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俊  徐丽华  闵捷 《中医药学刊》2004,22(4):605-606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学中属“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辨证分型,文献资料较多,主要依靠传统的四诊合参,关于辨证与现代医学检测指标的关系鲜有报道。本文对700例住院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从血象分析、肺功能、痰细菌学培养等理化指标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其相互间的相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COPD的中医证型实质研究层出不穷。综述近年来COPD中医证型及其相关理化指标关系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与锁骨皮质指数变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锁骨皮质指数的测量,是胸片诊断骨质疏松的量化依据。我们测量了20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慢支组)后前位胸片右锁骨中点皮质指数与健康中老年人对照;但支组病人根据胸片X线征象,分为肺。脾、肾三型进行比较,以此来探讨因慢性支气管炎而继发骨质疏松的机理。三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慢支组203例,为1998年1月-1998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病人,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其中男125例,女78例;年龄32一则岁,平均巩5岁。对照组共0例,男、女各30人,为同期X线胸片检查心肺未见明显异常的中老年人,年龄45-89岁,平均66.1岁。1.2慢性支气管…  相似文献   

4.
谭竞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426-427
我国目前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主要有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和肝炎后肝硬化,由于我国属乙型肝炎感染高度流行区,肝炎后肝硬化又是目前人群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特长,是当前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契机,而确定中医证型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前提。因此对慢乙肝、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互关系,将256例慢性乙肝患者按中医辨证分成肝胆湿热(A)、肝郁脾虚(B)、肝肾阴虚(C)、脾肾阳虚(D)和瘀血阻络(E)五个证型,观察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A型ALT、AST、TBiL及IgG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而脾肿大率低于其他证型(P<0.05);B型仅次于A型,即ALT、AST显著高于除A型以外的其他证型(P<0.05),脾肿大率也相对较低;E型的特点是脾肿大率高,IgG值为最高(P<0.05)。HBeAg阳性率有在实证中较低而在虚证中较高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肝脏不同的病理变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搂不同中医证型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59例病例进行横断面临床调查。结果急性加重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多于痰热蕴肺证多于表寒肺热证;虚证为:肺气虚证多于脾气虚证。稳定期实证的发生率为:血瘀证多于痰热蕴肺证,虚证为:肺气虚证多于肾阳虚证。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的发生概率随着PaCo2和IL-8的变化而同向变化,血瘀证的发生概率随着血RBC的变化而同向变化,随着血CI含量的变化而反方向变化。结论急性加重期是外邪诱发而病情急性加重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实为主的时期。稳定期是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伴有瘀痰等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病期。  相似文献   

7.
慢性支气管炎多归于中医的“咳嗽”,对它的治疗 ,往往难以收到药到病除之效。笔者临证稍有收获 ,现浅谈体会如下。慢性支气管炎以“炎”字当头 ,每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加剧 ,可见咽喉部明显的充血、水肿 ,于是很自然地把消炎作为首务 ,而中医“消炎”又多认为“非清热泻火解毒”莫属 ,故将清热解毒作为治疗气管炎的不二法门。不少患者 ,自病自医 ,治愈者亦不少 ,但久治不愈、变生他病者 ,也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 ,关键在于没有正确对待“炎”字。由于导致炎症的原因不一、各人机体有差异、病程长短不同 ,同样是炎症 ,中医辨证却大有差别。对于急…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 ,约有 3千万患者 ,到目前为止仍无特效的根治办法。若不及时控制炎症 ,则可导致肝硬化 ,甚至肝功能衰竭、肝癌 ,每年约有 5 0万人死于与慢性乙肝相关的疾病。因此 ,慢性乙肝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中西医结合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方法 ,为了提高疗效 ,除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外 ,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研究尤显重要。因为确定证型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前提 ,虽然对慢性乙肝的中医辨证分型已作了统一规范 ,但这些规范仍停留在传统的望、闻、问、切上 ,缺乏统一的量化和客观公认标准 ,给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研究证据的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相应的关系,为该病中医证治的规范化研究和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 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开展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文献研究工作,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梳理证型分布及每一证型的证治用药规律。 结果: 入选的156篇目标文献中涉及中医证型经规范后共计33种,前6位的依次是痰热蕴肺证、痰浊阻肺证、脾肺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阳虚证、风寒袭肺证。实证排在前10位的用药中有4味是相同的,即杏仁、半夏、甘草、茯苓;而虚则主要责之于脾,共性用药为白术、甘草。痰热蕴肺证用药前3位的为黄芩、杏仁、鱼腥草,痰浊阻肺证用药前3位的是半夏、陈皮、甘草,脾肺两虚证用药前3位的是党参、白术、甘草,肺肾气虚证用药前3位的是五味子、茯苓、甘草,肺肾阳虚证用药前3位的依次是炙麻黄、肉桂、熟地,风寒袭肺证用药前3位的依次是杏仁、甘草、炙麻黄。 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内在病机邪实主要以痰热、痰湿为主,正虚主要以肺、脾、肾虚为主,外在诱因主要为风寒袭肺;痰是慢性支气管炎实证的主要病理因素,气虚是慢性支气管炎虚证主要的病理因素;在以后的辨证论治中可以考虑以用药频次较多的中药为该证证治的基础方,在此基础上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及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证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本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资料共132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四诊描述、血压以及临床主要化验指标,根据中医临床症候表现,依据统一标准辨证,统计主要症状出现频次和积分,分析不同中医证型分布与肾功能、血压及实验室指标(GFR、24h Upro、Scr、BUN、UA、SBP、DBP、TC、TG、LDL、Hb、Alb)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2例CKD患者有81.81%都有倦怠乏力的症状,其次表现如腰膝酸软、夜尿、易感冒等脾(肺)肾气虚的都有70%以上的症现率;口干咽燥、自汗盗汗症现率位居前6位。实验室指标显示,脾肾阳虚证患者尿蛋白量明显增加,收缩压气阴两虚证高于脾肾气虚证。结论:CKD患者临床表现以气虚、气阴两虚症状为主;脾肾阳虚证患者尿蛋白量明显增加,收缩压气阴两虚证高于脾肾气虚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相关的理化指标与中医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501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运用贝叶斯网络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果发现空腹血糖异常的患者以阴虚热盛多见,餐后2h血糖异常的患者以阴虚多见,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以阴虚热盛多见。血脂异常者以气虚为主,血压异常者伴见血瘀。结论: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所得中医结论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73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痰瘀闭阻型,分别检测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IgM、Ig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酸性磷酸酶(ACP)、24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部分(fPSA)、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率(FPSAR)、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重量(W)以及最大尿流率(Omax)等。结果:(1)各证型IgA、IgM水平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蕴结型IgG水平较正常值升高,分别与气滞血瘀型和痰瘀闭阻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型C3含量均值最低,与气滞血瘀型和痰瘀闭阻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酸性磷酸酶,气滞血瘀型低于湿热蕴结型和痰瘀闭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证型之间PSA、PSAD、fPSA、FPSAR、Qmax、W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证型之间年龄上明显不同。结论:中医证型不同,则各实验室指标不同,这些规律可为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病毒核酸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肝炎(CHB)中医证型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关系.方法:对260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HBV-DNA定量检测,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各中医证型的HBV-DNA水平有一定规律性,按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顺序呈递减趋势.结论:CHB患者HBV-DNA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部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机体免疫状况、乙型肝炎病毒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按中医辨证分成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五个证型,观察各证型与病程、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病毒基因分型及复制状况、脾脏大小的关系。结果:肝郁脾虚证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多见的证型,肝损害较轻;湿热中阻证譬车度肝损害较多;瘀血阻络证伴有轻至中度转氨酶升高,脾大;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CD4,CD4/CD8均值低于正常。结论:正气不足反应了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 (CH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 ,近些年来 ,国内众多的学者对CHD辨证分型及其与血液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 ,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为CHD的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现就有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1 证型与微循环障碍研究发现CHD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 ,患者全身微循环可通过甲襞微循环表现出微血管中血行不畅 ,血流瘀滞 ,流态改变等。张三林通过观测CHD心血瘀阻证与非心血瘀阻证患者甲襞微循环比较 ,发现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 ,但心血瘀阻证更为突出 ,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收集肺栓塞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病患病案资料,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组,比较其差异性,为病情的评估、疾病预后及中医治疗法则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调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次明确诊断肺栓塞的432例住院患者病案,筛选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57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应用前景.辨证是决定疗效和保证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整理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充分挖掘了PCOS证候分类特点.大量研究旨在探讨PCOS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生殖激素、糖代谢、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等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理化指标对证型分类虽具有参考...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383例SLE患者,根据中医从“毒”辨证,将其分为6型:热毒炽盛型,瘀热蕴毒型,浊毒壅阻型,热毒灼阴型,肝郁毒结型,正虚邪恋型,分别检测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IgM、IgG)、ALT、24 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以及计算SLEDAI积分等。结果 各证型IgA、IgM水平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热毒炽盛型、瘀热蕴毒型IgG水平较正常值为高,分别为18 713.81 mg/L和23 13154 mg/L,且瘀热蕴毒型与浊毒壅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炽盛型补体C3均值最低(586.32 mg/L),正虚邪恋型与其余各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较,热毒灼阴型均低于其余5型,与其余5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较正常值为高,其中浊毒壅阻型(278 g/24 h)水平最高;肝郁毒结型ALT(11275 U/L)水平高于其余5型。结论 中医证型不同,则各实验室指标不同,这些规律可为SLE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初次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发病率,CB患者中性别、年龄、病程、民族、职业、发病季节、临床分期、类型的构成比.方法:随机选取来自青海地区在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