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7):814-815
目的螺旋CT(MS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检测的进一步了解及临床治疗探讨。方法回顾CT所发现18例以肺纹理改变为主的患者,进一步了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CT表现。结果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没有特征性表现。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除要掌握好CT的影像表现外,一定要结合临床治疗及检查,激素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例,继发于结缔组织病患者40例进行研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设为1组,继发于结缔组织病患者设为2组。患者均采用CT影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取CT影像检查呈现为网状阴性,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患者的CT影像检查后,表现为胸膜受累。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均为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因此两组患者对比无较大差异,P 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临床需要针对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加强对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可有效防止患者病情发展和延误。若采取CT影像检查后发现患者存在网状改变,则考虑患者属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也是特发性的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I Ps)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间质炎症性疾病.目的:讨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征、胸部X线表现、肺通气及弥散功能、病理活检及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ILD.依据有无肺活检结果,将确诊标准分为2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对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58例IP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PF主要见于老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Velc音,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高分辩CT(HRCT)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论:IPF发病机制不明,应重视临床症状及HRCT检查。  相似文献   

5.
刘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814-815
目的螺旋CT(MS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检测的进一步了解及临床治疗探讨。方法回顾CT所发现18例以肺纹理改变为主的患者,进一步了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CT表现。结果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没有特征性表现。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除要掌握好CT的影像表现外,一定要结合临床治疗及检查,激素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7例确诊为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后纤维化(RPF)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特发性者多见,有15例,继发于恶性肿瘤者2例。影像学检查起到主要作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缓解者10例,仅予对症治疗缓解者5例,行腹膜后纤维化松解术症状缓解者2例。结论熟悉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特点,了解CT和MRI是确诊腹膜后纤维化的主要检查手段,以及激素和外科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实验室所见的认识及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资料,列举和分析常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肺功能检查示,弥散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小气道功能障碍分别占85.8%、71.4%和14.3%.X线胸片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者占87.5%,其余只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或斑片阴影.动脉血氧分压(PaO2)减低者占55.6%,PaO2减低者病死率为80%,PaO2正常者病死率为14.3%.主要症状为活动后胸闷、气短及咳嗽者,分别占88.9%和77.8%.有肺部Velcro音及杵状指者分别占88.9%和55.6%.本组病例误诊率高达100%.结论:了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所见,对降低误诊率、提高本病诊断意识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吡非尼酮口服治疗,并根据治疗4个月后预后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n=44)和预后不良组(n=1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32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及32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病史、症状、血气分析、肺高分辨率CT(HR-CT)、肺功能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多具有较长的吸烟史,胸部高分辨CT(HR-CT)和临床表现兼有肺气肿和肺间质纤维化两方面的特点.结论 肺间质纤维化和肺气肿是两种不同的独立性疾病,但二者在老年患者中常有并存的现象,并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HR-CT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科疑难病种,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何种药物对其有治疗作用。本文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呼吸生理病理入手,结合中医学理论,通过临床总结自拟补肾通痹化纤方,着重探讨补肾通痹化纤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分析补肾法、通痹法、化纤法应用于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并通过传统中医学论述及现代临床报道证实其有效性。总结补肾通痹化纤方可以作为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秋瑾  张昭  张辉  王静 《河南医学研究》2011,20(1):92-93,97
目的:总结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加深对(RA)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31例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因子(RF)、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加深对RA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期间26例RA并发间质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因子(RF)滴度、血补体、免疫球蛋白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血气分析、肺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等。结果本组患者中高滴度RF22例,血沉增高25例,C反应蛋白升高20例,免疫球蛋白IgG增高17例,IgM增高14例,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15例,补体CH50降低19例、低氧血症16例,3例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后诱发的I型呼吸衰竭。结论间质性肺病的发生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联,患者应尽早作肺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肺部病变,尤其是高滴度RF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该院1995-2005年诊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25例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6例患者的病程、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呼吸困难进展较快,具有两种病变并存的x线及HRCT表现,常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兼有二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例病人,经临床特征、肺CT、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经过临床抗炎、止喘、化痰、激素以及加用阿拓莫兰辅助治疗。结果:5例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呼吸困难缓解,肺CT影像明显吸收,肺功能示通气及换气功能明显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病人的生命。结论:阿拓莫兰作为抗氧化剂,具有抗纤维化的辅助性治疗作用,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上又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D-CT(three-dimensional CT)估算的肺纤维化体积(fibrotic lung volume,FLV)占肺总体积(total lung volume,TLV)的百分比(简称CTFLV/TLV%)是否可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的预后。方法 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年3月1日—7月31明确诊断为IPF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肺功能参数、圣乔治评分、GAP评分、氧饱和度和CTFLV/TLV%等,分析各指标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患者随访至2020年7月31日。结果 共纳入10例IPF患者,最长随访时间96个月,最短5个月,平均37.3个月。CTFLV/TLV%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CTFLV/TLV%≤15的患者较CT FLV/TLV%>15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基线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 in the predicted value,DLCO% pred)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0.690,P=0.026)。基线GAP评分与生存有负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FVC in the predicted value,FVC% pred)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采用3D-CT估算CTFLV/TLV%可初步预测IPF患者预后;CT FLV/TLV%或可预测IPF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科2008—01~2013—03诊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例,平均(65.6±5.2)岁。24例吸烟患者平均吸烟40.5包/年。25例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及肺部Vel—ero哕音和杵状指(趾)。胸部CT表现为在双肺网格、蜂窝样基础上出现肺部团块、结节影(22/25),及肺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斑片状阴影(3/25)。病理上多为腺癌及鳞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低及低氧血症。部分患者肿瘤标志增高。结论老年男性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在原有肺间质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肺部出现团块、结节影或斑片阴影,要高度警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可能,积极行痰病理、经皮肺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杨贵鹏  杨晓红 《农垦医学》2011,33(6):537-539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其组织病理学表现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一致,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刺激性干咳等。如何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近年来已经有了比较显著的进展。多项研究发现,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和胸部高分辨CT(HRCT)特征性表现的患者,结合血清标志物、肺功能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检查,既使未获得病理学依据,亦可以对特发性肺纤维化作出较明确诊断。本文将从上述几个方面来介绍特发性肺纤维化最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肺间质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慢性肺间质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结果。结果36例患者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组及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组20例(56%ILD),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16例(44%ILD)。IPF组年龄偏大,多数肺部有爆裂音,占38.9%,杵状指者占11.1%。高分辨率CT扫描(HRCT)表现比较典型。两组肺功能改变主要为限制性的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IPF组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较继发性组下降明显,P〈0.0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下降显著且早,是较敏感的基础肺功能指标。结论持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和肺功能各有特点;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及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ILD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肺纤维化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熟悉肺纤维化并肺癌(IPF-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了解肺纤维化(IPF)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胸部CT、肺活检的病理类型等表现。受实验者包括28倒肺纤维化合并有肺癌的患者,48例仅有肺纤维化患者。570例仅有肺癌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同一时期符合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制订的诊断标准。结果 年龄、性别、吸烟等危险因素,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组与单独的肺纤维化、肺癌组比较中明显增高;IPF-Ca的常见细胞类型为磷状细胞癌,与普通的肺癌细胞类型比较,没有明显不同。在一些情况下,肺纤维化区域可发展为肺癌,胸部CT上肺纤维化与肺癌的一致率有36%。结论 本研究提示年龄、性别、吸烟等均为IPF-Ca的危险因素,与肺纤维化及肺癌的危险因素相关,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的患者中与总的肺癌比较,肿瘤的细胞类型及特征没有不同,肺纤维化的发生可能与肺癌的早期活动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均有干咳及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网状、结节、条索状及蜂窝状阴影。42例肺功能检查患者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5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9例。动脉血气分析示35例低氧血症,30例1型呼衰。死亡9例。[结论]对有慢性咳嗽和进行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可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及早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学表现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