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85%的肝病患者至少有一项止凝血试验异常。我们对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症肝炎患者的3种凝血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共137例住院肝病患者,男98例,女39例,年龄15~76岁,平均42岁。其中急性肝炎25例,轻度慢性肝炎20例,中重度慢性肝炎26例,肝炎后肝硬化30例,重型肝炎36例,均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对照组50例,年龄24~52岁,平均38岁,均为健康体检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检测对于评估肝病患者出血危险性、凝血功能、治疗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对99例肝病患者(肝癌组25例、肝硬化组30例、普通肝炎组44例)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凝血指标检测并作比较。结果普通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及肝癌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显著延长,Fib显著减少,D-D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检测可有效了解患者肝脏受损程度,对于动态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151例肝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三项凝血指标,并按病情轻重分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病患者凝血三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异常程度为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随着病情的加重,PT、APTT明显延长,而FIB则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凝血三项指标检测可以客观评价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并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对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当肝细胞受损时.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因此,肝硬化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的改变。凝血四项指标是常用的一组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它包括凝血酶原时问(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FIB)。本文通过对77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用以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脏疾病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血四项指标检查作为手术前常规检测项目,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的作用还未引起重视,为了探讨不同肝脏疾病患者血浆中的血凝情况,2004年6月-2005年1月我们分别对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正常对照组人群的血凝指标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当肝细胞受损时,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因此,肝硬化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的改变。凝血四项指标是常用的一组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它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FIB)。本文通过对77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用以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FIB水平,探讨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肝硬化23例,原发性肝癌10例,重型肝炎15例,慢性肝炎12例,观察各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凝血酶凝结时间(TT)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各组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肝病的加重,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各组患者的PT、APTT、TT均呈逐渐升高趋势,FIB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各组患者的PT、APTT、TT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FIB明显低于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是反映肝脏合成、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检测肝病患者的凝血指标,能够预测肝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左红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167-168
手术前临床医生给每一位患者检测凝血指标,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老年组手术患者118例,青年组手术患者129例手术前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手术后患者DD、vWF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延伟  吴冠华 《吉林医学》1993,14(5):284-285
<正> 肝脏疾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和抗凝物质的异常,是肝功能损害的标志之一。因此检查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凝血和抗凝功能对估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判定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123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测定了蝰蛇毒脑磷脂时间[RW-CT]、凝血酶元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甲苯胺蓝纠正时间(TBCT)、蕲蛇酶时间(AT),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云  李忠涛  夏正武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902-1903
<正>随着血栓与止血检测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己成为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常规检测项目,也是内源性、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的重要过筛试验。它不仅对止血与血栓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还对抗凝药物治疗的监测起着重要作用。凝血四项指标是一组凝血  相似文献   

11.
各型肝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内皮素(ET)在各型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非平衡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水平。结果151例肝病患者中的ET水平(x±s)分别为:急性肝炎26. 82±3.39pg/ml;慢性肝炎 52.85±3.69pg/ml;肝硬化 68.14±6.81pg/ml;原发性肝癌 77.99±0.05pg/ml。显示除急性肝炎外,其余各型肝病的 ET水平与正常(32.22± 0 65pg/ml)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1)。各型之间有显著性异(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与代偿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结论: ET随着肝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肝病的慢性化程度相关, ET越高,预后越差。检测ET水平对肝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的估计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晓春  王交田 《医学新知杂志》2009,19(4):247-247,249
目的 探讨126例不同肝病的凝血指标变化.方法 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126例肝病的4项凝血指标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4项凝血指标的实时检测,对肝病患者出血倾向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肝病患者凝血象和红细胞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肝病患者凝血象和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85例肝病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雏蛋白原(FIB)四项凝血指标测定,并同时进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的检测。结果 85例肝病患者测定结果表明,PT、TT、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除肝癌外,FIB均较对照蛆明显减低(P〈0.05)。除急黄肝MCV与对照蛆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病患者血液患者血液处于明显的低凝状态,提示及时对肝病患者进行凝血因子的检测,有利于预防继发性出血,指导临床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左红 《中国医学创新》2008,5(5):167-168
手术前临床医生给每一位患者检测凝血指标,目的 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老年组手术患者118例,青年组手术患者129例手术前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手术后患者DD、vWF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病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K-4500血液分析议和法国STA-R全自动凝血仪对我院200例肝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OB)、血细胞比容(PCV)、血小板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肝病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均有所变化。且变化的程度与病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锥为肝病患者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多数凝血因子、凝血抑制剂和纤溶系统蛋白生成场所,也是许多已激活凝血因子和纤溶激活物的灭活之地,在凝血、抗凝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中起调节作用.肝硬化是指肝病造成的广泛的肝实质细胞的破坏和再生及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导致肝小叶实质结构和血管床的异常重建,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蓓琳 《重庆医学》2004,33(7):1116-1117
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器官.肝硬化患者因大量肝细胞受损致蛋白质、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常存在凝血障碍和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本研究通过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与肝功能和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肝脏疾病患者的凝血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凝血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各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四项凝血像指标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t检验。结果:1.除急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组PT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及肝癌组FIB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四项凝血指标均有显著差异。2.肝脏疾病患者的凝血指标发生异常的程度依次为重症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和肝癌。结论:在肝脏疾病时PT、FIB、APTT、TT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凝血像检查可视为肝功能指标之一,特别是对有明显出血倾向或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均应作凝血像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90例肝硬化患者的4项凝血指标及血小板(PLT)参数;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人群8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指标功能和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APTT、PT、TT显著延长,而FIB与则明显下降;血小板(PLT)参数中PLT、PCT明显下降,而PDW、MPV明显上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变越差,对应的凝血功能也会变得越来越差,血小板减少,出现自动性出血现象。结论:肝硬化患者与健康的人相比,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显著异常,所以要及时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检测,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治疗。  相似文献   

20.
骨折患者凝血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凝血指标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凝固法检测34例骨折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FIB)、凝血酶时间测定(TT);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纤溶酶原(PLG)。结果:骨折患者组除TT以外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骨折患者凝血系统改变,纤溶亢进,自身抗凝能力增强,血液处于低凝状态,临床上应考虑在术前增加抗凝指标(AT-Ⅲ、PC)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