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量的单核细胞募集是动脉粥样损伤形成的早期表现之一,相关的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在其中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PC)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膜上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E选择素(Endothelial-leukocyte adhesion  相似文献   

2.
实 验与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脑缺血后的病理过程中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目前主要研究与炎性细胞浸润有关的粘附分子和脑血管内皮方面。1 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蛋白分子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 ,因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并跨内皮细胞造成浸润等过程需要粘附分子的介导。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分子主要有E selectin(内皮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 )、P selectin(血小板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及活化血小板内 )、ICAM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VCAM 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PE…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 (HV)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 ,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称为流行性出血热 (EHF) ,遵义地区为该病高发区[1]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主要来源于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等 ,异常升高的sICAM 1是淋巴细胞活化的标志 ,也是免疫致  相似文献   

4.
血清sICAM-1和sVCAM-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均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成员。许多研究已证实ICAM 1、VCAM 1与嗜酸性粒细胞在变态反应炎症部位的移行和募集有关。有人在哮喘实验的动物模型中采用免疫组化法 ,发现在气道粘膜下ICAM 1〔1〕和VCAM 1表达增加〔2〕。参与免疫反应的粘附分子可从表达的内皮细胞或激活的淋巴细胞上脱落下来 ,进入血液成为可溶性粘附分子 ,从而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本研究试图通过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 (sICAM 1和sVCAM 1)含量的变化 ,分析其是否与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5.
倪磊  许以平 《现代免疫学》2001,21(2):119-119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 ,它介导了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跨内皮转移 ,在气道粘膜的嗜酸粒细胞 ,淋巴细胞的选择性聚集、浸润中起重要作用[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 CAM 1)是存在于血清中的从血管内皮细胞上自然脱落的VCAM 1分子 ,是反映体内VCAM 1表达水平的可溶性标志物。临床上某些哮喘儿童到青春期会自然缓解甚至痊愈是个普遍现象[2 ] ,其机制尚未阐明。本实验通过对哮喘青春期缓解组、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sVCAM 1水平的测定和比较 ,探索其中的规律。1 …  相似文献   

6.
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是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间相互结合、起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 ICAM-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 VCAM-1)均属于CAM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sICAM1的水平与嗜酸性细胞的激活谢华孙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科,西安710032)嗜酸性细胞在哮喘炎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募集到炎症部位前,须先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其中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  相似文献   

8.
SLE、RA患者血清sICAM—1和FTM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ediseases,AID) ,其免疫特征是 ,T细胞活化增加 ,B细胞多克隆活化并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s 1,sICAM 1) ,是表达于内皮细胞和其他抗原递呈细胞上的ICAM 1脱落于血液中的可溶性形式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成员 ,为一种表面跨膜蛋白抗原。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黏附分子的异常表达是内皮细胞损…  相似文献   

9.
PECAM—1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及白细胞渗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小板源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laleletendothelialcelladhesion molecule ,PECAM1) 是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在内皮细胞、血小板、粒细胞和一些淋巴细胞上表达。PECAM1在炎症过程中调控内皮细胞通透性、介导白细胞跨内皮细胞迁移到炎症部位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PECAM1 的磷酸化、PECAM1 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改变及细胞骨架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其致病因素多种 ,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通过TNF α作用于内皮细胞 (EC)后 ,观察单核细胞对其粘附的变化 ,粘附分子表达以及对调控粘附分子基因的转录因子 (NFκB)变化 ,以探讨TNF α在AS发生早期细胞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γTNF α(5ng/ml)作用 4h后 ,用细胞计数法测U937细胞以EC粘附率 ,用ELISA法检测EC膜上粘附分子VCAM 1、ICAM 1、P selectin的表达 ,以及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剪切应力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机械刺激 ,一定程度的剪切应力对于维持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十分重要。ICAM - 1是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的一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 ,除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及细胞间粘附和连接外 ,还能传递多种细胞信号 ,引起细胞内骨架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本实验研究在不同剪切应力的作用下 ,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 - 1分布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 :将ECV30 4细胞常规培养在长方形的玻片上 ,然后分别置于剪切应力为 2dyn/cm2 、1 0dyn/cm2 (相当于正常状况下动脉血…  相似文献   

12.
当归抗高脂血清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检测高脂血清对培养的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 (NO)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ICAM - 1 )表达改变的影响 ,并观察当归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三组 ,即 :对照组 ;高脂血清组 ;当归 高脂血清组。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 ,用高脂血清损伤 ,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测内皮细胞表面ICAM - 1的表达 ,用分光光度法对细胞培养液中NO的分泌量进行检测。结果 :高脂血清明显损伤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细胞膜表面有孔隙 ,微绒毛僵直断裂 ,分布不规则。高脂血清使细胞表面ICAM - 1的表达明显增高 …  相似文献   

13.
研究证实 ,慢性肝炎 (CH)、肝硬化 (HC)及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α(STGF -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 ,其水平的变化与CH、HC、PHC病情的发展呈平行关系。有作者还在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与病毒性肝炎及PHC的关系时发现 ,正常对照组肝细胞的表面无ICAM- 1表达 ,而所有急性或慢性肝炎标本ICAM - 1在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表面呈强烈表达。其表达强弱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关[1,2 ] 。为研究STGF -α及SICAM - 1水平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本文测定了 32例CH、38例HC及 2 9例…  相似文献   

14.
细胞因子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的调控,及对内皮细胞与激活淋巴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以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内皮细胞表面ICAM-1表达;采用粘附试验和抗ICAM-1或抗LFA-1单克隆抗体阻断抑制试验。结果:TNF-α、IL-6和IL-1β诱导内皮细胞18~24h,均可使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粘附率显著增加,TNF-α和IL-1β的诱导还可使内皮细胞表面ICAM-1分子表达明显增强,表现为ICAM-1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着色加深。用10~20mg/L抗ICAM-1或抗LFA-1单克隆抗体均可部分抑制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粘附。结论:TNF-α和IL-1β可以有效地激活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诱导内皮细胞ICAM-1表达增多,促进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15.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4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含量。结果表明:①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在Ⅱ型糖尿病组及有、无微血管病变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1),有微血管病变组又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0.01);②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3,P<0.01)。提示:血清sICAM-1和sVCAM-1参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 1 )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 1 )在创伤骨折及手术中的含量变化。了解粘附分子在创伤及手术后发生感染后的含量变化以及机体恢复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48例创伤骨折及手术后ICAM - 1和VCAM - 1的含量。结果 :创伤骨折后 72h行复位手术患者测定ICAM - 1和VCAM - 1的含量 ,同时测定了手术后 72hICAM - 1和VCAM - 1的含量变化 ,并将手术前和创伤骨折手术后的ICAM - 1和VCAM - 1的含量进行比较 ,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的含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ICAM - 1 )和可溶性血管粘附分子 - 1 (sVCAM - 1 )在一些疾病时表达增加 ,本文探讨了 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清sICAM - 1和sVCAM - 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住院治疗的DM患者 47例 (男 1 9,女 2 8) ,平均年龄 50 .2岁 ,病程 6个月~ 1 6年。 31例合并有DM慢性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 )为有微血管病变组 ,1 6例无慢性微血管病变为无微血管病变组 ;又按血清甘油三酯血症组 (A组 ) 1 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组 (B组 ) 1 0例 ,单纯高血压组(C…  相似文献   

18.
某些研究结果表明,单核细胞可通过其表面的配体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间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相互作用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了ICAM-1和VCAM-1对IL-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高脂血清对培养的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NO)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改变的影响 ,并观察当归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三组 ,即 :对照组 ;高脂血清组 ;当归 高脂血清组。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 ,用高脂血清损伤 ,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测内皮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 ,用分光光度法对细胞培养液中NO的分泌量进行检测。结果 :高脂血清明显损伤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细胞膜表面有孔隙 ,微绒毛僵直断裂 ,分布不规则。高脂血清使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明显增高 ,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20.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动态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例冠心病人外周血白细胞CD18表达、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冠心病人白细胞CD18表达、sICAM-1和sVCMA-1浓度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性(t=7.692-11.458,P〈0.001),sICAM-1和sVC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