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臀部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尾部褥疮比较常见,其可造成从表皮到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和关节的破坏,经常久治不愈,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导致死亡。骶尾部褥疮修复方法较多,本院自2001年5月-2006年5月收治骶尾部褥疮14例,其中7例采用V-Y推进臀部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缺损,术后均愈合,无复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A-T形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置(NPWT)修复老年性骶尾部褥疮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6年3月,共收治70例老年性骶尾部溃疡型褥疮,褥疮根据美国褥疮指导小组(NPUAP)分期标准均为3、4期,采用A-T形皮瓣联合封闭引流装置修复老年性骶尾部褥疮,有骨外露时先予肌瓣覆盖。结果:术后8d出现3例出现皮下血肿,经针管抽吸、换药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骶尾部褥疮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皮瓣颜色正常,外观及弹性良好。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损伤较小,是修复老年性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之一,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臀上动脉浅支或臀下动脉皮支的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12例。结果12例患者均一期修复,切取肌皮瓣面积14 cm×10 cm~10 cm×6cm,随访1~2年,肌皮瓣生长良好,无复发。结论应用臀大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具有操作简便、皮瓣血运好、供区无需植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一期完成修复等优点,是治疗骶尾部褥疮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褥疮最易发生的部位是骶尾部[1].2000年6月至2006年5月,我们采用臀部四叶岛状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于加平,曾金镒1990年始,我们以筋膜皮瓣修复截瘫后骶尾部褥疮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73岁。病程1~5年。面积8×12cm~12×14cm,其中1例伴双侧大转子部16×16cm褥疮。术前积极换药。手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6.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赵国强,赵玉亭,李金明,汪海,于振声,张建春1988年6月~1992年8月,我们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4~86岁。外伤性截瘫6例,脑血管意外7例,左股骨颈骨折、脊柱结核合并右臀烫伤、糖...  相似文献   

7.
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附10例报告谭儒民田振宇刘敬军赵立涛作者自1990年~1996年底采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10例,患者创面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复发,取得了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0~69岁,平均...  相似文献   

8.
双侧单蒂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张东臣,王小平,昝慧敏1987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双侧单蒂推进皮瓣治疗骶尾部巨大褥疮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子龄33~82岁。病程2年1个月~7年,褥疮直径6.5-9cm.术中先将褥疮周缘瘢痕及钙化软组织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9.
四叶岛状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骶尾部褥疮临床相当常见,因常合并感染,处理比较困难,2004年12月作者采用以臀上动脉为蒂的四叶岛状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骶尾部褥疮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总结与改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骶尾部褥疮及改进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意旋转皮瓣、臀大肌皮瓣及设计以臀骶或腰部动脉皮穿支为蒂的穿支蒂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35例。结果30例皮瓣包括所有穿支蒂皮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5例出现边缘坏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褥疮面积最大12 cm×11 cm,最小6cm×5 cm。随访6个月~3年,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2例褥疮复发。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骶尾部褥疮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穿支蒂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罗红 《中国科学美容》2011,(14):123-123
目的探讨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行褥疮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患者术前评估及护理、术后的专科护理进行评价。结果17例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术后均全部痊愈,康复出院。结论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通过对创面管理、营养支持、卧位管理、大小便管理及心理护理、肢体功能训练等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病程、促进褥疮的修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配合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双叶筋膜皮瓣转位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对16例骶尾部褥疮患者褥疮创面清创后,应用带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双叶筋膜皮瓣的A瓣转移修复创面,B瓣转移修复继发性创面,B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从而达到供、受区一期修复. 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褥疮治愈.术后随访6~24个月发现皮瓣红润,血运可靠,疼痛觉、粗触觉存在,褥疮无复发;皮瓣供区线条状瘢痕愈合,功能形态未明显破坏.从而达到“受区修复好,供区破坏少”的原则. 结论 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双叶筋膜皮瓣血供良好,切取简单,转位灵活方便,是修复骶尾部褥疮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双侧臀大肌肌皮瓣联合修复骶尾部褥疮一例蒋俊威1楼华2患者男,39岁。因高空坠落伤致截瘫及骶尾部继发褥疮20余天入院。检查:脐以下感觉运动丧失,骶尾部有一22cm×17cm×3cm创面,骶骨外露,色苍白,有异味,触之无出血。诊断:①C11外伤性压缩性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我们应用臀区下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5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其中脊髓损伤3例,双下肢多发创伤、骨折1例,老年痴呆病1例.褥疮面积为7 cm×8 cm~12 cm×13 cm,深达骶脊韧带,创面均有不同程度感染.发病原因:骶尾部组织过度受压、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15.
改良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改良的臀大肌肌皮瓣移植术修复骶尾部褥疮1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复杂性骶尾部褥疮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6例复杂性骶尾部褥疮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33~72岁,平均47岁。褥疮根据美国褥疮指导小组(NPUAP)分期标准均为Ⅳ期。既往有2~24次褥疮修复史。前次复发后至此次入院时间为1~8个月,平均4.5个月。褥疮范围12 cm×10 cm~17 cm×13 cm。患者经2~3次VSD治疗(5~7周)后,直接拉拢缝合关闭创面,继续VSD治疗7~9 d。结果 5例骶尾部创面愈合良好;1例骶部遗留表皮缺损,经换药1周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骶尾部皮肤生长良好,褥疮未复发。结论 VSD治疗复杂性骶尾部褥疮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穿支动脉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15 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应用穿支动脉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15例骶尾部褥疮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49~75岁.Ⅲ度褥疮6例,Ⅳ度9例.褥疮范围5 cm×4 cm~10 cm×8 cm.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臀上、骶旁或腰动脉皮穿支为血管蒂的轴型穿支蒂皮瓣移位修复骶尾部褥疮.采用旋转移位皮瓣修复 11 例,皮瓣周围完全切开的岛状皮瓣修复 4 例. 结果 术中出血50~300 mL,无需输血.手术时间 1~2 h,无特殊不适.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3 例伤口Ⅰ期愈合,2 例出现血肿和感染,经换药后愈合.住院时间20~40 d,平均29 d.随访1~5年,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皮肤颜色及弹性均恢复较好,褥疮无复发. 结论 穿支动脉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损伤臀部肌肉、供区无需植皮,是修复臀骶部褥疮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骶尾部褥疮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0~ 75岁,病程0.2 ~20年.创面面积:5cm×6.5cm~8cm×12.5cm.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创面先经负压封闭引流处理,设计以臀上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对照组15例,常规换药处理后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结果] 29例患者皮瓣一期存活,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治疗过程中无大出血、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8个月,肌皮瓣质地良好,褥疮无复发,功能满意.试验组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治疗骶尾部褥疮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褥疮是截瘫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枕部、棘突隆起处、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其中以骶骨、大转子及坐骨最为常见。本科治疗的截瘫患者,大多数来院时已经出现骶尾部等处褥疮,有的甚至深达骨骼。从2004年3月至今,作者对32例截瘫患者的骶部褥疮进行了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配合臀大肌皮瓣移植治疗骶尾部褥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配合臀大肌皮瓣移植治疗骶尾部褥疮的效果。 方法 15例骶尾部褥疮先行清创及封闭负压吸引,7~10 d后二期应用臀大肌皮瓣移位修复创面。结果 15例骶尾部褥疮经负压封闭引流7~ 10d后,感染控制,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或部分骨外露,二期移植组织瓣13例全部成活,2例边缘少许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 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配合臀大肌皮瓣移植治疗骶尾部褥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