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拔除“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2年6月~2003年5月收治的35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病例,通过对4例典型胆汁性腹膜炎的分析,阐明了胆漏发生的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结果 35例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病人中,经非手术治疗治愈24例,占68。6%,手术治疗11例,占31.4%,无1例死亡。结论 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主要与腹腔内窦道粘连形成不良及医源性因素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量的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再次手术时因肝门处广泛粘连,炎性水肿,有时很难找到原T管漏口,无法重置T管,而单纯腹腔引流效果欠佳,本组2例病人在腹腔引流后行经内镜作鼻胆管引流术(ENBD),其效果满意,值得推广。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拔T管时4个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2.
拔T管致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胆总管切开探查 T管引流术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 ,拔 T管后发生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 ,近来也偶见报道。我科自 1 993年 7月至 2 0 0 0年 5月胆道手术后拔 T管致胆漏、胆汁性腹膜炎 4例 ,均治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2 3~ 79岁。均为胆道结石患者 ,术前 1例伴阻塞性黄疸 ,低蛋白血症 3例 ,其中 1例合并中度贫血 ,1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拔管时间为术后 2周 ,拔管前均经夹管及 T管造影检查无异常 ,拔管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腹痛及腹膜炎体征 ,经 B超及腹腔穿刺确诊后 ,3例在2 4~ 48h内再次手术探查 ,术中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拔除T管所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2年3月拔除T管所导致的13例胆汁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因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住院时间平均5.8(3~10)d,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3~5)个月。所有患者未再出现腹痛症状,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未见腹腔内积液。结论预防拔除T管所导致的胆汁性腹膜炎,需在围手术期做多方面准备,尤其是术前改善患者全身状态,适当的治疗措施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而选择。  相似文献   

4.
蔡烈  陈志武  傅钢  陶凯雄 《腹部外科》2003,16(3):171-172
目的 探讨常规拔T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近 8年来胆总管探查术后常规拔T管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 1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病例中 5例再次手术、7例保守治疗 ,均痊愈出院 ,无再次手术并发症。结论 常规拔T管后出现胆漏胆汁性腹膜炎 ,原因是多方面的 ,预防是关键。症状严重者应及时手术 ,症状轻者可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常规拔T管所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常规拔T管所致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1年 8月至 2 0 0 2年 2月治疗 1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 ,常规拔T管后所致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经原瘘口置管保守治疗成功 4例 ,置管失败后再手术治疗10例 ,无死亡病例。非手术治愈率 35 %。结论 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除病人自身因素外 ,也与术者操作不仔细有关。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着手 ,根据病人病情变化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T管引流术通常应用于胆道手术中,而T管断裂比较罕见,但却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文报道1例T管剪断回缩腹腔致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治过程,并探讨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以加强对胆汁性腹膜炎的认识。方法 对收治的1例剪断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的77岁男性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及微创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入院前37 d患者因反复发作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于我院行肝总管空肠吻合术+T管引流术,放置18号橡胶管为T管,术后带T管出院。入院前8 h患者因自身原因自行剪断T管,断端回缩,即感下腹胀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入院时体检:T管断端回缩,腹壁内未见T管残端,T管瘘口可见少许胆汁流出。急诊行全腹部CT平扫提示右侧腹腔前方可见引流管走行,走行到回肠消失,腹盆腔积液伴腹膜炎改变,急诊腹部彩超于体表标志引流管走形区域。沿T管窦道口进行胆道镜探查,皮肤窦道未见T管残端,继续进镜直接入腹腔,未形成腹腔T管窦道,寻找T管断端困难,遂在全麻下腹腔镜探查,以脐下为观察孔进腹腔镜。腹腔镜探查发现T管残端位于右侧盆腔,走形大致于术前彩超体表标志符合,右侧髂窝处有胆汁聚集,周围腹壁有明显黄白色脓苔附着。再取原T管瘘口和右侧腋前线肋缘下为操作孔,吸尽盆腔胆汁,清除周围腹壁脓苔,将T管残端沿右侧腋前线肋缘下引出,右侧髂窝放置硅胶管引流。术后第1天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2天复查盆腔无积液后拔除引流管,病情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未诉腹痛等不适,T管于出院后42 d返院拔出。结论 胆汁性腹膜炎为胆道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治疗大多以保守治疗及通畅引流为主,然而对于T管剪断回缩所致胆汁性腹膜炎,早期手术往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这类情况,腹腔镜手术应为首选治疗手段,创伤较小,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远期总胆管拔除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近3年来发生远期总胆管拔除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5例,现就如何防治该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1例,女4例。年龄42~62岁。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例;合并阻塞性黄疸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例;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经T管逆行性胆系造影,T管长臂在腹腔内盘圈1例,显示正常胆道  相似文献   

8.
T管拔除后胆漏是经胆总管探查或治疗术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腹腔细菌性感染、胆汁性腹膜炎,处理不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1984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40例,常规拔T管后发生胆漏10例,发生率2.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T管窦道形成时间的临床研究与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是临床上常用的术式.但拔除T管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时有发生,甚至需作二次手术。为了预防这种并发症,我们对30例置T管的病人,在T管旁又另置一小管,定期经小管作窦道造影,以明确窦道是否完整形成,合理选择拔管时机,有效地减少了拔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T管是一种引流感染的胆汁,减轻胆道压力,防止胆汁渗漏和胆管狭窄,也利于取净胆管内残余结石的常用方法.但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时有发生,国外发病率为0.8%,国内发病率为0.97%~5.6%[1],若治疗不当,可致患者死亡.2000年6月-201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患者6例,现报道如下,并就其原因与管控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拔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3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胆道探查术后均放置T管引流,术后2周左右拔除T管已列入诊疗常规。但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也偶有发生,严重时导致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如处理不当则后果严重。我院自1992年6月至2003年5月,共施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2286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35例,占1.539/6,与文献报道的发生率相近。我们通过对4例典型胆漏病例的分析,对其发生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予以讨论,以便吸取教训,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探查术后放置T管引流,经过一段时间需拔出T管,拔出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者国外报道发生率为0.8%,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97%~5.6%[1]。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10年5月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手术850例,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胆道探查术的广泛开展,术后拔T管后所致胆汁性腹膜炎时有发生,若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本文总结6所医院1985年5月至1995年5月10年间常规拔除T管后所致胆汁性腹膜炎18例,通过临床资料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7年10月77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36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切口胆汁渗漏34例,其中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29例、再次开腹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1例、再次经腹腔镜下置多根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1例、再次经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残端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l例、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经胆囊管残端放置的输尿管导管脱落而导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再次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残端放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1例和放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1例而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管切口胆汁渗漏和输尿管导管脱落是胆漏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或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临床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Xu L  Zheng Z  Chen K  Wu R  Mao G  Luo J  Zhang J  Zhang H  Zeng T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927-929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方法 对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间肝外胆管结石择期手术的病例、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 2 15例与放置T管引流的 171例进行比较。 结果 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术后分别有 9例和 5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 ,均未作特殊处理。一期缝合组术后平均输液 4 9d、平均输液量 9 1L、平均住院时间 10 0d ;与T管引流组的术后平均输液时间 7 3d、平均输液量 12 8L、平均住院时间 17 6d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同时T管引流组有 5例分别在术后 16、17、19、2 1、2 2d拔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 ,3例再手术。 结论 在经过严格选择的胆总管结石择期胆总管探查病例中 ,经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排除残石后 ,一期缝合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瘘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瘘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总结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瘘发生的原因与防治,现就我院1998年9月-2003年4月诊治的1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48~96岁,平均70.3岁.11例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1例为胆总管下端癌.3例T管周围瘘发生于术后4~5 d,临床上有胆汁性腹膜炎表现,同时T管胆汁引出量减少且引流管周围有胆汁渗出.T管造影:造影剂进入腹腔.5例于术后16~18 d拔除T管,拔管前试闭管2 d,病人无发热、黄疸、腹痛等不适,且T管造影无异常(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顺利,胆管内无残余结石).拔管后20 min~3 h,病人出现右上腹疼痛,迅速弥漫至全腹.另4例经试闭管及T管造影无异常,于术后4~5周拔管,拔管后2~3 d出现腹痛,疼痛局限于右上腹,伴发热、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肌紧张,肝区叩击痛.于窦道置尿管后引出大量胆汁.  相似文献   

17.
胆道术后近期再手术1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仵民宪  吴东 《腹部外科》1998,11(6):283-284
本文总结我院1988年5月~1998年5月,胆道手术后近期再手术的资料16例,并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女性10例,男性6例;年龄23~72岁。首次手术的疾病:急性胆囊炎4例,慢性胆囊炎8例,慢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结石3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再手术原因:胆总管损伤4例,胆囊管结扎线或钛夹脱落5例,T管误置入假道2例,胆总管结石残留2例,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3例。再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术后1周内9例,2周内3例,4周内4例。再手术指征:胆汁性腹膜炎或腹腔引流胆汁过多9例,黄疽3例,T管无胆汁2例,高热2例。治疗方法:胆总管端端…  相似文献   

18.
T管拔除后胆漏的预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拔T管后出现胆漏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连续病例 2 4 3例。A组 114例术后 3周拔T管 ,若出现有症状胆漏和 /或胆汁性腹膜炎 ,立即用红橡皮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1~ 6d(平均 3.5d)。B组 12 9例术后 2周拔T管后常规立即用红橡皮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1~ 4d(平均 1.5d)。结果 A组拔T管后发生胆漏 9例 ,B组无胆漏发生。所有病例均获治愈出院。两组胆漏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8.4 9,P <0 .0 0 5 )。结论 拔管后再引流法可有效预防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局限性胆汁性腹膜炎 ,及时用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亦是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T管拔除后胆漏腹膜炎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回顾性总结1991年1月-2001年2月拔除T管后发生胆、胆汁性腹膜炎16例的诊治经验。由于早期诊断,11例经及时引流等非手术疗法治愈;5例非手术治疗未缓解,经再次手术重新放置T管治愈。无死亡病例。提示拔T管后造成胆、腹膜炎原因很多,预防其发生非常重要:手术和拔管应操作规范;术中应注意T管的选择和正确置放,不用硅胶T管;拔T管的时间应“个体化”,对年老体弱、营养状况不佳、贫血、合并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激素的患者应延长拔管时间。一旦发生胆漏,应立即经窦道口置入粗尿管引流。若引流不畅,应及时剖腹探查,重置T管引流。  相似文献   

20.
例1,男性,60岁。本地农民,营养不良,体质消瘦。主因“胆石症”于2004年6月在我科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于术后17天行T管造影,结查显示胆管通畅,无结石负影,3天后拔管。当拔出T管后,患者即感腹痛难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继之呈满腹痛。即考虑为胆汁漏并胆汁性腹膜炎。立即经原T管窦道口放置一直管引流,效果差,继于右下腹放置一腹腔引流管,该管24h引流出胆汁约有500ml。继而行剖腹探查,术中见:T管腹腔段未见窦道壁组织形成,只有似是窦道下壁的十二指壁敞开,且胆管壁造口在十二指肠上缘处,局部未见大网膜粘连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