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人干眼症的误诊原因,并针对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门诊收治的82例老年人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82例于眼症患者中误诊为慢性结膜炎者40例,占42%;过敏性结膜炎者20例,占24%;慢性泪囊炎者10例,占12%;眼部手术后8例,占10%;其他眼病4例,占5%。结论: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
谢会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72-6072
目的分析干眼症易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措施。方法对68例干眼症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症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结果误诊疾病多为慢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视疲劳等。误诊原因为忽视干眼症特点和必要的鉴别检查。结论干眼症易误诊,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曹雪梅  石萍  于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55-3155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干眼症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对干眼症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47例,临床误诊率高达47%,误诊为慢性结膜炎32例,病毒性角膜炎8例,点状角膜炎3例,视疲劳3例,角膜溃疡1例。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结合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三项试验检查可减少其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眼症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干眼症中7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8.86%。因眼睛干涩、疼痛、异物感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就诊。3例误诊为慢性结膜炎,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1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1例误诊为视疲劳。误诊时间7~14 d。7例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确诊干眼症,予对症等治疗。随访3个月,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干眼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为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疾病,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相关疾病认识、发散诊断思维、综合全面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熊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700-2701
摘 要: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眼膏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个月~1年6个月; 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眼膏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老年干眼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证,分析其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56例(312眼)中老年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56例患者中曾经误诊为其他眼病者103例。结论中老年干眼病发病率高,女性多见。眼科医生应掌握中老年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重视症状、病史的询问以及传统的三项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个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18个月;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凝胶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8.
汪洁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0):89-90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眼表泪液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眼科门诊患者中,许多干眼症患者被误诊为慢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等疾病,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症状非但不能改善,药物的毒性还会加重病情。现报告干眼症误诊10例,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同行对该病的重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2~75岁,平均51.3岁。1.2临床表现本组主诉为眼部痒,干涩,异物感,畏光,眼发热,眼疼痛,易疲劳,瞬目频繁,下…  相似文献   

9.
罗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428-8429
目的:探讨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简称青睫综合征)的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误诊的青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易误诊为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结膜炎,经降眼压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1周左右治愈。结论:详细采集病史、仔细检查、重复检查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的方法。方法:对156例(312眼)诊断为结膜炎等治疗后无好转的患者进行干眼症的相关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92眼(29.49%)三项结果阳性;293眼(93.91%)BUTY〈10s;239眼(76.60%)Schirmer I试验阳性;159眼(50.96%)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确诊的干眼症患者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症状及特异性检查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甜对病因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方法选取门诊以跟部干涩不适就诊的40岁以上患者105例(210眼),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常规眼部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5例中老年患者中,确诊干眼症者76例,患病率72.4%,其中男22例,女54例,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76例干眼症患者中,结膜异常者51例,电脑前长时间工作者21例,长时间驾车者10例,长期滴用眼药水者19例。患有糖尿病者14例,高血压者11例,类风湿关节炎者6例。非干眼症患者29例,其中屈光不正及老视者共22例。结论干眼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为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工作性质及环境、眼部的慢性炎性反应、长期眼部及全身用药、全身性疾病等为易发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减轻干眼症状,减少中老年人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针对病因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方法 选取门诊以眼部干涩不适就诊的40岁以上患者105例(210眼),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常规眼部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问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中老年患者中,确诊干眼症者76例,患病率72.4%,其中男22例,女54例,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76例干眼症患者中,结膜异常者51例,电脑前长时间工作者21例,长时间驾车者10例,长期滴用眼药水者19例.患有糖尿病者14例,高血压者11例,类风湿关节炎者6例.非干眼症患者29例,其中屈光不正及老视者共22例.结论 干眼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为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工作性质及环境、眼部的慢性炎性反应、长期眼部及全身用药、全身性疾病等为易发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减轻干眼症状,减少中老年人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针对病因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方法 选取门诊以眼部干涩不适就诊的40岁以上患者105例(210眼),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常规眼部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问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中老年患者中,确诊干眼症者76例,患病率72.4%,其中男22例,女54例,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76例干眼症患者中,结膜异常者51例,电脑前长时间工作者21例,长时间驾车者10例,长期滴用眼药水者19例.患有糖尿病者14例,高血压者11例,类风湿关节炎者6例.非干眼症患者29例,其中屈光不正及老视者共22例.结论 干眼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为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工作性质及环境、眼部的慢性炎性反应、长期眼部及全身用药、全身性疾病等为易发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减轻干眼症状,减少中老年人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眼科淋菌性结膜炎误诊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眼科淋菌性结膜炎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9例眼科淋菌性结膜炎误诊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9例患者初诊误诊为其他类型结膜炎,复检时确诊淋菌性结膜炎,经治疗痊愈,但延误了正常治疗。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保持警惕,细问病史,拓宽诊断思路。对于结膜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必须作结膜刮片或分泌物培养,提高确诊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69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光眼误诊原因,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误诊的69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婴幼儿青光眼易误诊为倒睫、先天性泪囊炎、角膜软化症、结膜炎、先天性发育不良、视网膜母细胞瘤;青少年青先眼易误诊为高度近视、结膜炎、葡萄膜炎、外伤性白内障、眼钝挫伤;中老年青光眼易误诊为胃炎、脑血管病、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痛、脑疝、白内障、鼻窦炎、视疲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论:青光眼临床表现多样,接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诊断思维局限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青光眼的早期确诊率,减少持续高眼压时间是挽救患者视力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40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资料及其中22例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其中误诊22例,误诊率55%。误诊为骨病者10例;误诊为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7例;误诊为贫血者2例;误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支气管炎、冠心病各1例。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骨痛、蛋白尿、贫血、反复感染,尤其伴有血沉加快者,均需警惕本病发生的可能。及时进行完善的检查包括X线、尿白蛋白、血清学、核素骨扫描、骨髓像检查等,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赖氏(Reiters)综合征临床表现有尿道炎、关节炎、结膜炎等三联征,临床较少见,误诊率较高,为引起注意,现将我院近几年来资料较完整的11例误诊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1例中男10例,女1例;年龄12~25岁10例,45岁1例,平均23岁;发病季节7~8月份5例,9~10月份6例;院外误诊3例,门诊误诊5例,入院初误诊3例,最后均诊断为赖氏综合征;入院时三联征同时存在者8例,有关节炎,而尿道炎、结膜炎已消失者3例;痢疾后发病4例,其余均诱因不明。按本组临床特点多数患者依次发生结膜炎、尿道炎、关节炎,也见于病程中伴发皮肤粘膜损害。1.结膜炎:首发症状以结膜炎为主7例,名持续7~20天不等,最短7天,最长180天,半数病人二周内自愈。症状轻者双目羞明、流泪,重者双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了240例(299只眼)眼科普通门诊患者采用Schirmer I试验进行干眼症的筛查效果,认为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症状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重视患者主诉并及时进行干眼症特异性检查,可减少误诊,使患者获得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频繁瞬目的相关性因素,为预防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13例频繁瞬目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询问其病史,并行视力、眼位、眼睑、角膜、结膜、眼底、屈光状态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在113例患儿中,存在屈光不正者58例(占51.33%),其中远视或伴散光38例,近视或伴散光14例,混合散光6例;结膜炎者(包括屈光不正和视力正常者)54例,占总数的47.79%,其中合并倒睫16例,合并结膜结石9例,合并浅层点状角膜炎4例,无合并症者25例;干眼症(除结膜炎者)27例,占总数的23.89%;霰粒肿4例;睑缘炎2例。经积极综合治疗后,治愈102例(90.26%),显效11例(9.73%)。经角膜映照法和遮盖法检查,无斜视或隐斜视。结论:导致儿童频繁瞬目的病因多样,其中屈光不正、结膜炎及干眼症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睾丸扭转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睾丸扭转的误诊原因 ,以期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分析 59例睾丸扭转患者中 37例首次就诊时误诊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多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足以提供诊断依据 ,辅助检查和手术探查有助于本症的诊断。首诊误诊组丧失睾丸的比例明显高于及时确诊的患者 ( 35/37对 6 /2 2 ,P<0 .0 5)。结论 睾丸扭转误诊危害极大 ,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该症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