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2月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我院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于入组前及入组6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入组6个月后研究组SQLS 3个维度中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与不良反应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自理能力,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按出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出院时用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情况,对研究组进行延续护理干预,12个月后用SQLS、PANSS及自制服药依从性、复发再入院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SQLS、PAN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研究组SQLS、PANS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复发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复发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节省了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和3个月后分别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控指标、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的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护理服务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其中SQLS中心理社会分量表、动力和精力分量表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PI中日常生活能力(因子Ⅰ)及动性和社会交往情况(因子Ⅱ)也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服务满意度和基础护理质量,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与康复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改良森田疗法组(n=85)和康复疗法组(n=85),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生活质量量表(SQL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 改良森田疗法组与麋复疗法组治疗前后SQLS、NOSIE、ADL总分及量表分值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森田疗法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康复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疗法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均有效,改良森田疗法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入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利伯曼精神康复治疗)65例和对照组(常规精神康复治疗)65例进行12周的研究。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症状自评量表(SCL-90)、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OSIE总分及总积极因素分大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分小于对照组,SQLS中动力和精力量表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精神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201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出院后自愿参加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2例在院内康复基础上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系统康复,对照组49例采用院内康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和家庭社会关怀指数,然后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家庭社会关怀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HO-DSAⅡ与SQLS得分呈正相关,APGAR得分与SQLS得分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精神康复模式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科两个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2013年3月-8月以“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探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干预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应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及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进行测试。[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QLS维度心理社会及动力和精力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营造了员工团队合作及学习的环境,提高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爱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予系统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出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关爱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分别在出院时、随访6个月末采用服药依从性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末,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SQL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关爱随访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患者实施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认知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比较2组患者体重变化.干预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体重、SQLS评分在心理动力和症状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预防和治疗因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引起的体重增加,并能提升患者住院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例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4.0%;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与非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不良反应因子分及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功能总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明显下降,与其高血糖、高血压及腹部肥胖等因素显著相关。结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罹患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增高,影响因素较多,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下降与其高血糖、高血压及腹部肥胖等因素显著相关,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包炤华 《中国康复》2016,31(5):331-334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无锡市滨湖区在册管理的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干预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综合性康复,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华文认知能力量表(CCAS)、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评估患者病情、认知功能、生存质量以及家庭负担。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1年末PANSS、CCAS、SQLS总分及各因子分、FIS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0.01);对照组PANSS总分及精神病理因子分、SQLS症状/副作用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0.01),但其他各评分指标较前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干预组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分、CCAS操作因子分、SQLS总分及心理社会、精力/动机因子分、FIS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干预1年末,两组复发率、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康复干预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同时,能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家庭照料负担,是理想的社区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信息化家庭监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指导的效果,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由本院诊断治疗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和对照组(传统方式)进行家庭监护康复指导,并应用阴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LS)、社会功能残疾程度使用WHO《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进行测评,分析康复指导前后复发率、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差异。结果康复指导前,两组PANSS、SQLS和WHO-DAS I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指导后,观察组PANSS各维度及总分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指导后,观察组vs对照组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生活质量总分三个方面分别为[(34.21±8.76)分vs (40.48±9.58)分、(31.46±8.12)分vs (37.86±9.43)分、(24.86±9.29) vs (31.86±9.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信息化条件下的康复指导后认知、自我照料、与他人相处各维度的评分变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信息化手段进行家庭监护康复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防治和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一年内防治效果、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水平。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防治效果包括病情好转率、家庭参与率、监护率、服药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肇事肇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总分、心理社会量表、动力和精力量表及症状和不良反应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能有效的改善和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并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在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广州市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63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1 h的正念训练。两组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量表(SSMIS)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FFMQ总分高于对照组;SSMIS总分高于对照组,其中服药依从及药物管理、利用资源及支持、自我效能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SQLS总分低于对照组,其中心理社会、动力和能量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提高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正念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疾病状态、社会功能、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接受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生活质量[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干预后,两组PANSS、SDSS、SQL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P 0. 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表( GQOLI )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82.52±4.31)分,高于干预前(71.34±2.74)分和对照组干预后(79.14±4.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0,13.20;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前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缺陷、服药依从性。方法采用编号随机抽样法选取盘龙区社区纳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的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178例,用访谈法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自编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定,之后进行管理,18个月后再次评定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管理后精神分裂症患者SQLS各因子分均有下降(P0.05),除职业和工作、责任心和计划性两项与管理前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项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均较管理前有改善(P0.05),管理后对医嘱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的患者较管理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严重精神障碍的社区管理对在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缺陷及服药依从性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费用、非医疗费用和患者照料者的精神负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入选组精神分裂症患者2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直接经济负担和照料者误工所致的间接经济负担通过直接调查获得,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照料者精神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开放式管理模式下家庭的经济负担较高于封闭式管理模式下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处于封闭式管理模式下的患者家庭受的影响大于开放式,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应激水平与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出院时生活质量量表(SQLS)、出院时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的分值呈正相关,而与入院时SQLS、入院时ADL、病程的分值呈负相关。结论影响照料者应激水平最主要因素是其家庭负担;患者出院时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严重程度,是增加病人照料者应激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为寻求并制订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训练方法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6月选取收治于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训练。于入组时、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总分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干扰和攻击行为维度,生活质量总分及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分量表得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训练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为寻求并制订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训练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6月选取收治于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训练。于入组时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总分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干扰和攻击行为"维度,生活质量总分及"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症状和不良反应维度得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训练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