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奥硝唑氯化钠静脉滴注液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预防感染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奥硝唑氧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21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52.63%;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检测出厌氧菌42株、对照组检测出46株,治疗后研究组检测出厌氧菌清除率90.48%,对照组检清除率52.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有5例、对照组有7例,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消失,可见该药的安全性较高。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于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效果显著,不仅能够降低术后口腔厌氧菌的感染率,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硝唑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奥硝唑,对照组应用甲硝唑,对两组间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可以降低口腔颌面部手术后的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了解口腔厌氧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疗效. 方法采用双盲随机方法选择60例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其中受试组(奥硝唑)30例和对照组(替硝唑)30例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作厌氧菌培养,观察临床疗效和厌氧菌清除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口腔感染厌氧菌与口腔正常厌氧菌种群一致,奥硝唑总有效率83.3%,细菌清除率91.7%;替硝唑总有效率73.3%,细菌清除率88.4%,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奥硝唑用以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疗效显著,口腔厌氧菌培养应注意标本采样技术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硝唑治疗厌氧菌引起的盆腔感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厌氧菌性盆腔感染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普通组使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0.5g,每天两次,维持治疗7d,治疗组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用法同普通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普通组治愈65例,治愈率81.25%,治疗组治愈66例,治愈率82.50%,两组临床效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清除率普通组为95.35%、治疗组为97.22%,两组临床效果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3.75%、普通组为27.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7,P<0.05)。结论针对厌氧菌引起的盆腔感染患者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奥硝唑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的患者一共有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甲硝唑进行预防术后感染,实验组采取奥硝唑进行预防术后感染,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对比。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一共有2例,感染率为5.41%,对照组切口感染一共有6例,感染率为16.22%,实验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一共有3例,发生率为8.11%,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一共有7例,发生率为18.9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硝唑能够有效减少口腔颌面部手术以后的感染率,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硝唑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细菌学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与粪肠球菌单独清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病原菌总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菌单独清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对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采取奥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妇科肿瘤术后发生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200例纳入研究,患者的依从性较好,配合度高,情况稳定,且全程参与研究,未曾中途退出。采取随机分组,根据治疗方案差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替硝唑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奥硝唑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采取奥硝唑治疗的安全性更好,疗效以及安全性稳定,患者依从性高,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范梅丽 《药物与人》2014,(10):184-184
目的:探讨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妇科厌氧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104例厌氧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研究组应用奥硝唑注射液,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注射液。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与对照组的96.2%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有2例(3.8%)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倒(9,6%),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厦氧菌感染应用奥硝唑,其疗效与甲硝唑相当,并且不良反应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孢孟多酯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孟多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及疗效,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感染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8.8%,患者病原菌清除率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73.5%,两组总有效率及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孟多酯与奥硝唑的联合抗菌治疗方案在妇科腹腔镜的细菌清除率方面有显著性的提高,在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感染治疗有效率也有显著性的提高,因此值得对孢孟多酯与奥硝唑的联合抗菌治疗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清 《现代保健》2012,(31):86-87
目的:探讨塞克硝唑片治疗口腔冠周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口腔冠周炎患者1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塞克硝唑片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口腔厌氧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口腔厌氧菌清除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克硝唑片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口腔冠周炎的有效率,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口腔和目标血管瘤患者随机分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瘤体内注射,49例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聚桂醇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不良发应发生率仅为6.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该药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抗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各类妇科感染患者2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6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均采集相应部位的分泌物检测病原菌,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妇科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最高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检出病原菌113株,检出率均为77.40%;观察组治疗后的病原菌清除率为90.2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治愈率为51.37%,总有效率为81.51%,对照组分别为36.99%和71.23%,观察组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奥硝唑治疗可提高妇科感染的临床疗效,更有效地清除病原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治疗方法,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11年10月-2013年5月100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行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星座链球菌星座亚种;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3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败血症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发生败血症3例、纵隔炎及心力衰竭各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星座链球菌星座亚种,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的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急性冠周炎合并颊间隙感染的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将72例门诊急性冠周炎病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肿胀处切开减压,同时全身联合应用青霉素族药物和奥硝唑注射液;对照组只全身应用抗菌药物,两组均治疗观察3 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7%。结论急性冠周炎合并颊间隙感染患者既行肿胀处切开减压,同时联合应用青霉素族药物和奥硝唑注射液,不仅避免了并发症而且疗效快、不良反应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奥硝唑)和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各34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好,具有显效快、疗效强、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莫西沙星、奥硝唑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8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后积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减少,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莫西沙星、奥硝唑能有效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研究奥硝唑对于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口服奥硝唑方法来对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74例进行治疗,以甲硝唑做为对照组,并检测这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的盲袋内的厌氧菌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主要厌氧菌的杀菌率分别是91.7%与60.9%,对于主要厌氧菌的抑菌率分别是94.5%与68.2%(P〈0.01)。实验组对于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81.1%,优于对照组(其有效率为40.7%)。结论奥硝唑应当做为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的全身给药的首选药物,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奥硝唑对于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口服奥硝唑方法来对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74例进行治疗,以甲硝唑做为对照组,并检测这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的盲袋内的厌氧菌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主要厌氧菌的杀菌率分别是91.7%与60.9%,对于主要厌氧菌的抑菌率分别是94.5%与68.2%(P〈0.01)。实验组对于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81.1%,优于对照组(其有效率为40.7%)。结论奥硝唑应当做为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的全身给药的首选药物,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奥硝唑,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结果:治疗组40例中痊愈32例、显效5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中痊愈23例、显效5例、进步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P<0.01).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优于甲硝唑,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米诺环素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米诺环素(派丽奥)治疗智齿冠周炎厌氧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150例口腔智齿冠周炎厌氧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其中A组(受试组)58例、B组(对照组1)47例和C组(对照组2)45例,在治疗前后作厌氧菌培养,观察临床疗效和厌氧菌清除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有效率A组为98.11%,B组为95.45%,C组为45.45%;A组和B组与C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和B组治疗前后用药后厌氧菌的清除率〉85%,C组清除率较低,约30%;A组和B组与C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米诺环紊用以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