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的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是“肝炎大国” ,每种病毒性肝炎都有其关键的科学问题需要解决 ,新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本刊重点号的目的是为了提出问题、加强交流、促进科研 ,从而对解决我国肝炎的研究问题 ,降低肝炎发病率大有益处。本文就我国病毒性肝炎研究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做一简要述评。1 甲型肝炎 (甲肝 )的研究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甲肝研究着重于实际应用 ,研究成果具有自己的特点。目前 ,我国甲肝病毒感染率仍居高不下 ,城市人群感染率在 80 %以上 ,农村人口感染率在 90 %以上 ,说明我国环境中甲肝病毒污染程度仍较高 ,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2006—2015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网络直报数据质量.方法 2006—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丙型肝炎的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丙型肝炎发病趋势开展分析.结果 2006—2009年乌鲁木齐市丙肝疫情呈现上升趋势,至2014年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71/10万),2015年全市疫情则呈现下降趋势(43/10万).丙肝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市区内人口密集区域较人口稀少区域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44岁组发病率呈现小高峰,65以上老年组发病率急剧上升.跨年重复报告情况较高,筛检剔除重复病例9%.结论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仍属于丙肝高发区,应加强青壮年丙肝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网络直报数据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4.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文明 《医学信息》2010,23(4):1092-1093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分别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病毒性肝炎各类型肝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甲型肝炎为2-6周(平均一个月);乙型肝炎潜伏时间最长,为6周~6个月(一般约3个月);丙型肝炎为5~12周(平均7.8周).甲型肝炎预后良好,大多数于3个月内恢复健康.戊型肝炎病死率一般为1%-2%,最高达12%.  相似文献   

5.
15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临床分析胡国龄,谭德明,张铮,任培上有马晖勝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HCV感染易致肝炎慢性化和肝硬化。HCV和HAV或HBV重叠感染可使病情加重,促使重症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同时检测丙型病毒核心抗原C(HCV—CAg)、丙型病毒抗体(HCV—Ab),旨在分析HCV—CAg对丙型病毒肝炎(HCV)患者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heptitis cvirus,HCV)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是催化病毒前体蛋白中非结构蛋白部分裂解的关键蛋白酶。对病毒复制和宿主细胞都有重要作用,是当前抗病毒研究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从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功能和抑制剂等三方面,介绍丝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进展,这对该酶抑制研究和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瘦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丙肝患者血清leptin水平的变化。采用RIA检测65例丙肝组患者,80名对照组血清leptin水平,以及各种生化指标,比较各组的leptin水平以及leptin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慢性丙肝患者血清lepti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leptin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而与血糖(Glu)、总胆固醇(TC)无明显相关性(P>0.05)。慢性丙肝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升高且与肝脏炎症病变严重程度有关,leptin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肝脏炎症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7例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患者入院、内科护肝对症治疗2、4 w及出院3、6、12月肝功能、HCV RNA、HCV血清学标志物和临床症状动态变化。结果17例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CV血清学标志物和HCV RNA的动态变化为院入院时抗-HCV阳性的有15例,所有患者的HCV RNA均>1.0×103 IU/mL。出院后3个月时,抗-HCV阳性的有17例,HCV RNA均>1.0×103 IU/mL的有15例。出院后6个月时抗-HCV阳性的有17例,HCV RNA均>1.0×103 IU/mL的有14例。出院后12个月的情况和出院后6个月的情况相似。通过治疗2 w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其中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有14例,占82.4%。治疗4 w后,所有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但在随访1年后发现,有6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现象,占35.3%。结论在治疗前期对患者进行肝功能、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和HCV RNA检测,观察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和HCV RNA动态变化,有利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有效治疗方案。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发生因素是输血或血制品,对输血或血制品进行有效地控制是预防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HB)与慢性丙型(HC)病毒性肝炎超声表现的差异及与病理的联系。方法应用B超检查130例HB和106例HC患者,观察其肝脏声像表现与病理结果并作对照研究。结果HB声像图显示肝脏回声增粗、增强、或条索样不均匀表现,与病理结果高度相关(P<0.001),HC声像表现以回声细微、致密为主,与病理改变高度相关(P<0.001)。两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程度都不相同(P<0.001)。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理特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春伟 《医学信息》2010,23(5):1380-1381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的健康.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因各种肝病受损时,往往影响正常糖代谢,甚至出现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除与遗传因素相关外,自身免疫也起重要作用,而自身免疫的产生可能与激发其产生的感染有关.因此,本研究对病毒性肝炎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死亡受体-1 ( PD-1)可导致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的功能耗竭,在HCV感染过程中PD-1表达增强,阻断PD-1信号通路可恢复CD8+T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助于病毒清除。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公认的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五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大量研究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者其母婴传播率达92—97%。提高人口素质,首先要做到优生,预防母婴肝炎的传播是优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血症,抗体及转氨酶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10例输血后丙型肝炎进行了病毒血症、抗体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动态研究。用套式PCR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首次检出时间为输血后15~87天,平均40.3±20.1天,持续或间歇阳性超过1年者7例。抗HCVC100.N14、P22和ScNS3/4和5抗体首次阳转时间分别为输血后33~437(119.7±119.5)天、52~166(77.9±35.6)天、33~103(55.0±23.8)天和33~66(40.1±13.5)天,该4种抗体阳转后都持续1年以上。ALT首次异常时间为输血后15~60天,平均37.9±13.9天,异常超过1年者6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利巴韦林联合中药方剂(自拟增效白升汤)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58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9.4岁。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因白细胞下降不耐受而终止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没有出现。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较治疗前都有所好转,观察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不但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肝组织的病变得到缓解,还能减少干扰素的各种副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进而提高了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RNA病毒,属黄病毒属。自从1989年ChOO等采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克隆和描述了HCV基因组后,对于HCV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1病毒颗粒的特性: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球形外壳病毒,直径约50纳米。由血源感染的急性期患者和实验感染的黑猩猩中获得的HCV在蔗糖中的浮力密度约为1.069八m3,而复制后细胞培养所获得的HCV在蔗糖中浮力密度为1.129/cm3。血清中病毒的低密度与其中所含低密度脂蛋白有关,这种脂蛋白的出现与HCV有密切联系。这些脂蛋白使HCV更容易通过细胞摄粒作用进人肝细胞内。慢性肝炎患者中获…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抗干扰素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是人类常见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致病原。全球感染者约有2亿,我国抗HCV阳性检出率达3.2%,预计HCV感染者也在4千万以上。HCV感染能引起多数受感染个体的持续性感染,并进一步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因此危害极大。依赖于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HCV治疗是目前能够提供的唯一手段,但治疗结果并不能解除大部分病人的病毒感染和愈后复发问题。许多研究证明,HCV有拮抗IFN诱导的抗病毒应答能力,这涉及到病毒、宿主和IFN诱导三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IFN抗病毒机制和HCV与IFN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改进目前的IFN治疗方案和开发针对HCV感染的新型治疗手段。本综述主要讨论了IFN抗病毒应答和HCV拮抗IFN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4):417-417
德国研究人员在7月《医学病毒学》杂志(J Med Virol2004;73:387-391)上报告,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3有时可以自然清除,病人不需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导致输血后肝炎和急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HCV感染常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尚没有治疗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也没有有效的丙型肝炎病毒疫苗。本文对HCV的感染与免疫及HCV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含一大开放读码框架,其编码的多蛋白前体经宿主蛋白酶和病毒蛋白酶在翻译的同时或翻译后加工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成熟蛋白。研究表明,病毒编码的蛋白酶-Zn2+依赖性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与HCV非结构区的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