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结肠腺癌裸鼠皮下微小移植瘤的近红外荧光成像表现及应用近红外荧光成像测量移植瘤大小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小动物分子成像仪和非特异性探针Cy5.5对20只裸鼠行近红外荧光成像,进而得到关于肿瘤大小和荧光强度的信息;活体成像后裸鼠处死取瘤,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结果 20只裸鼠皮下微小移植瘤早期成像清晰,荧光测量瘤体的平均径线为3.093 mm×2.188 mm,荧光强度均值为85219.40 PC.近红外荧光成像与游标卡尺测算移植瘤体积所得2组数据呈线性相关, r=0.915,P<0.0001.结论 近红外线光学成像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可在早期发现微小移植瘤, 并且可较准确直观地反映晚期移植瘤的形态和大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ICG纳米探针在结肠癌荧光分子成像中的靶向性、荧光效应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建立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人血清白蛋白(HSA)包裹的ICG纳米探针,并以Folate RsenseTM680、吲哚菁绿作为对照组,经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尾静脉注射探针后,进行活体荧光分子成像,观察HAS-ICG纳米探针的成像效果,量化分析肿瘤部位的荧光信号强度。结果 活体荧光分子成像结果显示:探针HAS-ICG、Folate RsenseTM680均在实验瘤鼠皮下肿瘤部位出现浓聚,浓聚高峰分别在注射后1 h、24 h。与对照组相比,HAS-ICG纳米探针比商业探针有较好的靶向标记性和信噪比。结论 HSA-ICG纳米探针具有很好的标记HCT116结肠肿瘤细胞的能力,可通过荧光分子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裸鼠结肠癌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索胃癌分子成像技术的新方法,构建一套新型灵活的宽视场荧光内镜系统,并用于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荧光成像研究。方法 通过合理的光路设计及光学组件机加工,装配宽视场荧光内镜系统,通过对不同浓度的2-DG-750荧光探针进行成像,分析系统性能;对尾静脉注射100 μl 2-DG-750荧光探针的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进行在体荧光成像,对ROI的像素值和成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体外成像ROI的像素值与荧光探针浓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在2-DG-750剂量为31.3 pmol时,该系统即可检测到荧光信号,提示该系统灵敏性好;在体成像显示用该系统联合2-DG-750荧光探针观察到了肿瘤组织的较高荧光信号强度。结论 宽视场荧光内镜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可以同时实现白光及荧光的双模式成像,具有实现光学分子成像诊断胃癌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爪垫淋巴结转移模型,监测肿瘤早期淋巴结转移,并用荧光成像评价X射线局部治疗效果。方法 将表达荧光素酶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Luc接种至裸鼠爪垫皮下,建立爪垫皮下淋巴结转移模型。通过裸鼠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连续观察肿瘤细胞在淋巴结中的转移情况,并将有早期淋巴转移的荷瘤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治疗效果,HE染色观察评价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了小鼠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爪垫原发灶肿瘤体积与荧光光子数呈正相关性(r=0.958,P<0.001),在肿瘤接种的第24天,治疗组爪垫肿瘤和腘窝处肿瘤部位的荧光光子数较对照组呈显著性降低(t=32.58,P<0.05);用荧光光子数计算抑瘤率高达85%以上。HE染色观察到治疗组较对照组移植瘤坏死明显。结论 运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能够动态、客观、灵敏、可视化地评估X射线对小鼠乳腺癌肿瘤的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5.
RSNA2013报道的分子影像学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靶向特异性分子探针及复合分子探针的研发及应用:如靶向特异性磁性纳米对比剂、免疫复合超声微泡对比剂及放射荧光杂交示踪剂等,应用于肿瘤血管靶向显像、肿瘤化疗疗效评价、肿瘤淋巴结转移显像等。②多模态分子显像技术的发展:采用MRI、US、SPECT及荧光反射成像(FRI)多模态监测肿瘤抗血管治疗的早期效果。③放射基因图谱的研发及能谱CT分子成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放射性核素和荧光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成像的多功能报告探针的成像及与受体结合的能力。材料与方法动物实验经动物保护和使用委员会批准。通过将花青素7(Cy7)和近红外花青染料共价连接到tilmanocept合成多功能报告探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131I对转染hNIS基因的宫颈癌Hela-NIS(+)细胞移植瘤进行显像及治疗实验研究,评价hNIS基因转染介导131I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 (1)利用Hela-NIS(+)细胞和未转染hNIS的Hela细胞分别建立荷宫颈癌裸鼠模型,进行131I及99TcmO4-显像,观察移植瘤的显影情况,并计算移植瘤部位与对侧相同部位的T/B比值.(2)通过腹腔注射法观察比较74,111和148 MBq131I对荷Hela-NIS(+)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另设不行任何治疗的对照组.用SPSS 13.0软件,样本均数间差异行t检验.结果 (1)成功构建荷Hela-NIS(+)裸鼠移植瘤与荷Hela裸鼠移植瘤模型.131I显像示荷Hela-NIS(+)裸鼠移植瘤部位明显放射性浓聚,注射后8 h T/B比值最高达17.34,而未转染hNIS基因的荷Hela裸鼠移植瘤部位始终未见明显的放射性浓聚.99TcmO4-显像示荷Hela-NIS(+)裸鼠移植瘤部位在注射后25 h内持续放射性浓聚.(2)经不同剂量的131I治疗后2~3周起,各治疗组荷Hela-NIS(+)裸鼠移植瘤生长开始受到抑制,移植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111MBq组和148 MBq组的移植瘤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2.17,P>0.05),但二者均明显高于74 MBq组的移植瘤抑制率(t=2.74~5.75,P<0.05).对照组荷Hela-NIS(+)裸鼠移植瘤持续生长.结论 荷Hela-NIS(+)宫颈癌裸鼠移植瘤可明显聚集131I及99TcmO4-,且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清晰显影;131I体内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光学成像以其非侵袭性、实时、分辨率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领域,可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反映肿瘤解剖学结构及代谢情况。近红外(near-infrared,NIR)荧光成像是目前光学分子成像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合适的荧光探针标记细胞、蛋白质分子或核酸,用特定波长的红光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131I标记的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单克隆抗体E-B5在荷小细胞肺癌裸鼠的体内分布及放射免疫显像情况,观察131I—E—B5对荷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1)分别建立荷小细胞肺癌、荷肺腺癌及荷大肠癌裸鼠模型。(2)自荷小细胞肺癌裸鼠尾静脉注射131I—E-B5后1,12,24,48,72和96h处死裸鼠并取各主要脏器组织,计算各时间点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和肿瘤/非肿瘤放射性(T/NT)比值。(3)分别对荷小细胞肺癌、荷肺腺癌和荷大肠癌裸鼠模型进行131I—E—B5放射免疫显像,观察移植瘤的显影情况,并计算移植瘤体/对侧相同部位的放射性(T/B)比值。(4)以未经任何治疗处理组为对照,采用瘤内注射法观察比较3.7,7.4,14.8和22.2MBq131I-E—B5和Na131I对荷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1)体内分布研究示:注射后72h,荷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体的放射性摄取达到最高值,为(14.1±2.9)%ID/g,高于其他脏器及组织(t=4.11~8.58,P均〈0.05),瘤体与各脏器组织的T/NT比值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72h时瘤体与肌肉组织的T/NT比值高达4.67±0.66。(2)放射免疫显像发现:注射131I—E—B5后24h荷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部位放射性明显聚集,随时间延长放射性浓聚程度逐渐增强,72至96h时最为清晰。荷肺腺癌裸鼠移植瘤局部无明显的放射性浓聚。荷大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显像结果与荷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显像结果类似,但其T/B比值低于荷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t=4.29,P〈0.01)。注射后72h,荷小细胞肺癌、荷大肠癌及荷肺腺癌裸鼠的T/B比值分别为5.27±0.97,2.28±0.72和1.26±0.65。(3)131I—E-B5对荷小细胞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大于Na131I(t=2.88~17.77,P均〈0.05)。结论131I—E—B5对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靶向作用,可以抑制小细胞肺癌移植的生长并破坏肿瘤组织,有望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小细胞肺癌放射免疫显像及放射免疫治疗药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特异性整合素αvβ3探针[^18F]氟化铝-匹仑吉肽(^18F-Al-NOTA-PRGD2),探讨其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PET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氟化铝新策略制备18F-Al-NOTA-PRGD2.取新鲜切除的人PTC肿瘤组织接种于裸鼠右腋下,制得荷人PTC裸鼠模型.再分别取人PTC标本及毗邻的正常组织、荷瘤裸鼠移植瘤行整合素αvβ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荷瘤裸鼠(n=5)尾静脉注射1.1 MBq ^18F-Al-NOTA-PRGD2后30、60和120 min分别行microPET显像,通过ROI技术计算肿瘤和主要脏器的放射性摄取值(% ID/g),并通过阻断实验验证其特异性.另取15只荷瘤裸鼠研究其注药后30、60及120 min生物分布,计算放射性摄取值(%ID/g).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成功制备^18F-Al-NOTA-PRGD2,标记率>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人PTC标本和裸鼠移植瘤组织整合素αvβ3染色均呈棕褐色阳性表达,人PTC毗邻正常组织不表达.荷瘤裸鼠注射^18 F-Al-NOTA-PRGD2后行microPET显像示,肿瘤清晰可见,且与周围组织对比度良好.注射后30、60、120 min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值分别为(2.81±0.35)、(2.45±0.27)和(1.80±0.21) %ID/g.PRGD2阻断后,注射^18F-Al-NOTA-PRGD2后60 min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值降为(0.51±0.05) %ID/g.荷瘤裸鼠生物分布实验示,注射显像剂后30、60、120 min肿瘤摄取值分别为(3.09±0.25)、(2.75±0.37)和(1.90±0.16) %ID/g,与microPET显像基本一致(t=1.456、1.465和0.847,均P>0.05).^18F-Al-NOTA-PRGD2在血液和肌肉中清除快,注射后60 min肿瘤与血液和肌肉的摄取比值分别为6.15±0.45和7.86±0.56.结论 ^18F-Al-NOTA-PRGD2制备简单,放化纯高,可有效监测PTC中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其PET显像有望为研究PTC整合素αvβ3受体相关机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5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uPA和MMP-9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uPA和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76.79%和80136%,高于正常黏膜中uPA和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46.43%和4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表达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低分化癌中uPA及MMP-9的表达强于高分化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中uPA和MMP-9的表达强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A和MMP-9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uPA和MMP-9的表达具有协同性。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发展及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99Tcm标记的聚乙二醇(PEG)4修饰的环状RGD二聚体(99Tcm-3P-RGD2)显像用于检测人喉和鼻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可靠性.方法 对荷人HEP-2喉鳞癌、荷人CNE-1鼻咽鳞癌裸鼠各6只进行99Tcm-3P-RGD2平面显像,采用勾画ROI技术计算T/NT.显像结束后,测量99Tcm-3P-RGD2在荷瘤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计算肿瘤与各组织器官的%ID/g.取肿瘤组织,行整合素αvβ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参照Fromowitz法进行半定量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法.结果 荷HEP-2、CNE-1裸鼠2h显像时T/NT 分别为2.08±0.04与1.54±0.10.体内放射性分布示:HEP-2肿瘤2h放射性摄取值为(4.56±0.67)%ID/g,肿瘤与血液、肌肉的T/NT分别为6.37±0.68与4.44±0.42;CNE-1肿瘤2h放射性摄取值为(1.69 ±0.18) %ID/g,肿瘤与血液、肌肉的T/NT分别为2.49±0.09与1.86±0.07.HEP-2、CNE-1肿瘤αvβ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romowitz评分分别为4.97±0.37与2.60±0.36.荷HEP-2裸鼠2h显像时T/NT、%ID/g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romowitz评分均显著高于荷CNE-1裸鼠(t值分别为11.83、7.17和11.31,P均<0.05).2种荷瘤鼠2h显像时T/NT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romowitz评分的相关性均较好(HEP-2:r2h =0.97,P<0.05;CNE-1:r'2h =0.97,P<0.05).结论 99Tcm-3P-RGD2显像有望成为检测喉和鼻咽鳞癌αvβ3表达的无创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寻找判断预后和疗效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将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经病理诊断证实的胃癌手术标本进行微血管密度、VEGF、PTEN检测,并作临床随访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①微血管密度、VEGF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的大小、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0.05,P〈0.01);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②胃癌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46.7%,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③PTEN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VEGF和PTEN双因素组合,对胃癌患者预后有不同的影响。结论 MVD、VEGF、PTEN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VEGF、PTEN的共同作用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析动态增强核磁(DCE-MRI)结合药代动力学获得的各项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DCE-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只裸鼠结肠癌模型连续3d行常规MRI及动态增强MRI扫描,动态观察反映血管功能的各项定量参数,对比剂容积转移常量Ktrans ,反流速率常数Kep ,血管空间容积分数Vp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 ,分别在第二天、第三天核磁扫描结束后各处死11只,将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计分,将 MRI 各参数与免疫组化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Ktrans、Kep各时间段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Ve、Vp 各时间段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Ktrans和Kep两个参数分别与 MVD计数表达间有正相关(r=0.809,P<0.001;r=0.598,P=0.014),Ktrans与PCNA计分有正相关(r=0.712,P=0.006)。MVD计数、PCNA计分两者之间也有正相关(r=0.687,P=0.021)。结论:DCE-MRI 技术中的定量参数Ktrans、Kep可作为影像生物标记物无创性的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 Syk)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ER-2、Syk表达状况,与胃癌临床病理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HER-2 mRNA、HER-2蛋白阳性率分别是11.29%和30.65%,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Syk mRNA、Syk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7.42%和22.58%,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HER-2 mRNA、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Syk mRNA、Syk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ER-2表达与胃癌患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期相关(P<0.05),Syk表达与胃癌上述临床病理结果均无相关性(P>0.05).HER-2蛋白与Sy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胃癌发生和转移与HER-2表达和Syk表达密切相关.检测HER-2、Syk对胃癌的治疗及其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联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bone marrow micrometastasis,BM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MB富集联合SEM鉴定的方法检测106例乳腺癌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上皮来源细胞的阳性发生率,分析其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雌孕激素受体蛋白(ER、PR)表达及术后1年远端转移发生情况等常用病理学观测指标的关系。结果:106例乳腺癌骨髓标本中,37例检测到肿瘤细胞,骨髓微转移阳性率为34.9%;乳腺癌BMM阳性率与原发肿瘤大小正相关(P〈0.05);临床分期越晚,出现BMM的概率也越高(P〈0.01);BMM不仅与腋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且随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BMM阳性率亦增高(P〈0.05);此外,乳腺癌BMM阳性率还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正相关(P〈0.05);与ER、PR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负相关(P〈0.05);与术后1年内患者是否发生远端转移正相关(P〈0.05)。结论:IMB联合SEM检测骨髓微转移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癌30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所得数据传输至工作站,应用perfusion软件分别测量胃癌CT灌注各参数值,包括相对血容量(relative blood volume,rBV),增强峰值(Peak enhancememimage,PEI),峰值时间(time to peak enhancement image,TIP);用癌组织切片经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Y-D),分析胃癌的MVD与CT灌注成像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例胃癌的rBV、PEI、TIP平均值分别为:(22.40±6.33)ml/100g,(33.15±9.68)HU,(26.25±4.11)s,MVD计数为(13.63±8.19)条/高倍视野。胃癌rBV、PEI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和0.65(P〈0.05);TTP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42(P〈0.05)。结论: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rBV值、PEI值和TTP值与MVD计数存在相关性,CT灌注参数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活体的胃癌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和恶性程度,有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措施,判断疗效,以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人食管癌及小鼠不同移植瘤模型,比较放、化疗对小鼠的不同肿瘤模型的抑制作用。 方法 动物模型建立24 h后,将不同肿瘤细胞(淋巴瘤、肉瘤S180、肝癌H22、白血病L1210)的荷瘤IRM-2近交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环磷酰胺组,每组10只。环磷酰胺组于接种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5 mg/kg)1次,0.2 ml/只,共4次。照射组于接种后第4天进行全身1 Gy照射,每日1次,连续5 d。将食管癌EC901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5-氟尿嘧啶组,每组5只。照射组于接种后第4天和第8天对肿瘤局部进行2 Gy照射,5-氟尿嘧啶组于接种后隔日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25 mg/kg)1次,0.2 ml/只,共4次。所有小鼠于第12天处死,解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 结果 裸鼠及IRM-2近交系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成瘤率均为100%,放疗对淋巴瘤、肉瘤S180、肝癌H22、白血病L1210荷瘤小鼠的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4.57%、32.69%、31.31%和18.3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0、3.222、3.581和2.713,P分别为 < 0.01、 < 0.01、 < 0.01、 < 0.05)。放疗对食管癌EC901的抑瘤率为22.99%,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5,P > 0.05)。化疗对淋巴瘤、肉瘤S180、肝癌H22、白血病L1210、食管癌EC901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74.47%、72.59%、69.12%、77.53%和56.3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94、12.208、7.223、11.964和5.266,P均 < 0.01)。 结论 放、化疗对小鼠的不同肿瘤模型均有抑制作用。由于小鼠的品系和瘤源不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相关的CT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32例均行CT平扫,30例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9例低度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8例,胃外1例,其CT表现为<5 cm肿块(9/9),内部密度均匀(9/9),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7/7),与临近结构分界清晰(7/7)。13例(14个病灶)中度恶性发生于胃6例(1例为2个病灶)、胃外7例,CT表现大多数为5~10 cm肿块(14/14),内部密度均匀(8/14)或不均匀(6/14),增强后呈均匀(8/14)或不均匀性强化(6/14),与临近结构分界清晰(9/14)或不清(5/14),转移(1/14)。10例高度恶性发生于胃3例,胃外7例,CT表现为5~10 cm肿块(5/10)或>10 cm肿块(5/10),内部密度不均匀(10/10),增强后呈不均匀性强化(10/10),边缘清晰(6/10)或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4/10)及转移(1/10)。3组在部位及内部结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与临近结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可以在术前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作出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