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综述多发性创伤SIRS-MODS-MOF过程和治疗。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论。资料引用 引用国内外献9篇。资料综合 创伤的动态发展过程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到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进而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对该过程进行分阶段诊治,才能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早作出判断,在损伤的初期阶级积极治疗和预防,切断该发展环节,防止损伤加重和病情恶化。结论 早期诊断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对逆转病情,减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防止发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减少病死率有很大意义,应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危重病患者SIRS早期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危重病患者SIRS早期的动态变化及对MODS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危重病患者SIRS早期TNF-α、IL-1β及IL-6的动态变化,比较SIRS组及正常对照组的TNF-α、IL-1β及IL-6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血 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子MODS的发生发展;SIRS期血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对MODS的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联合APACHEⅡ评分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继发于各种严重打击后出现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组织细胞功能障碍,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目前ICU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血小板减少是患者最常见的异常检测指标之一,常常与SIRS一起出现。为此,作者对江山市人民医院ICU患者的血小板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年龄及既往疾病评估预后系统(acute physiologyage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prognostic systemⅡ,APACHEⅡ)评分,探讨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8例危重患者均为2002年9…  相似文献   

4.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危重病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近年,随着危重病监测及治疗手段的进步,危重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有所改观,但是人们仍面临许多挑战,如严重细菌感染所致毒血症,尽管临床应用大剂量有效抗菌素治疗,细菌被杀灭,血培养转阴,然而病情却继续恶化;各种原因所致休克,经过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及各种支持疗法,血压虽然回升但不能使休克逆转,病情继续恶化;心源性猝死或严重创伤所致心  相似文献   

5.
PICU危重病儿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儿临床表现及预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之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PICU危重患儿临床参数统计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达到SIRS诊断标准,随着SIRS诊断标准项目增多,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MODS及病死率相应增高。SIRS诊断标准项目、钠、钙及阴离子间隙异常是MODS的危险因素,而SIRS诊断标准项目、MODS则为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SIRS诊断标准能较准确反映危重病儿的病情与预后,加强对危重病儿的生命监测,积极并合理地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尽可能消除不利因素,是阻止疾病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骨髓象在SIRS和MODS中临床意义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后的常见并发症 ,是目前危重病医学中的热点和难点 ,对其病理生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SIRS和MODS患者血液系统变化较为明显 ,例如重症患者血小板、白细胞甚至红细胞均减少 ,国内外的相关报道也较多 ,但这类患者骨髓象变化的特点及其与预后关系的报道却相当少见。因此 ,作者对本中心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部分危重病患者的骨髓象进行了分析 ,以探讨骨髓检查在SIRS和MODS中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7.
危重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进一步认识危重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抢救水平。方法 参照诊断标准,对1012例危重患儿SIRS,MODS的发生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寻找MODS中的主要矛盾,结果 1012例重患儿发生SIRS803例,占79.3%,进而发展为MODS212例,占26.4%,MODS的发生与危重度评分,SIRS的符合项目的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与年龄,原发病类型无明显关联,呼吸功能不全是MODS中的首要和关键问题。结论 危重患儿SIRS普遍存在,了解其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危险因素,早期合理干预,减少或避免损害因素,对危重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科危重病患者抗氧化维生素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危重病患者维生素A、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血清值,同时检测相关营养评价指标。结果SIRS组血清维生素A〔(0·6±0·2)μmol/L〕、维生素E〔(14·8±6·6)μmol/L〕、β胡萝卜素〔(1·1±0·6)μmol/L〕水平明显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A、维生素E的对数值与APACHEⅡ评分存在负相关性(P<0·01)。结论内科SIRS患者较非SIRS患者承受更重的氧化应激压力,易造成抗氧化维生素的缺乏,其缺乏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六种危重病评分方法对MODS患者预后判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六种危重病评分方法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多糖(LPS)、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抗原一DR(HLA-DR)对MODS患者预后评估的能力.方法 对53例MODS患者于入院第1、3、5天进行MODS、SOFA、ODIN、SAPSll、APACHEⅡ及APACHEm评分,并于人院第1天检测血清TNF-α、LPs及单核细胞表面HLA-DR水平.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34例)、死亡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水平,并将各项指标对预后评估的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3、5天的六种危重病评分均高于存活组患者,各项评分与预后均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ROC曲线分析,对预后评估能力较强的依次为第3天的APACHE Ⅱ评分、第5天的APACHEⅡ评分、第3天的APACHEⅢ评分、第1天的APACHE Ⅱ评分、第3天的SAPS Ⅱ评分、第5天的SAPSⅡ评分、第1天的ODIN评分、第5天的MODS评分.TNF-α及LPS水平与预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HLA-DR及脏器功能不全数对预后具有评估能力,但低于APACHE评分.结论 APACHE评分方法评估MODS患者预后的能力优于其他评分系统,其中第3天的APACHE Ⅱ评分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对感染性腹泻病情严重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IRS评分对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SIRS评分结果是否符合SIRS标准,分为SIRS组35例、非SIRS组8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指标比较,并进行分析。结果 SIRS组发热持续时间[(4.1±1.2)d]、C反应蛋白水平[(17.2±5.4)mg/L]以及D-二聚体异常率(28.57%)高于非SIRS组[(2.8±0.8)d、(10.8±3.5)mg/L、10.59%,P均<0.01],危重病例评分低于非SIRS组[(78±13)分vs(90±10)分,P<0.01]。SIRS组肠外器官损害发生率80.00%,高于非SIRS组47.06%,其中合并两个及以上肠外器官损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腹泻合并SIRS时发热持续时间长,肠外脏器损害发生率高,病情重,与PCIS有较高相关性,应用SIRS评分能有效评估疾病的危重程度,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田晶  刘海波  崔勇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2):1163-1165
目的探讨外周血有核细胞CD14mRNA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以及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153例ACVD患者按病情发展分为单纯ACVD组60例、ACVD引发SIRS组45例及ACVD引发MODS组48例,随机选择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4组对象外周血有核细胞CD14 mRNA的表达。结果 ACVD患者发病第3日CD14 mRNA表达明显升高,CD14mRNA的表达随着病情的逐步加重(对照组→单纯ACVD组→ACVD引发SIRS组→ACVD引发MODS组)呈递升趋势(P<0.01),且4组两两比较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CVD引发MODS组中,积分≥9分患者CD14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9分患者(P<0.05),死亡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CD14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1)。结论 ACVD这一外源性非感染疾病引发SIRS和MODS的机制可能与机体过度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ICU危重病患者 2 13例 ,入选标准为各种原因所致的SIRS和MODS。回顾性将病例分为死亡组 (n=6 2 ) 和存活组 (n=15 1)。入院后当天及 3、 7、 10d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检查 ,入院后次日对各种体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35例患者在入ICU后 2 4小时内进行骨髓象检查。结果 入ICU时存活组和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 7d和 10d后 ,存活组下降至 10分以下 ,而死亡组上升至 2 0分以上 (P <0 0 1)。血小板在入院时两组均降低 ,但在治疗 7d和 10d死亡组患者血小板再度进行性下降 ,而存活组上升至正常范围 (P <0 0 0 1)。严重的阴沟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MRA)和真菌性脓毒症 ,血小板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 72 3%、 89 6 %和 93 5 %。危重病患者骨髓象显示存活组带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明显高于死亡组 (P <0 0 5 ) ,而淋巴细胞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1)。结论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和骨髓抑制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而血小板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急救医学会的新定义,分析1992年以来223例烧伤面积>30%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菌血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病率分别为44.4%,21.1%,22.9%,11.7%和10.8%;烧伤面积越大或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各病症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相继发生非感染性SIRS和感染性SIRS(包括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单纯非感染性SIRS或单纯感染性SIRS患者。与1983年1月~1989年12月间371例患者的资料比较,感染性SIRS的发病率和总体病死率显著降低。提示:近年使用辐照氟银猪皮防治创面感染、早期恢复患者经口营养、选择性肠道去污染等措施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14.
小儿危重病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纪茵  李永康  蒋卓勤 《新医学》2001,32(10):592-593,609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对68例危重病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68例危重病儿中单项危重病15例(均无MOF)、多项危重病53例(其中危重25例,极危重28例);53例中5例为单器官功能衰竭,余48例为伴MOF者。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在伴MOF的危重病儿组为60%(29/48),单项危重组为7%(1/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在危重病评分的不同评分组依次为:A组(60分以下)100%,B组(60分-70分)68%,C组(71分-80分)24%;具有1,2,3,4个或以上器官衰竭的患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依次为:0,0,63%,83%,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伴MOF的危重病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危重病评分分值越低,受损器官越多,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应予高度重视并予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SIRS MODS患者活化血小板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活化血小板、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SIRS、MODS患者的CD6 2P、CD6 3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 ,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 ,同时对两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IRS、MODS患者的CD6 2P、CD6 3、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1) ;MODS组CD6 2P、CD6 3、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均高于SIRS组 (P <0 0 1或P <0 0 5 ) ;死亡组CD6 2P、CD6 3、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均高于存活组 (P <0 0 1或P <0 0 5 ) ;相关性分析显示 ,CD6 2P、CD6 3与TNF -α、IL - 6、IL - 8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SIRS、MODS患者血小板活化明显 ,促炎细胞因子高表达 ,血小板活化与促炎细胞因子高表达正相关 ,两者均与病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并与中华医学分会儿科学急诊组于1995年在全国推广的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草案)进行比较。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1029例患儿,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系统及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草案),于入院时、入院后24、487、2 h分别进行评分,并于第7天及出院前再次评分,同时进行器官功能衰竭的评估及预后分析。评分≤70分为病情极危重组,71-80分为危重组,81-100分为非危重组。结果 不论是入院时,还是入院后24 h,各组患儿两种评分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首次小儿危重评分值越低,病死率或自动放弃治疗的发生率越高,发生功能衰竭的器官数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患儿出现放弃和死亡的病例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种评分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能帮助判断病情及预后,对临床护理有指导意义,在儿科ICU和普通病房均有推广价值;两种评分法在一定程度上均能量化评价疾病危重的程度,并且符合率较高,其中危重病护理评分系统采用指标全面,更符合儿科临床护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因素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和临床阶段,也是体外循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加强对SIR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防止MODS的发生,改善预后。本文旨在讨论体外循环术后过度炎症反应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18.
邓西龙  卓丽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207-3209
探讨肝衰竭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情况,以及SIRS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并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我院ICU 104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临床资料后进行SI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SIRS评分和血清PCT水平.结果:91.7%的患者SIRS评分≥1分,非感染组与感染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征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WBC计数差异显著(P<0.05);非感染组与感染组SIRS评分分布差异不显著(P> 0.05);62.30%的重肝患者PCT值为临界指标(0.5 ~1 ng/mL),非感染组与感染组PCT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衰竭患者常并发SIRS,也容易合并感染,患者的SIRS评分并不能早期灵敏地提示感染发生.应积极监测血WBC计数、PCT等变化,结合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感染,并通过血培养及怀疑感染部位的分泌物、排泄物培养等以明确病原,合理有效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危重病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对危重病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认识。方法 分析 2 89例SIRS患者的临床资料 ,病人至少符合 2个SIRS标准 ,包括发热、体温过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白细胞计数异常 ;MODS则符合各器官功能标准 ,而且在机体遭受打击 2 4小时后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结果 符合SIRS的危重病患者 2 89例 ,其中符合 2项标准者 75例 (2 5 9% ) ,3项者 10 4例 (36 0 % ) ,4项者 110例 (38 1% )。SIRS发展为MODS者2 0 3例 (70 2 % ) ,其中SIRS 2项者 5 4例 (2 6 6 % ) ,3项者 78例 (38 4% ) ,4项者 71例 (35 0 % )。死亡 15 0例 (73 9% ) ,其中SIRS2项者 38例 (2 5 3% ) ,3项者 5 9例 (39 3% ) ,4项者 5 3例 (35 3% ) ;二脏衰死亡 2 6例 (42 6 % ) ,三脏衰死亡 5 0例 (74 6 % ) ,四脏衰死亡 41例 (95 3% ) ,≥五脏衰死亡 33例 (10 0 0 % )。结论 SIRS可由细菌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引起 ,且均能导致MODS ,阻断前炎症细胞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 -a的效应 ,对SIRS的发生有预防价值 ,可望降低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杨美丽  熊艳  李娟  钟桂松 《护理研究》2013,(26):2912-2913
[目的]评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在产科急危重症病人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按SIRS评分和病种基本接近原则,随机将入住我科急危病人120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病人每天动态监测SIRS评分,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和护理;Ⅱ组病人按医嘱护理级别、疾病种类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痊愈率、转诊率、严重并发症确诊率、围生儿预后不良率及病人、家属、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围生儿预后不良率及病人、家属和医生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优于Ⅱ组。[结论]SIRS评分简单易懂、实用性强、可控性好,能够及时指导护理工作,降低母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