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没药树脂氯仿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没药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开放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MTT法评价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roximadiol(1)、orientalol E(2)、alismol(3)、guaianediol(4)、(1(10)E,2R*,4R*,5S*)-2-甲氧基-5-乙酰基-呋喃吉玛-1(10)-烯-6-酮(5)、(1(10)E,2R*,4R*)-2-甲氧基-8,12-环氧吉玛-1(10),7,11-三烯-6-酮(6)、没药酮(7)、二氢焦莪术酮(8)、cycloartane-1α,2α,3β,25-tetrol(9)、阿尔廷-24-烯-1α,2α,3β-三醇(10)、阿尔廷-24-烯-1α,3β-二醇(11)、29-norlanost-8,24-dien-1α,2α,3β-triol(12)。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没药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和12对PC-3的细胞毒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37.4μmol·L~(-1)和26.2μmol·L~(-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 L.)干燥茎叶的抗肿瘤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多种波谱分析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增殖活性进行测试。结果从毛酸浆茎叶体积分数75%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22R,24S,25S,26Φ)-15α,16α-diacetoxy-5,6β:22,26-diepoxy-24-methoxy-4β,25,26(α/β)-trihydroxyergost-2-en-1-one(1)、physapubescin D(2)、(22E,24S)-5α,8α-epidioxy-24-methyl-cholesta-6,22-dien-3β-ol(3)、(22E,24S)-5α,8α-epidioxy-24-methyl-cholesta-6,9(11),22-trien-3β-ol(4)和alkesterol B(5)。化合物1对人前列腺癌细胞(C4-2B和22Rvl)、人肾癌细胞(786-O、Caki-2和ACHN)以及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S2)的IC50值分别为(5.10±1.36)、(1.0±0.38)、(0.48±0.14)、(0.67±0.39)、(9.20±2.77)和(2.83±0.52)μmol·L~(-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海洋生物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燕体内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3-十八烷氧基-1,2-丙二醇[3-(octadecyloxy)-1,2-propanediol,1]、正二十碳酸(arachidic acid,2)、胆甾-7-烯-3β-醇(cholesta-7-ene-3β-ol,3)、尿嘧啶(uracil,4)、5α-胆甾烷-3β,4β,6α,7α,8,15β,16β,26-八醇(5α-cholestane-3β,4β,6α,7α,8,15β,16β,26-octol,5)、5α-胆甾烷-3β,6α,8,15α,24-五醇(5α-cholestane-3β,6α,8,15β,24-pentaol,6)、色氨酸(tryptophan,7)、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8)、pectinioside B([(5α,20R,22R,23S,24S)-22,23-epoxy-3β,6α,20-trihydroxyergost-(9)11-ene 6-O-{β-D-galactopyranosyl-(1→4)-[β-D-quinov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quinov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quinovopyranoside}-3-O-sodium sulfate],9)。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海燕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中国海域的海星纲中分离得到。首次采用二维核磁技术确定化合物9的结构,并首次对其1H-NMR数据及二维谱数据进行归属。  相似文献   

4.
中药磨盘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磨盘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磨盘草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1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磨盘草中分离了7个化合物,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齐墩果酸(oleanicacid,2)、24R-5α豆甾烷-3,6-二酮((24R)-5α-stigmastane-3,6-dione,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5)、香草酸(vanillic acid,6),还有一个脂肪酸类成分。结论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磨盘草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费菜茎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费菜(Sedum aizoonL.)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费菜茎叶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kaempferol,1)、槲皮素(quercetin,2)、杨梅素(myricetin,3)、木樨草素(luteolin,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5)、草质素-8-O-α-D-来苏糖苷(herbace-tin-8-O-α-D-lyxoside,6)、草质素-8-O-β-D-木糖苷(herbacetin-8-O-β-D-xylopyranoside,7)、对羟基苯酚(1,4-benzenediol,8)、没食子酸(gallic acid,9)、没食子酸甲酯(methyl gallate,10)、β-谷甾醇(β-sitostero,11)。结论化合物4、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海洋真菌96F197抗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对海洋真菌代谢产物中抗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癌活性评价。方法用硅胶、SephedaxHL-20、ODS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体外抗癌活性。结果从真菌菌丝体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两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iridicatol(1)、sclerotiamide(2)、22E-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3)、22E-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4)。化合物3和4在50μg·mL-1的质量浓度下可以明显地抑制HepG2、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NCI-H460肿瘤细胞的生长。结论化合物3和4有明显的体外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长柱金丝桃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长柱金丝桃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利用噻唑蓝(MTT)法测试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结果从长柱金丝桃中共分离出10个化合物,均无抗肿瘤活性,分别鉴定为:isodauc-6-ene-10β,14-diol(1)、10-oxoisodauc-3-en-15-al(2)、10β-hydroxyisodauc-6-en-14-al(3)、artabotrol(4)、saniculamoid B(5)、1β-6α-dihydroxy-4(15)endesmene(6)、5-epi-eudesm-4(15)-eno-1β,6β-diol(7)、15-hydroxu-T-muurolol(8)、oplopanone(9)、larixol(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海洋真菌zp6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及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滤纸片法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从该菌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22E)-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1)、5α,8α-环二氧-24-甲基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赤藓糖醇(3)、腺嘌呤核苷(4)、(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5)、阿拉伯醇(6)、(7)、4-乙酰氧基苯甲酸(8)。结论化合物1和5具有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海绵Hymeniacidon sp.共附生真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的化学成分及T细胞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高压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对真菌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核磁共振,质谱)及光谱(旋光)的综合运用并结合文献对照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运用流式实验对化合物T细胞调节活性进行测试。结果 共分离获得5个甾体化合物,鉴定为(24R)-豆甾-4-烯-6β-醇-3-酮(1)、(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9α-三醇-6-酮(2)、(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二醇-6-酮(3)、麦角甾-5,24-二烯-3β-醇-7,23-二酮(4)及(22E,24R)-麦角甾-5,8,22-三烯-3β-醇-7-酮(5)。体外活性筛选实验中,化合物2~5在2.5 μmol/L时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显示抑制活性,化合物5在10 μmol/L时对CD3+T细胞的增殖显示显著抑制活性,所有受试化合物对CD4+/CD8+ T细胞分化活性均无影响。结论 化合物1~4为首次从P. lilacinum中分离获得。本文是对化合物1~5 T细胞调节活性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腊果(Stauntonia brachyanthera Hand.-Mazz.)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萃取法、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采用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蜡果藤茎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α-L-吡喃阿拉伯糖-30-去甲齐墩果烷-12,20(29)-二烯-28-羧酸(3-O-α-L-arabinopyranosy-akebonic acid,1)、cyclo-olivil-9-O-β-glucopyranoside(2)、staunoside C[(+)-1-hydroxysyringaresinol-1-β-D-glucoside](3)、ficuscarpanoside B(4)、ficuscarpanoside A(5)、2-(3,4-二羟基苯基)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3,4-dihydroxyphenyl)ethyl-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1-3、6为首次从野木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黄腊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黄杨科板凳果属植物顶花板凳果(Pachysandra terminalis Sieb.et Zucc.)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文献整理,为顶花板凳果的深度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主要对1964~2016年国内外有关顶花板凳果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分析和总结。结果 1964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已从顶花板凳果中分离得到多种生物碱及非生物碱,并对其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溃疡以及免疫抑制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论在药理学指导下的化学成分研究将成为顶花板凳果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不仅可为阐明顶花板凳果中化学成分的生物效应和药用价值提供依据,更能为加快顶花板凳果及板凳果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猴耳环的化学成分及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免疫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考察各化合物的免疫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表没食子儿茶素(1),(-)-5,7,3′,4′,5′-五羟基黄烷(2),(-)-表没食子儿茶素-7-没食子酸酯(3),(-)-5,3′,4′,5′-四羟基黄烷-7-没食子酸酯(4),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5),杨梅树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6),没食子酸(7),没食子酸乙酯(8)。结论化合物3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能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其IC50为4.4μmol·L^-1。  相似文献   

13.
研究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应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特别是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的方法确定结构。从白花丹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1β,3β,11α-trihydroxy-urs-12-ene(1),androsta-1,4-diene-3,17-dione(2),异信浓柿醇酮(3),neoechinulin A(4),harman(5),ergostadiene-3β,5α,6β—triol(6),N-(N-benzoyl-S-phenylalaninyl)-S-phenylalaninol(7)。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石磊  ;姬志强  ;康文艺 《中国药房》2014,(35):3308-3310
目的:研究复方半边莲煎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硅胶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对复方半边莲煎剂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复方半边莲煎剂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糖苷(1)、没食子酸(2)、木犀草素-7-O-β-d-葡糖苷(3)、橙皮苷(4)、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5)和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复方半边莲煎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华山松松节的化学成分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对提取物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从松节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海松-7-烯-18-酸(1),唐松酸(2),3β,21α-二甲氧基锯齿石松-14-烯(3),3β-甲氧基-21α-乙酰氧基-锯齿石松-14-烯(4),3-甲氧基-锯齿石松-14-烯-21-酮(5),β-谷甾醇(6),胆甾醇肉豆蔻酸酯(7)和山嵛酸(8)。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该化合物的碳谱数据;化合物1和2具有一定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斯里兰卡天料木茎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应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和制备薄层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学成分,包括5个木脂素类(1–5),3个异香豆素类(6–8)和7个其他类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并与文献数据相比对,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1),(+)-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2),(+)-异落叶松脂素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3),(–)-异落叶松脂素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4),icariside E5(5),3-苯基异香豆素(6),homalicine(7),(–)-dihydrohomalicine(8),木栓酮(9),儿茶酚(10),对羟基苯甲酸(11),甲基呋喃阿拉伯糖苷(12),尿苷(13)。除了化合物6–8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瑞香科瑞香属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花蕾中的甾醇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分离手段进行甾醇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芫花花蕾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5-烯-3β,7α-二醇(stigmasta-5-ene-3β,7α-diol,1)、豆甾-5-烯-3β,7β-二醇(stigmasta-5-ene-3β,7β-diol,2)、豆甾-4-烯-3β,6β-二醇(stigmasta-4-ene-3β,6β-diol,3)、7-ketositosterol(3β-hydroxysitost-5-ene-7-one,4)、过氧化麦角固醇(ergosterol peroxide,5)和β谷甾醇-3β-吡喃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β-sitosteryl-3β-glucopyranoside-6'-O-palmitate,6)。结论化合物26为首次从瑞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芫花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汤华  王旭东  陆祎  程萍  林厚文 《药学实践杂志》2009,27(2):99-100,103
目的:研究海燕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层析方法分离海燕乙醇提取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3-十八烷氧基-1,2丙二醇(1),3β-羟基-胆甾-7烯(2),asterosaponin P1(3),5α-胆甾烷-3β,4β,6α,7α,8β,15β,16β,26-八醇(4),5α-胆甾烷-3β,6α,7α,8β,15α,16β,26-七醇(5),色氨酸(6),苯丙氨酸(7)。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海燕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中国海域的海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油茶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油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油茶叶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烷醇(1)、1-(3′,5′-二甲氧基)苯基-2-(4″-羟基)苯基乙烷(2)、齐墩果酸(3)、胡萝卜苷(4)、山柰酚(5)、山柰酚-3-O-(2″,6″-二-O-反式-对-羟基桂皮酰基)-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9)、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0)。结论化合物1-6、8、9均为首次从油茶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山茶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马慧  车鑫 《中南药学》2010,8(8):571-574
目的对峨眉千里光(Senecio faberii Hemsl)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活性筛选。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杯碟法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结果从峨眉千里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sitosterol(1)、1β,5α-diangeloyloxy-eudesm-(15)-ene(2)、1β,6α-dihydroxyeudesm-4(15)-ene(3)、10α-hydroxyoplopan-4-one(4)、friedeline(5)、friedeli-nol(6)、4-hydroxy-3-methoxycinmamaldehyde(7)、loliolide(8)。生物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化合物2对大肠埃希菌有弱的的抑制作用,化合物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化合物8对枯草芽孢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2、3、4、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