费项目,仅37项(26.8%)成本低于收费价格;3项(2.2%)成本等于收费价格;成本高于收费价格的有98项(71.0%),包含全科14项、中医7项、护理32项、放射27项、心电B超4项、检验14项。结论 社区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经费投入需重视分类补偿,且全科、中医、护理、放射、心电B超、检验等安宁疗护服务项目补偿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成本视角下医院血液透析服务成本的测算方法.方法 针对目前血液透析服务成本测算存在的问题,设计全成本测算方案,以某县级医院血透科为例,综合考虑行政后勤科室、部分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对该科室血透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测算.结果 行政后勤科室及相关医疗辅助科室分摊至血透科的科室间接成本为340 535.13元,血透科科室全成本1 476 484.61元,血透服务项目的间接成本占项目全成本的23.06%.结论 传统测算方法存在间接成本缺失、成本漏项的弊端,不利于充分暴露医院管理中的问题,应予以完善.全成本视角下的血液透析服务成本测算方法可协助医院管理者决定是否应对医院的血液净化服务进行业务扩展,同时为医保制订收费标准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行一级、二级、三级护理每日收费标准分别为9元、6元和3元,而2009年北京市对市属8家医院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显示,等级护理的平均成本应为每床每日90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讨三甲医院医用耗材成本控制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提出医院医用耗材成本控制体系,进而加强对医用耗材的管理,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方法统计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普通外科6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医用耗材应用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对医用耗材进行精细化管理,比较前后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成本控制前比较,成本控制后医用耗材使用总量显著降低:(1085±198)元vs.(1547±203)元(P<0.001);治疗总费用降低:(7338±912)元vs.(7948±848)元,(P<0.001);医用耗材占总治疗费比为14.79%,明显低于成本控制前的19.46%。医用耗材成本控制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精细化控制医用耗材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急性阑尾炎患者医用耗材消耗情况,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检验医学事业迅速发展,各种检验仪器不断进入临床检验科,在仪器配置及管理中如何讲究成本与效益,已成为检验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2001年至2004年来,我科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和扩充,业务收入逐年递增,本文从业务收入、业务支出、支出/收入比率、仪器设备折旧费、人员费、总成本(包括业务支出、仪器设备折旧费、人员费)、总成本/业务收入比率、纯收入、工作量等指标分析了2001年至2004年成本效益的变化情况。2001年仪器设备固定资产930万元,业务收入1 434.7万元,而200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1 228万元和2 204.5万元,纯收入由2001年的820.0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1 260.3万元;2001年至2004年:支出/收入比率分别为23.0%、23.9%、24.7%、27.0%,总成本/收入比率分别为42.8%、42.8%、44.0%、42.8%,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56%、8.36%、7.74%和33.33%,工作量(项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9%、7.92%、5.01%、9.49%,每项次业务收入分别为3.11元、3.12元、3.20元、3.90元;10万元以上6种设备3 a(2002年至2004年)平均试剂成本为:生化仪14.43%、血球仪16.3%、细菌仪35.69%、血凝仪19.19%、特定蛋白仪72.09%、E170电化学发光仪(2004年)40.98%。体会:检验科必须开展成本核算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达到优质、高效、低耗。成本核算促进了检验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岚  高鹰  李文  王媛  芦文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4):4179-4183
目的 探讨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成本预测与控制,为政府制定相关卫生补偿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预测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方案(方案A)的筛查成本,并将其与2009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乳腺癌筛查推荐方案及其调整筛查年龄段后的筛查方案(方案B1、B2)、2010年我国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推荐方案及其调整筛查年龄段后的筛查方案(方案C1、C2)进行比较。采用Treeage Pro 2011软件对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方案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敏感度分析。结果 5种筛查方案的筛查方法实施成本分别为1 396.67、7 988.73、14 643.52、3 866.84及4 643.26万元;项目管理成本分别为1 444.66、785.46、1 449.45、1 210.53及1 453.74万元;筛查对象相关成本分别为2 454.84、3 410.67、6 251.84、6 756.10、8 112.63万元;总成本分别为5 296.17、12 184.86、22 344.81、14 209.63及11 833.47万元;人均乳腺癌筛查成本分别为18.44、77.75、77.78、49.46及49.47元/人。单因素敏感度分析显示,钼靶X线摄影仪折旧维修费、全科医生年劳务费、单位乳腺触诊检查时间、乳腺触诊检查后建议钼靶X线摄影率、单位钼靶X线摄影时间对筛查成本的影响较大。结论 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的总成本和人均筛查成本均低于其他4种筛查方案,钼靶X线摄影仪折旧维修费和全科医生年劳务费是筛查成本的主要构成。选择高效、低价、耐用的筛查设备,提高其利用率和完好率,强化人员培训,合理控制检查时间,提高劳动效率是乳腺癌筛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落地,医院实施耗材成本管控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笔者从耗材准入、采购、仓储、使用、监督评价5个阶段浅议耗材成本管控的方法。提出公立医院应实施医用耗材全过程管控,借助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强耗材管理,实现可追溯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公立医院在具体实施耗材管控中应全员参与、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赵丽颖  王卫  李媛  娄翠迪  程薇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3):1627-1633
背景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进“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背景下,如何合理确定保障水平、科学评定绩效是目前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难点。目的 在利用当量法测算社区成本消耗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机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尝试建立成本与绩效相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入与管理模式,通过当量法成本核算为社区各项资源精准、科学投入提供依据,通过效率评价为不同特点社区进行绩效评价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以2019—2020年1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务和人员等真实数据为原型,基于各机构卫生财务报表,以及医院信息系统(HIS)、妇幼保健和慢性病管理等系统导出数据,结合焦点小组访谈,获取相关资料。利用当量法对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全成本核算,利用超效率DEA对14家样本机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 以1次标准的全科门诊服务(15 min)为1个标准服务当量,2019年和2020年14家机构的每当量成本平均为67.64元和69.80元。基本医疗服务的每当量成本高于公共卫生服务(2019年分别为167.14元和18.86元,2020年分别为215.43元和19.78元),且机构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构建SPD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并在某三级公立医院予以实践应用,探讨其应用实践与具体成效。方法 基于SPD模式的构建,从单台手术耗材消耗量、中心库盘点时间、临床科室耗材领用与盘点时间、高值耗材计费异常情况等方面分析模式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 某三级公立医院应用SPD模式后,单台手术耗材消耗均值从(13520.83±1182.14)元下降至(12328.91±1366.50)元,单台手术成本降低,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5.661,P=0.030);中心库盘点时间大大减少,临床科室耗材库存周转天数从平均10天/次下降至2天/次,耗材领用与盘点用时减少,工作效率得到提升(P<0.05);应用SPD模式后,高值耗材计费异常情况得到显著改善(P<0.001)。结论 SPD模式是一种契合科技、医改政策以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河北省某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简称医改)前后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分析医改前后患者医疗费用及其结构的变化,对医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从河北省某公立医院医疗信息系统中调取医改前和医改后患者的费用资料,对医疗费用、费用结构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医改后门诊次均费用增加17.73元,增幅为5.34%,主要增加治疗费和化验费。住院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减少378.71元,降幅为2.28%,药费降幅最大13.76%(次均费用降低931.14元),其次是卫生材料费12.15%(次均费用降低449.06元);同时护理费(109.89%)、诊查费(21.63%)、手术费(18.66%)和治疗费(17.87%)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住院患者单病种分析中,脑梗死患者次均费用减少1 664.45元,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减少2 774.05元,慢性阻塞性肺病增加315.88元。结论 医改后患者费用降低,减少药费构成比,提升护理费、诊查费、治疗费、手术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费用构成比,对费用结构起到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assess whether serum sodium valproate (SVP) testing in the hospital setting is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evidence-based criteria. DESIGN AND SETTING: Retrospective audit of serum SVP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s performed on inpatients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at The Canberra Hospital from May to July 2005. MAIN OUTCOME MEASURES: Indication for performing the test, assessed against evidence-based criteria; timing of blood sample collection; whether the test result altered patient management; whether the request form allowed laboratory staff to asses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test; cost of performing inappropriate tests. RESULTS: We retrieved 211 test results performed on a total of 95 patients. Notes on 89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r analysis. Based on evidence-based criteria, 15% of tests were done for an appropriate indication and 29% of the samples were taken at an appropriate time. At most (using generous criteria), 57% of test results made a difference to patient management. Forty-four per cent of request forms contained sufficient detail to allow the pathology department to asses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test. An estimated $13 236 would be spent unnecessarily on SVP testing at our hospital over a 1-year period. CONCLUSIONS: Most serum SVP level measurements were requested inappropriately, and many were not taken at the correct time, thereby rendering the results uninterpretable. Better education of requesting clinician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unnecessary tests and thus reduce the cost to the health servi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杭州市萧山区人群腹泻病发生、就诊和疾病负担现况,为腹泻病预防控制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整群抽取3个镇部分人群,一年内分4次入户回顾性调查居民2周、15~30 d和31~90 d内腹泻病发病、就诊和医疗费用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 3.0软件,率的差异性检验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居民2周内腹泻病发病率为1.58%,依此推算年发病率为41.19%。腹泻病就诊率28.62%。未就诊主要原因为症状轻(83.66%)。未就诊采取的主要方式为药店自行购药(36.88%)和服用家庭自备药(35.64%)。就诊者大多选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6.54%)。医疗费用平均每人次35.07元,其中门诊就诊费用平均每人次102.66元,1~5岁年龄组平均每人次医疗费用最高(147.61元)。结论萧山区人群腹泻病年发病率较高,就诊率较低,使用自购药和自备药现象普遍,存在肠道传染病未能及时发现和滥用抗生素的隐患,需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和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valuate an intervention developed to improve test-ordering practice. SETTING: Public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an annual census of 42 500. The study comprised a six-month pre-intervention stage (November 1998 to April 1999), which was compared with a similar post-intervention period (November 1999 to April 2000), and trends were examined over an 18-month post-intervention period (May 1999 to October 2000). INTERVENTION: The intervention comprised three integrated components: implementation of a protocol for test ordering; education program for medical staff; and audit/feedback process. MAIN OUTCOME MEASURE: Test utilisation (assessed as cost per patient). RESULTS: There was a 40% decrease in the ordering of investigation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95% CI, 29%-50%), with test utilisation falling from a mean of $39.32/patient to $23.72/patient. The decrease was similar for both laboratory and imaging tests and was sustained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18-month follow-up. CONCLUSIONS: Our intervention appears to have produced long term modification of test order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a public teaching hospital.  相似文献   

15.
毛晓冬  吴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52-2153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处方共11250张,统计用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46.31元,针剂处方有8809份占78.3%;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为4.27种,其中5种以下(含5种)为7253份,占64.5%,5种以上的为3997份,占35.5%;使用抗生素比例占总处方的76.20%。结论:存在不合理用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6.
刘建超  赛晓勇  刘建寨  李林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06-108,111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医改前后住院费用的住院费用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和不同医保类别的变化特点,为该综合医院制定医改政策和改进医院管理效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综合医院对2008年(医改前)和2011年(医改后)181 316份住院费用及其前后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将住院患者按照10岁一个年龄段分为9组。结果总医疗费用任何维度来看,全部为增加,增幅达34.94%。次均费用中年龄段中除≥80岁组外,次均费用均为减少,总降幅为4.45%,≥80岁组增幅为14.20%。总费用及费用分类中,男性和女性的西药费降低最多,达2651.02元和1324.55元,增长最多的是材料费,分别为1099.12元和904.93元,医改前后男性均高于女性,医改后实际值差别最大为西药费,达2920.88元,相差幅度最大的为化验费相差57.34%。结论全国医疗体制改革确实减少了该医院患者某些住院项目费用负担,应进一步分析具体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进行医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肾病患者医疗费用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医疗改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成年肾病患者2012—2017年门诊及住院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患者次均花费和人均花费的时间趋势,并探究医疗花费变化的原因。结果: 肾病患者年均花费在2012—2017年间出现较快上涨。门诊和住院的花费上涨由不同原因导致,其中门诊年均花费的上升来源于患者年均就诊次数的增加,而住院年均花费的上升来源于患者次均花费的增加。住院花费上涨贡献最大的类别为药品和耗材,其中药品类费用上涨贡献最大,2017年次均12 524元,占当年平均次均总花费的32.4%;耗材类次均9 215元,占比23.9%。结论: 门诊年均花费的上升主要来源于肾病患者年均就诊次数的增加,药物类和耗材类费用的增长是导致住院医疗总费用上升的主要因素。治疗类费用以及医疗服务费在总花费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保健成本情况。方法 按照成本核算的方法、公式,对深圳市福田区5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2005~2006年年财务数据的成本项目进行现状调查和核算。结果 深圳市福田区2005~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管理1名居民每年的“全成本”为61.44元、“公共卫生保健成本”为43.25元;每管理1份健康档案的“全成本”89.94元、“公共卫生保健成本”为63.32元;扣除至2006年已经执行的政府补偿项目拨款后,尚需要增加的补偿标准为:每名社区居民17.17元或每份健康档案25.13元。结论 政府应加大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网络建设。建议社区卫生服务补偿经费标准采用“以每管理1名社区居民为单位”进行预算,这更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服毒自杀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湖北省某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服毒自杀患者的一般信息及医疗费用,分别对农药中毒和药物中毒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单因素分析,以筛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26例服毒自杀患者中口服农药者共产生医疗费3081681.81元,住院费用中位数(M)为17278.94元,口服过量药物者共产生医疗费用870745.15元,住院费用中位数(M)为11457.17元,选用其他类型毒物者共产生医疗费用133252.03元,住院费用中位数(M)为8221.83元;年龄、住院天数和血液灌流是影响口服农药和口服药物自杀患者医疗费用的共同因素,呼吸机辅助通气是影响口服农药自杀患者医疗费用的特异性因素。结论住院天数是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医院可通过落实双向转诊和知情同意制度、规范血液灌流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的适应症和质量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能力等措施控制患者医疗费用,减轻其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